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整整一个下午,王国华跑了长纱市里的十几家书店,得到了第一手销售资料。
基本上客流量比较大的书店,《四大名捕震关东》卖得都很火,小一点的书店,因为客流量少,还没有太明显的起色,卖得一般般。
但不能忽略,这才仅仅上架两天多时间。
“能火!回去就加印!”王国华回到出版社后,雄心万丈的去联系发行部,制定加印计划了。
……
加印的计划有点耽搁,因为刚印发了一万本,这才没两天,又要加印,出版社的不少人,觉得王国华步子迈太大了,要稳一稳再说。
王国华也很无奈,出版社是公家的,不是他私人开的,说加印就能加印,一切都得打报告,办理审批。
等一个星期后,审批手续拿到手,出版社的市场部电话,也被打爆了。
各家书店都要新订购一批《四大名捕震关东》,累计的订单数量,有三万三千多本。而且还在陆续增加当中,特别是外省的一些书店,嗅到了《四大名捕震关东》的潜力,纷纷打来电话要求订购一批。
“赶快加印,加印十万本!”王国华拿到审批的第一时间,就联系印刷厂加印。
等印刷厂的工人加班加点开工印刷后,王国华才长长的送了口气。
当时去签约出版的时候,他压根没想过《四大名捕震关东》能卖这么火,也就是打算小打小闹发个几万本,赚个千把块钱的提成。出版业的竞争压力也大,不是谁都能找到畅销书,大多数的出版商,都是这样小打小闹的赚钱。
“不过这一次,终于让我钓着一头大鱼了!”
起印一万本,一个星期销售告罄,后续订单已经接了三万三千多本。这一次加印的十万本,都不一定能填满市场。
只是王国华没敢再多印,市场容量有限,而且一本书火了,很快就会有盗版书出现。
盗版书那种,一不管内容,二不管纸张质量,基本上可以做到今天发现一本火书,明天就能开始铺货。正版书的销售旺季,就是在盗版书还没出线之前这段时间。
想着,王国华又掏出手机,拨打了一个电话。
“喂,是李总吗?我王国华,煳南人民出版社的……对,我这有一批武侠,《四大名捕震关东》,想放在你们当当网上售卖……好的好的,明天见面详谈。”
第090章 博学阁书店()
王国华快乐的忙活着。
实体书店全国开始铺货,当当网上也开始在线销售。
这一忙碌,三月天就结束了。
张谭的书架上,也多了一本蓝皮子的简体版《四大名捕震关东》。作为个人作品,被收录在书架的最显眼位置。
4月5号是清明节,学校放了三天假。
他得回家祭祖,每年的清明,老张家都要统一安排,去给奶奶上坟,还有几个房屋里(方言,意思是族中同一房)的长辈坟墓也要烧纸、清扫。这是老张家所有男性必须要参与的大事,只要不是重要事缠身,都得赶回来祭祖。
在回去的同时,谭明霞来电话,要求张谭带几本简体版《四大名捕震关东》回来,她要送人。
“妈,恐怕送不了人,出版社就给我寄了一本样书。”
“那你去市里买几本,你不是说说已经全国铺货了吗,买几本也花不了几个钱。”
“好吧,我去买几本。”张谭没怎么推辞,老妈要炫耀,那就让她去炫耀好了。
答应了买书,张谭按照惯例,下午三节课没上,直接请假,去了合淝市里。张谭只是电话联系过王国华,知道合淝这边有几家大书店进了货,大概有爱知、科学、育才、三联等书店。貌似记得爱知书店就在市府广场的三孝口那边。
打的去了三孝口,爱知书店没看到,倒是看到一家显眼的书店,叫博学阁书店。
“不知道这家书店有没有,进去看看。”时间还早,张谭也就没再继续找爱知书店,直接进了博学阁书店。
书店里面客流量还挺大,张谭正准备问老板,有没有《四大名捕震关东》卖,就看到了里面有个特价区,上面有一本书,赫然是他的《四大名捕震关东》。
张谭随手拿起来一本,便看到旁边的标签上,写着特价十三元。
“不会吧,我这个是新书哎,还有特价销售?”
一般新书都是按照定价来卖,过了新书期才会有打折、促销等活动,或者是那种卖不动的书,也会打折,按照特价来卖。
但是他的这本书,从电话连线得知,销售势头很火,订单很多,按道理来说,是不应该出现在特价区的。
存了一个心眼,张谭随手翻看了一下,发现了一些细微的不同。他有一本出版社寄来的样书,样书的纸张跟这本书的纸张,差别很大。样书的纸张偏黄色,这本书的纸张却偏白色,纸张摸起来感觉比样书的纸张要好一点。
封皮的光滑度,也比他的样书,要光滑一些。
“这本书的质量比我的样书好多了……不应该啊,出版社那边提高了质量,还卖得更便宜了?”
眉头一皱,张谭想到一种可能:“该不会是盗版书吧。”
想到这里,张谭走出书店,给王国华打去了电话:“喂,王主任,你们的新书都开始打折了?”
“打折?没有啊。”
“我看到合淝这边,《四大名捕震关东》都出现在特价区,只要十三块钱。”
“怎么可能,卖十三块钱他书店还不得赔死,我们是新书,卖得很好,不可能打折的。你是不是遇上盗版了?”
“有这个可能,不过我看这盗版书的质量,比你寄过来的样书都要好。我刚才还怀疑你们是不是提高了纸张质量。”
“明确了,你就是遇到盗版了,我们印刷厂加印的纸张和起印的纸张,都是同一批。”
确定是盗版书,张谭顿时急了:“那怎么办?”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才传来王国华的叹气:“你是在哪家书店看到的盗版书。”
“博学阁书店。”
“博学阁?没听过,还好,不是大书店。”王国华笑了一下,电话里听起来有点无奈,“盗版也没办法,我们已经收到好几个地方的盗版书消息了,这个没什么好办法解决,只能尽快完成铺货,保证大一点的书店不出现盗版书。”
张谭有点不死心:“就这么放任盗版?”
“我们现在就是在跟盗版书抢时间,现在的大环境如此……你就当是盗版书给你打名气吧。”王国华无奈说。
……
挂断电话,张谭看着博学阁书店人头攒动的情景,心里阵阵不爽。
不过现在大环境如此,没办法强求太多。
就像是他自己,上辈子也是看着盗版书长大的,正版书动辄几十块钱,对一般人来说实在是买不起,只有等经济提升了,兜里有钱勒,正版意识才会渐渐加强。
“算了,我也不是这么小气的人,以前我也看盗版,现在就当是感恩回馈社会了。”
暗自发挥阿q精神,张谭又走进了博学阁书店。
在最初的气愤之后,他很快就释然了,盗版固然损害了自己的利益,但转过来想也不是没有积极的一面。起码让原本买不起这本书的人,舍得掏钱买盗版,然后看了盗版,说不定就成为了张谭的书迷。
相比较于版税的那点钱,其实粉丝才是最大的收获。
这些粉丝以后极大可能成为张谭作品改编电视、游戏、电影后的支持者。或者现在没钱看正版的读者,将来有钱了,就会支持正版。
毕竟张谭不可能只写这一本书。
经营自己的笔名,更为重要。
“《四大名捕震关东》能出简体版就是意外之幸了,赚多点赚少点,没多大差。像王国华说的,权当是给我打名气吧!”
想通了的张谭,很快就抱了十本盗版《四大名捕震关东》,跑去柜台结账:“老板,算算多少钱。”
不是张谭舍不得花钱买正版,而是没找到爱知书店,别的书店他也不知道位置。况且,不得不服气,盗版书比正版书质量还要好。
拿盗版书送人,感觉更有面子一点。
“tm,这都什么世道啊,盗版书比正版书质量还要好!”
“等下一本书再出版的时候,得好好跟出版社说一声,质量不能再这么差了,定价这么高,就得对得起这份价钱。”
柜台上,书本摊开。
博学阁书店的老板点了点,笑说:“总共130元。”
“打个折一百吧。”张谭掏出一百块钱,放在桌子上,没好气的说。理智上接受了盗版书的存在,但心理上还是很不爽。
“同学,你这是在特价区买的,本来就是打过折的了,不能再打折了。”
“你这是盗版书,不用付版权费,还卖这么贵!”
老板把脸一唬:“侠们可不能乱说啊,我们这是特价书,都是正版!”
“老板你确定?”
“当然是正版。”
张谭把手机掏出来:“信不信我现在就给工商局打电话,举报你卖盗版书。”
老板看到张谭不像善茬,立刻变了个笑脸,收下一百块钱,快速把书打包好,递给张谭:“同学啊,这个……今天就算我请客,一百就一百吧,下次多照顾点,卖书也不容易,赚不到多少钱。”
……
如此,下午天擦黑,张谭带着十本盗版书,回到了岗集镇。
;
第091章 修葺祖坟()
买自己的盗版书送人,张谭怕也是作家界的一朵奇葩了。
无奈时期的无奈之举。
有繁体版珠玉在前,这一次的简体版并未造成太大的风波,顶多是谭明霞享受到了左邻右舍无与伦比的羡慕眼神。
第二天下午,天气正晴好。
老张家的一大家子,都集中到了大伯家的院子里,开始打纸钱。纸钱就是那一叠叠的黄色草纸,十分粗糙。打纸钱时,用棒槌敲打镰刀的接口,因为接口是圆形的,可以将纸钱上印出一个一个的圆圈,象征是天圆地方的铜钱。
这都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老习俗了。
“炮仗、烟花都买了吗?”爷爷张贺农从屋子里走出来,面无表情的问。
“都买了,老大(张谭大堂哥)去买的。”大伯回答。
张贺农点点头,又回了屋子里。
张谭一边帮着打纸钱,一边心里十分感慨。
每年这个时候,爷爷的心情怕都是异样的伤感,都说少年夫妻老来伴,到了晚年,却孤零零一个人,怎么都不可能心如止水。
上辈子张谭还小,并不是很能理解爷爷,或者说并不是很关注爷爷的情绪。等到长大了,能够有成熟的想法了,爷爷也在北亰奥运会的一年后,无疾而终。现在再去看,就能发现,老人往往是一本厚重的人生之书。
爷爷也不例外。
以往,清明祭祖并不是很隆重,爷爷张贺农的父亲、张谭的太爷爷(曾祖父),早早就在战争年代中去世。幼年丧父的张贺农成了村里的放牛娃,地主家小孩上课他去偷听,因此得到了教书先生的赏识,将女儿下嫁与他。
也就是张谭的奶奶。
奶奶有一个很美丽的名字——何露雪,跟英国的著名冰激凌品牌和路雪读音一模一样。
当时的人结婚普遍都很早,张贺农与何露雪十几岁就成婚,真的可谓是“少年夫妻”。
或许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时代,夫妻恩爱的情况并不多,张贺农和何露雪也大抵差不多,张贺农很大男子主义,在家里说一不二,打骂也是有过的。不过一路风雨扶持,何露雪还是给张贺农生了四男一女,有了一个大家庭。
但好景不长,大概张谭三岁的时候,奶奶因为摔了一跤,摔到了头部,当时农村农忙,一大家子都忙着下田干活,就没怎么在意。张贺农又在镇上,经常不回家,导致了奶**部摔伤,没有及时去医院检查,只是简单的包扎了一下。
没过多久,奶奶去世,原因是颅内出血。
张谭当年还小,尚无记忆,不清楚当时爷爷有什么样的反应,总之再后来,每年的清明祭祖,在张贺农的要求下,全家所有人没重要事不得无故缺席。
爷爷并未有提及过奶奶的事情,但现在的张谭能够感受出来,他对奶奶的思念,其实很深沉。
而要求祭拜奶奶时不得有人缺席,或许就是想补偿对奶奶去世的悔恨……
“大伯,要不要去镇上买点松树,把奶奶的坟地种上一圈?”张谭抬起头,提议。
大伯有些迟疑:“种松树啊?”
张谭点头:“我回来的路上,看到街心那边有人在卖树苗,车上还有不少松树。我想去买个十几二十棵,给老坟地都种上,最好再去请人雕两个石狮子,放在墓碑前面。”
别人还没说话,张全顺就抢着说:“扬扬这个想法好,老坟地是得修整修整了,光秃秃的不好看。大哥、老三、老四,我看啊,不仅要种松树,放石狮子,还要把老坟地周围用砖头圈起来。老陶家的坟地就在边上,早点把界线划出来,省的以后扯不清。”
一说起这个,老兄弟四个,就停不下来了,你一言我一句的勾画老坟地的建设问题。
没一会张贺农也过来了,当场就下了指示,不要怕花钱,没钱他拿退休金出来。身为国家退休老干部,张贺农的存折上面,钱不少。
张谭便说:“爷爷的钱不要用,用我的吧,我正好四月份的稿费来了,这次就不上缴了,都拿出来给奶奶俢坟。”
张全顺跟着点头:“对,就让扬扬出,以前我妈是最疼扬扬的,临去之前还在帮谭明霞带扬扬,他该尽一份孝心。”
张全顺父子要尽孝,或者充阔,大家互相推辞了一阵,也就默认了。
当下全家行动起来,去镇上买松树买石狮子、买砖头买水泥,又发动小一辈的去翻整土地,准备上过坟之后,在上面铺一个水泥台子。
就差没有重新立一个墓碑了。
立碑要刻字,现在来不及,得等到明年清明。
……
老张家在老坟地轰轰烈烈的修墓,被不少人看见了,把这当成是一个有趣话题,在背后闲聊的人自然不会少。
“老张家这是阔绰了啊,又买石狮子,又种松树。”
“可不是吗,买了十八棵松树呢,那松树都一人高了,要卖三百多一棵,这一趟就快五千多了。”
“真舍得花钱,你们说老张家是不是发财了啊?”
“不是发财了是什么,e时代网吧就是老张家老四和老大家的小二子合开的,本来他家老二张全顺也掺了股,后来张全顺把股让出来了,自己跑去了大杨镇重新开了一家网吧。你没去看过,网吧人多得挤不动。”
“开网吧要不少钱吧,张全顺从哪搞的钱?”
“你们还不知道?他儿子出书了!”
“出书?”
“是啊,张全顺跟谭明霞生了一个好儿子,才念高中就当了作家,书都出版了,稿费听说几十万!”
“真的假的,几十万?”
“大妹子,你说的太夸张了吧,几十万,那还不得在合淝买两套房!”
“哎哟,我也是听他们说的,不知道是十几万还是几十万……反正稿费很多就是。”
“这样说来,啧啧,老张家还真是祖坟冒青烟了。”
“肯定冒青烟了!”
镇民口中祖坟冒青烟的老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