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求你从天上垂顾,
从你圣洁荣耀的居所观看。
你的热心和你的大能的作为在哪里呢?
你爱慕的心肠和怜悯向我们止住了。
亚伯拉罕虽然不认识我们,
以色列也不承认我们,
你却是我们的父。
耶和华啊,你是我们的父,
从万古以来,你名称为我们的救赎主。
………
就在彼得絮絮叨叨的低沉嗓音里,迪薇被催眠般地进入了梦乡。
她和彼得之间的房事是必须要做的功课。
郁闷的是,彼得现在还不太懂得如何成为一个贴心的伴侣。当她和彼得更换姿势时,经常要分神去指导他,按动记录仪器来帮他调整肢体动作,彼得会根据迪薇的每次调整来改进自己的身体协调性,这是一件非常繁琐的事情,有时候一个动作要分出几十个步骤,就像动画片里的绘画,图片画得越多,播放出来的动作效果就越流畅。
彼得刚来的那段时间,迪薇和他完事后,往往因体验到彼得更多的缺陷而无法入眠。
她的脑海里闪过了客户们反馈的意见和现状的对比,许多程序需要再优化,这个时候,迪微的脑海里往往又浮现出副总裁的微笑,似乎在说,“再努力些,你能做得更好。”
上帝啊!快受不了啦!还是让彼得读首诗歌吧,今天他读的是自己写的一首诗《绿荫中的蝴蝶》。
生活才刚刚开始
芬芳和娇艳是我的家园
如果你看到我轻盈的身姿
妙曼的舞蹈
请祝福我的生命
我不懂得劳累
可能是因为害怕来不及
来不及什么说不太清楚
身边的伙伴们都是这样
粉的、黑的、紫的都在往前赶路
随风而动
方向并不重要
………
彼得发音有两套系统,可以同时发出两种不同的声音,所以他可以一边读诗,一边播放配乐。
“要让两性舒适自如”,成为了研发部门的座右铭,这些执著的研究人员投入了巨大的热情,在程序开发过程中,他们时常用审视的眼光打量着迪薇,这让她很不自然。
他们似乎要掏空她的隐私,甚至有的人直接靠近她,在她的身上比比划划,显然她已经成为了他们的产品模型。
迪薇向上级投诉过,这显然是******,但没有效果,上级说,这正是大家要的效果,与真人相处会设计得更好,而不是在电脑上观看模特。
迪薇又建议公司请几个模特来解决问题,但上级认为,模特太开放,过于专业,知道自己在演戏,缺失一种朦胧感,无法实现逼真的效果。
即使如此,她并没有辞职的打算,她知道自己喜欢这份工作,特别是看到身边的彼得不断地进步,为自己带来了成就感和充满乐趣的生活。
(本章完)
第19章 深海计划()
每周都有一两天,住校的同学们有机会聚在体育馆里一起做运动,有人打篮球,有人打网球。
下午,迪瓦也来运动健身,他发现今天又有几个学生没有到场。
群体活动是人类的天性,可是如今,即使是少许的见面时间,也正在被抛弃,大家越来越少聚在一起,人们几乎无需见面,而是高度依赖网络,甚至包括感情生活。
迪瓦的手机接到一条信息,他和班级25位学生的身体三维数据档案已经构建完成,明天开始就可以到学院进行测试,这是学院为每个教师和学生提供的一项“福利”。迪瓦将在课堂上首次采用虚拟现实技术授课,每个学生都可以在家里“亲临现场”,听、看、体验,在实景课堂中学习。
迪瓦期待着自己的身份识别尽快完成,他的身体将被电脑系统分解成切片数据,包括他的声音、相貌、身体结构、习惯动作等等详细的数字信息。他的这些身体数据,未来不仅用于授课,还可以用在网络社交、体检、看病等方面。
最令他开心的是,他可以和远在东方的雪芬约会,雪芬已经完成了她的三维形体模型和身份确认。他们今后可以随时“见面”,相约去喜欢的场景中散散步,面对面地聊天,迪瓦把它称之为“时空穿越式约会”。
迪瓦授课的大学已经开通了全球网络课堂。
学院里的各个专业,每年都会通过网络考试来录取新生。
在二十一世纪初,大学网络授课的理念就已经提出,技术上也不是难题,但是因为民族间的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不同,所以无法进行实践,直到第三次世界大战之后,洲际共同体开始形成,这种教育模式才获得了正式应用。
迪瓦是《第三次文明进程》这本书的作者,本学期的课程将重点探讨人类建立意识共同体的历史和渊源,这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在研究的一项全球性课题。
上课前,迪瓦要戴上虚拟眼罩,这样他就可以和数字模型合为一体,走进虚拟现实的场景当中。学院的数据库里有丰富的虚拟现实场景可供选择,比如将课堂设定在中国的万里长城之上或是埃及的金字塔内。
经过前期的调试,同学们也已经适应虚拟眼罩这种教学工具,以前大家都是在平板电脑前上课,经常会被屏幕外的事务干扰,一些枯燥的理论课程让人无法集中注意力,当戴上这种眼罩后,就具有了现场沉浸感,他们可以看到教材中体现的各种场景,听到高保真的数字音响效果,同学们完全被吸引了。
眼前的屏幕上跳出了今天的课题:三大宗教普惠价值观的重要性,副标题是追忆失落的文明、探求人类共同意识观的起源。
迪瓦拿起杯子喝了口水,清清嗓子,准时打开播音按钮,开始讲课:“机器人战争之后,给人类敲响了警钟,如果战争再拖几年,实现联网的人工智能是否会抢先达成共同体呢?大家都知道它们很容易办到,而人类则很难。
今天我们正在热议,如何创建一个人类有史以来,全球化的底线制度,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政治、经济、律法的共同体。
从十八世纪的工业革命以来,全球各大洲开始出现了频繁的交往,很多时候以经济贸易为主,殖民扩张就是全球化贸易的起始阶段。
一千多年来,全球大体上发展出了三大板块的意识形态,这就导致不同民族之间长时间地保持着落差。
这时,班级中一个同学按下提问键,说道:“文明到底是什么呢?每个民族的理解好像都不同。”
迪瓦看着这位同学回答道:“是的,在很长时间里,许多民族往往将文化和文明进步纠缠在一起,文明体现的是一种社会结构。
文明是社会模式进化后的产物,它反映出人类独有的建立社会结构和改变社会结构的进化能力。所以出现什么样的社会模式就产生什么样的社会文明,社会模式如果没有调整到位,生产关系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就不可能进入新的文明阶段。
文明是可以进化的,不是简单的随地吐痰或排队的问题。例如全球最早的几大文明古国,正是他们最早进入社会结构的调整,最早从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改变了原有的社会结构,从小金字塔变为大金字塔模型。
这在当时是一种翻天覆地的变化,进而使他们最早步入新的文明阶段,成为那个时代最先进的社会模式。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文明古国改变社会结构的意识和能力减弱了,所以十九世纪之后,他们都落后了。
人类社会发展史有两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就是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在这期间,全球事实上已经发出了‘共同意识’的声音,那么这种意识形态是由谁提出来的呢?”
迪瓦将视线落在了一位女同学的身上,他提高嗓门说道:“露西,你认为呢?你能不能先穿上睡衣,或者更正式一点儿的衣服,这是课堂不是海滩。”
露西看了一眼自己,身上只穿了比基尼泳装,她急忙说:“好的,不好意思。”
以前上课时同学们彼此只看到头部,不会看到全身,迪瓦要提醒同学们,以后要注意着装,上课模式变了。
露西想了想,回答道:“我认为是朱利亚斯·凯撒,他是罗马帝国最伟大的元首,罗马帝国形成了当时人类最完善的律法和精密的组织机构,在那个时期,亚洲还有中国的汉帝国。”
迪瓦听后满意地点点头,说道:“好的,露西,刚才你提到了公元一世纪前后的东西两大帝国,他们都维持了400年左右,这两大帝国在公元200多年后分别解体,作为世俗国家,他们最终都灭亡了,这是因为,历史上的国家或朝代,都是以物质利益为中心,事实上,在利益面前分不清对错,所以他们最终被打乱及更替,无论有多大的地盘,手伸得多长,早晚都会发生危机。你们再想一想,是什么地方,你们的爷爷奶奶经常去,不去不行呢?”
来自北欧的学生说:教堂
来自东亚的学生说:寺庙
来自西亚的学生说:清真寺
迪瓦立刻鼓了一下手掌,说:“是的,这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宗教,更确切地讲是大宗教,而不是多神教时期的灵异宗教,他们是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教和佛教。”
又有学生提问:“为什么是大宗教而不是世俗社会来提出平等的信仰呢?不是更现实吗?”
迪瓦教授解释道:“那是因为世俗社会生存规则都是建立在物质利益基础之上,没有哪个人或集团愿意去实践类似于大宗教的信仰,虽然一开始也有这种想法,但是行动上却做不到。
在物质困乏时代,人们在内心深处达成了这样的共识,通过国家的更迭、朝代的变换来重新分享财富。在这个阶段,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能从精神上来享受美好的愿望,例如死后可以去天堂,也因此促成了大宗教的兴旺。
我们最近的课程将认识和深究大宗教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直到二十一世纪初,人类社会先宗教后政治,依然是世界格局的重要影响因素,这是因为历经两千多年,通过大宗教的影响,在全球范围内确定了三大种类的民族性,首次促成了以大洲为界限的“洲际”意识共同体。
此时大家的眼前出现了一个地球模型,很快这个立体球形变成了一张平面的世界地图。
迪瓦望着地图说:“展开这张世界地图,历史上,在这些曲折蜿蜒的国境线之间分布着大大小小220多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看上去,地球上的人类有着不同的肤色和多样性,但若我们以宗教的角度来看这个世界,按宗教来划分世界版图,就没有那么复杂了,大致是三分天下。”
迪瓦话音刚落,地图上出现了三种颜色标记的基督教、伊教、佛教的影响范围,几乎填满了陆地面积。
世俗国家的建立以民族文化背景进行划分较多,这主要是因为地理造成的山水隔离,形成了不同民族和国家的现状。
以宗教来划分则体现不同的民族性。
全人类世俗社会所追求的利益和产生的欲望完全相同,无非是为名为利,他们在古代形成的金字塔社会结构都是相同的,但是一旦加入不同的信仰,就会形成差异化的认知,从而形成不同的社会形态,通俗地来说就是民族性。
就好像每个民族对待美食的态度,吃进肚子是所有人的共同愿望,但是怎么吃,吃的过程表现各不相同。”
迪瓦停顿了一会儿,屏幕上显示课间休息10分钟。
10分钟过后,大家的眼罩会自动发出“滴滴滴”的声音,提醒同学们继续上课。
迪瓦启动虚拟场景,继续讲课:“缺乏普惠价值观的信仰,是人类早期的几次先进文明进程停顿甚至消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眼罩上出现了人类历史上消失的几大文明遗迹,虚拟现实技术复原了它们的原貌,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相结合使人体和自然的比例接近真实化,同学们身在其中,大家兴奋了起来。
迪瓦点击了一下按键,切换了新的场景,然后说:“我们先到南美洲的玛雅遗迹看看。”
同学们突然发现自己已经站在了雄伟壮观的提卡尔城,建于7世纪的帕伦克宫,非常壮观,乌克斯玛尔的总督府,由22500块石雕拼成精心设计的图案,分毫不差,栩栩如生。不少同学发出了惊呼,这是他们第一次体验在虚拟现实场景中上课的美妙。
以前同学们上历史、地理课的时候经常会心不在焉,流着口水昏昏欲睡,如果早就有这种上课方式,估计各个都是历史学家、地理学家了。
迪瓦带着大家边走边说:“历史上,玛雅民族居住的地方就在我们脚下的南美洲,墨西哥尤卡敦地区和危地马拉、洪都拉斯、萨尔瓦多等地。玛雅人拥有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虽然处于新石器时代,却在天文学、数学、农业、艺术及文字等方面都有极高成就。”
同学们从玛雅人身边走过,看到他们有的负责在滚动的圆木上推动巨石,有的在雕凿石像,迪瓦的手指按了一下快进键,很快金字塔、河神殿等大型建筑物拔地而起,在玛雅文化的鼎盛时期,玛雅人建设了上百个城邦。
迪瓦停下了脚步,说道:“玛雅文明之所以受到近代全球考古界和史学界的重视,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他们是一个在陆地上脱离亚洲、欧洲、非洲独立发展起来的区域性文明,近代的人们在用好奇的、担忧的眼光来看待人类曾经的另一个支派。
我们今天的高度文明最终得益于非洲、亚洲、欧洲三大洲的紧密相连,表面上这三大洲的民族曾经发生过争斗、分离,但信息、知识、意识是相互借鉴和连通的,形成了交替上升的局面,例如伊教借鉴了基督教。欧亚非大陆相连,具有大平台的优势,所以有纠错的机会,而独立的南美洲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玛雅文明的消亡验证了我们之后要讲的三大宗教的重要作用,他们没有诞生一种普惠信仰。”
迪瓦带着学生们观察了13个遗址之后,大家怀着好奇的心情转而去观察一个高耸的大金字塔型的建筑物,众人沿着台阶往上攀登,有的同学被许多细节吸引,走分散了,迪瓦吹响口哨,再次把大家集合过来,他对同学们说:“咱们先走在一起,游览一遍场景,一会儿给大家留下自由活动的时间”。
迪瓦的手按了一下快进键,这时候突然风云变换,春夏秋冬交替之间,他们面前的繁荣景象,转瞬间只剩下了荒芜的城市遗迹,沟沟坎坎,不见人迹,丛林淹没了这些城市,看到这种场景大家一阵感叹唏嘘……
迪瓦讲解道:“玛雅文明可以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次失败经历,也证明了人类不是注定都能走到今天。哥伦布的到来,给了这个衰落的文明最后一击。
好,下面我们去另外一个古文明遗址。”
迪瓦着招呼同学们。转眼间,大家来到了印度河流域的莫汉桥?达罗古文明遗址,它位于现在的巴基斯坦境内。
经过虚拟现实技术复原,展现在大家眼前的这座城市,具有先进的城市规划和完备的城市排污、供水、垃圾处理等各种功能,市中心人口达到3万多人。这座古城揭示出当时的人们确有建设近代都市文明的基础,在城市上空俯瞰,该遗址的中心部分约五公里,分为西侧的城堡和东侧的广大市区。市区有完整的城市规划,住家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