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着这样的认识,在盩屋东、渭水南的这片河岸上,唐弘夫、程宗楚二人呼鹰牵狗,弓突矢发,扰得在这片土地上原本生活的安安稳稳的野生动物们惶惶不可终日。为了追赶猎物,士兵们骑马奔驰,弄得河边烟尘四起。环境乌烟瘴气,士兵们的军容也实在差劲,唯有甲胃鲜明的两大巨头鹤立鸡群,场面混乱不堪。
“哈哈哈。程郎。这一回可是为兄胜出了!今天地酒宴,可该里请客了!”唐弘夫引弓发矢。只听一声弦响,一头野鹿应声而倒,引起四周士兵一片欢呼,当下心怀大放,哈哈大笑起来。
“唐兄,那可未必然了!”
程宗楚也不甘示弱,口上不服软,行动上也不服软。当下举起弓来,瞄准一头野猪,“嗖”的一箭射过去。
没想到这个时候,那头野猪被四周士兵的欢呼声惊动了,慌忙逃窜,正好躲过了程宗楚的那一箭!
“哈哈哈,程郎啊程郎,为兄说过你不是对手的!”
唐弘夫顿时大为得意,在旁边冷嘲热讽。
程宗楚大怒道:“我就不信我射不中!”连发三矢过去,竟然都射偏了!
原来那野猪受惊不过,跑得越来越快,加上程宗楚起了好胜之心,心浮气燥,与箭术的要求大相径庭,自然准头也就不足了。
程宗楚在唐弘夫面前失了脸面,更是愤怒,见那野猪越逃越远,顿时打马追将上去,大有不将野猪射杀誓不罢休地劲头。如果他打黄巢也有这样的劲头,估计黄巢早就灭了。
程宗楚正追间,突然感觉大地微微颤抖起来,顿时脸色一变。
来到他身边的唐弘夫也脸色大变。
这种大地颤抖的迹象,对于程宗楚唐弘夫这种老将来说,已经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那分明就是大批骑兵奔袭冲锋的声音!
大地的颤抖幅度越来越大,两位宿年老将的脸色也越来越难看!
在这片地方,怎么会有骑兵?其他几镇节度使行军的习惯他们已经相当熟悉。为了顾惜马力,他们根本不会在这种安全的地方全力奔行。
那么,唯一有可能的,就只能是黄巢军才有可能了!
只是……黄巢军从什么地方弄出来这么多骑兵?以前竟然一点迹象都没有?还有,这么多地骑兵,究竟是如何从王重荣、王处存二人地大军中潜过来的?难道说,王重荣、王处存二人地大军都已经被击溃了吗?那为什么一个溃兵都看不到?难道说,他们二人的大军竟然是被全歼了吗?这又怎么可能?除了天兵天将降临。否则一支几万人地军队,绝不可能一个活着的人都没逃出来!
唐弘夫二人心中计议不定,脸上都失去了血色!二人面面相觑,竟一时间都不知道应该怎么办!
这一次他们出来会猎,由于周围都是安全的所在,他们也就心态十分轻松,带出来的只有自己的几百亲兵。他们的大军。一个还在盩屋,一个还在渭水对岸。在眼看大批骑兵都将要冲上来的时候。就他们几百亲兵,该如何应对?
勇武是一回事,但是明知道必死,还冲上去送死,他们可做不到!
总之无论如何,他们不能就这样死掉!对大唐,他们固然有一定地忠诚。但要他们为大唐而献身,那就敬谢不敏了。
逃!赶紧在骑兵没有冲杀过来的时候,赶紧逃跑。最好能逃回自己地大军。如果大军不免覆亡的命运,那么就不回大军,先找个安全的地方躲起来。等风头过了,再根据情况的变化决定自己的去向吧!
就在二人对视一眼中,他们同时从对方眼中看到了这样的结论。
既然如此,那还等什么?赶紧逃吧!
二人大呼一声:“快走!”
当先掉转马头。带着一众亲兵,仓皇朝着骑兵方向的一侧逃去。
他们也想得很明白:骑兵来地方向固然很危险,其奔袭方向也绝对是不能去的。要知道奔袭起来的骑兵速度那是何等之快!如果挡在骑兵前去的方向,那只有死路一条!倒是骑兵奔袭的速度虽快,但是却转向不便,朝侧面方向跑。安全系数那就大大的增加了!
作出了这样的选择,二人一面狼狈逃窜,一面还心中得意:若非久在军种的老行伍,若非自己这种宿年老将,又如何能在这么短地时间内做出这样明智的选择?
只是,仓皇加上得意的他们,一点都没有注意到,骑兵是从西边过来的!而黄巢军都在东边!
除非黄巢军真的长了翅膀会飞,怎么会明明从东边过来,偏偏在西边出现呢?
这一老大的破绽。忙着逃命地二位宿年老将。压根就没有发现!
却说两位宿年老将,在渭水边狼突鼠奔。跑了没多远,一个心中惶惶不安,老是朝后面打量的亲兵突然大叫起来:“大帅,不用慌,不是黄巢军,不是黄巢军!是大唐的军队,是大唐的军队啊!”
“什么?”
唐弘夫二人脸色一变。
面对敌人打不过就逃跑是很正常的事情,全大唐的将军们大多数都这样干。但是如果面对友军,还吓得逃跑,那自己二人可就要成为天下的笑柄了!
这样的脸,他们丢不起!
这个时候,他们这才恍然发现,骑兵是从西边过来的,那么是敌人的可能性就很小了。于是惊魂稍定,惶惶之感消失了不少。
二人犹豫了一下,顿时勒马停了下来。
唐弘夫对着那个叫喊地自己亲兵一招手,叫他过来,问道:“到底怎么回事?你说是大唐地军队,你看见什么了?”
这亲兵倒有几分机灵,当下回道:“回大帅,小的看见了写着唐字地旌旗,还有那些骑兵一个个都装备精良,行动迅捷,队形不乱,透着一股军威,不象是黄巢贼兵。”
的确,这样的军队装备即好,又一看就知道经过严格训练,黄巢那帮草寇,哪有这样大的手笔?
唐弘夫沉吟片刻,望望程宗楚,征求他的意见。
程宗楚点点头,问道:“除了这些,你还看到了什么?”
即便如此,也难保万全。还是问清楚比较好。
那亲兵挠挠头皮,皱着眉头仔细想了想,突然做恍然大悟状,大呼道:“对了,小的还在军中看到一种很奇怪的旗帜,还有奇怪的黄伞,看起来很堂皇很豪华的样子。”
唐弘夫脸色一变,喃喃自语:“豪华的黄伞?难道是……”
他望向程宗楚,只见对方脸色凝重。点点头:“只怕唐兄猜得没错了!”
亲兵在一边摸不着头脑,不由得问道:“两位大帅,怎么了?”
唐弘夫脸色冷了下来,很生硬的道:“不该问地,就不要问!”
亲兵吓得连忙一哆嗦,顿时噤口不言。
唐弘夫二人的脸色都变得冷肃起来,当先骑马走在前头。看他两人像在生气的样子。也没有人敢紧紧跟着,一个个都远远的的跟在后面。
也难怪唐弘夫二人心情不好。那亲兵见识少,不懂什么。他们二人可是清清楚楚,那所谓的奇怪的黄色地大伞,只怕是皇帝出行的仪仗之一:麾。
除了皇帝,谁敢在军中还弄个伞顶着?除了皇帝,又有谁敢在自己地旗帜上使用黄色?
现在的诸节镇节度使一个个桀傲不逊,不听朝廷号令。但是这种礼仪上面的东西,却没有几个人有胆子逾制,那只会让人成为天下共讨之的公敌!
所以,皇帝必然在军中!
虽然早在前几天,唐弘夫等人就接到了皇帝御驾亲征的消息。但是他们以他们的想法,堂堂一个皇帝的出征,必然会牵涉到方方面面,林林种种。皇帝要想成功地出来。每个一两个月的准备是动不了身的。即使动了身,皇帝身娇肉贵、吃不得苦,在路上只怕不知道还要耽搁多久。这样一算下来,每个三四个月,皇帝压根就到不了!
有着这样的想法,他们才会如此松懈。才会毫不在乎的会猎、饮宴。否则的话,就算是为了在皇帝面前做个样子,他们也不至于如此。
但是怎么都没有想到,皇帝的御驾亲征,竟然来得这么快!在朝中他们不但有郑畋照拂,还有其他的官员作为耳目——这一点都不奇怪,作为一镇节度使,一个封疆大吏,他们不可能将所有地宝都压在郑畋一人身上。所以他们对朝廷的消息还是很灵通的。
当皇帝要御驾亲征的诏令到来的时候,无论郑畋也好。朝中其他大臣也好。传来的消息都是皇帝地御驾亲征刚刚从朝议中通过。没想到,十天都不到。皇帝竟然已经到了!
就算皇帝在朝议通过后马上出发,这也才仅仅五天时间。五天的时间到达,就算是久经沙场的精锐军队,也不过如此了。但是即使皇帝带的兵都是精锐,军队中还有一个皇帝呀!他们怎么可能这么快?皇帝又怎么可能吃得了这样的苦?
更何况,朝议一通过就马上出行,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单单是粮草的准备就要很长的时间。朝议没有通过,上哪儿弄粮草去?
唐弘夫二人、甚至还有其他以为皇帝要很长时间才能到达的节度使,都怎么也没有想到,皇帝竟然是一个丝毫不怕吃苦的皇帝,皇帝竟然是用自己地私财在养兵!
因为这样地事情,从古到今的皇帝,除了开国之君,根本就没有人会去做、能做到啊!
也正是通过这样地事情,以及此后皇帝的种种事迹,原本不把皇帝放在眼里的藩镇,开始对皇帝有了敬畏。其中有些并没有多少野心,只是见形势如此,所以随大流的藩镇,更是从此以后,再也不敢有不轨之心了。
当然,仅仅见到皇帝一副明君样子,就顿时心悦诚服,放弃所有野心,死心塌地效忠的故事,那是发生在史书中。虽然这被儒生们当成一种莫大的仁德,但那到底,不过是儒生们根据所谓的“圣人之教”而编造的故事罢了。
却说唐弘夫程宗楚二人,在有了御驾已到的认知之后,心中的百般滋味,一时也难以尽述。
在皇帝面前,作为大臣、大将,装出一副公忠体国,勇武过人、为国献身的样子都来不及,怎么能吓得逃走呢?这不是摆明告诉皇帝,自己胆子很小吗?被皇帝知道了,以后的荣华富贵还想再要吗?即使现在皇室衰落,皇室毕竟还是有一定的威信啊!自己当时怎么就没有想清楚呢?怎么就被皇帝的军队吓得逃跑呢?
另一方面,作为对大唐还有一定的忠心的人,皇帝有如此的坚毅,有如此强大的军队,理应为大唐而高兴。然而他们这些节度使,却又有点不希望皇室重兴。毕竟皇室衰弱,他们这些节度使也水涨船高,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啊!
林林种种,让他们的心情之复杂,心绪之混乱,一时间都溢于言表。
“陛下怎么就这么来了呢?这怎么可能呢?难道真的如郑相公所言,今上是一个英明之主吗?但英明之主,用不着御驾亲征吧?那都是昏……那个……那个君的所为啊!”
程宗楚喃喃说道,似乎在自言自语,又似乎是在问唐弘夫。
唐弘夫又如何能答?勉强一笑:“太宗文皇帝也曾经亲征过,这个……这个亲征未必明君就不能作……”
他们几乎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一路就这样走过去,远远的望见军队中的仪仗,已经确定了心中的判断。
伪齐黄巢虽然也称帝,但是他们的仪仗跟大唐皇帝的仪仗是截然不同的。别人分辨不出来,他们却清清楚楚。
唐弘夫打马前冲,空中留下他的叹息:“听天由命吧!希望陛下没看见我们……”
程宗楚强力想要笑,却比哭还难看:“除了听天由命,还能如何呢?不过,临阵换将乃是大忌,陛下也未必会怎样我们……”
临阵换将是大忌,藩镇兵马也不怎么听朝廷号令。可是眼下这情况,陛下手握重兵,说换将就能换将,说号令藩镇兵马就要号令藩镇兵马!形势比人强啊!除非他们马上造反,否则不可能不听朝廷的号令。
然而造反,他们终究是不敢的……
唐弘夫打头,程宗楚在后,远远的行到大军之前。二人亲自迎前,大声呼道:“可是陛下御驾在此么?臣朔方节度使唐弘夫、泾原节度使程宗楚在此迎驾!”
无论有什么结果,那就豁出去了吧!
唐弘夫、程宗楚这个时候,心情颇有点悲壮。
第四卷 决战黄巢 第二十一章 各怀心思
大军的前锋并没有停下来,仿佛当唐弘夫、程宗楚二人不存在般,继续蹄声隆隆的滚滚而去。wWw、
唐弘夫、程宗楚二人心中顿时涌上一阵悲凉。
难道皇帝陛下已经对我们生气了?所以命令军队不理我们?
这样的想法难免从唐弘夫、程宗楚二人心中冒了出来。
幸好真正的事实并不是这样。
大军前锋过后,从队伍中涌出一骑来,只见他身穿血红色甲胃。
唐弘夫二人曾经听人说过,皇帝的禁军“赤卫军”和亲卫队“烈血卫”的甲胃都是血红色的。他们知道皇帝身边的人,万万得罪不得,一见来人身穿血红色甲胃,就知道此人在皇帝身边地位不低。无论是赤卫军还是烈血卫,他们对皇帝的影响力,都不是自己二人能够比拟的,当下恭恭敬敬的迎了上去。
拱了拱手,唐弘夫二人还没来得及寒暄或者恭维两句,那士兵已经大喝传令,根本没给他们说话的机会:“陛下口谕,令朔方节度使唐弘夫、泾原节度使程宗楚速速赶回本部兵马驻地,即刻拔营起兵,与大军会合于渭桥,时间不得超过大军抵达渭桥处三个时辰,违令者斩!”
那士兵宣旨完成,立刻拨马回头,重新融入了这轰轰烈烈前行的大军之中。那血红色地背影在大军中一闪即逝。
唐弘夫二人的目光延伸出去,看到大军正中。旌旗、仪仗集中之处,一个身披黄袍、传着血红甲胃的年轻人被拥在一大批彪悍士兵之中,正急速往前赶去。在他身侧,理应行动迟缓的仪仗队,竟然也跟周围急速前行的大军一起前行,丝毫没有落后的迹象!
二人不由得暗暗心惊。
如此雷厉风行,如此精锐之师。唐弘夫二人在心中清清楚楚的知道,此后朝廷地局面。天下的局面,从此将与众不同了!
二人在大军一侧,目视着一队队士兵从身边涌过,仿佛就当他们根本不存在一般。他们那堂堂节度使地高位,到了何处都不乏人恭敬,不乏人逢迎。然而到了现在,在这里。即使一个小兵的目光,也没有向他们二人斜视半分!
这是何等严明的军纪!
唐弘夫二人越看心中越是敬畏,也越是对自己以后的结局忧心忡忡。
大军通过之后,后面紧紧跟上的,是一批有着另外甲胃、旌旗、士卒的军队。
一望就知道,这批军队跟前一批军队比起来,相去不可以道里计!
唐弘夫二人清楚的在军队中,看到了权知夏绥节度使拓跋思恭地大旗。
他们这才知道。原来不光自己被下令拔营,连拓跋思恭也被命令将军队调往渭桥。
拓跋思恭现在跟着大军一起出行,可见他多半见到了皇帝。
这是一个多么好的在皇帝面前表现得机会,自己二人竟然因为出外游猎,不但错过了这一大好机会,甚至可能在皇帝心中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真是太可惜了!
在见识到了皇帝的风范之后。他们现在已经不知不觉中,将皇帝对自己的印象看得很重——在原来,即使皇帝不喜欢自己,只要自己手握兵权,就不怕皇帝的不喜欢。然而现在,一切都改变了。
他们也不得不跟着改变。
远远的望见拓跋思恭过来了,原本与拓跋思恭并不太亲近的二人,也打马上前,准备套套近乎——至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