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寡妇是外乡人,当初被卖到村里给杨财主当了填房,她嫁过来的时候,芳龄十八,杨财主六十好几,足以当她的爷爷,就连杨财主膝下的独子也足足比她大了一轮。说来也凑巧,她踏进杨家不久,杨财主的儿媳妇就难产死了,一尸两命,杨财主年事已高,据说她嫁进门就守了活寡,可是,半年后,她的肚子隆起了。村里的闲言碎语满天飞,有人说杨财主老不正经,每夜逗弄她,直搞得她心里像猫抓,不断,搅得隔壁正当年的光棍心里痒痒。有一天,她实在受不了,趁着杨财主睡着了,悄悄爬上了他儿子的床,自此,这对奸夫每天后半夜都会滚在一个被窝里,杨财主耳朵不好使,他们更是噬无忌惮,浪荡的声音让人听不下去,杨家夜夜都能传出两种不同的声音,前半夜像猫发情,后半夜像羊儿跑;也有人说杨财主的儿子垂涎于她的姿色,硬是强占了她。无论哪种说法,都没有得到证实,关起门来的家务事,又有谁能清楚明白。
怀胎十月,秦寡妇生下一个怪胎,脐带在颈项上绕了两圈,耳朵像猪耳朵那么大,嘴巴缺了一半,把产婆吓得一屁股坐在地上,一个劲儿念阿弥陀佛……杨财主受到惊吓一命呜呼,杨财主的儿子不久也突然暴毙。秦寡妇成了令村里人闻风丧胆的人物。解放后,说她是受害者,是穷苦人民,分给她房子、田地,她勤劳肯吃苦,日子也算过得不赖,只是,村里人依旧打心眼里瞧不起她,各家的娃儿从小都被灌输不要接近秦寡妇。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她作为剥削阶级地主老财的遗孀,还被拉到台上批斗,脖子上挂着牌子,头上戴个尖尖帽,受尽折磨。秦寡妇是个命运坎坷的女人,她心直口快,性格泼辣,她不在乎村里人怎么看待她,哪怕没有一个人待见她,她也会活出自己的滋味。
黄广志一行人整整忙了一年半,电线终于架完了,他和秦寡妇真的好上了,他说他要把她带到山外去做他的婆娘。
村里人得知马上就要通电的消息,喜出望外,比过年都要喜兴,一个个早早守在屋里,眼巴巴的望着悬挂于半空的电灯泡,有的人性子急,一会儿拉一下灯绳,分不清是开是关,又跑去重新拉一下。灯泡像缺油的油灯,忽闪一下又熄灭了,面对短暂的光明后的黑暗,他们又惊又喜,又欢喜,又失望。电灯亮了,整个屋里比白天还要光亮,家家户户皆有欢呼声。
山子和铁蛋守在山子屋里,铁蛋指着电灯,惊喜的叫道:“山子……看,亮了,亮了……唉,又熄了……”
“亮了……亮了……太稀奇了!”铁蛋随着电灯点亮和熄灭兴奋不已,山子笑嘻嘻的看着他不说话,他的心像这电灯照亮的屋子一样,变得明亮了。
山里的电站时常因为水力不够电压不稳,孩子们时常指着电灯泡跺脚谩骂:“龟儿的,你给老子熄火……亮,亮,快点亮……亮咯……”
黄广志带着人撤退了,他真的带走了秦寡妇。临走,秦寡妇把家里吃的、用的,尽数给山子送到家里去。她叮咛山子:“往后姨不能再照顾你了,你要好生照顾自个儿!”
“姨,我知道。道谢了!”尽管村里有再多诋毁秦寡妇的言语,但是在山子的心里,她是个好人。
马栓儿跑出去后,开始,他在金都混得很窝囊,很快,他就把仅有的一点钱花光了,时常饥肠辘辘,饿得实在没办法的时候,他会逮空子偷两个馒头充饥。后来,他和一帮流浪儿混到了一起,他们偷东西,打架,明抢,无恶不作,好歹能把肚皮填饱。
志国偶然在大街上碰到马栓儿,他告诫他不要再跟那些人混在一起,好生找一份事情做。他帮他找了一份差事,哪晓得马栓儿根本就吃不了苦,最后还是又跟那帮人混在一起。他们经常惹事生非,动不动就拳头,后来混出了点名声。他一直在打听娟儿的下落,但始终没有消息。他依旧吊儿郎当,没个正形,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他就准备这样浑浑噩噩的过日子。
第十章 第一辆手扶拖拉机()
村里的人们大多数祖祖辈辈都不曾走出过大山,他们世世代代从出生开始,眼里看到的只是天空、土地;太阳、月亮;山峦、河流;猪狗、鸡鸭牛羊;还有满口粗话的汉子,絮絮叨叨的婆姨,邋里邋遢土里打滚的娃儿。在他们的眼里,一望无际的天空,辽阔的大地,就是他们所认知的、自属的世界,山外人的世界是个什么样子,全然与他们无关。
村里通了电,使整个村庄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仿佛从原始走向文明。村里的夜晚家家户户透着灯光,星星点点,装饰着山村的夜,令村庄多了几分生机。人们沉浸在光明已然来临的幸福之余,灾难不可预料地发生了,狗蛋娃死了,是被电站的蓄水池夺去了年轻的生命。山里的孩子野惯了,夏季见了水塘不由自主的想要下去洗个囫囵澡,全然不顾电站警示牌上的警示:危险,不得下水。
这天,狗娃和几个伙伴在电站的蓄水池里嬉闹,他们没有人知道危险近在咫尺,死亡之神悄悄张开了双臂,狗娃和伙伴们像一尾尾鱼,在水里嬉闹得正欢畅,狗娃钻进水里躲避打闹,可是,他潜进水底就再没出来。伙伴们慌忙潜到水底寻找,看到狗娃的半个身体被吸进管道里,他们试图救他,终是无功而返,狗娃就这样葬生在社会发展的新事物之中。村里人从此对新事物产生了又敬又畏的心里。
岁月如梭,一晃又到了新年,这是山村里大人乃至孩子一年中最巴望的日子,只有在这样的日子里,他们才能吃上肥得透亮的猪肉,这怕是他们一年之中感觉最为幸福的时刻,每当此时,他们都会感叹,这样的生活真的很满足,活着,真的挺好!
村里人大部分家里都养了猪,临近新年,家家户户都会杀过年猪,然后把乡邻都请到家里热闹一番。腊月二十五,铁蛋家杀猪了。铁蛋兴高采烈的去请山子去他家做客,他他满面春风的跑到山子家,山子家一如既往的门庭冷落,唯有几只半大的鸡仔在院子里悠闲的漫步。他跑进屋,一手夺下山子手里的书,说道:“山子,快走,去我家吃饭,我家杀过年猪了!”
“我还是不去了!”山子一把夺过书,继而埋下头。
“山子,你咋的啦嘛?盼了一年,好不容易盼到这个日子,你咋就不高兴?”铁蛋丈二和尚,摸不著头脑,他不明白山子为何这般安之若素。
“没什么。真的,你回去吧!”山子翻开书继续看。
“走走走,不管你是为了啥,今儿你非去不可!”铁蛋拉着山子的胳膊,把他拽起来,山子身子单薄,根本就没有反抗之力,只好任由铁蛋拉着他往外走。
走出院门,山子突然说道:“铁蛋,你家杀猪请我,等我养的鸡长大了,杀鸡的时候,我请你们一家人。”
“啥?你是为这呀?”铁蛋扑哧笑了,山子红着脸,隔会儿,他说道:“杀过年猪请客,是村里家家户户礼尚往来的方式,也就这会儿村里人才能如一家人聚在一起,可是,我家没有猪……”
“唉……你让我说你什么好!”铁蛋叹一口气,拉着山子加快了脚步,那油滋滋的肉香,搅得他满肚子的蛔虫在肠胃里驱动,翻腾倒海。一阵冷风吹过,铁蛋的头脑清醒了许多,他觉得作为铁哥们儿,他应该维护山子的自尊。他说:“好吧,等你养的鸡长大了,请我,还有我爹娘!”
山子的脚步变得轻快了,他不再觉得自己是去白吃,他也会做东道主,尽力所能及的心意。
还没开席,铁蛋就从灶屋里偷出来两个大骨头,他拉着山子躲到屋里,塞给山子一个最大的,肉多一些的,然后迫不及待的肯啃得津津有味。山子看到他那副模样,禁不住笑了,抵挡不住诱惑,也大口大口享受这来之不易的、久违的味道。铁蛋啃完了骨头上的肉,又把骨头来来回回吸了一遍,意犹未尽,把一双手上的油渍也添得干干净净。而后,他说:“山子。太好吃了……这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东西!”
听罢此话,山子的眼睛瞬间湿润了,一时间,他想起了奶奶,想起了他稚嫩的生命中太多太多的往事。
好日子总是过得很快,转眼就过完了新年,人们都还沉浸在新年的幸福、满足之中,怀念的同时,又开始了对新一年新年的翘首企盼。
大约过了半年,一天,村里突然传来突突……突突的声音,由远及近,村里的人们惊觉,担忧不由而生。他们纷纷从四面八方跑到半山腰,像山里唯一的、狭窄的山路远眺,距离太远,他们只看到一个人坐在一个奇怪的东西上面,正朝着村子里进军。他们议论纷纷,有人说:“莫是天又变了?”
“啊?不是没得土匪了吗?又来了哪路神仙?”
“该不是来打探的人?莫事,他只有一个人,我们把他扣下,不行就灭了他!”
大家还没议论出个所以然,声音越来越近,每个人都紧张的、目不转睛的盯着它移动,直到能看清楚来者何人。
“那不是李老五家的志国吗?囊个呢?他莫是当了细作!”
“不可能,志国是个好娃儿,莫要污蔑他!搞清楚了再说!”
“志国回来了……五哥……五哥,你家志国回来了……”有人大喊。娟儿爹、娘闻声跑上半山腰,他们看得真真切切,真的是志国回来了,他双手握住奇怪的东西的扶手,满脸喜悦。娟儿爹、娘瞬间老泪纵横,他们一脚深,一脚浅的往山下跑去。村里的人也跟在后面一窝蜂朝山下飞奔过去。
临进村口的路上,一行人堵住了志国,又惊又惧,不敢上前。志国从怪东西上跳下来,他给大家解释道:“这东西叫手扶拖拉机,有了它,村里人出山再也不是难事,不再用步行几小时到乡里赶集,坐上它,既省时又省力……”
村里人听志国这么一解释,紧绷的心终于放轻松。他们走近观看,无不伸手抚摸这除电灯之外,又一个令他们大饱眼福的新奇事物,手感觉冰凉凉。有人问道:“志国,这是什么做的?”
“这是铁巴做的。”志国答。
“哎呀……不得了!”
有人迫不及待的爬上拖拉机,说道:“志国,你拉我们回去嘛?让我们看一下这个铁东西究竟安不安逸!”一听这话,大家争先恐后朝上爬,直到拖拉机的车斗里挤满了人,像地里的麦苗,密密麻麻,还有人像麦田里的稗子,硬要往上挤。志国把娘扶上副驾驶座,对大家说:“莫要慌,我多跑两趟,来接大家。爹,你在后头陪着他们……”
志国拿着手柄,用力摇几下,拖拉机发出热闹的声音。
突突……突突……一阵黑烟升起,朝着天空飞去,拖拉机满载着叽叽喳喳的人们,一路前进。
第十一章 山外的世界()
志国驾驶拖拉机回来,给村里办了一件大好事,从此,拖拉机成了人们的代步工具,以往,为了抄近路,人们会舍平求险,翻越陡峭的山峰。志国往返于山里、山外,成了联系村里和村外的重要人物,村里人会巴巴地去讨好他,求他安排,然后带上山里的土特产,坐在志国满载货物的拖拉机上,去看看山外的世界,顺便卖掉特产,换一些酱油、盐巴、醋等等生活必需品回去。娟儿爹、娘在村里人心中的地位水涨船高,大伙儿不自觉的和他们拉近了关系。村里人万万没有想到,在山里极为平常、且不起眼的东西,到了山外反倒成了稀罕物。
娟儿的失踪给志国的内心带来很大的冲击,他在心里憎恶马栓儿的不成器,他发誓:无论世界有多大,一定要在茫茫人海中把娟儿找回来,有朝一日,他一定要让马栓儿血债血还;马栓儿想娶娟儿做婆姨,痴心妄想!
山子和铁蛋也蠢蠢欲动,他们一起跑去找志国,希望他也能带他们出去看看山外的世界,志国一口应许,两个人非常高兴,等待出山的日子分外漫长,山子和铁蛋一直处于亢奋之中,他们把平日扯回来的山草药整理了一遍又一遍,终于排队排到了他们。
这一天,两个年轻人翻出自己认为最干净、整齐的衣服穿上,兴奋的爬上了拖拉机。一路上,人们都沉浸在欢乐之中,有人沉醉在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中,有的人在遐想山外的世界,有的人索性唱起歌谣,以表达快乐的心情。
志国的脸上始终挂着笑容,在他的眼里,好日子已然不远了,唯一让他心里憋闷的是始终没有打探到娟儿的消息。山子和铁蛋一左一右坐在志国的身旁,他们羡慕的看着志国,在他们的眼里,志国就是山里最牛的人。
跑了一天一夜,一阵鸣笛声传来,铁蛋兴奋的问道:“志国哥,这是啥声音?咋这么好听的!”
“这是火车鸣叫的声音……”
“啥是火车?”
“火车跟拖拉机一样,也是一种交通工具,像一条龙那么长……”志国话音未落,一列绿色火车风驰电掣地呼啸而过,犹如一条绿色的长龙在奔腾,人们欢呼起来,铁蛋放声高呼:“看呐,龙飞过去了……”
火车驰过,人们又长了见识,他们不知道,沿途还有多少新奇的事物是他们没有见过的。黄广志他们进村,不过是用马车运输东西。志国说:“等咱村里修了路,把道儿加宽了,村子里就会有大汽车了!”
“汽车?这又是个啥玩意儿……”人们丈二和尚,摸不著头脑。
“汽车是喝油的老虎,四个大轮子,坐在上面,可比坐在这拖拉机上风光多了!”志国兴高采烈的说。他早已走了打算,将来,他一定要把这‘铁毛驴’换成‘铁老虎’。
足足跑了三天两夜,一行人终于抵达了县城,志国把拖拉机停在路边,大家接二连三跳下车,伸展一下发麻的腿脚,七手八脚整理着自己的东西背在背上,争相朝热闹的街道上奔去。
“别忘了天黑前在这里会合……”志国在身后喊到。他拍拍身上的尘土,对山子和铁蛋说:“走,哥请你们吃饭。”
街道上人潮汹涌,琳琅满目,直看得山子和铁蛋眼花缭乱,他们东瞅瞅,西看看,看得迈不动脚步,志国在前面招呼道:“快走,填饱肚子,有你们逛的!”
志国走进一家馆子,山子和铁蛋站在门口张望,踌躇着不敢进去,不由得摸摸自个儿空空如也的口袋。志国出来,一手一个将他们拉进去。坐定,山子心中七上八下,他偷偷打量着这里的人们,个个衣着光鲜,如沐春风,只有他们三个灰头土脸。
就在山子思潮满腹,铁蛋好奇东张西望的工夫,菜已经摆上桌子,志国催促道:“快动筷子,咱山里人,腻腻歪歪个啥劲儿?”
“哥,那我们就不客气啦!”铁蛋抓起筷子,山子回过神来,看到铁蛋将一块肉塞进嘴里。
“山子,你也快吃。”志国把筷子递给山子。
“哎。谢谢志国哥!”
“真好吃!我一辈子也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铁蛋囫囵吞枣,那份吃相引得旁人冷眼。
“铁蛋,你慢点吃……”山子拽一拽铁蛋的衣角,轻声说。
“铁蛋,你才多大呀,人生刚迈出一只脚呢,还一辈子……往后的日子长着呢!”志国说道。他边说边往山子碗里夹菜,转头对山子说:“山子,你也吃,别跟哥客套!”
“哎,我吃。”山子把菜送进嘴里,细细咀嚼。
这顿饭,吃掉三块五角钱,志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