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君然却是脸色一整,看着李乾坤严肃的说道:“乾坤叔,这钱我有大用,说不定都不够,过几天钱下来了,您可得给我盯着点,谁要是敢打这钱的主意,是绝对不行的!”
前世徐君然见多了这样的状况,辛辛苦苦跑下来的资金,结果没用到正地方去,半路被截胡。这是华夏官场上的一种常态,上级拨款到地方,一路要经过很多部门,就比如这五万块钱,要从市财政局先划拨到武德县财政局,然后才能够划到李家镇公社的账上。徐君然担心的是,万一市县两级财政,有人对这笔钱眼红的话,自己的计划可就被弄乱了。
所以,徐君然叮嘱李乾坤注意的事情,不是谁动了这笔钱,而是这笔钱到没到账,到账的话他马上就提出来去买机器。
“你放心,我派人去县财政局守着,咱们的钱一到,我就通知你。”李乾坤对徐君然信誓旦旦的保证着。
说完了钱的事儿,李乾坤看着徐君然,想了想问道:“君然,你跟叔说实话,那个什么磨石矿,你要来干什么?”
徐君然一阵无奈,自己还真没办法给李乾坤解释什么叫石墨,毕竟对于他来说,解释什么是矿石,倒不如解释一下自己打算干什么。
组织了一下自己的语言,徐君然缓缓说道:“是这样的,我问过吟月先生,老师说这个石墨矿大概能开采七八年左右,我的想法呢,咱们买一套机器,搞一个小型的加工厂,生产铅笔文具。”
李乾坤点点头,徐君然说的东西他根本就不懂:“我不管了,反正这个事情你来做主,公社这边我负责。谁要是敢有意见,我就让他去下面生产队蹲点。”
这么杀气腾腾的话只有李乾坤敢这么说,李家镇公社他整整干了十几年的一把手,上上下下的干部群众,他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对李乾坤来说,好不容易现在有了让乡亲们能过上好日子的机会,谁要是敢挡路,他不介意做一做恶人,帮徐君然铲除那些不和谐的声音。
徐君然自然是理解李乾坤的良苦用心,他点点头道:“叔您放心,文具厂搞好了,咱们以后起码有一个比较稳定的收入。”
他对这个事情是很有信心的,华夏的经济肯定是会发展的越来越好,老百姓的日子过好了,必然就会重视教育,那种用毛笔写字节省墨水的日子将会一去不复返,铅笔文具市场,将会越来越繁荣。
李乾坤点点头,想了想又问道:“你前段时间说要我四处问问酿酒的方子,咋了,你要弄酒厂?”
徐君然笑了笑,前几天他让李乾坤在公社打听一下,谁家有酿酒的配方,确实是打着这个主意。前世徐君然可是知道,李家镇公社在九十年代,一股脑冒出来十几家酒厂作坊,后来被整合成了一家白酒厂,赚了不少钱。
原本他的想法也很简单,把啤酒厂的设备和场地都承包下来,变成白酒厂。
不过,在跟杨维天经过争执之后,再加上李乾坤的劝解,徐君然倒是有了一个别的打算,虽然未必成熟,不过倒是可以试试。
“乾坤叔,您联系一下,让手头有酿酒方子的乡亲们,搞点酒出来。然后让大爷爷他们尝尝,选择两三个最好的,我准备把县里面的啤酒厂给承包下来,到时候咱们就拿这些方子酿酒,回头我找人帮忙,把酒卖到省城和京城去!”
徐君然对李乾坤嘱咐道,他说这话一点都没有担心,有曹俊明和曾文钦的关系在,李家镇这个小白酒厂那点产量,根本就不够用的。
李乾坤一点都不怀疑徐君然说的,点头道:“你放心,我明儿就安排。”
徐君然笑了起来:“不着急,您年底之前让他们把样品做出来就行,我要带着去京城送礼。”
“送礼?”李乾坤微微有些不解的看着徐君然。
笑了笑,徐君然把曹老爷子和孙老爷子的名字说出来道:“给两位首长送礼,当然得送咱们家乡自己的酒了。”
李乾坤闻言一怔,嘴里面念叨着两位老爷子的名字,一拍大腿道:“就这么定了!我亲自盯着!这是给咱们李家镇长脸的事情,哪个敢耽搁了大事,我饶不了他!”
徐君然笑了笑,他知道这些老一辈**家在基层的威望,恐怕李家镇那几位老人家要是听说这酒是打算送给京城两位老爷子的,估计都得亲自上阵,逼着那些有酿酒方子的人家交出来。
其实按照正常的办法,应该给一些钱的,不过徐君然现在也意识到一个问题,那就是时代的局限性。自己前段时间一直都忘记了这个问题,很多东西自己那个时代看来是理所应当的,可在如今的人们眼中看来,那就是很难理解的。
就好像他对啤酒厂工人的处置,在徐君然自己看来,这是理所应当的,企业改制之后给原来的工人一些经济补偿,然后就不在负责了,毕竟是有手有脚的人,总不能还让国家养着吧?
可是在如今的人看来,工人阶级要是离开了企业,还叫工人阶级了吗?
这种情况,无关对错,只是彼此站的立场不同,看事情的眼光不一样所决定的。
再有就是像寻找酿酒方子的事情,在徐君然看来,从保护知识产权的角度出发,应该给予一些经济补偿,可在李乾坤等人看来,自己要是给钱了,才是真正的不对,尤其这酒还要送给〖中〗央首长品尝,这对于李家镇的普通群众来说,是无比荣光的事情,要是收了钱,就是对〖中〗央领导的不敬,收钱的人家是要被乡亲们鄙视、孤立的。
并不是说这个时代不好,只是这个时候虽然物质匮乏,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却没有那么复杂。相对的来说,这个时候的人要质朴一些。
“乾坤叔,酒厂的事情您先保密,悄悄的进行。现在首要的事情,是把文具厂搞起来。”
徐君然对李乾坤嘱咐道。
李乾坤点头:“你放心吧,这事情我心里有数。”
顿了一下,他对徐君然问道:“对了,你要搞文具厂的话,设备从哪来弄?”
徐君然想了想:“您不用担心,我自有办法,这几天就抽空去省城一趟。”
两个人又说了一些公社的事情,看看天色不早了,徐君然这才告辞离去。
回到家里面,徐君然并没有看见龙吟月,听说老师去乡下了,好像去看什么人。他独自在宗祠里面转了一圈,这才回到屋子里面休息。虽然跟李乾坤打了包票,可实际上徐君然在省城哪有什么关系啊,他又不是神仙,先知先觉的只是这个时代的发展,而不是人脉关系。
翻来覆去的想了好半天,徐君然最后只好无奈的叹了一口气,实在不行的话,就只能像大哥曹俊明说的那样,去看望一下省政法委的那位呼延〖书〗记了。就在上次孙静芸的事情之后不久,江南省委发生了一些变化,呼延傲波正式就任省政法委〖书〗记,并且进入省委常委的行列。至于这个事情里面曹家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徐君然自然是不知道的,不过他能够确定一点,起码这位呼延〖书〗记跟自己不会是敌人。
至于周德亮这位省委一把手,徐君然压根就没想过去求他帮忙,不过是买设备的小事情,自己求人家堂堂的省委第一〖书〗记帮忙,也太过分了一些,总有点杀鸡用牛刀的意思。
而且徐君然也觉得,自己跟周德亮似乎还没有亲密到可以求对方帮忙的地步。呼延傲波起码还是曹家派系的人,而且从孙静芸的事情上面得到了好处,起码算是欠了自己一个小人情。至于周德亮,徐君然总觉得,自己有些看不透这位江南省委的一把手。
“试试看吧。”心里面这样想着,徐君然进入了梦想。()
第一百五十八章 金丽的关系()
“嫂子,您说这事儿怎么办?”
第二天一大早,徐君然骑着自行车赶到了农科院的试验基地,说是实验基地,实际上就是挑选了一个生产队,然后在这里进行稻田养鱼的试点,毕竟这个事情是刚开始搞,徐君然也没有把握能不能做好,索性还是稳妥一点比较合适。
而之所以没有在全公社都推广,徐君然是跟李乾坤商量之后决定的,这事情有好有坏,虽然现在提倡搞经济建设,可下面的老百姓对于上级的政策还总是会抱着迟疑的态度,有些年岁大了的乡亲,生怕因为这个稻田养鱼的事情给割了资本主义的尾巴。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一个人要是被冠以走资派的名义,这辈子就算完了,因此,徐君然和李乾坤也不敢贸然在全公社推广,毕竟谁都没想到,最高首长竟然会在人大的致辞上面表扬李家镇公社的做法,早知道如此,徐君然肯定是要扩大规模的。
现在,却没有这个办法了,毕竟鱼苗放养的时间和水稻种植的时间都过了,也只能等明年了。
李家镇公社搞的这个稻田养鱼,徐君然其实还藏了一个心眼,他怕被人所诟病,干脆直接把权力下放给了各个生产队,要求各个生产队以集体的名义做这个事情。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责任均分,让人无话可说。
道理很简单,所谓割资本主义尾巴是针对个人,不是针对集体。李家镇公社搞的稻田养鱼,就是让生产大队来搞。到时候所有的收成都归生产队所有,大家交足了公粮,剩下的就是集体的。
说实话这个做法得到了下面生产队的队长和支部〖书〗记的同意,毕竟大家都害怕担风险,可这么一来,就不用担心了。
华夏的特色,什么事情一旦扯上了集体决议,那十有八九是不会受到惩罚的,那句话说得好啊,法不责众。
“你要去见呼延傲波?”看着徐君然,金丽微微有些诧异。
徐君然点点头:“是的,文具厂的设备,我想请他帮忙找一下。”
没想到金丽摇摇头:“你想错了。”
“什么?”
有些不解的看着金丽,徐君然不明白她的话是什么意思,自己去见呼延傲波,请他帮忙虽然有些冒昧,不过也不是什么错误吧。
金丽一笑,解释道:“不是说你不可以求他帮忙,你大哥早就跟我说过,呼延〖书〗记是可以信任的。我的意思是,这点小事儿你根本不用麻烦呼延〖书〗记,回头我帮你打个电话就行。”
“啊?”
徐君然更是诧异了,想不到金丽的〖答〗案竟然是这个。
金承佑今天早上就跟着几个农科院的人下田去了,这稻田养鱼虽然不是什么高精尖的技术,也绝对不是那种几个农民随便研究一下就可以弄明白的,对于水质、土壤等各个方面的要求极多,老爷子最近天天都去守在水田边观察,让很多人都是佩服不已。
金丽原本也是打算去的,不过徐君然大清早就冲过来说有事儿找她,这才耽搁下来。
“嫂子,您有办法?”
徐君然看向金丽,诧异的问道,他怎么也没想到,金丽竟然有办法。
金丽白了徐君然一眼:“什么话,你以为就你哥能帮你,嫂子我就不行了?”
徐君然嘿嘿的笑了起来,摸了摸自己的脑袋却没说话,大学四年,如果说曹俊明像父兄一样的照顾他,那金丽就好像母亲一样的照顾着徐君然,经常偷偷把单位分的福利水果什么的,给徐君然拿去。
“我一会儿跟你去县城,给省城的同学打个电话吧。”
金丽想了想,对徐君然说道。
徐君然点点头:“嫂子,您同学是?”
“叫林丽,她们家老头子是机械工业部的副部长。”金丽对徐君然答道:“她老公是你们江南省机械工业厅的一个副处长,叫白沙。”
徐君然这才想起,今年五月份,国家第一机械工业部与农业机械部、国家仪器仪表工业总局、国家机械设备成套总局合并为机械工业部。这个部门主要就是分管民用机械、电信、船舶,一直到2008年才改为工信部。
看来自己这次省城之行,解决问题的关键,就要靠这位白处长了。
金丽对徐君然嘱咐道:“你跟她不用客气,林丽是我发小,他们家老爷子和你大哥家那位关系也很好,是自己人。”
一句自己人,让徐君然放心不少,按照金丽的这个说法,看来那位林部长,应该也是曹系的人了。
徐君然骑着自行车,带着金丽回到公社大院,他可不敢再带着金丽走几个小时,那样即便到了县城,自己也得累趴下。叫公社办公室的人去找了一台手扶拖拉机,徐君然跟金丽坐着拖拉机进了县城。
两个人没有去县委办公室,而是直接去了邮局,金丽打通了电话,交代几句之后,问清楚地址,记下来交给徐君然。
“这就是他们家地址,你这几天过去就行。有什么要求都可以跟她说,林丽那人爽快着呢。”
她还有事儿,帮徐君然打完电话,就坐着拖拉机回去了,徐君然让金丽帮忙跟李乾坤打声招呼,说自己有事要办,这几天就不去上班了。金丽答应着,这才转身离开。
拿着金丽给自己的地址,徐君然准备去一趟县委,见见杨维天。
“萧哥,杨〖书〗记在吗?”
来到杨维天办公室的门口,徐君然对正在写着东西的萧鸿桦问道。
萧鸿桦点点头:“县财政局的胡局长正在里面呢。”
眉头皱了皱,徐君然没吭声,却想起来那位被自己得罪的财政局副局长,胡刚当初想让自己把他的亲戚加到建筑队里面吃闲饭,没想到却被自己拒绝了。最近听说县财政局局长被调到别的县了,秦国同和杨维天为了财政局长的人选,可掰了好几回腕子了。
难道说,这个胡刚是杨维天准备提拔的县财政局局长?
想到这里,徐君然的表情不由得严峻起来。他这个人有个习惯,凡是跟自己有过接触的人,徐君然都会想办法打听一下这个人的为人如何,跟胡刚闹的不愉快之后,徐君然托涂文勇的妻子方媛打听了一下胡刚这个人,方媛在县委组织部工作,消息比较灵通。在她的打听之下,徐君然对胡刚这个人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
出身一般,之前在县啤酒厂做过会计,很善于钻营,后来不知道怎么走通了秦国同的路子,被调到县财政局工作。最关键的是,这个人极为善于见风使舵,在杨维天成为武德县县长之后,迅速投靠了杨维天,并且在杨维天做了县委〖书〗记之后,以杨维天的嫡系自居起来。
这样的一个人,徐君然可不认为,他是掌管武德县财政的合适人选。
就在这个时候,办公室的门被人推开,胡刚满脸微笑的走了出来,看见徐君然明显一愣,不过还是笑呵呵的打了一个招呼。
“徐〖书〗记,你好啊。”
徐君然嘴角扯出一个笑容来:“胡局长你好。”
胡刚正要说话,杨维天从里面走了出来,看到徐君然一愣,随即说道:“小徐来了,正好我要找你呢。”
顿了顿,他对胡刚道:“老胡,你说的意见我会考虑的。”
说完,杨维天对徐君然道:“你进来,我有点事情跟你商量。”
胡刚羡慕的看了一眼跟着杨维天进了办公室的徐君然,这才转身离开县委大院。
而此时在杨维天的办公室里面,听杨维天说了几句话之后徐君然一脸诧异的看向杨维天:“杨〖书〗记,您不是开玩笑吧?”
杨维天一愣:“怎么了?有什么不妥当的吗?”
徐君然苦笑道:“您让我怎么说?五万块的拨款还没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