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属下寻到清涵小姐时便准备告知公子的,奈何小姐不许,说要在中秋节前入京给公子一个惊喜,属下便只传信给了秦叔。后来小姐变了主意,属下劝不住小姐,小姐许是嫌属下啰嗦,还自行走了。属下找了多日也没能探得小姐的行踪,怕公子和秦叔担心,便先来京城了。属下护送清涵小姐不利,公子···”
听得“惊喜”之语,君逸轻笑一记,师姐再怎么端庄持重,终究只有十七岁,多少还是有些少女心性的。秦叔早已得了他们中秋来京的消息了吗?难怪今儿白天见他有些心不在焉的。
见赵杉又要起身请罪,君逸羽一把稳住了他,只道:“老三你能在蜀中探得师姐的行踪已经很不错了。她是我师姐,她的本事我知道。她若是想走,不拘是用轻功还是用药,你是万万看不住她的。她有心要走,你再难寻得她的消息也是正常。此事,实是怪不得你。”
“谢公子。”
“谢什么,要谢也当是我谢你才是。老三辛苦了,事情我都知道了,你去休息吧,看你这眼圈黑的,必是赶路得辛苦了。”想到刚刚过招时老三的拳都比平素虚些,想来他必是久寻师姐不得,又怕秦叔担心,这才赶在中秋的最后时刻入京的吧,不然白日也不会不见他了。
听得君逸羽的关切之语,赵杉心下感动,却只老实的应诺走了。公子于他们兄妹,是恩人,是主人,也是亲人。若非公子,别说他们兄妹如今这一身武功和一身本事,想来便是他们的性命也早已经丢在了七年前的冬天。此生,他已立誓为公子效死,万事为公子计,听命公子就好,旁的言语都是多余的。
“师姐她怎么突然不来了呢?莫非是有什么急事?那她应该不会去西武吧?”赵杉走后,君逸羽凝视着桌上灯火有一些出神,也不知他是在自言自语,还是在问对坐赵秦。
赵秦看不过他纠结,终是出言道:“公子,清涵小姐可知你身份?”
“身份?”看得赵秦的眼神,君逸羽这才领会得他说的是自己女扮男装的事,当下摇头道:“师姐没必要知道,我没告诉她。”秦叔这,若不是上次劝他拿回羽记,他也是不会说的,谁想竟弄巧成拙了,终究是低估了古人的忠义啊,想到这君逸羽又道:“秦叔,我的身份,别说与阿三他们。”他们兄妹与我一起的日子比秦叔还久,若是知道了,还不知要怎样为我死为我活。
赵秦点头,赵杉他们兄妹诚然可信,对公子也是忠心有加,可事关重大,若无万分必要,自然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他自是省得的。
从君逸羽口中确定易清涵不知君逸羽是女儿身,赵秦却是忍不住叹气了。公子顶聪明的一个人,这事儿竟然想不出关窍?
“秦叔,你叹什么气?”
“公子,你真不知清涵小姐的心意吗?”
“心意?什么心意?”
看得君逸羽懵懂的眼神,赵秦止不住摇头,“公子,清涵小姐怕是喜欢你。”
“喜欢我?她是我师姐,我们从小一起长大的,她自然喜欢我。”
“我说的喜欢,是男女之间的那种!”赵秦这话出口都带了些恨铁不成钢的意味了。
“秦叔说笑了,你又不是不知道我是···再说了,我们一起长大,我当她是”君逸羽顺口说到这,“咳咳”两声将“妹妹”吞回了肚子里,转而道:“师姐她必是拿我当弟弟的。”
“我知道,可清涵小姐她不知道啊!公子忘了阿三刚才说的什么吗?清涵小姐改主意前,可是意外在客栈听了公子你的风流传言的。”赵秦私心里视君逸羽如子侄,见他不解,索性说了个透彻,
“公子,小姐她突然不来了京城找你了,只怕是因为吃醋对公子你耍小性子了。”阿三特意回禀了这事儿,怕是连他都看出这因由了,亏得公子他还想不明白。
“怎么会呢?”君逸羽尤自有些不敢相信,随着这几年长大了,师兄们没少调侃他和易清涵,他只当是前世的同学瞎起哄,是半点没往旁的想的。师姐她?最多是对发小的占有欲发作吧?以前熙儿也是不喜欢我和旁人好的,而且不论男女。
“怎么不会?公子见过哪家的姐姐见不得弟弟和别的女人好的?公子想明白这事了想法子解决就好,便别自欺欺人了。”赵秦倒是有些理解君逸羽的心情,身为女子,阴差阳错的竟被另一个女子喜欢,而那人还是她当亲人看着放在心上的,以公子的心性,必会很过意不去吧。只公子这,旁人不知她女扮男装,以她这好皮相好性子再加好本事,她又和清涵小姐一起长大,惯于亲近女子,养成了个怜惜女子的玲珑心,无心插柳还不知要惹出多少姑娘的相思来。返京这些日子公子的风流传言便不少,虽是市井闲人捕风捉影了夸大其词,但多少也有点由头吧。唉!若公子真是男儿,与清涵小姐一起倒也挺好。这般人物,世间真有配得上她的男儿吗?再有公子这自在性子,真是很难想见她养在深闺、相夫教子的模样呢······
赵秦想得深入时,君逸羽也是默然。秦叔说得没错,师姐不知道我是女的,她和熙儿的情况不一样,那般表现,客观分析起来,还真有可能···想到这,君逸羽脸上现出了凝重颜色。原是想着师姐临时有事应该不会跑去西武了,可若她真是因为吃醋闹脾气,我不放心她去的地方,她很可能偏偏就跑去了!
“秦叔,我要去西武。”
“公子怀疑清涵小姐还是往西武去了,要亲自去找她?公子年初才回京,王府不会舍得公子走吧?公子无需太担心,西武这些年和大华交好异常,清涵小姐颇有些游历经历,便是真的去了那也不会有事的。小姐对公子的脾气从来长不了,想来过些日子就会好的。”
听得赵秦的宽慰之语,君逸羽摇头,怕他阻拦自己,也怕他跟着多担心,也不说出西武时疫的事,只道:“没事,秦叔不用担心我,正好我在玉安也待得闷了。倒是羽记,我若走了,账册交给陵柔,也请秦叔跟着多担待点。”
知道君逸羽自有分寸,赵秦只一句“公子放心”便转而请示道:“公子,此番叫阿三来京,除了清涵小姐的事,还是想要他帮公子打理生意的,可如今公子身边的陵柔有那天份,倒也用不上他了,蜀中又有阿四去了。阿三心性沉稳,我想让他······公子意下如何?”
“秦叔决定就好,生意如何无所谓,但人一定要保重好。”
赵秦显然不是第一次听君逸羽说这话了,点头不跌间俩人又商议了些羽记的事宜,看得到了夜半,君逸羽再不耽误赵秦的睡眠时间,告辞回府了。
作者有话要说:总是在没空做某事的时候很想做某事,比如说该准备考试的时候码字分外有感,这可真是。。作死。。。~~o(》_
第119章()
“昨儿听太上皇说了;他和陛下的意思,此番羽儿十五岁生辰;需得大办一场。如此;府中这就该着手准备了。”
八月十六悯农堂这顿晚宴;翼王府大小主子倒是来得齐全;便是惯于缺席,惯于迟到的君康舒也是老实在座的。家主翼王发话后,夫唱妇随,王妃也道:“便是宫里不说,也合该是这个理儿。羽儿十年不在家,这回来的第一个生辰,怎么都该好好操办操办的。”
此番计议在理;又有着圣意在里面;桌上自是没人反对,君康舒还嬉声说了句“是该给咱家阿羽好好办办,不然他在外走动得比姑娘家还少,京中好些人家都不认识他呢。”君逸羽有意避开官场,君康舒这话说是“在外”,实则却是打趣君逸羽回来这么久也不主动往权贵子弟圈走动。
君逸羽极为难得的没有反击。他昨晚打定主意要去西武寻一寻易清涵,忍耐着一天没说,实是等着这王府齐聚的晚餐时间,准备一气儿向全家人辞行的。君逸羽十年在外,回家又不过半年功夫,要在这团圆节后的第一天提出离家,着实是有些难以启齿。他正思量着要说话呢,便听家里人商量着要给他过生日,只看这满桌人的理所当然,便是身边两个小堂弟也是满脸喜气,这让他嗓子眼“要走”的话,如何出得了口?
该死!怎么忘了我生日要到了!它怎么好死不死的偏偏挤在这时候呢!一个月不到的话,去西武待不了两天便得返程,那还找个什么人!生日,能让他们不操办吗···君康舒打趣时,懊恼的世孙爷正在心中计算着时间和行程,盘算着主意呢,自然是无暇理会他的。
“尽说些胡话,没个当叔父的样子!”翼王瞪眼。
王妃也责怪的看了自家似乎永远长不大的小儿子一眼,如何能说自己的侄儿像姑娘家呢!在君康舒认错的赔笑中,王妃转而说道:“茹儿和蓉儿要去宁国寺的话,这两天便该出发了,羽儿生日的事,宫里会派内侍监的人来帮衬准备,可府中也得有人主持着,需得你们早去早回才是。”
听得“内侍监”的字眼,君逸羽暗暗吐舌,都把内侍监搬出来了,这分明是皇爷爷和女皇陛下已经安排上了嘛。感念着两家的亲近和他们对自己的好,君逸羽心下却也有些无奈,正所谓君无戏言,朝令夕改是万不可能的,要他们取消庆生的想法还是早点打消的好。
宁国寺又是什么情况?娘亲她两去宁国寺干嘛?这般疑惑着君逸羽也这般问了出来。
听得自家乖孙发问,王妃颇是不满的看了君康逸一眼,这才给君逸羽解释起来。原来自君逸羽离家后,每逢他的生辰,萧茹都会去宁国寺斋戒半个月,为远在千里的孩儿祈祷平安。妯娌相好,长孙蓉也总是陪着萧茹一块去的。往年她们总是九月初离府,到得君逸羽重阳节生辰时恰在为期半个月的祈福期。今年正主回来了,王府既是要庆办,她们自是要提前去才来得及回来的,王妃故有前言。
看得王妃说及自己十年离家的不舍和君康逸的尴尬,君逸羽心内波涛翻滚,再望向萧茹,他有心说一句“谢谢娘亲”,又唯觉苍白无力,一时间感动无言,又有深深的自责涌上心头。细思这十年,虽是师门远隔,师傅督导严厉,学艺不容一天松懈,但他若是有心,也不是找不出回家的时间的。再想到自己临到学成归家那一遭时的犹豫不决,更是差点给他们上演了一出“人间蒸发”,他都有扇自个两个大耳瓜子的心了。
眼看着君逸羽动容了眼神,却又渐渐染上了愧疚的颜色,萧茹心道一句“傻孩子”,开口提议道:“羽儿这次也随娘亲一道去怎么样,算是去还愿。宁国寺的玄慈大师于你有批命之恩,此去虽不能见到他,表表心意也是好的。机缘不巧,这么些年没带阿羽去过宁国寺,说来真是不该呢。”
“好”沉溺在母亲温柔带宠的眼睛里,心潮起伏的君逸羽话一出口,才惊觉自己答应了什么。罢,这么些年了,家人兴致勃勃的给我办一回生日宴,我总是不能缺席的,来去匆匆的也寻不到师姐什么,便先派人打探着,重阳之后再说吧。
萧茹后一句说给桌上众人,也是得了响应,翼王见得君逸羽点头,这才说了句“是这个理”,算是家主拍板将事情定了下来。眼看着时间着紧,好在府中夫人入寺祈福的事儿已成了每年的常例,此番也只多了个君逸羽,倒不愁一晚上拾掇不出来。当下决定了明天出发,安排了随员,王府众人便各回院子了。
===============================================================================
初起秋日的曦光下,松柏掩映中的古刹,更添宁和之气。
感叹着宁国寺的好环境之余,初来乍到的君逸羽却难免有些唏嘘。他虽不信佛,但好歹在这大华朝活了十五年,宁国寺的大名自是早已知了的。
华太祖君瑾开国之初,尊神彻为国师,为他建了这出云峰的宁国寺。青史记载中,国师神彻是太祖君瑾敬若尊长,若师若友的存在。君华百年,口耳相传着神彻弘法传道,慈悲渡世的故事,他早已成了大华人心中的圣僧。而宁国寺,在太祖君瑾与圣僧神彻的双重光芒的照耀下,自然是名扬天下,大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
再说今日宁国寺。名师出高徒,它时下的上座主持正是神彻的亲传弟子玄慈,亦是一位得道高僧。尤其玄慈是太祖时人,历经君华六代,到如今早已过了期颐之年,不说人皆短寿的古代,便是放到了现代,百岁之龄也是难得的长寿了。是以,玄慈被时人视作了活佛,宁国寺也因他的存在愈加被佛门信徒视作了圣地。这一点,只看这身在半山的庙宇,太阳才出来,就已有了为数不少的香客,便毋需质疑。
来之前,君逸羽满心想当然的以为宁国寺会比玉安相国寺更加堂皇,谁想,太祖钦造,赐名“宁国”,神彻、玄慈师徒两代高僧先后坐镇,几为大华第一名寺的它,竟只是青松古柏间这一处青砖黛瓦。
看得君逸羽眼中的讶色,萧茹轻笑着与长孙蓉对视一眼,这才招呼着“羽儿,我们进去吧。”又侧身吩咐了身后护卫收好刀具。
“好”君逸羽应声,落后半步,走在萧茹的右侧。
一步步走近“宁国寺”,君逸羽不可避免的想到了此间的主持玄慈,萦绕心间多年的疑惑也不由得跟着再度浮现。想到此世出生之时得的批命,接轨了大华国情,知了玄慈名声的君逸羽自不会再有当初“不谙世事”时的“神棍”之想。爹爹若是能请来玄慈那样的佛门大师撒谎了为我保守秘密,那他便要逆天了。只是玄慈大师,为何会给我批命呢?
想到自己装作不经意的问起时,自家爹娘说是缘法,看起来也是不知的,君逸羽心下就是一叹。虽是到了玄慈的家门前,君逸羽却是没有找玄慈问个明白的打算的。玄慈与他,乃至与整个翼王府的接触,也仅限于当初那一语批命而已。佛门玄虚,许是高僧一时兴起也未可说。据说玄慈大师早已避世潜修多年,便是皇爷爷和女皇陛下来了,怕也是不好打扰那位百岁大德的修行的,我可没那么大本事。
佛香缭绕,梵音回旋,宁国寺中香客不少,来往礼佛间却很是安静。君逸羽一行,昨日已经到了出云峰下,今晨上山时,随行的护卫只带了两个,其余都留在了山下,再加萧茹和长孙蓉各自带着贴身丫鬟珠芸和浅予,寻常富贵人家的打扮,七人入寺倒也不算抢眼。
到得大殿,因着自家娘亲的虔诚,君逸羽也跟着跪倒在释迦牟尼像前。只是君逸羽不信佛,缺了向佛之心,跪拜已是他的极限。头顶佛号空明,身侧的萧茹和长孙蓉默拜有词间,他却是忍不住偷眼打量起来。说来他前世今生寺庙去得不少,但每每只是闲步观光,这拜佛还是头一遭呢。
礼佛之时,昨晚被萧茹指派来宁国寺打点安排的随行总管已候在殿侧了,他的身前半步,还有一位中年僧侣,只那身袈裟,想来是知客长老无疑。见得王府此行的三位主儿礼毕起身,总管与知客长老不及迎上,却是萧茹不想阻了后续香客的拜佛之路,携了长孙蓉自行走了过去。君逸羽得了示意正要跟上,心下一动间感觉有人正盯着自己,他偏头,发现是一位小和尚。
小和尚的面容很是清秀,殿内经幡轻摇间,他一袭麻布僧衣合手佛前,年纪虽小,却颇有几分出家人的出尘之意。看得小和尚的晶亮眼神似是探寻,又似有疑虑,君逸羽心头微窘,看他这站位,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