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使用,让这根“光棍”变得异常饱满。
此刻的“萤火号”仿佛是一根400多米长的笔直光棍,而另一条巨长而大的桁架构成的人造天体呈现出了“t”字形状,它也有自己的名字“火星快车号”。
任鸿等人及其“萤火号”想要抵达火星,离不开“火星快车号”,它就像牵引的火车头一样,充当运输动力的核心来源。
当两条桁架与环轨星港脱离之后,开始同步变轨,与星港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这时候,两条桁架开始了交会对接,最终合而为一。
如果是外人看了,绝对会无法理解,两条桁架合而为一之后,“萤火号”的尾部只是一个离心舱,中间部位并没有像“诺亚号”那样有着超大直径的引擎喷口。
只有侧翼两端有几个小型引擎喷口,那么主引擎在哪里?那几个小型引擎,光是看口径就能看出它们承担不了多大的推力,估计只是为了在火星上空调节空间站维持轨道平稳运行的作用,根本就不可能把“萤火号”和“火星快车号”送到火星。
既然“火星快车号”是充当火车头的角色,自然是要带着“萤火号”前往火星,可是这个人造飞行器上也没有任何的主引擎推进喷口,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秘诀就在“火星快车号”那“t”字形状的首端的“一”字形,长达260米,最宽处达108米,那是一个用合金支架打造而成的叶子形状的太空巨型光帆,然而这个面积还仅仅只是收缩起来后的样子就这么大了,当它全部舒张完毕的时候,将会呈现出一面更加庞大的叶子形状的巨型光帆。
三小时候后,制造重力的离心舱正式运作起来,宁泽波担任了起“火星快车号”的主驾驶员。三个半小时后,“火星快车号”带着“萤火号”空间站进行首次加速度正式脱离地球轨道。
而此时此刻,火星距离现在的地球几乎是最远的距离,而此刻估计美国人的“诺亚号”已经快要抵达火星了吧,距离他们出发算起已经超过七个月了。就目前地球与火星之间的距离而言,以诺亚号的速度从地球出发估计要到850天之后才能抵达火星了,一个单程旅途就差不过要近三年的时间。
但事实是,任鸿他们确是选择了在这个时间段开始出发,不但在这个时间点选择出发,而且要完成在一百天内航行超过3。7亿公里的距离并抵达火星的目标。
目前人类的火箭推进速度是多少?时速大约在5万公里左右,而100天之内完成3。7亿公里的目标,这在外人看来是天方夜谭,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以光速穿越这样的距离都要超过20分钟左右的时间。
当然,这只是在外人看来,只是以火箭推进而言,而“火星快车号”可不是用火箭推进的。
4小时零37分,远离地球的“火星快车号”的巨帆在太空中正式展开,这片“叶子”从不到300米的最长长度逐渐伸展,在最后达到了不可思议的16。8千米的长度,如此夸张的长度的巨型光帆还有着三层,每层光帆相隔只有48米的距离,远远看去就像是一层一样。
当“火星快车号”的巨形光帆展开之后,犹若宇宙的一叶扁舟。这个时候,“火星快车号”桁架中央部位环绕着桁架的上千组激光器开始运作,飞行器内部储备着高额能源的紫源晶为这千组激光器供给稳定的能源输出。
在激光技术领域,中国早就甩了美国人八条街,这里再次得到诠释,冥斧基地一直在研究激光技术,白桦也在研究,“正义小子”虽然没能造出科幻战争电影中的轻型激光攻击武器,但在这里,常规的激光器已经得到应用。
………
……
…。
【第556章:火星拜访者到来】()
……
当飞船供能系统里中紫源晶的能源疯狂输出高纯度能源之际,如同环形蜂窝状的千组激光朝着前端的超级光帆照射出33万条粒子流的激光,携带着高速粒子洪流的数以万计的激光持续不断的照射照射在了16。8千米长度的光帆面积上,而“火星快车号”表面上的镜面护盾(ps:一种材料,不是传说中的能量护盾噢)保护着船体免受持续输出的激光所带来的损害。
整个飞行器开始了第一次加速度。
若是按照理论上进行计算,如果“火星快车号”上的那千组激光器始终保持对巨型光帆进行持续照射200天,即差不多7个月左右的持续输出,那么这艘飞船将会在200天内始终以1。34倍的重力加速度,在这近7个月左右的时间内加速到相当于光速的72。46%。这样的速度,不到6年时间,差不多六年时间就可以抵达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了。
当然,这只是理论上,飞船的船体以现有的人类技术,其材料强度是不可能承受得了这么快的速度的,人的身体素质也达不到这种要求,除了船体材料强度的限制,千组激光器输出总会有一个极限,不能出现输出过载的现象,显然,目前的技术还做不到200天持续不断的激光照射。
而前往火星的距离相对阿尔法星系简直不要太近了,任鸿他们的目标是要在100天左右的时间里抵达火星就可以了,也是目前的科技所容许的范畴,再近一步就可能出现船体破损的灾难性危险事故了,在新兴材料诞生之前,只能容许这样的速度。
加速度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不是一次性就搞定了,因为人体承受极限的原因,必须要多次分开进行用于身体的调节,每一次加速度之后都是对人体的一种折磨,而这样的折磨会在通往火星的遥远路途上承受15次。14次来源于飞船本身的加速度,还有一次便是来源于太阳这颗恒星。
“诺亚号”借助金星的引力获得一次加速度,“火星快车号”同样也要拿一次免费的引力加速度,不过索取的对象可不是金星可以比拟的,那是整个太阳系最大的天体,绝对的主宰太阳。
有紫源晶,能源储备自然不用担心,但也不是说就可以随便浪费的,不说其他设备和仪器的能源消耗,光是那千组激光的能量输出,消耗的能源是在烧钱啊,一次加速度的能源输出,兑换成金钱那就是相当于烧掉了1。2亿人民币,一个单程路途,光是能源消耗就要16亿人民币左右,烧可都是实打实的钱。
借助太阳的引力除了能够获得一笔不俗的引力加速度之外,16。8千米长的超级巨帆,最外层除了具备强大的防护功能之外,也是摄取太阳能的重要部件,在靠近太阳的时候也是一次给飞船紫源晶充能的绝佳机会,16。8千米的长的巨帆,其庞大的照射面积能够从太阳那里回收差不多价值约莫7亿人民币左右的能源,要知道,越靠近太阳,其能源采集效率就更高,在远离太阳之前都是充能时间。
如此以来,一石二鸟,间接性的把加速度所消耗的能量成本控制在了10亿人民币以下。
这一次前往火星,“火星快车号”带去了“萤火号”空间站,而返回的时候或许将会从哪里带着一大批紫源晶石回到地球。“火星快车号”毫无悬念的成为当下矩阵科技在星际间长距离穿越的绝佳运输工具。
“火星快车号”的实现要得益于多方面的高尖技术整合,来自冥斧基地的激光技术是一大关键,而冥斧基地有这么大突破显然离不开国家的支持,要知道共和国的激光技术是典型的后起之秀(ps:现实中的确是了,早已领先美国佬,真的很骄傲。),得益于技术共享,冥斧基地的工程师不用为了追赶起跑线上浪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财力物力。
除此之外,“火星快车号”的诞生还有一大关键点,即:“哨戒任务”,哨戒所的工程师们为了应对可能出现撞击地球的小行星问题可谓煞费苦心,有提议用核弹的,也有提议用撞击法改变小行星轨道的,核爆显然不行,只会制造出大量的陨石雨,那是更可怕的灾难,不但对地球表面形成巨大威胁,还会摧毁大量在空间轨道上运行的人造卫星或空间站,影视作品中的核爆小行星解决撞击危机纯属瞎掰。
在无数的方案中,利用光帆把陨石“拖走”的方案也在其中,理论上可行性很大,但困难程度同样让人望而却步,工程量太大了,虽然本国的激光科技早已经相当成熟,最大的阻碍只是体量超大。
这个消息很快就被“火星任务”的负责人获悉,这给了他们巨大的灵感,于是相对“比较小”的“火星快车号”就这样列入了研发章程。“火星快车号”就这样的诞生了,ms的工程师甚至表示,在未来,这种长距离大载量的太空运输工具甚至可以承担小行星带挖矿的庞大的构想,利用“火星快车号”完全可以做到把矿物从小行星带运回地球。
而现在,不正是要前往火星开采珍贵无比的紫源晶体矿脉嘛!
2028年6月22日,火星轨道。
“诺亚号”,终于在今天抵达了火星轨道外围区,此时此刻,飞船已经开始减速,即将进入火星的引力场范围,那颗让人类魂牵梦绕的星球终于要首次迎来“兄弟”的拜访了么……
“减速完成!稳定!”
“‘诺亚号’已进入火星引力场范围。稳定!”
“正在重新制定航道们,正在调节新航道!”
“航道制定完成。航道效验完成!”
“‘诺亚号’成功进入新航道,目前正绕火星轨道运行,绕行一周67分令38秒。”
“女……抱歉,没有女士。好的,伙计脚下就是火星……我们到了!”
“没有人能体会到200多天的星际了履行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从休眠中一次次醒来,寂寞、远离家乡、恐惧,噢上帝,没有切身体会没人会知道我的感受!但这一切的一切在看到脚下这颗行星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这里是‘诺亚号’,斯科沃。奥德兰向休斯顿宇航中心汇报。我们已经成功并安全抵达目标火星,‘诺亚号’目前正围绕火星轨道稳定运行,一切正常。按照计划章程表,三天后我和杰克逊将会乘坐‘猎户座’宇宙飞船代表人类首次拜访这颗行星,祝我们顺利,休斯顿,简讯报告完毕。”
“信息发出去了,根据火星目前与地球的距离,休斯顿收到简讯大概会在19分钟后。”
“好了伙计们,我们有一天时间休息,一天时间休整和准备,三天后登陆火星地表,但是现在,我建议你们泡一杯咖啡,然后在离心舱内透过视窗好好观赏美丽的火星景色,遗憾的是再也看不到奥林匹斯山和水手谷了,但我们可以近距离看到‘终结者小行星’的杰作‘新奥林匹斯山’……”
………
……
(ps:爆缸了,血都吐了一滴,需要盟主才能治好,不然吐血不止啦)。
【第557章:火星快车号】()
……
地球,美国休斯顿宇航中心。
2028年6月22日,纽约时间17:22分。
“‘诺亚号’传来最新简讯……到了!到了!他们到了!他们安全抵达火星了……”盯着屏幕的女性工作人员先是默默的读者,当看清楚简讯的内容时她整个人振奋不已,消息很快就传递开来。
当休斯顿宇航中心收到了来自“诺亚号”的最新简讯之后,整个nasa总部都是一片沸腾,即便查尔斯博尔也难免激动莫名。消息在以惊人的速度传播,nasa第一时间把消息传了出去,世界头版头条的新闻报道几乎都是关于“诺亚号”成功抵达火星的消息。
美国的媒体更是对此进行铺天盖地的报道。
这无疑是阶段性的胜利,“诺亚号”载着的五名宇航员当之无愧的进一步刷新了人类的“地平线”,上一次走到最远是月球,而这一次是更遥远的火星,其中意义非同凡响。
华盛顿首府,白宫方面也派出了发言人祝贺此次阶段性的胜利。
……
6月22日,在美国人的“诺亚号”成功并安全抵达火星轨道,及其消息传回地球让全世界轰动不已之际,而早在5月中旬已经出发的“火星快车号”此刻也已经长距离航行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航程也超过了29亿公里的距离。
“火星快车号”的推进系统很特殊,和常规的离子发动机引擎驱动,以超高速将氩原子向后抛射从而获得推力相比,“火星快车号”的推进系统有点相反的味道,它的推进引擎不但不是后置的常规燃料推进器,而是一种前置引擎,利用千组激光器照射出数十万道激光利用光帆推进火星快车号及其“萤火号”。
虽然千组激光器启动的时候会产生一个反向推力,但相比光帆产生的推力动能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只需要一小部分的推力就能抵消反向推力,光帆推动整个物体的加速度的确很快,但并不显得过于惊世骇俗,一方面是能源问题,另一方面也是飞船上有宇航员的因素。
尽管如此,但在漫长的航行阶段,分别十余次的加速度,这一路上给整个飞船分批次的持续加速度,在长时间的累计之后,也能给飞船带来相当快的加速度。理论上,在材料强度和能量输出足够的理想状态下,不断持续的加速度可以让整艘飞船无限接近于光速,无限接近光速只需要持续不断加速8个月时间即可,当然这是理想状态下。
但这些问题都不是让“火星快车号”设计为前置引擎因素是整个飞行器的体量,“火星快车号”、“萤火号”、及其附带要在火星地表建立的前哨战基地和一个地表晶体切割实验室,再加上两艘登陆载具,其他杂七杂八的物资。
整个飞行器的体量加起来的数值已经相当惊人了,光是在火星轨道上运行的“萤火号”就达到了近1500吨的体量,加上其他的部分,整个飞行器几乎接近4000吨的体量,相当于半个“天宫环轨星港”。
如此庞大的体量实际状况只有使用前置引擎才能安全的带着这个大家伙在星际间穿梭……
试想一下如果是常规的推进系统,比如像火箭一样的引擎后置的飞行器,其船体结构和材料性质必须要足够结实才能够应付引擎的推力。换句话说,整个飞行器的结构要建造得像摩天大厦一样具有坚固的中间部和底层部一样的结构,才能确保如此庞大体量的飞船在面对强大推力的时候不会崩溃散架。
这也是为什么火箭的体型轮廓都是像尖塔一样的结构,上端细小中下层庞大的原因,比如美国的“土星5号”和目前美国人的“诺亚号”都是这样设计的。
但是前置引擎就大不一样了,船体不需要设计的像超重型火箭或大厦般厚重结实,最大的要求就是要像绳子一样耐拉就行了,这也是为什么“火星快车号”及其“萤火号”的总长一度要突破1000米,且结构显得如此苗条的最大原因。
前置引擎的设计可以极大的降低船体结构的重量,让超大体量的飞船跨远距离星际航行成为了可能,前往小行星带采矿作业和运输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幻想,毫无疑问,这一点对于星际航行来说意义重大。
否则美国人的“诺亚号”为什么那么“小”?为什么是塔形陀螺状?而且迫于运载能力美国人的“火星计划”要分三次,而一次单程路途要近半年的时间,一次地球与火星之间的往返加上任务时间就几乎要花费掉一年的时间,还要等待相对距离的黄金航程阶段,在当下日新月异的技术变革下,时间是多么的宝贵。
并不是说美国人没有那个财力,单单是参与“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