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女荣宠之路-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会请一个掌柜,再请些旁的人来帮忙。

    自己再小心一些”

    “说的容易。

    别的且不说,单单说那掌柜,你当请一个靠得住的掌柜是容易的?”苏芝如说道。

    “这”宁仪韵迟疑了一下,说道,“娘,莫急,咱们慢慢物色,总能物色得到得。”

    苏芝如摇摇头:“去哪里物色?”

    宁仪韵正待再说什么,只听后窗传来男子的声音。

    “姐姐,你看我如何?”

    宁仪韵问声,扭头一看,惊喜道:“舅舅。”

    苏承庭点了下头:“我转到前头,从院门进来。”

    “嗳,我去给舅舅开院门。”

第57章 他眯了眯瑞凤眼() 
宁仪韵一溜烟儿跑到院子里,打开了院门的门栓,苏承庭也刚好转到院门口。

    “舅舅,你来了,快进来。”宁仪韵说道。

    “嗳。”

    舅甥二人边往屋子里走,边说着话。

    “你们昨天才刚搬进来,今儿我便来看看你们,经过屋子后窗的时候,听到你们娘俩在说话,说是要开铺子,我就忍不住插了话。”苏承庭说道。

    “舅舅说得话,可当真?”宁仪韵说道。

    “自然当真,”苏承庭笑道,“舅舅还能诳你不成?”

    “嘿嘿,呵呵,有舅舅帮忙再好不过,娘也应该不会反再对了,”宁仪韵顿了顿,接着说道,“可是,舅舅,你如今已是驿站的驿夫管事,若是来帮我忙,不要那驿站的活计,多可惜。”

    “我就你和你娘两个血亲,就你一个晚辈,我不帮你们还能帮谁去?你娘为我牺牲许多,如今来帮个佣,又算得了什么?

    再说我也是有私心的。

    驿夫的管事,说白了不还个驿夫?我做到驿夫管事便是到顶了,再往上,就是吃饷银的吏员了,我们家是有过那案底的,我一辈子也做不了那吏员,若是留在京城驿站,做到老死也就是一个驿夫管事。”

    苏承庭停了一下,说道:“也做不到老死,年纪大了,做不动了,就像梅家老汉一样。

    与其在驿站里呆上一辈子,还不如来给自家外甥女的铺子帮忙。”

    舅甥二人说着话,进了屋子。

    “姐姐,”苏承庭道。

    “承庭啊,”苏芝如道,“坐下歇歇,喝口水。”

    苏承庭在桌边落了坐,宁仪韵搬了个凳子,挨到苏芝如旁边,“娘,你看舅舅也同意我的想法,也答应来帮忙。”

    苏芝如朝苏承庭责怪道:“你也跟着她一块儿胡闹。”

    苏承庭说道:“怎么胡闹?好不容易你们娘儿俩,出了宁府,不用看姓宁的脸色,不用受那腌臜老货的气,正可以舒坦过日子,你哪能又要辛辛苦苦的开始靠做绣工赚家用?

    我看仪韵的点子就不错,开家铺子赚银子,请些人手做粗使活,抛头露面的事情交给我就行。”

    苏承庭见苏芝如还不答话,就说道:“还是姐姐觉得,我当这个掌柜不够格?靠不住?”

    苏芝如叹了一口气说道:“说哪里的话?若是你的话,自然是够格的,也自然是靠得住的。”

    宁仪韵见苏芝如松口,便咧嘴朝苏承庭一笑,看得苏承庭一乐。

    苏芝如朝宁仪韵瞪了一眼,又对苏承庭说道:“你跟着她胡闹,做生意的事情,哪是那么容易的?”

    苏承庭说道:“仪韵聪慧过人,点子又多,这铺子一定开得好的。”

    “舅舅,你信我?”宁仪韵问道。

    苏承庭微微笑了一下:“我信。”

    他信,他相信的是她的能力,不是因为她是他的外甥女。

    那日,她拎着两包糕点来看他,他只是觉得她乖巧伶俐,后来,见她步步为营,让她和她娘亲,得以离开宁府,更觉得她心性坚定,心智过人,这样的人,不管是男子还是女子,不管年岁多大,都是值得他相信的。

    苏承庭阅人无数,他知道自己不会看错。

    宁仪韵也微微一笑:“希望不负舅舅所望。”

    苏芝如叹了口气:“罢了罢了,既然你们舅甥俩都决定了,我也不做反对。”

    “谢谢,娘亲。”宁仪韵欢喜道。

    “不过我这手里的绣活,还是要做完的,既然答应了香雪,就不能失了信了,”苏芝如道。

    宁仪韵道:“好,以后我们不接新的活就是了。”

    几人正说着话,只听门口有人说道:“苏大哥,苏姐姐,仪韵,你们开铺子还需要人收吗?”

    “香雪姐姐,”宁仪韵唤道。

    “我本来是想给苏姐姐再送些丝线的,过来一看,院门没有关,敲了门,也没有人应,我就进来了,走到门口听了一耳朵,听你们说到开铺子,我就想问问,你们铺子还需不需要人手?”梅香雪说道。

    “香雪姐姐,进来说话。”宁仪韵说道。

    梅香雪手里拿着针线进了屋:“我们家过得紧巴,平时我接些绣活补贴家用。不过这绣活却是靠不住的,有时候活多的来不及做,有时候又好一阵没有活做的。

    你们开铺子若是缺人手,看看我行不行?我虽是个女子,手脚还算麻利。”

    宁仪韵说道:“香雪姐姐愿意来帮忙,自然再好不过的。”

    梅香雪惊喜道:“真的?那,那真是太好了。什么时候上工?”

    宁仪韵笑道:“香雪姐姐,莫着急,现在我们也只是刚刚定下,还要仔细想想章程。”

    “好,好,瞧我心急的,什么时候需要上工,仪韵你就告诉我,我立马就能去的。”梅香雪道。

    “好,”宁仪韵说道。

    几人说了一会话,苏承庭说:“我这就要走了,驿站那边儿,还有事儿要忙,得赶回去,我现在还是驿站的人,该做的事情还需做完。”

    他对宁仪韵说道:“仪韵,一旦有了章程,需要着手准备,你就告诉我,我也好离开驿站做铺子的事情。”

    “好的。”宁仪韵说道。

    “姐姐,我这走了。”苏承庭道。

    “路上,小心着些。”苏芝如道。

    梅香雪也看向苏承庭:“苏大哥走好。”

    苏承庭朝梅香雪点了下头,转身离去。

    刚刚走开两步,他又折身走了回来,站在屋子门口:“仪韵,说了半天,你也没有说,你究竟想开什么铺子。

    宁仪韵嫣然一笑:“我准备开一家围棋馆。”

    ——

    定安侯府,书房中。

    乔安龄看完了一日的公务,合上手里最后一本册子搁到手边。

    他唤来候着的言林:“之前,我曾吩咐你关注光禄寺少卿宁贺府上的事情,近日可有什么情况?”

    “回侯爷,”言林躬身说道,“宁府上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只有些内宅之事。”

    “内宅之事?什么事?”乔安龄道。

    “宁贺的一房小妾,被她的家人领回了娘家,说来也怪,一般妾室回娘家,妾室所生的子女应是留在府里的,但这个妾氏生的女儿,却被宁家除了籍,一并赶出宁家,跟着那妾室离了宁府。”言林说道。

    闻言,乔安龄微微抬了眉心:“她离府了?”

    言林不知道乔安龄所说的“她”是指宁贺那妾室,还是指她女儿,不过不管是谁,都是离府了没错:“是,离府了。”

    说话间,屋外有小厮禀报道:“侯爷,光禄寺少卿宁贺在府外求见。”

    乔安龄瑞凤眼眯了眯。

第58章 你那点儿私事,我也没兴趣说() 
“派人去门口传话,和宁贺说,他所做的事情,我已知晓,而他所求之事,我也帮不了他,”乔安龄嘴角抹开促狭的笑意,“让他尽人事听天命吧,我就不见他了。”

    “是,侯爷,”言林领命离去。

    待言林走后,乔安龄唤来了宋修书:“修书,把我让你誊抄的折子拿出来,就是我举荐光禄寺卿人选的折子。”

    “是,侯爷,”宋修书领命离开。

    片刻之后,他又拿着两本折子回了书房:“侯爷,折子已经誊抄好了。

    “恩,”乔安龄接过两本折子,打开其中一本,仔细看了一遍,随后,他在折子最后的落款处,用了红印。

    红印干了以后,乔安龄重新合上折子,抬头道:“明日早朝结束之后,我会将这折子呈上去。”

    “是,侯爷,只是”宋修书迟疑说道,“只是,如此一来,我们与卢修远就直接对上了。”

    “恩,”乔安龄瑞凤慢慢低垂,“修书,是该开始了。

    于公,卢修远贪墨受贿且结党营私,皇上信任我,我这个当臣子的,我若不有所作为,实在辜负了他的信任,也对不起百姓。

    于私,卢修远与我有家仇。”

    乔安龄默了默,不再说下去。

    宋修书抱了抱拳,说道:“修书明白了。”

    “退下吧,”乔安龄挥了挥手。

    宋修书刚走,言林又进了书房。

    “侯爷,已派人去门口跟宁贺讲了,宁贺也已离开。”

    乔安龄微微摇头。

    他思索片刻,又道:“言林,再着人查一下那离开宁府的妾氏和她女儿的动向。”

    “啊?”

    言林禁不住狐疑地“啊”了一声,看到乔安龄淡淡扫过来的目光,他连忙躬身一礼:“是,侯爷。”

    ——

    又过了几日。

    隆升街,兴隆楼二楼雅间。

    “母亲,几日不见,您可安好?”宁仪韵看着对座面色不虞的宁卢氏,微微一笑。

    “托你的福,一切安好,”宁卢氏冷然道,“我不知道你为什么一定要离开宁府,不过,你让我办的事情,我已办妥,你也要言而有信。”

    “此番多谢母亲了,”宁仪韵道。

    “哼,”宁卢氏冷哼一声。

    对于宁卢氏的冷脸,宁仪韵也不以为意,从袖带里取出一个香囊和一封信,搁在桌子上,朝宁卢氏推了过去。

    宁卢氏看到桌子上的东西,立刻直起身,接到了自己的手里。

    宁仪韵说道:“母亲既然帮我达成心愿,我也言而有信,母亲的事情,我便是一无所知。

    今日我约母亲来此地,就是为了归还这两件东西,一个香囊,一封记载了母亲和和呵呵,母亲一些私事的信。”

    宁仪韵出府的当日,她就让苏承庭把夹在公文中寄给宁贺的信件取了出来,信件中的香囊也一并取出。

    今日她便约了宁卢氏来这兴隆酒楼谈这件事。

    宁卢氏用手摩挲了几下香囊,又打开了信看了看,随后,她将这两件东西放到了自己怀里。

    “我记得你说过,这信是有一模一样的两封的,一封在这里,那另一封呢?”宁卢氏问道。

    “母亲好记性,这信确实有一模一样的两封,一封已经在母亲怀揣之中,另一封么”宁仪韵顿了顿说道,“离这兴隆酒楼不远处便是京城驿站,那封信还在驿站里。”

    宁卢氏一滞,随即恼怒的涨红了脸:“在京城驿站?你!你这言而无信的东西。”

    “母亲,不要急着骂人,”宁仪韵道。

    “我不是你母亲,”宁卢氏气道。

    “呵,”宁仪韵轻笑道,“宁夫人莫要着急,另一封信只是放在驿站之中,由靠得住的人保管着,并没有夹在公文中,不会随公文一起寄到宁大人手里,宁夫人大可以放心。”

    “不过么,”宁仪韵话锋一转,“若是我有什么意外,有什么三长两短,自会有人帮我把这信夹到寄给光禄寺的公文,寄给光禄寺少卿宁贺。

    宁夫人莫要怪我,这也是我的自保之法,免得宁夫人动了不该动的念头,要对我

    呵呵呵,宁夫人,你放心,只要我安然无恙,你的那点私事儿,我也没有兴趣同旁人说。”

    苏承庭把公文中的那封信取出来以后,宁仪韵让他依旧放在驿站中,用来对宁卢氏继续起威慑作用。

    即使现在苏承庭打算离开京城驿站,他在驿站摸爬滚打多年,在驿站之中自有信得过的朋友,这他也会找到靠得住的人保管妥当。

    “你!”宁卢氏语结。

    宁仪韵淡淡道:“两件东西,我已给了宁夫人,如今我和宁夫人是一条船上的人,相安无事,便是风平浪静,若是宁夫人想让这船翻了,您也一起落水。”

    宁卢氏闭了下眼:“你放心,我只要此事无人知晓。”

    “宁夫人也放心,此事,无人知晓。”

    ——

    在福来巷住了几日,宁仪韵便开始着手准备开围棋馆。

    开围棋馆,宁仪韵是有许多考量的。

    隆升街是京城里数得上的繁华街市,在这条街上除了卖货物的店铺以外,还有许多酒馆等餐饮业场所;客栈等供人暂住的场所也不少;还有娱乐场所,比如唱戏的戏院,说书的瓦子等等。

    不过,却是没有一家供人下围棋馆。

    在这个时代,围棋深得文人墨客的喜爱,也是老少咸宜的活动。所接受的范围甚广,从王孙贵族,士大夫,到普通百姓,都有不少人会下围棋。连闺阁女子、内宅妇人,也有不少会下围棋的。

    那日在邢栋府中的诗书会上,也是摆了棋桌的,宁仪韵和温明玉还下了一盘,连宁仪韵这具身子的原主,屋子里都有一本围棋棋谱。

    然而,据宁仪韵的观察,京城是没有供人下棋的公共场所。

    通常情况下,都是亲朋好友、街坊邻居之间下上一局围棋。

    这样便会产生一个问题,若是有人想下围棋,而他的棋友却没有空空暇的时候,就会面临找不到对手的尴尬之境。

    宁仪韵所要做的,就是建立一个平台;一个可以随时随地可以找到对手下围棋的平台。

    这个灵感,宁仪韵来自于前世的经验。

    在她前世的时代,围棋已经没落,没有那么多人下棋懂棋,但在她那个时代,有很多围棋社,围棋学堂,连网上也有围棋平台。

    宁仪韵得了这个灵感,便想抓住这个机会,开一家围棋馆。

    况且,宁仪韵本身就是个喜欢围棋的,棋力也不差,开个棋馆再适合不过。

第59章 万事俱备,开门迎客() 
围棋馆的筹备工作开始了。

    宁仪韵在隆升街上,找了一家前店后院的铺面。

    所谓前店后院,就是前面是铺面门面,后面是住家的院落。

    这种前店后院的形式,在京城很常见,隆升街上的大部分铺面都是这样的形式。

    宁仪韵手头上有三百八十两银子,这些银子是不够把这铺面买下来的。

    盘下隆升街上的这样一套前店后院,需要近千两纹银。不过,若是租的话,宁仪韵的这些银子却可以租上好几年了。

    好在那铺面的东家说可以卖,也可以租,宁仪韵便租了过来。

    她和这铺面的原主人签了一个长租的约书,在约书上还写清楚,对于这铺面,只要价钱合理,她是有优先购买权的。

    约书签好,宁仪韵付了半年的房租,就算把铺面租下来了。

    这前店后院的位置,说来也巧,离宁仪韵去过的那家蔡隆记糕点店很近。

    蔡隆记隔壁是一间叫沁雅斋的茶楼,沁雅斋茶楼的旁边就是宁仪韵的这间围棋馆。

    铺面租好之后,宁仪韵就把家从福来巷搬到铺面的后院。

    这铺面的后院有幢两层小楼,每层三间,共有六间坐北朝南的屋子。

    院子的东西两侧,各有一排东西向的平房,共有十间。

    另外在院子的东北角还有一间灶间。

    铺面的后院比福来巷的一进宅子要宽敞许多。

    当初宁仪韵租下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