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女荣宠之路-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芝如哭哭啼啼,宁仪韵就耐心安慰。

    直到三更天,苏芝如才收了眼泪,上床休息宁仪韵。

    今天一早,宁仪韵起身之后,就去了苏芝如的屋子。

    苏芝如也已经起身,呆呆的坐在桌前,眼下一片乌青。

    “娘,你起身了?昨儿夜里是不是没有休息好?”宁仪韵坐到苏芝如旁边的凳子上。

    “恩,我无妨的,”苏芝如说道,“我还是觉得你想要离府的打算不是很妥当。”

    “娘,若是不离府,我只有被爹送出去做妾一条路,”宁仪韵道,“脱离宁府是唯一的法子。”

    苏芝如说道:“可是,你跟本离不开宁府,我只是个妾,你却是上了家谱的女儿,怎么离开?”

    苏芝如接着说道:“况且,就算离开了,又如何过活?”

    “娘,这离府自然不能冒然行事,须有万全之策才行,您不用担心,女儿断不会莽撞冲动,等有了好法子,再行动也不迟。”

    她揽住苏芝如的肩膀:“至于出去之后怎么办?也简单。咱们只要有银子就行了。”

    宁仪韵桃花眼一眯,嘿嘿笑了两声:“嘿嘿,娘,你看,我昨日出府,去了解库,当了些用不着的衣物和金簪银簪,足足得了三十多两银子呢。”

    “啊?你竟把那银簪金簪当了?”苏芝如惊道。

    “对,”宁仪韵笑吟吟道,“金簪银簪,戴了好看,是给那些男人看的,女为悦己者容,我可不想为那些男人容。

    可是卖个好价钱,换成银子,却是自己的。”

    “唉!”苏芝如叹了一口气。

    宁仪韵往苏芝如身上一挨:“娘,我若是能离开,你是和我一起离开,还是,你想继续留在宁府?”

    苏芝如瞪了宁仪韵一眼:“我当然会和你在一起,你去哪里我就去哪里,这宁府,这秀兰院,本就没什么可留恋的。”

    宁仪韵笑眯眯:“那不就行了?”

    苏芝如一叹,也许是不想宁仪韵再走她当妾的老路,她虽然始终不说赞成宁仪韵离府,却也也没再表示过反对。

第20章 又翻墙出去了() 
这几日,叶妈妈又奉了宁贺和宁卢氏的命令,到秀兰院给宁仪韵送了一些好料子的衣裙和首饰。

    宁仪韵知道这些衣裙首饰底下所隐藏的宁贺的意图,所以,她看到这些华贵的衣裙和首饰,心中并没有什么欢喜。

    她只是把其中的金银首饰挑了出来。

    金银首饰是可以换银子的,宁仪韵不喜欢这些衣裙首饰,银子却是喜欢的。

    宁仪韵又爬墙出府了几次,把这些金银首饰当了,换成银两收藏好。

    许是因为不希望女儿走自己为人妾室的老路,苏芝如倒也没有阻止宁仪韵,每当宁仪韵翻墙出去的时候,苏芝如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随她去。

    等宁仪韵离开之后,她便会走到围墙边,时不时的抬头朝墙头看着,默默地等着宁仪韵回来。

    母女二人这样过着的日子,平静中带着几分心照不宣的默契。

    日子过得飞快,转眼已是小半月。

    大约是因为宁贺还没有得到等价的仕途利益,宁仪韵作为宁贺的重要筹码,还没有被送出去。

    而宁仪韵却在这段日子里,慢慢成了个小富婆,仔细算算,她手头已有六七十两银子了。

    银子准备了不少,宁仪韵心中却又多了一件烦心的事儿。

    原本,她还想在宁府外租一套便宜的民宅。

    万一哪天,她突然可以带着苏芝如离开宁府了,如果没有落脚的地方,那她们母女二人,一出宁府,就有可能流落街头。

    找到合适的民宅租住不是容易的事儿,合适的民宅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找着的,若是等她们出了府再找,怕是来不及。

    是以,宁仪韵想着,既然确定要离开,那就先在宁府外租好屋子。

    先租一家便宜简陋些的,只要保证她们哪天突然出府的时候,有地方安置就可以了。

    出去了几次,宁仪韵每次都会留意有没有民宅出租,但是她依旧没有找到合适的民宅,不是太贵,就是太偏。

    找屋子租这件事,过了小半月也没有找落,宁仪韵便有些沮丧。

    这日,宁仪韵坐在窗前发愣,目光是朝着窗外浓郁深绿的盛夏色彩,眼里却没有什么焦距。

    她单手托着腮,垂头丧气,叹了一口气。

    苏芝如路过窗前,看到宁仪韵这幅模样,便关切的问道:“仪韵,怎么了?这又叹什么气呢?天太热了,身子不舒服?”

    宁仪韵摇摇头:“娘,倒不是因为天气热。”

    “那是怎么了?”苏芝如问道。

    “娘,你知道如何才能租到又便宜又好的屋子?”宁仪韵抬眸问道。

    “民居?你要租屋子?”苏芝如讶异道。

    “嗳,”宁仪韵点点头说道,“我是想如果哪天我们突然可以出府了,而出了府我们又没个地方落脚的话我们只是睡到大街上,和乞丐为伍了。

    所以啊,我想租一间便宜些的屋子先备着,这样一来,等我们真的可以出去了,好歹有地方可以落脚。”

    苏芝如听了宁仪韵所说,也跟着宁仪韵长长叹了口气。

    片刻之后,苏芝如才说道:“你若是想租民居,可以找你舅舅,你舅舅如今是京城驿站的管事,在京城地界儿人头熟,可以让他帮忙留意着。”

    乔仪韵眼前一亮。

    她怎么没有想到呢,她在宁府之外,还有一个亲舅舅,苏承庭。

    苏承庭是京城驿站的民夫,现在已经当上了民夫的管事。

    驿站来往的人很多,作为管事的苏承庭一定认识很多人。让他帮忙找屋子住,真是再合适不过,比她像个无头苍蝇一般,到处乱转,要强太多。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娘,说得有理,我之前怎么没有想到?我舅舅一直生活在京城,人头熟,地界儿也熟。”

    宁仪韵低头又想了想,又小心翼翼的确认:“只是舅舅愿意帮忙吗?”

    “我是她的亲姐姐,你是他唯一的外甥女,他怎么会不愿意帮忙?”苏芝如说道。

    宁仪韵点点头抬眸又问道:“那,那他能干吗?”

    苏芝如瞪了宁仪韵一眼:“你舅舅人能干,办事用心,要不然他怎么能从一个小小的打杂民夫,做到管事?”

    宁仪韵点了点头,又小声的嗫嗫道:“娘,那他可靠吗?这事儿毕竟涉及到银两。”

    苏芝如斜了眼,气呼呼的说道:“自然可靠,你还担心你舅舅黑了你的银两不成?”

    宁仪韵讪讪一笑,心道,她穿越过来才没多久,又从来没有见过这个舅舅,她哪里知道她这个舅舅是什么样的人?

    苏芝如接着道:“我爹去世之后,我曾经用当丫环得来的例钱接济他和我娘。

    后来我娘也去世了,我就把银两给他,他起初还会收,后来,他进了京城驿站,当了一名打杂的民夫,就再也不肯收了。”

    苏芝如顿了几息,又说道:“对了,我和你舅舅虽不能常见面,但是每年过年的时候,老爷夫人也允他到府里来与我见上一面的。

    每年过年时,他都会塞银子给我。

    他还给了你不少压岁钱,你都不记得了?”

    “呵呵呵,呵呵呵,”宁仪韵打了个哈哈,心道,原来原主藏的那几两银子,是她舅舅苏承庭给的。

    “他是你的亲舅舅,怎么会不可靠?你舅舅再好不过了。

    他还时常写信给我,每次写信来,都会问起你,你倒怀疑起他来?”

    听苏芝如一番话,宁仪韵也放心下来:“娘,我舅舅最好不过了,都是我多心了。”

    “娘,那我该怎么找到我舅舅呢?”宁仪韵说道。

    “在隆升街东面的尽头转弯,就是京城驿站,到了驿站,你找苏管事就行了,离这宁府不远的。”

    苏芝如想了想:“恩,我给他写一封信,让你带给他。在信里我会跟他说,让他帮你找屋子租。”

    “嗳,”宁仪韵点点头,笑道:“娘想的真周到。”

    ——

    第二日,宁仪韵便又翻墙出了宁府。

第21章 他径直走到她面前() 
这是宁仪韵第一次登门找自己的亲舅舅,就算是原主,也从没出府去找过舅舅。是以,哪怕算上原主,宁仪韵都是初次登门拜访苏承庭。

    既是初次登门相见,而且还有求于人,空手上门总是不太礼貌,宁仪韵便想着带些礼在手上,尽了礼数才行。

    至于买什么东西作,宁仪韵想到了第一次出府时躲雨的那家糕点铺子,蔡隆记。

    用油纸包上几份精致可口的糕点提着上门,不失礼数又显亲切。

    于是,宁仪韵便先去了蔡隆记。

    蔡隆记离宁府不远,宁仪韵走了约摸一刻钟,就看到那十分特别的宽大屋檐。

    宁仪韵加快步子,走进蔡隆记。

    铺子里,还是那位老妇人在看铺子。

    “阿婆,”宁仪韵说道。

    老妇人朝宁仪韵看看,想了片刻,呵呵笑道:“是你啊,问我用油纸挡雨的那个姑娘,那日可有淋着雨?”

    宁仪韵甜甜一笑,摆手道:“没有,没有,没有淋到雨,多亏了阿婆给的油纸。”

    “那就好,那些油纸能派上用处就好,”老妇人和气笑道。

    “阿婆,我今儿来,是想买些糕点去看望亲眷,”宁仪韵看着柜台上琳琅满目的糕点,“阿婆,我也不知道该买什么,您这儿有什么好吃的糕点,给我说道说道,也好帮我拿个主意。”

    “好说,好说,”那妇人说道,“姑娘,我们这糕点铺子,开了数十年,口碑一向不错,我给你说说啊。

    这种叫水晶凉糕,甜而不腻,吃了嘴里又滑又爽气,夏天吃最合适不过了。”

    宁仪韵伸了脖子张望了一眼,这凉糕是半透明冻状的,晶莹清爽上头撒了些绿豆粉末,即好看又诱人。

    她连忙点点头:“哎,哎。”

    “这种啊叫九层糕,是用白面制成的,一层甜的隔着一层淡的,再加一层甜的,统共啊,有九层那么多,而且热着吃好吃,凉着吃也好吃。”老妇人接着说道。

    “哦,还有啊,这种叫枣泥山药糕,有枣的香甜也有山药的酥软。”

    “这啊,叫如意糕,这叫马蹄酥,这叫唐蒸酪。”

    “嗳,嗳。”宁仪韵连声应着。

    老妇人对自己铺子里的糕点如数家珍,一一讲给宁仪韵听。

    宁仪韵看着这么多五花八门的糕点,很好奇,也很喜欢,便一边儿听,一边儿点头,一边应声。

    一时忘了时间,竟在这蔡隆记里耽搁了不少时间。

    最后,她突然想到自己今日出府还有正事要办,才赶紧选了几样糕点,让老妇人用油纸和棉线了困了足足两大包。

    随后,她拎了两大包油纸,同老妇人道了别,转身走出了蔡隆记。

    脚步刚刚踏出门槛,宁仪韵就愣住了。

    这是下雨了。

    宁仪韵抬头看了看,明艳的太阳依旧悬挂正空,散发耀眼的光晕和灼人的热气,雨滴在阳光里,飘飘洒洒的在空中散落下来。

    这是一场太阳雨,雨下的细密,却也不大。

    蔡隆记的屋檐极为宽大,宁仪韵站在屋檐下完全淋不到雨。

    蔡隆记的店面除了有双福面儿的大门以外,还有一扇巨大的柜台窗,来买糕点的客人,不用进大门,只要站在柜台窗下,就可以通过柜台窗买糕点。

    为了让客人在下雨天也可以在柜台窗前买糕点,蔡隆记便特地把屋檐加宽加长。

    这蔡隆记独特的宽大屋檐,在隆升街上特别显眼,也再一次为宁仪韵遮风挡雨。

    宁仪韵站在屋檐下,倒也淋不到雨,心中却是犯着愁。

    她今日出府是要拜访她舅舅苏承庭,请苏承庭帮她找屋子租的,她的怀里还揣着苏芝如写给苏承庭的信。

    可是,现在下雨了,她该如何是好呢?

    就此冒雨去京城驿站?

    从这里去京城驿站,要走到隆升街东面尽头,再拐弯,还有不短的路程,就算这雨不大,走过去大概也会浑身被淋湿。

    先回宁府取伞再出来?

    一来一回,再加上取伞,只怕要花费上好些时间。

    亦或是去蔡隆记问问,看看能不能再要上一大张油纸,充当雨衣?

    宁仪韵正在暗自盘算的时候,蔡隆记的门口,有一辆马车经过。

    这辆马车十分简洁质朴,从车厢到车辕,再到车轮,均没有任何装饰。

    车头套着两匹黑马,两匹黑马身形壮实,腿脚有力,除此以外,便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整辆车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看着像是一辆普通富贵人家的马车。

    可是,若是进了有人进了这马车,便会发现这马车之内便是另一翻景象。

    马车里摆了一架软榻,软榻上铺了一层质地极为细软的织锦锦褥,上头还摆了两对山水绣的靠垫。

    软榻前,还有一张黄花梨的雕花小几,小几上一套官窑出的白釉茶具,质地细腻,光泽莹润。

    当真一派富贵奢华景象。

    一只指骨分明的手撩开了车窗的锦帘,一双幽深的瑞凤眼目光淡然,看着空中飘洒而下的太阳雨。

    突然,那瑞凤眼眸光一凝。

    “言林,这马车上可有伞?”乔安龄问道。

    言林正坐在乔安龄榻边的锦凳上,听主子问话,便起身答道:“侯爷,马车是备了伞的。”

    “吩咐车夫,停车。”乔安龄说道。

    “是,”言林应了一声,朝外喊了一声停车。

    马蹄“哒哒”了几声,车轮堪堪停在蔡隆记宽大的屋檐之外。

    “把伞取来。”

    乔安龄迟疑了一下:“把我那幕离也取来。”

    “是,侯爷,”言林起身,从马车的暗柜里取出了幕离和伞。

    言林将幕离交给乔安龄,正要拉开门给乔安龄打伞,却听乔安龄说道:“你留在车上,我下去一会儿,即刻便回。”

    说罢,乔安龄戴好幕离,取过言林手中的油纸伞,一拉车门,踏下车厢。

    宁仪韵正站在屋檐下,一辆马车突然出现在面前,从马车走下一个人。

    一个戴着幕离的男子。

    男子径直走到她面前,将一把伞递到她面前:“又被雨困在这里了?”

第22章 指尖尚残余润弹的肌肤触感() 
宁仪韵抬眸,便看到那细纱制的幕离,以及幕离之后男人隐隐约约的脸庞轮廓,只是五官却看不真切。

    虽然时隔小半个月,宁仪韵一眼就把这男子认了出来。

    也许是因为这街上戴幕离的男子很少,所以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许是因为男子一身淡雅高贵的气质,着实让人难忘,宁仪韵知道,他就是她第一次翻墙出府时遇到的那个幕离男子。

    也是在此地,也是被困雨中,他母亲病重,她撕了大半的油纸供他防雨。

    宁仪韵垂眸,看了看她面前的油纸伞。

    一把油纸伞,对她而言,正是急时雨。

    想了想,宁仪韵便不推却。

    她把一只手上的糕点转到另一只手上,空出一只手,握住了伞柄:“原来是你,真巧,又在这里遇到你,谢谢你的伞,我被雨所困,正不知道该怎么办。”

    “我坐马车路过此地,正巧看到你在屋檐下,不必谢我,当日,你也曾赠我油纸。”

    乔安龄顿了一下:“我还有旁的事,便不久留了。”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