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姜姬-第2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城当有王者气象。”她感叹道,“以后会实现的。”

    “公主仍觉得不够吗?”龚香道,乐城有这么多的人,他有生之年都没有见过。

    “这才到哪儿啊!”他看到公主轻笑,她说:“王城周围本来就该是百姓们最安全,最向往的地方。”

    她没好意思说,第一次来乐城时,看到路过几十里一个村庄都没有时,她就觉得鲁国要完了。

    百姓们对鲁王半点信心都没有。

    她的目光没有尽头。

    龚香笑道:“公主所言极是。魏国之事,公主还有什么吩咐要某去办吗?”

    这么配合?

    不怪她把魏太子藏了这么久吗?不问她打算对魏国做什么吗?姜姬看了眼龚香,“送信给晋王吧。对了,替我写一封情书过去。”她是故意的。

    龚香竟然没有丝毫不适,铺纸磨墨,问:“公主想写成什么样?”

    她沉吟片刻:“就当我是个贪慕虚荣的公主,想把晋王当成裙下之臣,但言辞过于浅薄直白。”

    龚香点头,打起腹稿,还有心问:“公主有什么要对晋王说的?”

    “就跟他说,我替晋国公主养了这么久的儿子,让他给钱。”

    龚香半点折扣都不打,一气呵成后,给姜姬看。

    姜姬边看边问他:“叔叔今日待我真好!”

    龚香笑道:“某以后会一直待公主好的。”

    “……你有什么事?直说吧。”姜姬道。

    龚香:“某是真心的。”

    “……很麻烦吗?我一定不会答应的那种?难道你是要给阿武做媒?”姜姬眯起眼睛,阴森道。

    龚香:“……”

    作者有话要说:  明天见看清爽的就到【顶点网 o】

第379章 好大王、坏大王() 
恋上你看书网 a ,姜姬!

    姜姬会提起这件事是因为姜氏三杰——姜奔被大家排除了——的婚姻大事已经上升到了国家大事的程度了。

    姜旦,虽然有一个还没有正式完婚的公主王后; 但王后年纪太小; 等到能完婚洞房生孩子至少还要十年,但姜旦那时就太老了; 人民很关心他的生理健康和生活幸福; 拉皮条拉得已经光明正大; 当着他的面直接对他说“大王,你该选小老婆了; 青春貌美的那种,最好一口气娶上四五个,我们好安心啊”

    那个说“大王; 只要想到你晚上是一个人睡,我在家里都睡不着觉”

    这当然是文学版本的通俗化释意,当殿谏言的人说的什么; 姜旦都没有听懂,但他学会了几句万能话,只需要说“这位大人,你的话很有道理; 孤会好好考虑”

    “此言有理; 孤记下了”

    ……

    等等。

    然后等没人了,再由姜智替他翻译成白话。现在姜智不在,姜姬就时常去陪伴姜旦了。

    因为姜智对姜旦来说,不只是胆量,还是脑子。

    她把姜智派出去出差; 姜旦竟然失眠了好几晚。听说以后,她只好前来暂代姜智。

    ……不过听说姜旦现在连白天都睡不着了。

    除了姜旦,第二个被大众关心的单人贵族就是姜武了。

    虽然姜武不在乐城,但他的将军府仍然每天都能接到不计其数的礼物和拜帖。其中八成是打算给姜武介绍妻子和小老婆和情人的。

    这个世界给男人和女人准备的诱惑一样多,她都能收到成排的男…宠,姜武当然也能收到成排的美女。

    姜勇在姜武不在时就驻守在将军府,他是没有资格替姜武回绝掉别人的礼物的,但当收到的美女比家里的下人还多的时候,他不敢把这件事告诉她,蟠儿又不在,只好给姜义说了。

    姜义也不敢跟她说,就把这件事瞒了下来。

    ……

    要不是她一天之内在姜旦的大殿上听到了四个要给姜武做媒的建议(还是不同的人提议的),她才想起将军府,最后才得知姜武的美人预备军已经比她一个排的男…宠还多了。

    她当然没有生气。

    龚香却说现在行宫里有人流传“公主大发雷霆”这种不实的谣言。

    “我为什么大发雷霆?”她问。

    龚香高深莫测:“可能因为白公子不肯弹琴给你听吧。”

    她当然没有大发雷霆,当然。她也没有心情不好。

    只是姜旦似乎暗示了一下——在没有姜智给他出主意的时候——他自己暗示的。

    接近明示。

    他说,“孤还没有娶妻,尔等为何替旁人操心?”

    顿时再也没有人提起姜武的婚事了。

    然后,姜旦向她“邀功”了,他特别高兴的围着她转了一天,虽然没说一句话,但意思很明显。

    她就笑着问他要不要踢个球赛什么的。现在还没下雪,也没有刮大风,找个太阳大的好天气,踢一场球也是很好的运动。

    被禁止踢球已经快两个月的姜旦高兴坏了,立刻命人去叫他那十三个侍郎,准备球赛!

    叫的是十三个人,来的却是十四个。

    白清园不请自到了。

    白清园现在很不受人欢迎,特别是在十四人团中。

    这十四个都是靠“真才实学”才当官的,白清园靠什么?一张脸而已!

    偏偏他还老端着架子,连公主的面子都要拂。公主对他够好的了,要什么都给他,他还总不给公主好脸色看!

    以前,他年纪小些,长得又一副清清白白的样子,大家就觉得他年轻气盛,一时受不了以色侍人,也算可以理解。

    但现在他趁着没人时抱着琴满宫乱转,专在小径等幽闭处弹琴给人听,还三五回就能钩到一个人,这是想干什么?

    旁观者清啊。

    白清园的名声一下子臭了。臭不可闻。

    但他一不自尽,二不自辩,还照样弹琴,照样“交友”,在大王宣召时,照样跟那十三个人一起出现。

    更让人生气了。

    叫姜姬看,却觉得白清园始终学聪明了。他学会利用自己的长处了,虽然这么说可能会伤害他的心灵,但他唯一的长处就是脸,就是他通身干净的少年气质,不论男女,第一眼看到他都会喜欢他的,只要他愿意,借着这份喜欢,他是可以做很多事的。

    以前是由别人把他的这份美色称斤论量,拿去市卖。

    现在他自己来卖。

    这就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是思想的转变,升华。有很多人就卡在转变之前,直到把自己屈死都转不过这个弯来。

    白清园在赵荟几十封书信的调…教下,竟然转过来了。

    姜姬对赵荟感兴趣了,问龚香,“他想当官吗?”

    这是个人才啊。

    龚香很警觉:“公主,我绝不肯和这等小人同殿为臣!”

    姜姬就有些可惜人才,道:“让他当你的属下,天天受你指使不好吗?进门就要对你行礼,你说一句他就要辛苦一年半载,而且我不听他的,就听你的!”

    赵家的王后害了朝午王算什么?她可以既往不咎。

    龚香还是摇头,姜姬没办法,“好吧,但叔叔,此人放走可惜,找个活让他干吧,能用就多用用。”

    龚香道:“此时恰好有一件事正等着他去办,公主既然看好他,我就再用用他。”

    之前为了替赵荟跟郑国流传消息制造方便已经把人给放出去了,当然是由龚香来扮黑脸,装做“你已经没用了”把人给扔了。

    现在只好他再不要脸的上门去对赵荟说好话了,理由就是拜早年吧。

    大王要在过年前踢一场球,这个消息从行宫流传出去,整个乐城都沸腾了!

    过年嘛,大家都需要一些热闹。现在集市中吞火球玩杂耍射飞镖的摊子越来越多了,可见大家是有这个需求的。

    恰在此时,大王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是一个多么好的大王啊。

    姜姬也想把场面搞得大一点,就命人搭了个绕着球场搭高台,搭了一圈。她画了一个还算简单易懂的罗马斗兽场示意图,那一圈圈搭高的椅子座位等等,交给木匠后,他们说一日只内就可以搭完,但前面的木料准备需要一点时间。

    姜姬要他们“速速”。

    这个球场就“速速”完成了,耗时十九天,用了一千两百名木匠和八百名铁匠。

    赵荟带着下人去市场上办年货,从出门到回家这一路上,每一个人都在说公主要造的那个“球场”有多么的巧夺天工。

    赵荟去看过,那个球场确实不错,确实适合让大王踢球玩,周围还能有许许多多的观众,而每一个观众也都能看清球场内的情形。

    但要他说,那其实就是公主一直住在高楼上,所以把摘星楼给简化了一下而已。

    再说,有没有人提过造这座球场花了多少钱?用了多少木料?

    但这不是最叫他吃惊的。

    而是从公主说要造到造成就花了十九天。

    这么多工匠,这么多木料,在隆冬时节,在涟水河已经将近要停运的现在,竟然能在一夜之间就出现在乐城的市场中!

    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

    那些商人的能量超出了所有人的想像!

    如果公主不是要造球场呢?如果是姜大将军要造战车呢?造弓箭?造刀枪?

    十九天后,能有多少架战车停在乐城城外?

    他不敢想。

    继续深想下去,乐城外的流民现在已经超过三十万了,经过近两年的休整,这些流民已经不能再称为流民,他们真正开始在乐城外安家落户。

    这其中多是青壮年。

    一旦战事发生,只是乐城一域就能征兵超过十五万。

    这是多大的一股力量啊……

    看得越久,赵荟对龚香就越佩服。以前他可从来没把龚香放在眼里过,没想到此人竟然是治国良材!

    所以,龚香前来拜访赵荟时,就被赵荟当面的一礼给闹得摸不着头脑。

    “何事行此大礼?”龚香站在门外,一副如果你不说,我这就走的样子。

    “兄乃王佐之才,以前是弟有眼无珠了。”赵荟叹道。

    “……?”龚香高深一笑,跟他进屋。

    送上两杯酒,赵荟开始跟龚香推心置腹。

    龚香听了一阵,大概懂了。就是赵荟觉得他二人都是生不逢时,都没碰上姜氏出个好大王,当然,龚香的运气比他还是好一点的,至少他碰上的这个姜旦属于不找事型的大王;赵家当年碰上朝午王,那是名不正,言不顺,心还不定,哪哪都有一堆问题,赵荟说到痛处,起身大骂朝午王,他是真觉得赵家就是被朝午王给毁了的。王不贤,如何要求臣忠?王不智,如何能让臣心服?

    如果是个好一点的大王,不必太好,只要是现在这样这个,赵家都不会落到如今的下场。

    龚香一边听一边点头,嗯嗯嗯,你说的都对,然后问他:“要过年了,郑王还没提送粮的事,不知郑王是不是打算赖皮?赖过今年,明年再谈?”

    赵荟立刻清醒过来,道:“我打听出来的是郑王已经决定要送粮过来了,但要求是鲁国要给钱。”

    “给多少?”龚香问。

    赵荟说,“这个,可能还不止是钱的事。郑国最近麻烦很多,你知道吗?燕国买粮不成,竟然明抢起来了。”

    龚香做震惊状:“怎么会有这样的事!”

    作者有话要说:  明天见看清爽的就到【顶点网 o】

第380章 雄兵百万() 
恋上你看书网 a ,姜姬!

    龚香去见赵荟,把一个称得上是好消息的消息带了回来。

    之前姜姬引燕人入郑抢劫; 说实在的; 没抱太大希望。她希望燕人能给郑人造成一点麻烦,但没觉得燕人真能闯出什么祸来。

    但燕人还真就做得超出所有人的想像了。

    据赵荟说; 燕人抢劫这件事很顺理成章的被郑人接受了。因为郑粮涨价; 燕人买不到足够的粮食; 索性就化商为匪,抢之!

    漆四的儿子; 漆离有几分将才,他自家带了七千精兵,到了郑国后; 笼络住了许多郑国流民强盗,约定有饭一起吃,靠着这个响亮的口号; 他们横扫诸城,几乎从无败迹。

    “从没败过一场?”她不信。

    龚香信啊,他道:“我记得公主不是交待将军的人,打得过就打; 打不过就跑吗?”漆离的人一见打不过; 可是半点英雄包袱都没有,跑得可迅速了。

    “……”姜姬茫然道:“他们两伙人联合了?”所以才这么互通有无?

    龚香摇头:“这个倒是不知道。”

    据赵荟说,这一伙突然出现在郑国的燕盗十分可恶!他们时而聚沙而堆,随随便便就叫上十几万人围城,给粮才走; 不给粮就不走。

    时而又化整为零,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抢,大到城池坞堡,小到乡镇村落,甚至还专门守在城门口,专等坐马车出来的人,绑了以后就把空车加不知所云的要粮信送回城中。

    更有一次,不知是漆离还是姜武的人出的点子,竟然找到了某一家的祖坟,然后就公然拿祖坟勒索,结果城里的人接到信就气疯了,点兵出来要把他们杀光,这些人转眼跑了个一干二净,连根毛都没被人抓到。

    现在郑国是燕盗、郑盗、野盗等各种盗贼大集合,不抓住人问一问祖宗来历都搞不清抓的人是什么来路。

    由于来源复杂,郑人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大城还有一战之力,小城只能认怂,不管哪边的大爷来勒索,都只能给粮,提都不敢提“打”这个字。

    姜姬听完突然明白一件事!正如不是所有的世家都有钱一样,也不是所有的城都养得起兵!

    她转头问龚香:“鲁国有多少城是没有兵的?”

    龚香搞不清她怎么听着郑国的趣事又想起鲁国来,只听她发问就叫他胆战:“公主知道以后,意欲何为?”

    “现在还腾不出手来。”她想了想,龚香一口气还未松,她就道:“我打算让姜武在各城驻兵。”

    好处多多,驻扎在一城的兵,当然要由这座城来供养。这样她日渐窘迫的国库就可以放松一点了。

    一座城里连兵都养不起,可见世家疲弱,那撤换这座城中的官员想必会容易很多。

    “就算不撤换,添一个监理一类的官员下去应该也不难。”她道。

    龚香听着,问:“公主一直想对国内各城动手脚,我能不能问一问,公主到底想让各城变成什么样呢?”变成什么样?

    当然是都听她的话啊。

    她站起来走向殿内那面巨大的纸牍,上面星星点点的城池,现在有几个是姓姜的呢?不多,只有五个。凡是被她打下来的都姓姜。

    龚香看着公主的手指在地图上划动,从北向南是辽城、浦合,从南向北是乐城、凤城、涟水,腹中之地则是安城与妇方。

    公主是想打通从北到南的一条线?那中间的城池是——

    他走过去,提起笔,在砚池里沾了沾,在涟水往前又点了七个点。

    “贺城、梧城、陶郡、湘水、江北、江川、南山。”龚香放下笔,笑道:“公主,江北与南山二城的羊峰与年惜金今年考评是优异,可外放为官了。”

    这二人就在二环的流民区当太平官。太平官是流民给这些官老爷们起的浑号,意思是他们是保太平的官。因为羊峰和年惜金都是杀…人官。

    她也是在给二环选官时才发现鲁国——或者说是梁朝的官吏制度已经非常完整了。越是小官,越是分工明确。

    通俗点说,羊峰和年惜金就是专管刑法的官,轻到枷号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