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么了?明玉。”宁仪韵疑惑说道。
“哎呀,今日我出来的匆忙,忘了喂我那些锦鲤了,”温明玉说道,“这些锦鲤都是我的宝贝,每日这些鱼食都是我亲自的喂的,没我的吩咐,也没人敢随便给他们喂东西吃,现在已经那么晚了,我这些鱼儿们可不是饿了嘛?”
宁仪韵看到温明玉一副懊恼的样子,透着稚气可爱,便说道:“呵呵,那赶快把鱼儿喂温饱了,免得他们饿了。”
“嗳。”
温明玉应了一声,招手找来了一个小丫鬟,让她去取鱼食,最后她便带着宁仪韵带到玉溪院中的小河边的六角凉亭里。
玉溪院虽然只是一个院子,但是里头也引入了一条小河,小河里养了几十条锦鲤,金色的,橙色的,黑色的,花纹的,一条条的,十分肥大,扭动着身子,摆着尾巴,在小河里成群结队,游来游去,好不欢快。
小丫鬟取来了鱼食,拿到了六角凉亭,交给了温明玉。
温明玉便靠在凉亭的围栏边,向河水里撒鱼食。河里的鱼儿们便一窝蜂搬拥了过来,争先恐后的争吃着鱼食。
“明玉,你喜欢养鱼啊?”宁仪韵问道。
“嗳,看看鱼儿在水里欢快的游来游去,我心里便也觉得舒畅,”温明玉说道,“我自小就喜欢养鱼。”
宁仪韵笑道:“没想你除了喜欢围棋,还喜欢养鱼。一个是黑黑白白的世界,另一个却是红红黄黄的热闹。”
温明玉笑道:“我都喜欢。”
两人刚刚说了几句话,便听到院子里响起一片行礼的声音。
宁仪韵回头一看,之间一个约摸四十岁的华服妇人带着几个丫环婆子走了过来。
“娘,”温明玉撒下手里的最后一把鱼食,小跑着奔了过去。
宁仪韵听到温明玉这么喊,便知道来人便是温明玉的母亲,永宁侯夫人。
“大姑娘了,还这么没个正行,”*郡主说道。
温明玉嘿嘿一笑:“娘,我正在跟仪韵姐姐一起喂鱼呢。”
说罢,她便挽起永宁侯夫人的胳膊,往六角凉亭的方向走
“娘,这会儿来可不是来找你的,而是来找”温陶氏的目光转下了六角亭,“我来找宁姑娘的。”
宁仪韵看见转眼走到六角亭附近的温明玉母女,福了福身说道:“见过永宁侯夫人”
“宁姑娘快起来吧。”
永宁侯夫人顿了顿说道:“你既然是明玉的好友,我便唤你一声仪韵,你也不要唤我什么永宁侯夫人了。”
宁仪韵点头道:“嗳,温伯母。”
永宁侯夫人笑道:“比也不用叫我伯母了,我来找你,是想收你做我的义女,仪韵你可愿意?”
“娘,您要收仪韵姐姐做义女啊?”温明玉惊讶的问道。
“恩,你和仪韵本就是闺中好友,娘收仪韵做义女正好,可以让你们俩做一对真正的姐妹”温陶氏含笑说道。
温明玉拍了下掌说道:“太好了,这么一来,我和仪韵便真成了姐妹。”
温陶氏颔首道:“这啊,其实是你外祖母的意思,娘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便应了下来。”
宁仪韵有些发怔,今日,她在永宁侯府遇到的事情,一件比一件出乎意料。
先是在正院里见到了当今的大长公主,现在温陶氏要提出收她做义女,这些事情都是她在来永宁侯府之前,没有想到的。
温陶氏转向宁仪韵问道:“仪韵,你意下如何?”
她看着宁仪韵,等待着宁仪韵的回答。
收宁仪韵为义女,其实是她的母亲大长公主凌映彤向她提出的。
她母亲凌映彤见过宁仪韵之后不久,就把她喊了过去,并且让她收宁仪韵作为义女。
当时她乍然听到自己母亲的这个提议,有些惊讶,她就问道:“娘,您怎么突然想起来,要我收宁姑娘为义女?”
凌映彤当时答道:“仪韵和明玉本就是好姐妹,你收了仪韵做义女,两人便正好成了姐妹。更何况,你知我膝下无子,只你一个女儿,孙辈的,外孙且不提,这外孙女啊,只有明玉一个,你收了一个义女,娘也可以多一个孙辈的外孙女。”
温陶氏犹豫了一下,问道:“娘,您是觉得这宁姑娘是个好的?”
凌映彤浅浅笑了笑,说道:“这孩子的心气极高,心术却是难得的正气;心性要强,却半点没有浮夸之感。
是个好孩子啊,甚得我心。
这样的好孩子,是该帮一帮,扶一扶。”
温陶氏说道:“能得娘的青睐也是这孩子的造化了。”
凌映彤却是微微摇了摇头,说道:“单论出身,现在看起来,她的身份是低了一些。
你收她做义女,她的身份从一介商户,成了郡主的义女,确实是帮了她。
但将来她能走到哪一步,谁又能知道?你今日收了她做义女,说不定将来,对明玉,甚至对永宁侯,会有莫大助力,也未可知啊。”
凌映彤顿了一顿接着说道:“就算最后,她没能给明玉带来什么助力,一辈子碌碌无为,或者一直都是一介普通的商户,那对你,对永宁侯府,也没有什么损失,这孩子心性正得好,你放心收她做义女就是。”
温陶氏想了想说道:“说起来,我还没有见过仪韵那孩子。
不过,女儿相信娘看人的眼光,娘说她是个好的,定然错不了。
好,我这就去认她做义女。”
“恩,好,”凌映彤点头说道。
“希望这宁仪韵能看到娘对她的一片维护之意。”温陶氏说道。
——
宁仪韵听了温陶氏的话便明白了,让温陶氏认她做义女是大长公主凌映彤的主意。
她心中思忖,温明玉是她在这大楚朝中最好的朋友,闺蜜,能同她做一对义姐义妹,自是好的。
而大长公主,她高贵有气度,但却不是高高在上,那眉眼之中的慈爱之意,如同春日里的暖阳,她也是感觉得到的。
大长公主让永宁侯夫人温陶氏手收她做义女,其中的呵护之意,她又岂会不知?
她抬眸朝温陶氏看去,见这个美貌的妇人,眼神平和,神色柔和,便也柔和的笑了笑:“温伯母愿意认下我这这个顽劣之人,当个义女,仪韵自然是愿意的。”
温陶氏一笑:“好,日后,你可别再喊我夫人,或者伯母的,喊我义母才是。”
温明玉又开心的拍了一下掌,说道:“日后,仪韵姐姐,便是我的义姐,我便是仪韵姐姐的义妹了。”
宁仪韵道:“好,义母,多谢义母,也多谢大长公主相护之意。”
温陶氏说道:“仪韵,你是个伶俐人,日后多照顾照顾明玉。
至于我娘,平日里她在大长公主府中深居简出,膝下也没有个孙辈承欢。
老人家年纪大了,对孙辈也没有什么可求的,仪韵,明玉,你们便多去去大长公主府,陪一陪她,给她老人承欢膝下。”
“嗳,嗳,娘我知道,”温明玉道。
“好,义母,”宁仪韵应了一声,凌映彤一片相护之意,她感受得到,以后,她也要多多孝顺这个高贵,却对她散发着旭阳般暖意的老妇人。
随后,宁仪韵跟着温明玉和温陶氏进了温明玉的闺房。
在温明玉的屋子里,宁仪韵认认真真的给温陶氏敬了一杯茶,正式改口称了义母。温陶氏给了宁仪韵一个红包。
礼成之后,温陶氏便道:“你们好好玩着,我还有庶务要做,就先走了。”
“嗳,娘亲走好。”
“义母,走好。”宁仪韵说道。
温陶氏走后,宁仪韵才开始打量起温明玉的闺房。
温明玉的闺房分为里面和外间。
外间放了一个书案,书案不大,边角之处都雕刻了花草的图,十分精致。
书案上摞了一摞书,放在第一本就是一本棋谱。
书案上摆了文房四宝,莫不是精致小巧之物,砚台雕了兰花纹,笔架的底座是缠枝云纹,就连几管细羊毫上,笔杆上还有莲花的图案。
宁仪韵不禁一笑,倒真是个小姑娘的闺房,处处透着女子的精致可爱来。
角落里有一个绣架,绣架上是一副未完成的绣品,粗粗看上去,应该是一副花鸟图案,绣架的旁边,摆开了一排丝线,粗看过去。颜色就有百来种。
宁仪韵知道温明玉绣工不错,但是看到这么多丝线,这么多颜色,还是忍不住感叹了,这古代的刺绣艺术和温明玉的绣工。
对于女红一事,宁仪韵是自叹忘尘莫急的,不过女红不好就不好了,她已是自暴自弃,放弃治疗,也只有感叹感叹,欣赏欣赏的份了。
里间和外间之间摆了一个博古架,做为视觉上的隔断,博古架上摆了许多的摆件,这些摆件都透着少女的气息,一对儿白玉雕成的小兔,眼睛是两颗红宝石看着甚是可爱,一只琉璃制的锦鲤跃龙门摆件,也是栩栩如生,还有一对儿细瓷的小猪,憨态可掬。
看着博古架上的各种可爱摆件,宁仪韵不禁会心的一笑。
透过博古架,隐隐可见里间有一张拔步床拔步床前垂下的帷幔是浅浅的绯色。
宁仪韵和温明玉在屋子里说了一会儿话,又玩了一会儿,只听门口小丫鬟瑞珠喊话进来。
“小姐,世子爷来了。”
“大哥来了?”
温明玉转过头,对宁仪韵说道:“我大哥来了,我去外头看看,仪韵姐姐,你等等我。”
宁仪韵点头应了下来。
温明玉走出了屋子。
“大哥,”她看到在院子里等着她的温伯瑾就喊了一声。
“明玉,”温伯瑾轻轻颔首,神色一如既往的严肃。
“大哥,现在怎么得空来了,可是找我有事?”温明玉问道。
“刚刚处理完手边儿的事情,正要回院子,”温伯瑾说道,“路过你的院子,就进来看看你,也把这棋谱给你。”
温伯瑾说罢,从怀中取出一本曲谱,递给了温明玉。
“是棋谱啊?”温明玉接过了棋谱。
“恩,”温伯瑾淡淡答道,“这棋谱是我近日偶得的,我已抽空看完了,想到你也十分喜爱围棋,我便带过来给你。”
温明玉接过棋谱欢喜的说道:“嗳,嗳,谢谢大哥,大哥果然待我最好了。
送我棋谱,还帮我准备玉棋子做贺礼,那玉棋子,我已经送出去了。”
温伯瑾严肃的神情愣了一愣:“已经送出去了?”
温明玉点点头说道:“送出去了,就是今儿下午送的。”
温伯瑾顿了一下,眼神往一边儿飘忽了出去,他说道:“我替你备的这礼,有什么不妥当之处吗?你二人情同姐妹,不要因为我这礼备的不好,惹得人不快了。”
温明玉说道:“怎么会呢,大哥备的礼,最是妥当了,我看仪韵姐姐喜欢的紧。”
“是么?”温伯瑾的唇边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淡淡笑意,“如此便好。”
“对了,大哥,”温明玉说道,“你方才说,我和仪韵情同姐妹来着,大哥我告诉你啊,我这回是和仪韵姐姐真的成了姐妹了。”
第123章 她是他每天夜里偷偷思念肖想的女子()
“姐妹?”温伯瑾疑惑问道。
温明玉说道:“啊,大哥,你等等,我去屋子里把仪韵喊出来。”
“她现在在你屋子里?”温伯瑾一向波澜不惊的脸上显出吃惊的神色。
“恩,”温明玉用力点了下头说道,“我请了仪韵到我们府上做客,这会儿她正在我屋子里呢。”
“大哥,你先别走,等着啊”
话没说完,温明玉已经转过身向屋子里跑了过去。
温伯瑾看着见温明玉转眼没有了人影,心里莫明有些焦躁,他忍不住在院子里踱起了步子。
步子还没有走几步,就见屋子里走出两个人。
一个是他的妹妹温明玉,另一个则是宁仪韵。
看到许久不见的宁仪韵,温伯瑾眼睛闪过一道柔和的笑意。
温明玉拉着宁仪韵的手,将她拉到温伯瑾的面前。
温伯瑾道:“原来宁姑娘在这里,宁姑娘得了青娥妙手的称号,又以棋馆东家的身份,受了皇上的赏赐,恭喜姑娘了。”
宁仪韵浅笑道:“谢谢世子爷,世子爷客气了。”
温明玉说道:“哎呀,你们可不要一口一个世子爷,一口一个宁姑娘了。”
温明玉转向温伯瑾说道:“大哥,你还不知道吧,我娘已经认了仪韵姐姐做义女了,这还是外祖母的意思呢。
现在仪韵是我的义姐姐,恩,也就是你的义妹妹。
你看,你平白得了那么好的妹妹,可是欢喜得很。”
“什么?”温伯瑾一愣,惊讶道。
“那么好的事,你喊那么大声做什么,恁地吓到我义姐姐?”温明玉嘟了嘟嘴,不满的说道。
温伯瑾胸口一滞,不动声色的吐出一口气,说道:“自然是好事,只是一时惊讶罢了。”
温明玉嗔道:“大哥,现在,你和我仪韵姐姐,也算也算兄妹了,就不用那么客套了,你不要老是姑娘长,姑娘短的了,你应该叫义妹才对。”
温伯瑾的目光转向了宁仪韵,他动了动唇,这一句义妹便如同卡在嗓子眼是无论如何也叫不出来。
他尴尬的说道:“我一向只有明玉一个妹妹,突然之间多了一个妹妹,还有些不适应。”
宁仪韵说道:“世子爷,我既然已是温明玉的义姐,世子爷再唤我宁姑娘,确实有些生分了,日后,世子爷直接唤我名字仪韵就是。
我便跟着明玉,叫世子一声温大哥,如何?”
温伯瑾在心中回味了一下,这句“温大哥”,才点头说道:“宁姑娘想得周到。”
说罢,他又加了一句:“仪韵。”
——
得了青娥妙手的称号之后,宁仪韵越发的不敢懈怠,每日她处理好棋馆事务之后,便会学习和钻研围棋。
有时是钻研棋谱,有时则是在大堂之中找人对弈,增加实战经验。
这日,宁仪韵在棋馆之中找了个对手下棋。
宁仪韵得了青娥妙手的称号,棋馆掌柜的身份又被世人所知,在京城,也算是有些名号的人了。
来棋馆的客人,尤其是珍珑棋馆的常客都很乐意同宁仪韵下棋。
这时,宁仪韵刚刚下完一盘棋局,对手只是个普通的围棋爱好者,宁仪韵很轻松的便赢了,宁仪韵刚刚想收棋子,便听到旁边有一个女子的声音在她耳边响起:
“等等,这位姑娘,你刚刚在数目时做了弊。”
宁仪韵朝那声音望过去,只见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子,正指着她,说她在数目时作弊。
她朝这女子稍微打量了两眼,便认出她来了。
原来这女子不是别人,正是那日在数目时作弊,被温明玉发现之后,又倒打一耙,说是温明玉诬陷她的那个女子。
最后,在宁仪诚的帮助和宁仪韵的暗讽之下,她自觉没有脸面,哭着跑出了珍珑棋馆。
没想到她竟然又到珍珑棋馆来了。
不过上次来的时候,她还是姑娘的打扮,现在已经做妇人打扮了,人还是原来楚楚可怜的模样,不过,现在又多了一份妖娆之气。
宁仪韵看她模样,就知道怎么回事儿了。
这女子也不知怎地又来了珍珑棋馆,而且在棋馆里见到了宁仪韵。
她认出宁仪韵就是当日那个暗讽她、让她没脸的人,她就想报复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