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县长,关于盛兴焦化厂的问题,不知道多久能恢复生产?”苏正群道。
徐岩峰这两天也和童定国商量过了。如果只是停产检修,最起码也需要一个月的时间,这还是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但是,焦化厂的问题重点不是检修,而是设备老化的严重。如果要换新设备,那时间就不确定了。因为换设备需要钱啊,通过了解,焦化厂连检修的钱都未必能全拿出来,哪还有钱换设备!
徐岩峰想了想说道:“我建议趁着这次停产检修,把一些老旧设备进行淘汰。现在国内新建的焦化企业,设备工艺早领先盛兴焦化厂了。王宇总工程师也去过外地考察。那些新设备不仅节省能源,创造的产值更大,而且安全系数高。如果只是检修,费用也不低,还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但是更新设备的话,在费用上……”
徐岩峰本想说资金的事,可是苏正群及时打断了徐岩峰道:“那好,徐县长,这件事就靠給你了。要保证盛兴焦化厂短时间内更换新设备,尽快恢复生产。”
苏正群说完,又道:“三个月时间你行吗。”
苏正群说这话的时候,徐岩峰便在窥探着他。对于苏正群的心思,徐岩峰也是很清楚了。
来焦化厂停产的事,让苏正群和徐岩峰之间产生了裂痕。苏正群心里也打定了主意,既然是徐岩峰让焦化厂停产的,那如何恢复生产就全靠給徐岩峰。怎么折腾都由他。毕竟现在让焦化厂停产,是徐岩峰占理儿。
但是,如果焦化厂没有及时恢复生产,那徐岩峰可就不占理儿了。
光有让停产的本事算什么,能把问题解决了,尽快恢复生产那才算有本事呢。
所以,苏正群就给徐岩峰定了个期限。如果期限内,徐岩峰解决不了这事,那苏正群就要好好跟徐岩峰说道说道了。
而且到时候恐怕不需要苏正群跟徐岩峰说道这事,就方日升和徐岩峰关系,还有这次徐岩峰竟然敢坏了方日升经济发展的大目标,那方日升就不可能放过徐岩峰。
徐岩峰窥探到了苏正群心中的想法后,可是他却不能不接招。
因为焦化厂是徐岩峰下令让停的,要是他没办法彻底解决问题,那让别人怎么说他?那让厂区的工人怎么说他?
而且徐岩峰是来干实事的,就算苏正群不把这工作交给他,他也不能放着这么大的焦化厂不管。
但是三个月时间实在太紧。
徐岩峰也不傻,不能愣头青的就在会上答应苏正群。如果答应了,日后可就不能改了。
“具体时间现在还定不下,我需要具体调研了解情况后再说。”徐岩峰道。
苏正群点点头,他本以为徐岩峰年纪轻,一定会要面子的答应这个时间的。到时候,三个月内完不成,那徐岩峰可就在县政府抬不起头了。
可没想到,徐岩峰竟然没答应,而是要调研后决定。
“好,徐县长,给你一周的时间,希望你能制定一个详细的方案来解决焦化厂的问题。”苏正群道。(。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383章 越了解问题越多()
会开完了,徐岩峰就带着童定国往自己办公室走。
这次的焦化厂事件可以说是徐岩峰来到蓝林县的第一枪,所以必须要打响了。
虽然徐岩峰让焦化厂停产的行为,大大的提高了他在蓝林县的名声。但是名声提高了,只能说明徐岩峰有了知名度,让更多的蓝林县干部知道了有徐岩峰这么一号人物存在。
可是,名声不代表声望。而且徐岩峰之前得到的名声也不全是正面的。很多人在议论焦化厂关停事件的时候,对徐岩峰的评价多是年轻干部就是有冲劲什么的。
有冲劲?听起来好像是褒义,但其实是有些偏中性了。
而且,光让焦化厂停产了也不算本事。毕竟把焦化厂安全隐患告诉全厂工人,然后逼迫焦化厂停产,这种事谁都能干,根本无法证明徐岩峰的能力。
接下来,如何想办法把焦化厂的问题彻底解决了,这才能给徐岩峰真正的带来声望。
解决不了焦化厂的问题,那徐岩峰就没办法彻底的在蓝林县站稳脚跟。
来到自己的办公室,徐岩峰道:“童局长,你是县里的老同志了,关于焦化厂的问题你了解多少?”
其实童定国做为安监局长,根本不需要去帮焦化厂想解决的办法。
即便焦化厂是国有企业,那安监局也只有监督管理的权力,根本没有帮着解决安全问题的义务。
所以,对这种解决问题的麻烦事。童定国完全可以置之不理。
但是,童定国通过这几天和徐岩峰接触。他感觉徐岩峰是个很仗义的领导。而且又这么年轻就当了副县长,今后的前途肯定非常广阔。如今有机会能跟着他干,拉近两人的关系,童定国也不想放弃这个机会。
而且童定国只是跟着干,打打下手而已,如果真的最后没干好,县里只会找徐岩峰,绝不会找他这个安监局长。
所以。童定国便打定主意,尽量给徐岩峰提供一切帮助。
“徐县长,对这个焦化厂的情况,其实我了解的还是蛮多的。”童定国叹了口气道:“由于焦化厂是国有企业,在运行制度上,已经落后那些私营企业了。再加上焦化厂的设备落后,在生产上早已经出现了问题。厂里的总工程师王宇也多次提出技术革新的建议。但是厂里拿不出那么多经费,只能继续老驴拉磨的往前推着走。而且似焦化厂每年能够给县里创造不少产值,但是,恐怕徐县长不知道吧,焦化厂欠着银行一屁股债呢。”
徐岩峰没答话,继续静静的听着。
“从前年开始。焦化厂就开始从银行贷款了。不贷款厂子就运行不起来啊。为了能让工厂生产,县领导也多次让银行给焦化厂贷款。尤其是去年,方书记帮焦化厂找银行贷了整整六千万。今年初听说又贷出来一千万。这些钱都拿来购买原材料了。生产出来的焦炭销售后,根本就入不敷出。主要问题还是设备老化,能源消耗量大。效率低下导致的。但是,如果真的要彻底的解决问题。更换老旧设备的费用就需要至少三个多亿,这还是去年的价钱,今年估计设备更贵了。这钱从哪出?焦化厂肯定拿不出,银行也不会贷给他们这么多。也就只能靠每年从银行贷个两三千万先维持着生产。县领导也默许焦化厂这么干了,毕竟他们谁也不可能在蓝林县干一辈子,先推着焦化厂创造出产值,让他们有了政绩,等他们调走了,谁还去管焦化厂的死活。就以目前焦化厂的状况,超不过五年,绝对要宣布破产了。”
童定国说完,笑了笑道:“我一个管安全生产的干部,说这些话其实有点过界了。不过……呵呵,现实就是这么个情况。”
童定国评论县领导,确实是过界了。但是他想和徐岩峰处好关系,如果不交心,那就根本得不到徐岩峰的认同。
而且童定国也相信,今天他和徐岩峰说的话,绝不会被徐岩峰传出去的。
听了童定国的话,徐岩峰点了点头,他也深信童定国说的是事实。
其实焦化厂的情况,方日升和苏正群都清楚,但是要想解决可不容易。所以,他们只能默许焦化厂靠贷款推着走。只要焦化厂能给他们带来产值,那他们干上几年高升走后,谁还去管焦化厂的那一屁股债。
到时候,焦化厂在哪届政府的任上破产了,那就怪哪届政府倒霉。银行来追债了也无所谓,把老旧设备和土地一拍卖,还银行的钱还是够的。但是,盛兴焦化厂可就要彻底消失了。
“童局长,你觉得政府拨款帮助焦化厂更换设备的希望大吗?”徐岩峰问道。
“不可能。”童定国斩钉截铁的道:“县财政拿不出那么多钱。就算拿得出,领导也不会拿的。三个多亿的资金,能干多少事?修路、旧城改造、建学校、治理防汛工程等等,能干的事太多了,而且干完了都是实实在在的政绩。这不比投到焦化厂强?真投到那三个多亿,首先能不能彻底解决问题还说不好,就算真能解决问题,但上级领导也不会把这事当成你的政绩。因为焦化厂在蓝林县的地界上,出了问题县里自己解决那是应该的。”
说完后,童定国尴尬的笑了笑道:“徐县长,其实咱们这次对焦化厂查出来的问题只是安全问题,呵呵……”
徐岩峰明白童定国的意思,他是说这次查出的只是安全问题,就让焦化厂停产检修一下算了。缺钱了,县政府可以拿出几百万,这点钱县政府还是能拿的,或者找银行贷一点也行。抓紧时间把安全问题解决了,让焦化厂重新投入生产不就完了吗?何必搞那么多事,非要焦化厂更换新设备呢?
淘汰落后设备的事,又不归徐岩峰这个副县长管,多此一举,自找麻烦,根本没那必要。
徐岩峰也明白,他这也是给自己没事找事。但是,他刚才在会上已经建议焦化厂更换设备了,苏正群也答应并且把这项工作交给徐岩峰了。如果徐岩峰现在放弃,首先面子上就过不去。
徐岩峰是个要面子的人,如果这次服软了,那他今后就更难在蓝林县站稳脚了。
而且更换设备,也是为了焦化厂的长久发展。如果这次徐岩峰只管安全问题,而对设备技术不管不问,那就像童定国说的,用不了五年焦化厂肯定破产。
“童局长,我明白的。不过,既然让我摊上了这事,我就不能眼睁睁的着焦化厂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我觉得,现在趁这个机会,有必要对焦化厂改制了。”徐岩峰道。
童定国吞了口唾沫,叹道:“徐县长,说句实话,虽然你年纪不大,但是你的魄力我是非常佩服的。你比那些上岁数的老同志们强,他们只想着眼前,根本不想以后的事。”说到这,童定国咬着牙道:“徐县长,今后我老童就跟着你走了。虽然我只是个安监局长,但是如果你有需要我的地方,只管对我说。”
徐岩峰笑了笑,对于童定国的这番表态,他并没有去窥探对方的目的。
童定国肯定有目的,任何人做任何事都有目的。
不过,只要他肯听徐岩峰的,肯帮徐岩峰做成这件事就行。有目的也正常,你也不能让人家白帮你干事吧。
徐岩峰做了决定后,就打电话叫来了焦化厂的总工程师王宇。
如今整个焦化厂,怕是只有王宇能跟徐岩峰想到一块了。
“王总工,如今焦化厂已经停产了,而关于焦化厂的问题,你有什么好对策吗?”徐岩峰一边问,一边对王宇进行窥探。
王宇对徐岩峰也很有好感,于是直言不讳的道:“如果是解决安全隐患,那好说。但如果要彻底解决焦化厂的问题,只有八个字。”
“哪八个字?”徐岩峰问。
“更新技术,更换设备。”王宇说完,又补充道:“技术我有,我可以培养徒弟……”
说到这,王宇略一停顿,徐岩峰接口道:“那设备呢?”
“我没办法。”王宇道:“焦化厂没钱,还欠一屁股债呢。”
“难道一点办法都没有?”徐岩峰继续问。
“有。”王宇着徐岩峰道:“改制!”
在王宇说这两个字的时候,徐岩峰可以窥探到他是真心想这么做的。毕竟王宇在盛兴干了一辈子,多少大型焦化厂请他走,他都不去。这说明他对盛兴有感情,他不想眼睁睁的着盛兴破产。
“好,王总工,你说到我心里去了。刚才我和童局长商量的结果,就是改制。”徐岩峰缓缓的道。
王宇瞪大眼睛,他没想到徐岩峰会同意他的话。而且徐岩峰只是主管安全的副县长,企业改制的问题这么麻烦,他会主动揽上身?
“王总工,你别这么我。我刚才在会上已经向苏县长表了态,我要彻底解决焦化厂的问题,这问题不光是安全问题。所以,这次叫你来,就是要请教你如何做的。”徐岩峰淡淡的笑道。(。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0000)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384章 急了()
王宇继续瞪大眼睛,然后向一旁的童定国。
只见童定国点了点头。
这让王宇真是要喜极而泣了。
对于焦化厂的问题,王宇早就对县领导做过建议。可是,县领导根本不打算费那力气。只是一门心思的推着焦化厂往前走。
眼着焦化厂一天不如一天了,王宇的心痛啊。
今天,终于得到了徐岩峰的支持。虽然这个副县长很年轻,但是很有气魄。
不过,王宇还是担心徐岩峰只是一时脑子热,于是有些打击和提醒的道:“徐县长,这改制可不容易啊。”
徐岩峰当然知道不容易。首先资金就是最大的问题。不管是对方入股,还是直接收购,反正对方投入到焦化厂的资金要让焦化厂满意,还要让对方能接受,还要能解决焦化厂的实际困难。
如果对方觉得你要钱要多了,那肯定不会同意;可如果你要钱要少了,恐怕你还会背上骂名。
除了资金,还有人员。焦化厂这么大几百号工人,对方肯定不会全盘接手的。如何解决这部分人,也是难题。
“王总工,你放心吧。我不是只说说而已的,我是真心想解决焦化厂的问题。”徐岩峰道。
王宇听后,重重的一点头道:“好,徐县长,你准备怎么做吧。我老头子全听你吩咐。”
徐岩峰笑了笑:“其实你们更有经验,咱们还是商量着来吧。”
王宇也没推辞。点了点头。
徐岩峰又道:“第一步,我觉得是要得到县委、县政府领导的认可。同意我们对焦化厂进行改制。这个请示材料就由我来写。在县委和政府没有同意前。这件事还不要说出去。”
王宇和童定国都点了点头。
送走了两人,徐岩峰就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写起了请示材料。
通过之前的锻炼,这类材料对徐岩峰来说已经驾轻就熟了。而且县一级的材料要求又不像市一级的高,徐岩峰自己完全可以写出来。
一个下午,徐岩峰就写好了。
不到五点的时候,徐岩峰打印出来拿到了苏正群的办公室。
苏正群没想到徐岩峰打算将焦化厂改制。那可是一个大工程,改好了,那焦化厂的效益就会节节攀升;改不好。那不仅会留下骂名,而且焦化厂也彻底完了。
苏正群着这份请示,他脑子并没有在想改制的事,而是在想如何把蓝林县今年的总产值带动起来。
苏正群和方日升都希望蓝林县的经济能起来,而且还都是迫切的希望。如果蓝林县的经济真的进入了全市前三,那其实苏正群的政绩会更多一点。
毕竟他是县长,发展经济就是政府的工作。还有就是苏正群是今年初上任的。而方日升去年就上任了。可去年蓝林县的经济还是没上去,但是今年如果上来了,那就会给市领导一个错觉,会让他们认为苏正群的功劳比较多。
可是,今年焦化厂被徐岩峰逼的停产了。那再想进入全市前三,机会已经不大了。那就不如由着徐岩峰折腾。今年真让他把焦化厂折腾好了,那明年县里的经济发展就会好很多了。
可如果没折腾好。那反正有徐岩峰担着责任呢。大不了宣布焦化厂破产,然后把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