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广利刚把这话说出来,对面的李立强就是‘噗’的一口,把刚刚和进嘴里的茶水都给吐了出来。
“多少?多少?”
“具体我也不太清楚,反正听李厂长说,光是那么一个水冷壁的造价,就要上千万,整套的锅炉设备下来,那就更了不得了,绝对上亿……”
这一下子不光是李立强不说话了,就是李逸帆也不说话了。
现在国内的火电市场有多大,则是不言而喻的事情,这一点就从最近开始不断攀升的煤炭价格就可以看得出。
而且瞅现在这架势,未来几年,国内肯定还会兴建很多的火电厂,而这些火电厂到时候难道还会使用现在这样的落后的老锅炉技术吗?
现在国内的科研人员就在公关这超临界锅炉,难道十年之后,咱们连超超临界锅炉还鼓捣不出来?
估计能鼓捣出来,毕竟咱们不差钱,大不了从国外引进一套,拆开逆向研究就好了,可是难点就难在于,就算你知道怎么做,可是你就是做不出来,因为你没有人家那样过硬的材料。
这也正是华国科研人员的悲哀,后世李逸帆他们在北欧出生入死,为的就是那些特殊板材和管材的资料而已。
如果这辈子自己要是搞这种特殊金属材料的生意,暂且别说去和军方做生意了,只要自己能够搞来这样的材料, 那么就是和这些火电厂打交道,就都 够自己赚的了。
一想到这里,李逸帆顿时就是砰然心动了,看样子自己是必须要往ri本走一趟了。
毕竟这年头,ri本人手里是有太多的好东西是自己想要的了,尤其是这种材料上面的东西……
而且自己对于ri本来讲也是熟门熟路了,他们的很多好东xizang在哪里,恐怕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但是自己却知道呢。
614。 轻轨项目()
… …
说起ri本来,哪里李逸帆上辈子的时候,也没少去过,哪里可确实是有不少的好东西等着他过去开发呢。
“对了,逸帆,你对于轻轨建设方面有没有什么认识的人?如果有的话,能不能帮忙介绍几个过来?”
“嗯?什么意思?姐夫你打算开始参与都市轻轨建设方面的工程了吗?”
还沉浸在对ri本的美好回忆里的李逸帆,不由得被大姐夫的话给勾回了神。
“嗯,前段时间认识了个朋友,他打算插手咱们滨城的轻轨线的建设,所以我打算看看有没有什么机会。”
大姐夫略微带着一些自傲的神se说道,这几年来他掌管的曙光建设,一直发展的顺风顺水,可是他也知道,之所以曙光建设能够发展的这么顺利,其实主要靠的还是李家人背后的背景,一方面是有李逸帆的姑姑背后的欧洲财团,另外一方面是有杨玉河在背后的照拂,这才使得他这家新成立的曙光建设,能够发展的如此迅猛。
就比如市里的很多工程建设项目,如果不是人家杨玉河的面子,他们曙光建设哪里能够参与的进去?
所以他心里一直憋着一口气,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证明自己,证明自己并不是一个全靠裙带关系的软脚虾。
而他现在曙光建设的老总,外加李家的女婿的身份也给他提供了很好的se彩加成,这样的一个平台,让他最近认识了很多平时他根本接触不到的角se。
就比如前不久他认识的一个家伙,这人隶属中铁建设分局的一个小官员,可是背景却很是不简单,正好最近滨城正筹划一条连通开发区到市区的轻轨,于是两人就琢磨着,想要看看能不能从这个项目上分一杯羹。
而姐夫的话,也是让李逸帆陡然之间想起了滨城轻轨的发展,作为一个滨城人,这条轻轨的发展历史,他还是有些了解的。
滨城作为北方最大的海港城市,尽管地理位置优越,可是其实在地形地貌上却并不怎么有优势,周边多山,而且市区内部也大多是丘陵地段,凹凸不平,这就让滨城的公共交通一直很是问题。
再加上随着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城区的建设跟不上,所以这也就造成了滨城交通ri益拥堵的事实。
而且因为地形地貌的缘故,也造成了滨城市区土地面积ri益稀缺的情况,早在上一任一把手齐满天在位的时候,就注意到了这边的情况。
后来齐满天更是一手cao办,建成了全国最大也是最吸引眼球的第一个经济开发区,银州开发区。
银州在古代的时候就存在,明末清初的时段,还曾经是辽东地区的兵家要地,后来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因为滨城的发展得到了国家的扶持,哪里也就逐渐的没落了下去,后来更是沦为了滨城下属的一个小镇。
其实如果论地形地貌的话,哪里比起滨城来说更具有一定的优势,因为哪里的地形比较平整,比较适合各种工业园区的建设。
齐满天把银州设定为开发区的角se,并且大力的引进一些工业项目落户到银州之后,哪里就成了滨城的工业基地。
最近几年发展的也挺不错,甚至还一度成为了全国各地大肆兴起的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原版。
随着银州发展的ri益迅猛,哪里也逐渐的从一个小镇变成了一个上等级的滨城的卫星城,而且人口也逐渐的增多,但是银州距离滨城主市区,大概有三十公里左右的距离,而在交通方面,却只有一条公路,和一条铁路连通,这也逐渐造成了两地经济交流的不便。
银州开发区是当初的滨城一把手齐满天一手组建的,而杨玉河在滨城上位之后,就一直想要尽可能的淡化银州开发区的影响,淡化齐满天对滨城的影响。
所以很多时候他都不太关注银州开发区,甚至他还从原来的隶属主城区的甘区,划分出一块土地,搞了一个高新产业园区,打算和银州开发区厂对台戏。
虽然他这个想法很好,可是现在的问题是,他的任期将至,而他所主推的高新产业园区才不过刚刚具备雏形,而且他也不知道今后他的继任者,会不会将他所主导的项目进行到底。
而另外一方面他所主政滨城期间,尽管在打造滨城旅游城市的品牌当面很有建树,但是对于滨城的工业发展所做的贡献,却并不多,所以他必须要在这个方面有所破局。
于是他就不得不把眼光在转回到齐满天建立起来的银州开发区上,可是现在的银州开发区已经逐步的走向成熟,他在想插手又谈何容易。
于是就只能从其他的地方想办法来破局,正好现在银州开发区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个交通上的瓶颈,于是他就正好想到了建设一条轻轨线路,把银州开发区和滨城的主城区,连接起来的想法。
这样的线路一旦建成,就立马能够在银州开发区的发展历史上,写上他浓重的一笔,并且给他提供一个非常好的政绩。
所以这个项目,在他提出,并且经由市zfu开会讨论之后,很快就获得了通过。
之所以这么大的一个市政项目,能够这么快的获得批准,一方面是因为杨玉河现在在滨城政局里的强势,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现在在滨城主城区和银州开发区之间,确实是需要这么一条快速的通道,来连通两地的经济,加速人员和物质的流通。
这样的轻轨建设,一般都肯定是逃不出中铁建设局的腰包的,不过现在的中铁建设局里面也充斥着很多的关系庞杂的官家子弟,这样好的一块大肥肉,谁不想上去咬两口?
于是各种承包,分包的项目正在不断的上演,而李广利这次所接触的那个人,却恰好是中铁建设里面的一位,而且这家伙的背景还很是浑厚。
将来从这个项目上承包下来一段那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只不过因为他的特殊身份,他肯定是不能亲自来运作这样的项目,肯定会找一个合适的代理人,而他所选定的代理人就正好是李广利。
要知道李广利的曙光建设现在在滨城也是风生水起,再加上他背后杨玉河的关系,这对于将来他们承包工程的数量也是有加成的。
两人是合则两利的双赢局面,所以大姐夫和那个家伙是一拍即合,经过几个月的密谋,终于是商量下来的一系列的手段。
现在这段轻轨建设的项目已经立项,马上就要进入到招标的环节,可是大姐夫这边却面临着人手不足的状况,毕竟这修建轻轨,可是和修建高楼大厦不一样,需要一定的专业人才,而这样的专业人才也正是李广利手下最缺乏的,所以他才张口问起了李逸帆,因为他知道这小子的关系网比自己还要广泛,哪怕是在京城,他也有着自己的特定关系网络。
搞清楚怎么回事之后,李逸帆就对李广利说道。
“嗯,姐夫,我帮你问问,之前我也不知道有这事,要不然我早就帮你在京城那边找人了。”
“那就好,你也不用急,反正招标下来,没个三五个月的功夫,也动不了工,前期的工程就是平整土地什么的,倒也不缺人,不过明年开人员就得到位了。这条线路是咱们滨城的第一条城市轻轨,之前别说咱们建筑公司,就是市里的一些铁路部门直属的工程队,也没有经验,所以这方面的人才很是缺乏,就摆脱你上心一点了。”
“那好,回头我在京城帮你踅摸踅摸,反正到时候肯定能给你找到你哥合适的人过来。”
李逸帆微笑着说道,其实这时候他心里却盘算起了另外的主意,那就是未来在华国大肆兴起的地铁项目。
八年之后,当世界经济因为美国人的次贷危机而遭受重创的时候,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经济刺激政策,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于是从那时候开始,几乎全国范围内,只要经济规模排的上号的城市,就都是在全程范围之内大兴土木,大肆的兴建地铁。
而这可绝对是一块大肥肉,当然肥肉的大头是被某些中枢的公子哥们的联合体给吞掉了,人家可是在香江专门成立了一个什么皮包公司,转过头来就开始大肆的参与国内的地铁建设以及运营项目,赚的是盘满钵满。
咱们虽然没有人家那样的实力,但是人家吃肉的同时,咱们能喝点汤也是不错的吗。
更何况咱们并不要求参与地铁线路的运营,反正咱们就是要求参与一些基础建设,到时候只要他们从手指缝里露出来一点,分包出来一些工程项目,那就够咱们吃喝的了,所以现在进行人才和技术的积累就正是最合适不过的时机了。
“这次的轻轨项目规模不小,全长五十多公里,不但要把保税区,开发区串联起来,最北面还要抵达银沙滩风景旅游区,这次杨叔叔是铁了心了,顺便还要把银沙滩给开发出来呢!”(未完待续。)
615。 京城土地开发计划()
… …
看来这次杨玉河是下了很大的决心,而且还打的一手的好牌啊,修建这样一条轻轨线路,不但能够将开发区和滨城的主城区串联起来,在开发区的发展史上留上他浓重的一笔,而且顺便还能够将银沙滩开发出来,强调了他在任期间,兴建花园旅游城市的主题,果然是好算计!
说起这个银沙滩,在滨城本地人心里也还是有着很好的印象的,滨城虽然是北方著名的海港城市,可是其实却并没有太好的沙滩。
整个滨城市区周边的海滩,都是以碎石为主的海滩,根本就没有细沙的沙滩,但是银沙滩却是一个得天独厚的好地方。
那边之所以能够在滨城人心中闻名,靠的就是他们的海滩上的细沙,虽然那细沙的程度,和海南海滩那样的细沙根本就没法比,但是在极度缺乏细沙海滩的滨城来说,却绝对是很多人心中的度假胜地。
不过之前银沙滩位于滨城以北五十公里意外的地方,并且交通不便,一直没有开发出来,外地来的游客就不必说了,就是很多本地的游客想要去哪里玩一圈,也是有着诸多的不便之处。
但是现在好了,如果这条轻轨线路,要是能够修建成功的话,那么将不仅仅是方便了本地市民的出行旅游,就是很多外地游客,在炎炎夏ri来到滨城之后,也可以通过轻轨,很方便的去往银沙滩那边游玩。
这样一来杨玉河将会在滨城的市政建设上,留下自己更为浓重的一笔。
“杨叔叔果然是好算计啊!”
李逸帆不由得是感叹了一声,这位杨叔叔果然不是盖得,这一点居然都能想得到,一石两鸟,在政绩上不断的给自己加分,看来果然是才干出众的人才。
“那可不,要不然你以为换了是任何人,都可以在现在这个位置上混上几年之后,就高升到省里去呢吗?”
李广利在边上接着李逸帆的话茬说道,杨玉河在滨城主政期间,的了最大偏移的就当属他们李家人,再加上杨叔叔确实是很有才干,所以李广利平时最是尊重这位杨叔叔。
而李逸帆眼珠一转,心里却有了另外一番算计,不过这些话,并不方便在今天和姐夫还有老爸他们说,看来还是等到那天方便,能够遇到杨玉河的时候,在亲口和他说好了。
不过现在,他还有着一些其他的想法,刚刚姐夫提起所他想参与市里面的轻轨建设项目,这是一件好事,如果这件事他能够参与进去的话,积累了足够的经验,那么将来如果他的房地产企业,进军京城的话,是不是也同样可以参与到京城的轨道交通建设当中来呢?
要知道别看京城是首善之地,可是其实轨道交通建设方面并不是很发达,落后于浦海就不必说了,甚至还落后于南方的深港。
前两年的时候,国家申请2008年世界运动会的事情,已经申请成功了,而未来几年之内,京城那边也会大兴土木,不断的加强市里的轨道交通建设,以期望能够在世界运动会举办的时候,给全世界的人民留下一个好印象。
而且随着人口的膨胀,城市的发展,京城的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只会越来越多,到时候姐夫如果能够参与进去的话,那肯定是再好不过了。
更何况现在他手里还握着一份非常不错的土地转让合同?在京城的xxx区,他可是圈下了大片的土地,而这片土地未来可是京城的xxx号地铁线,必经的部分,也正是这条地铁线,把京城的大西北地区全面的连同了起来,极大的缓解了京城的交通压力。
不过这个地铁建设的项目,好像今年年底就会通过议题,明年就会破土动工,也不知道姐夫能不能赶上。
不过即便是赶不上也没关系,反正自己的手里还有着大把的土地,就算是赶不上这地铁的建设项目,但是这地铁站周边的配套设施建设项目,总能捞到不少吧?
要知道将来那条地铁线选定的地铁站,几乎都是在京城大西北地区的一些小村庄而已,而现在这条线上将来最为繁华的两个小村庄几乎已经都被自己以建设饮料厂的名义给拿下了。
关于这两个小村子的历史李逸帆还是了解的,这两个小村子在后世之所以能够兴盛起来,完全是因为,全国第一批扩招的大学生们,毕业之后,有很多人选择留在京城工作。
而刚刚入职的他们,因为薪水不高,就只能选择远离市中心的远郊地段落脚,而那俩小村子因为房租不高,所以很是受那些大学毕业生们的亲睐,并且很快就形成了聚聚的租住村。
虽然名气上是没有唐家岭那么响亮,可是如果说出来倒也名头不弱,尤其是2005年以后,哪里的名气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