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申元接着说道“我教不了你什么,我只能教你怎么独立的活下去。”
然后对李秋水和林有说道,“如果让我收太子为徒,太子这段时间必须听我安排。还有撤掉太子的侍卫和仆人。以后太子要独立生活,独立照顾自己”
“这”林有还在犹豫,李秋水道“没问题,我会对立王陛下讲明”
“好”申元道“我收下太子为徒”
周子平在一旁道“我呢”
申元看看他说道“你也随太子一同吧”,心里明白太子身边还是需要人保护的,有名宗师强者在一起,李秋水等人也放心很多。这一个也是牵,一群也是放。就全收下吧。然后对太子说道“收拾一下,明天随我去忘情川”
周州看看陈巧儿。陈巧儿笑着对他说道“我随你一起去”
郑听雪也说道“我也去”
申元和几位长老、李秋水、林有来到郑清风的客厅。见没有外人后,申元对李秋水道“我观太子并不是可造之才,两位为何这么执著的辅佐太子。听传言麻衣公子有明君之像。如果麻衣公子执掌天下气运,对着天下生灵不是更好吗?”
林有道“先生可能不明白为何天机门也倾向太子一脉吧”
申元和几位长老点点头。郑家毕竟久在西南郡,远离上京。对帝朝的形式不是很熟悉。
林有道“说来话长,但我能问先生一句,先生与我天机门是什么关系吗”
申元苦笑道“真的想知道?”
林有和李秋水点点头。在看几位郑家长老也是满眼期待的目光,特别郑清风。申元心道:自己把人家孙女拐走了,是得告诉人家底细了。
申元道“我说出来后,众位可要为我保密。千万不要传出去”
几人又用力点点头,心中的八卦之火熊熊燃烧。
申元道“可听说过天机门的十三长老?”
林有道“传说十三长老是天下第一英才。少年豪杰,武道超过秋道。文道超过梅绛雪。与天机门这届天下行走林小妹同为天机门未来的希望。可将天机门带到另一高度”,其他人也是点头,这个传闻这半年已经传遍天下。林有接着说道“莫非先生与这十三长老是亲属兄弟”说完两眼放光。
李秋水也是一阵惊喜。如果是真的,天机门就彻底站到太子一方。而不是仅支持一下。
申元再一次苦笑,说道:“这十三长老比不过我”
却看众人脸上都浮出鄙视的神色。特别郑清风,就差开口说“别说我认识你了”
申元接着说道“我也比不过他”。说完他从怀里掏出一个牌子,扔给林有。
林有接过牌子,嘴张的老大。几乎可以塞下一个拳头。忽然起身跪拜口中说道“见过长老”
申元急忙拉住林有,然后苦笑道“我就是天机门十三长老”
第83章 儒家学派之争(一)()
“我就是天机门十三长老”申元道。
一瞬间,客厅内鸦雀无声。然后郑清风先咳嗽起来。几位长老面带喜色。李秋水眼睛放光。
其中最高兴的就是李秋水,太子一脉终于得到天下三大势力之一天机门的支持。太子夺气运有望。
申元看看大家的表情,接着说道“这十三长老天纵奇才的消息,应该就是林易哪个老家伙弄出来的。估计是怪我入世后没有先到天机山,而是直接来了郑家”
林有吭吭几声,故做咳嗽几声。
大长老问道“你是在天机山长大?”
申元摇摇头说道“我是在海外长大。我师傅是天机门的前辈。八岁时候林有把我忽悠进天机门”申元没有说出老头的真正身份,那样估计真的吓坏在座所有人。
几人一阵惊叹。想郑清风带回申元时,所有长老都觉得郑清风慧眼识人,发现申元这个潜力股。没想到人家天机门大长老林易在申元八岁的时候就看出申元未来成就不凡。怪不得天机门能一直是天下三大势力之一,经久不衰。这眼力不是任何世家能比拟的。众人却不知道,林易是因为申元的身份才拉他进入天机门的。
李秋水对申元躬身行李道“十三长老,这些日子多有算计,见谅了”天机门毕竟地位超然,天机门任何一位长老都是与世家平起平座的。
申元急忙扶起李秋水说道“我与天成是至交好友,前辈不要过于客气。称我小子即可”
李秋水道“先生不是对我等只支持太子,而不支持麻衣公子有疑问吗?”
申元点点头,郑家几位长老也是露出疑惑。
李秋水道“这原因还是从我儒家说起。
九千年前,始皇大帝的儒家相助一统天下。然而大儒荀子和其弟子李斯、韩非或在统一天下中战死,或劳累而死。始皇为感谢儒家学子,大修天一阁。后成就现在天一阁。
而后来始皇大帝又得儒家大儒董仲书相助,建天下气运,立文道,铸十二铜人镇压天下江山。而后紫气东来,大周帝朝定。
董仲书为了立天下文道,在上京建立了上林苑,并在天下各郡建立学院。开始早期的天下布文。
当时几位大儒合力开创大周盛世,扬天下文道。却是另我等后人景仰。在此之后,儒家逐渐分成两派。一派是荀子一脉为传人,一派是董仲书一脉为传人。
荀子一脉认为儒家学子入世后当以德育人、以法治人。以人为本气运为辅。
而董仲书一脉认为儒家入世当以天下气运为重,行事作风应以迎合和维护这天下气运。
荀子一脉被成为心学,董仲书一脉被成为理学。
两派虽然因治世理念不同,经常辩论争吵,但从没有引发武力争斗。始皇大帝之后的大周帝王也乐意看到儒家分裂。这样也利于帝皇的控制。而且两家学派之争,也利于儒家发展和天下治理。不同时期用不同的管理学派,效果是很明显的。此后几千年来,帝皇的主要责任就是根据当时的天下环境,而任用适合的学派来济世天下。
直到四千年前,洪武大帝掌管天下。不可不说洪武大帝乃天下雄主。
洪武大帝是自始皇大帝之后,帝朝圣皇第二个点燃神火的。而且至今为止,帝朝圣皇只有两人点燃神火。就是始皇大帝和洪武大帝。
洪武大帝是位权利愈望及强的君主。
早期时候,洪武大帝也有独揽大权的举动。但被当时朝臣世家抵制。当时在朝的儒家老臣权威甚重,而且得天下气运认可。一直没有给洪武大帝机会。但这样更促使了洪武大帝对权利的渴望。
这些朝臣虽然厉害,但没有洪武大帝能活。几十年后,洪武大帝终于把这些人靠死。开始了独揽朝政的斗争。
洪武大帝首先设立锦衣卫,并认命神级强者纪纲担任其指挥史。这是帝朝有史以来第一位神级强者担任朝中官吏。到目前为止也是最后一位。
锦衣卫成立以来就为圣皇亲军,专门监视朝中大臣和各世家一举一动。而纪纲也是办事能力及强,仅用十多年就把各世家和朝中勋贵大臣的关系派系掌握的一清二楚。可以说洪武大帝这一步棋走的非常高明。
然后,洪武大帝开始逐步收拢权利。对朝中大臣分化瓦解。利用儒家两派之争不断的调整朝中大臣,最后终于控制了朝臣。而儒家两派也由此产生了隔阂。
而纪纲也在这次斗争中扮演了极为阴暗的角色。早先对一些不服管教或对大帝有抵制意见的人进行暗杀或恐吓。而后来,大兴诏狱。如有异议者全部下狱,罗列罪名处死。
洪武大帝的行动终于引起儒家和各世家的反对。各世家准备集体上表,要求大帝撤消锦衣卫。而儒家学子们欲合民怨引动天地气运诛杀纪纲。
但这时候发生了一件引动天下格局的大事,就是魔族入侵忘情川。这次规模之大,不次于当年始皇大帝那时。首先是郑家和上官家告急。然后各大世家的援军也抵御不住。据说当年魔族军队已经打到郑家主家”
大长老接口说道“当时魔族军队已经进入主家,郑家几十万子弟战死,已经到了灭族的边缘了”
李秋水叹了口气接着说道“魔族入侵立刻把朝中的矛盾转移。帝朝的各势力放弃了争斗,一致对魔族。洪武大帝亲自出征,摔各势力组成的三百万联军救援郑家。
此后人族与魔族在忘情川战了五十多年。先后人族军队达到了千万。而洪武大帝的政治手腕在这次战争中显露无疑。大帝把对他有威慑的势力的军队送上前线。消耗了这些势力的实力。而且培养了自己的军队。这一次大战可以说只有一个赢家,就是洪武大帝。
此战后,洪武大帝威名震慑天下。天下均以大帝为共主。大周气运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战后,洪武大帝将忠于他的三位臣子分封三个王国,以抵制当时九大世家。
此后洪武大帝朝纲尽揽、独断专行。朝臣稍有不对就被抄家杀头。而锦衣卫更加猖獗,对不服从的异己直接灭杀,不用上报。当时赵王,也就是赵国开国国王的孙子,因得罪了纪纲。直接被纪纲派侦骑抓入上京,也不问罪当即腰斩于闹市。
各世家多派高手强者暗杀纪纲。但纪纲本身就是神级强者,而且锦衣卫高手如云,战力非凡,派去的高手均反被纪纲所杀。
然而洪武大帝终于办了一件错事。在忘情川一战中,他看出第一世家秦家和天机门势力强大。对帝朝有威胁。他先从秦家下手,命纪纲挑唆分裂秦家。这纪纲确实是人才,不到百年就将秦家一脉分裂出来,也就是现在的东海秦家。而且秦家另一脉因这次分裂争斗,伤亡惨重,据说现在只有两名男丁存世。
这一举动终于激怒了秦家,秦家派大能者入上京诛杀了纪纲。并毁了锦衣卫总部。秦家的大能者还准备入皇宫,给洪武大帝一个教训。但由于洪武大帝调气运保护上京,最后秦家大能者吃个小亏。
这次后洪武大帝终于知道秦家和天机门有多强。而天下强者也知道了得气运者天下无敌。
纪纲死后,洪武大帝欲封纪纲后代为世家。但遭到了天下各势力的抵制。最后大帝封纪纲子孙在为候,封地在现今纪县。
此后洪武大帝开始性情暴躁,而且经常有些神经质。常说有人要谋害他。对谁也不信任。而且在皇宫内大兴土木。说要建一大阵,长留天地气运,使他永远不死。直至大帝死后,这大阵也没有修完。而皇宫中多了一个诡异的花园。历代帝王每年正月初一都进去祭祀”
大长老也随着说道“洪武大帝确实善于谋划。当时郑家黑衣卫有五万子弟。洪武大帝因忌讳黑衣卫战力,命纪纲将黑衣卫引入魔族的包围。那一战魔族几十万大军包围黑衣卫,最后仅有不到两千人突围出来。这两千人就是郑家现在黑衣卫的种子。自此郑家再也没有组建起超过万人的黑衣卫大军。
纪纲当时以为自己做的隐秘,但没有想到郑家先祖早已知道他的计划。但郑家军队是为保护郑家的领地,即使真的有埋伏也是义无返顾。
忘情川大战后,郑家在帝朝低掉做事,韬光养晦。而洪武大帝也要保留郑家在西南线抵御魔军。更何况郑家再也没有组建起黑衣卫来,洪武大帝已经对郑家放心。所以在后来的几百年内,郑家没有受到帝朝政治波动的危害。”
李秋水继续说道“洪武大帝死后,将皇位传给自己的重孙子建文帝。但建文帝已经老迈,没有两年就死了。此后连续四界帝王都没有在位多长时间。洪武大帝这近千年的帝王生涯,虽然靠死了自己所有的对手,但也把自己后代给靠毁了。
第84章 儒家学派之争(二)()
连续几代帝王不能长期在位,皇家的威望终于没落了。后来上京发生了一件大事。朝臣、世家、王国、勋贵集体请上皇去帝号,改称王。这是帝朝各派势力对皇室的一种试探。也是洪武大帝死后,权利回归朝臣的表现。大帝之后,没有一位是强势的圣皇出现。
这次上请的结果是,圣皇在称号上是去帝称王,但口头上或朝臣礼仪上依然称帝。皇室的权利终于被分解了。
此后的圣皇也组建了锦衣卫,但一直没有达到纪纲那时的力量。而纪纲死后,手下锦衣卫随纪纲子孙归隐纪县。而纪家又称为锦衣世家。”
六长老道“锦衣世家依然保留着当年锦衣卫的训练和条例。虽然规模远远没有以前大,但在情报和暗杀方面确是帝朝内最强大的。锦衣世家的实力在帝朝勋贵中是最强的。当时封侯时候,幸好没有给纪家建军的权利,否则纪家力量不比一些世家王国实力低。”
李秋水道“锦衣卫的可怕一直印在在帝朝各势力脑海中。三千年来,各势力一直封锁纪家。生怕纪家重入朝堂。而且帝朝历代大臣也是防止再出现纪纲类的人物,所以对皇室的任命一直加以控制。自此后帝朝安稳了许多。
但一百多年前,皇室出现了一次王位之争。当时圣皇周哀王欲立自己的小儿子为太子,废掉当时的太子。本来太子之位是皇室自己家的事,朝臣都不干预。但不知怎么传出消息,哀王的小儿子的母亲姓纪,是纪县纪家人。
这一消息传出立刻引起轰动。整个朝臣叩宫请愿。内容是太子没有失德,为了帝朝稳固、气运稳定而不可废太子。此事争了几年,最后朝臣终于获胜。哀王的小儿子被封到洛阳为洛阳王,也就是现在洛阳王的祖父。
哀王觉得对不起自己的小儿子,就赐给了小儿子玺印。并授予小儿子建军权、立朝堂和文道的权利。洛阳王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建立自己的小朝廷来管理。就相当于一个王国。然而就是这个权利让洛阳王开始分走帝朝的天下气运。
此后一百多年里。帝朝王室男丁或病死或不能生育或爆死非命。直至现在,整个帝朝除了几位王爷外,周姓皇室子弟所剩无几。能继承气运的周氏血脉只有太子和洛阳王一家人。所有人都认为洛阳王一脉得到了纪家的支持。为洛阳王最后得到大统而清理掉对手。
而且洛阳王三代人在封地内兴文道。与董仲书传下的一脉交好,在领地内为此一脉建立书院。而上代洛阳王花五十年时间,在洛阳城东洛水悬崖上建石窟,将董仲书一脉以来五万多大儒石像刻于其上。而董仲书像在众像中间,高百丈。常有帝朝气运聚集其上,引帝朝气运入洛阳。
此后董仲书一脉以洛阳为根据地,传播经义。而梅绛雪入世的时候,董仲书一脉子弟又策划了梅绛雪遇麻衣公子之事。最后终于将儒家千年来最优秀的弟子拉如洛阳王一脉。
自此,这皇室的气运之争,变成了太子与洛阳王一脉之争。荀子一脉与董仲书一脉之争。朝臣与纪家之争。而且现在看来已经有演变成天下各大势力之争了。”
李秋水说完,众人没有知声。
良久,申元问林有道“先生,天机门准备介入吗?”
林有沉思一会说道“我只是天机门外门弟子。不可妄揣门中决策。但这次我出行前求见八长老,八长老早已将这副画准备好了。而且劝我亲自来,说会有一翻机缘与我。想来是见到十三长老了。”
申元说道“具体这气运之争,我等不好确定。麻衣公子素有贤名,而太子一方又是好友亲朋。而且这气运事关系天下苍生,未来如何不能现在就定夺。我等只能先观看一段时间。但我既然答应了收下太子,只能尽力调教,但愿能改变一些”
李秋水叹了口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