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姜姬-第1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227章 大智若愚() 
马商回到家,先来见漆钩。

    漆钩知道他是无事不登三宝殿。

    “叫贤弟枯坐数日,是某的过失!”马商一副“我有惊喜”的表情,“不过,某已经打通关节!三日后,姜大将军就会带我等前往魏国!必不会耽误贤弟的事!”

    漆钩了然,认下这个人情,对马商再三道谢,陪他说了一晚上的漆家内闻,虽然他知道的不多,但拿来糊弄马商却够了。

    好不容易打发走此人,黄苟看灯还亮着,进来催漆钩睡觉,看他早已洗漱完,披着头发坐在榻上发呆。

    黄苟不知道漆钩家乡是哪里,不知道他为什么宁可像个仆人一样留在燕地。但他知道,漆钩时常会像这样整夜不睡。特别是要漆四告诉了他魏国豫城的事之后,他在离开燕地之前都无法入眠。

    他熄掉其他的灯,只留了一盏,走上前道:“主人,睡吧。”

    漆钩深深的叹了一声

    。

    “睡吧……”他躺下来,黄苟熄了所有的灯关上门出去了,屋里一片漆黑。

    漆钩仍是毫无睡意,他的心中乱成一团,曹家、魏国等等的事都缠在他的心中。

    如果不是那个夏天……

    他闭上眼睛,心在滴血。

    他自负风流,招惹过多少真心,唯一最后悔的就是那一场荒唐!

    青涩少女,像清晨花叶上的露水,似乎轻轻一触,它就会消失。

    直到现在,他都不知道该恨自己,还是该恨……

    如果不是那个夏天发生的事,他现在也早就站在吴都台上,成为魏王的座上宾了吧。

    那现在魏国王与臣之间的乱相还会出现吗?王太后权欲熏心,挟持魏王之事,他至少会上书直言!不把这个恶妇骂到躲回宫室他就不是曹非!

    那个只当过渔阳太守这种小官的人也敢染指豫城?还拿城中金库当成自家私产?该杀!该杀!!

    漆钩的双手紧紧抓住被子,嘶啦一声,被子都被他给扯破了。

    可他的手握的再紧,他也不是曹非……他是漆沟,燕人之奴。

    他这次不是归国,而是去替燕庶买走魏国之民血汗浇出的粮食!

    他是魏奸!此生愧为魏人!

    漆钩的牙紧紧咬着,口中渐渐泛起腥气。

    早晨,黄苟特意准备的早饭却不见漆钩用一口。只见他再三漱口,梳发,整衣后,对他说:“我想见一见公主,你去问问阿义,能不能替我引见。”

    黄苟问:“好,主人想什么时候见公主?三日后,我们不就要走了吗?”

    “今天。”漆钩说。

    漆钩大礼参拜在姜姬座下,再抬起头来时,说:“魏人,曹非,见过摘星公主。”

    姜姬道:“曹公子请坐。”

    殿中无人。秋日午后,窗外仍有夏蝉鸣叫,殿内却愈加静谧。

    漆钩……曹非坐下后,单刀直入的说:“我本是魏人,因犯下大错,无颜归乡,才隐姓瞒名藏在燕地,与人为奴。”

    “曹公子能忍人所不能忍,日后必成大器。”

    ……万万没想到会听到这种……“夸奖”。

    曹非看座上的公主,竟然并非讽刺。

    “惭愧。”曹非叹道,“当不得公主此言。”

    姜姬道:“怎么?难道今日曹公子以魏人来相见,不是为了故国,而是为了燕?”

    曹非:“……”

    他知道会被人看出来,但他以为公主会怀疑他是不是故意用间,没想到公主竟然真心实意的认为他在心底仍认为自己是魏人

    。

    姜姬道:“哪怕相隔千万里,心中仍有故国,就还是故乡人。曹公子,你身在何处,说的是哪国语言,身着哪一国的衣衫,都不能抹去你身上流着魏国的血。”

    曹非眼中一热。

    ……在他逃出家后,就以为再也听不到这种话了。哪怕这话不是出自魏人之口,他也……

    “我既是魏人,自然不可能帮着外人挖自家的墙角。”曹非道。

    “曹公子不想去魏国?”姜姬道,“还是……不想让魏粮离开魏国?”

    曹非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

    他知道这很冒险。从公主这段时间的布置看来,公主在屯粮。

    他来的这段时间已经听说了,公主正在着人开荒。这说明公主并不想让商城延续辽城的命运,做一个兵城。她虽然给商城起名为商,可商人来来去去,带来财富,却并不会以商城为家。

    商城真正的骨干是那些在城外开荒的奴隶。

    听说公主把他们编为田籍。以不会跑的土地栓人,足以看出公主的用意:她要留下这些人。

    可开荒说起来简单,几年内是做不到养活商城的人口的。

    所以公主就必须从外面找粮。

    她要维持现在的局面,每一年,她都需要大量的粮食。

    换句话说,她和燕地现在成了“对头”了。

    曹非道:“我自从到了燕地之后,十四年前,每年都要往返燕与郑。我熟知郑国所有卖粮的城镇,我是这些城镇太守的座上客。正因为我能买来足以令漆家满意的粮食,让他们在养活自家的同时,还能养活燕王,甚至还有余力拿去卖给别的贵族,交好他人,所以我才能在漆家半客半仆的生活。不但有自己的宅子、奴隶,还有自己的卿客。”

    姜姬笑着问,“曹公子在燕地也有卿客?”

    曹非点头:“他们替我出主意,教给我怎么讨燕贵的喜欢。”他本是魏人,初到燕地,人生地不熟,为了站稳脚根,在开始的几年,上,甚至借债都要让这些燕人卿客留在身上。

    他的付出是有价值的。每年投到漆家的人不知有多少,他不是燕人,却站到了最好,站到了谁没料到他能站到的位置。

    “我愿助公主一臂之力,让公主不必再为恶邻烦恼。”他道。

    “只要……”她慢声问。

    “只要公主能让商城不接受豫城的脏物。”他道。

    也算聪明。他拿魏国的蛀虫没办法,拿各国的商人没办法,就从关节下手,让商城先对从豫城来的、来路不明的货物摇头。

    商人趋利,没有利益,他们为什么要跑到魏国去?

    “你能帮我什么呢?”姜姬慢条斯理的问他

    。

    “我可以把郑国的粮都给公主。”曹非轻声道。

    “都给我?”她失笑,好大口气。

    但曹非不是做不到!

    可他做得到,商城却吃不下这么多粮食。

    “怀璧其罪。”她摇头。

    曹非道:“公主收下可以再转卖,我可以让燕国不从郑地买,而从公主手上买。”

    姜姬笑了,“燕与郑隔鲁而望,我与燕却近在咫尺。我手握巨粮,我弱燕强,燕为何要放过我?”她声音放轻,“曹公子欲取商城?害我性命?”

    她话音未落,殿中突然冒出数十手持尖矛的士兵!

    他们团团围住曹非。

    曹非半点不动,哪怕矛尖已经抵到了他的眼前。

    “公主,你要取我性命,轻而易举。”曹非说,“我又怎么会害公主呢?”

    “这世上不惜命的有,不惜名的有,不爱财的有,不爱色的有。”姜姬说,“曹公子可见过这四样都不要的人吗?”

    曹非静思片刻,摇头。

    姜姬笑道,“我之前说曹公子能忍所不能忍,日后必成大器,并非恭维。我看,曹公子就是把这四种都抛到脑后的人。”她叹道,“你心中有大爱,身家性命,名利浮云,都能抛掉。就算死得身败名裂,只怕也不在乎吧?”她看着他道,“所以,曹公子如果不说出实话来,我只能让曹公子死在这里了。”

    曹非双目灼灼,望着姜姬,突然又行了一次大礼。

    “我欲与公主为盟,这才试探公主。”他仰首道。

    姜姬也不生气,温柔问他:“曹公子与我难道有共同的敌人?”

    曹非道:“我愿在燕地为公主行间人事,送与公主魏粮、郑粮,只愿与公主共谋燕王百世江山!”

    他回不了魏。

    他除不了奸佞。

    魏与燕、鲁、晋相邻。

    晋小,不必忧。

    唯燕鲁,国大民壮,为魏之恶邻。

    摘星公主,鲁人也,为女却心怀百姓,胸藏江山,乃鲁之心腹大患!鲁国有此女将永无宁日!

    唯燕,他虽然身在燕地十四年,却对燕束手无策。

    燕王虽老,芦芦性弱,可燕王去后,燕王必不是芦芦,而是漆家漆四!漆四乃不世的雄主!有他在,鲁国危,魏国危。

    鲁国上有大王,下有龚、冯、蒋,还有摘星公主……

    到那时,魏国必陷入四面为敌的窘境

    。

    “此话怎讲?”她问。

    曹非道:“公主,如今燕王老迈不堪,太子芦芦在燕地毫无人望,如今恰是最好的时机!如果燕地能陷入大乱,对公主难道不是一件好事?”

    当然是好事。

    “燕人以我为奴十四年,我早想报仇了。”曹非道,“公主若是嫌我望恩负义,先叛魏,再叛燕……”

    “那倒不会。”她感叹,“曹公子对魏国的忠心可昭日月。”

    曹非道:“我知道公主不信我,这次去魏国,我一定会让公主满意。”

    “拭目以待。”姜姬道。

    送走曹非,姜武、卫始、蟠儿都从后面走了出来。

    只有她一个,曹非才说这么多,再多一个人,只怕今天就听不到这么多精彩的话了。

    她把姜武叫到身边坐下,这种事他开始听不懂,多听听就行了。

    卫始道:“公主信他?”

    姜姬摇头,“不必信,也不必不信。与我有利,收下;与我无利,不理就是。”

    卫始皱眉,“此人反复无常,我还是觉得该杀了他!”

    保守的话,当然是杀了曹非好。可他给的铒也很诱人。

    魏粮,郑粮。

    姜姬叹气,看在粮的份上,她就舍不得杀这个人了。

    蟠儿笑道,“此人虽然用心不明,但他心系魏国应该是不假的。”

    卫始反问他道:“难道你就不怕他阴谋陷害商城,让燕国以为鲁国故意跟燕国做对,最后燕鲁打成一团?那才是对魏最好的做法!”商城是鲁国边城,商城的做为,也会被解读成鲁国的意思。到时商城占了郑粮粮道,燕国必怒。

    蟠儿也反问他:“难道他不这么做,我们就不要魏粮与郑粮了吗?燕地就不会猜忌我们了吗?”

    两人吵得热闹,姜姬悄悄问姜武:“能听懂吗?”

    姜武摇摇头,又点点头,“就是这个魏人要陷害鲁国与燕国打起来。”但现在卫始和蟠儿在吵什么他就不知道了。

    姜姬问他:“那重点是什么?”

    “粮食。”这个他懂。燕和商城都要靠外来的粮食吃饭。

    “那如果我们把粮食都拿到手里了,燕人发怒,怎么解决?”

    “给别人卖掉。”他道,这不是理所当然的吗?可以稼祸给别的商人啊。

    卫始和蟠儿都是一愣。

    姜姬笑了,问姜武:“那个马商,最近还来找你吗?”

第228章 就势() 
商城站在这里,隔邻的燕国就是心腹大患。以前辽城为什么在此地屯下重兵?就是为了防备燕国。虽然之后杨家作大,但姑且不说现在这个鲁王姜元,杨家作大最初是在先王时期。

    姜姬代入自己想像一下,杨家作大的好处很明显:杨家把辽城当成自己的地盘,不论如何都不会允许让燕国越雷池一步,至于他用什么方法就不重要了。

    坏处嘛,就是祸害一下附近的城镇。如果她是鲁王,也会认为这个代价小到不值一提。

    而她会选择改辽为商,最大的原因是因为她是个女人。

    如果她是个男人,哪怕不通武艺,她也敢延续杨家的做法,让商城继续做一个兵城。

    可她是女人。女人的身份不再于她能做到多少事,而在于别人对她的观感。

    一个女人为大将军的边城,只会成为人人眼中的软柿子——不管她是强是弱。

    哪怕别人来咬上一口,发现她不是柿子而是硬石头,又如何?还是要打啊。

    而这种争斗不管是对她还是对商城都是一种无谓的消耗。

    可改辽为商,让这里变得商人云集,商城就一定安全了吗?

    当然不是

    。

    商城现在就像一个放弃了武器的大肥肉。以前她用计养肥杨云海都有人来打他,现在她等于是没有兵的杨云海,更会有人来打了。

    怎么办?

    那就只能选择削弱燕国了。

    幸好燕国并非铁板一块,新一任燕王的更迭近在眼前了,就像当年朝午王骤起改天换日一样,燕王的老迈已经让燕国人都不安分了。

    “那要暗杀燕王吗?”蟠儿道。

    姜武呛了一下,不自觉的放下手中的杯子。

    现在只有他们三个。

    曹非走后,他留下的话让所有人都心潮起伏。

    姜姬让卫始去想办法打听一下燕地的情形,却留下了蟠儿和姜武。

    她看了一眼姜武,对他的反应倒不意外。

    如果卫始在这里,估计也是这种反应。

    脑后生反骨,大概只会出现在两种人身上。

    一种是她,来历特别,从小学的历史就是各种农民斗争,民间戏称屠龙术。

    换句话说,她没受过忠君的教育,也不觉得上头的大王、皇帝有什么好尊敬的。

    皇帝轮流坐,今年到我家。

    推翻了他,那就是我啊。所以为什么会不敢弑君呢?

    另一种,就是蟠儿。

    她提起个头,只有蟠儿毫无障碍的接受了。

    蟠儿受的同样不是三纲五常的教育。他接受的是奴隶教育。

    但这同样有一个问题:如果主人能力不够压制奴隶,如果奴隶很聪明,会反思,小时候懵懂无知,越长越大之后,发现头顶上的主人愚蠢不堪,他真的会心甘情愿一直为奴吗?当这个契机到来时,愚蠢的主人能发觉他一直信任,不会提防的奴隶已经开始打算造…反了吗?

    如果蟠儿仍在蒋家,现在也该到他运用从蒋家学到的一切来“回报”蒋家的时候了。

    她可不觉得蒋龙会是蟠儿的对手。

    但卫始不同。

    如果他在这里,在蟠儿说出这句话时,他的第一个反应肯定是“杀了他”。

    因为蟠儿这种想法是“大逆不道”。不是他这个身份、地位的人应该去想的。

    他是不会把蟠儿看成和他同等地位的人的。

    所以下位者一旦冒出这种苗头,他肯定是要掐灭它!

    就算是姜姬有这个意思,也远远超出卫始的接受能力了

    。

    她看得出来,卫始他们欲…望的终点就是商城。

    他们认为这会是她这个公主未来的封地,他们会是她封地上的大臣。

    这同样也是他们给她划下的界限。

    如果她露出想除掉燕王的念头,很难说他们会做什么。

    可能不会杀了她。但把这个消息传回乐城,送给他们认为“信得过”的人就很有可能了。

    因为他们同样觉得这个念头是“取祸而不自知”,已经超出她的身份承载的极限了。

    卫始他们是不可能说服的。她也从来没想过要花力气去说服他们,因为在一些事上,他们可以听她的;在另一些事上,特别是涉及到三纲五常的问题上,他们认为自己手握的是真理。她大概也会被算到大逆不道里面去。

    与他们相反的是姜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