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002—2006年全球电子商务发展趋势
注:表中2006年为预测数据。
2。3。3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新问题
1。区域经济贸易集团化对多边贸易体制的挑战
二战后,世界主要贸易国为保持其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不断寻求与其他国家联合,通过各种组织形式,组建区域贸易集团,实现区域内贸易自由化。区域内贸易自由化的内容不仅涉及商品贸易,还涉及资本、技术、劳务、人员的国际流动,以及财政、信贷、货币政策的协调等。世界贸易集团化是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全球贸易走向自由化的一个发展阶段和步骤。
但随着区域贸易集团化的纵深发展,区域贸易集团的排他性和程度不同的贸易转移效应对世界贸易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第一,改变了国际贸易基本格局,区域内部的贸易活动扩大,而与区域外部的贸易比重不断下降;第二,导致了贸易保护主义的加强,使多边贸易体制受到冲击。如何规避区域贸易集团的消极影响,成为当代国际贸易发展中共同关注的问题。据WTO统计,21世纪以来区域内经济贸易占世界贸易的比重已由2000年的43。2%上升到2005年的51。2%。
2。贸易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发展贸易和保护环境是人类提高生活水平的重要手段,两者可以相互促进,但在一定条件下也是互相矛盾的。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方面发达国家通过出口贸易与对外投资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污染,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资源过度及不合理开发使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给动植物和人类健康带来了越来越严重的不利影响。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与贸易有关的多边、双边环保协议及国家的环保法规大量出现。这些协议、法规直接或间接地限制或禁止某些产品的进出口贸易,对环境保护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也给贸易的发展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诸如:环境法规的差异影响了发展中国家产品的市场准入;环保措施的滥用导致了新的贸易保护主义出现,国际贸易中和环境有关的贸易摩擦与争端不断增加。如何科学地处理贸易与环境的冲突,真正实现贸易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当代国际贸易发展中面临的又一新的挑战。1994年多边贸易谈判部长级会议达成的《贸易与环境的马拉喀什决定》将处理贸易政策、环境政策和可持续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作为WTO的一个优先考虑事项。
3。国际贸易的标准化趋势
近几十年来,标准化的发展速度惊人,制定标准的组织和机构不仅有政府,还包括一些产业、非政府的组织,仅国际标准化组织现有的标准就已经达到了65万个。日益增多的各种标准对国际贸易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标准化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产品和服务质量的重要保障、便利国际贸易的手段,极大地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
但是,由于标准和与之相关的技术法规、合格评定程序的技术性和隐蔽性强、变化快、影响面广等特点,它们成为一些国家限制进口,进行贸易保护的工具。根据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OECD)1999年的统计,80%的国际贸易(相当于每年4万亿美元)受到标准及相关的技术法规的影响。如何使与标准相关的多边贸易政策更为公平、合理,已成为当今国际贸易中的焦点问题。
4。贸易摩擦的加剧
当前,由于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贸易利益分配的两极化趋势、区域贸易集团的排他性、政治经济制度的对撞等因素,都使得贸易保护主义层出不穷,导致贸易摩擦的数量不断扩大,领域和范围日渐广泛,国际贸易进入了所谓的“摩擦贸易时代”。
当前全球贸易摩擦呈现如下特点:一是经济贸易摩擦从针对微观措施的摩擦向宏观体制或制度摩擦发展。二是新贸易壁垒不断出现,导致贸易摩擦更为频繁。所谓新贸易壁垒,是指以技术壁垒为核心的包括绿色壁垒(环境壁垒)和社会壁垒在内的所有可能阻碍国际商品自由流动的新型非关税壁垒。三是贸易摩擦数量增多。四是区域贸易协定增多,引发新的贸易摩擦情形出现。随着很多自由贸易区的相继建立,贸易摩擦不再是以往一国对一国的形式,而成为区域外一国与区域协定内全部成员之间的摩擦,调整贸易摩擦的法律规则包括各自国内法律外的区域贸易协定本身的内容,从而使得贸易摩擦的解决难度加大。
5。贸易救济措施的滥用
贸易救济属于WTO自由贸易中的例外范畴,WTO制定贸易救济规则的目的在于维护国际贸易公平和正常的国际竞争秩序,减少政府政策对国际市场的扭曲,使国际贸易的参与者真正依靠自身的比较优势进行竞争。
贸易救济措施主要有三种形式:反倾销措施、反补贴措施和保障措施。前两种形式针对价格歧视不公平贸易行为,后一种是针对公平贸易条件下进口产品激增的情况。对他们的规定分别体现在WTO的《反倾销协议》、《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和《保障措施协议》中。但遗憾的是,这些协议似乎并没有办法杜绝这些贸易救济措施的滥用。正是这些措施的被滥用,使得它们不仅仅是贸易救济措施,而且成为一些国家政府用来实施贸易保护政策的手段。
6。“道德贸易”的兴起
进入21世纪以来,“道德贸易”(EthicalTrade)字眼频繁出现在国际经济贸易活动中,由于发达国家直接把社会标准与经济贸易挂钩,而且具有道义的理由,从而引申出国际贸易冲突中新的话语权。所谓道德贸易,从广义上讲,是指从事国际贸易的企业必须遵守一定的道德规范,即要求出口企业在组织商品出口赚取利润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对消费者、对社区和环境的社会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生产安全、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护环境等。
目前,道德贸易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在全球范围内推进,形成了声势浩大的道德贸易运动浪潮,遍及世界各国。最近一份报告显示,英国道德消费者人数大约已达170万。发达国家的非政府组织、行业协会、工会等都相继制定了道德贸易准则,如欧洲的“洁净衣服运动”组织发起的《成衣业公平贸易约章》,美国的“社会责任国际”发起的“SA8000认证”、“美国公平劳工协会”通过的《工作场所生产守则》,英国的“道德贸易联盟”发起的“道德贸易运动”等。道德贸易运动将对企业发展、全球贸易产生深远的影响。
【案例与实践】丝绸之路——东西方文明交往的通道()
今天,如果我们乘飞机西行,无论是去西亚、印度,还是欧洲,最多20多个小时。然而,在遥远的古代,我们的先民们在西行时,不论是走陆路,还是走海路,都要花费不知多少倍的时间,也不知要克服多少艰难险阻。与外界交流的需要,促进我们的祖先早在距今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就开通了连接东西方文明的陆上通道,这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
早年,人们对这条东西往来的通路没有给予一个统一的固定名称。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F。vonRichthofen)在他所写的《中国》一书中,首次把汉代中国和中亚南部、西部以及印度之间的以丝绸贸易为主的交通路线,称做“丝绸之路”(德文作Seidenstrassen;英文作theSilkRoad)。其后,德国历史学家赫尔曼(A。Herrmann)在1910年出版的《中国和叙利亚之间的古代丝绸之路》一书中,根据新发现的文物考古资料,进一步把丝绸之路延伸到地中海西岸和小亚细亚,确定了丝绸之路的基本内涵,即它是中国古代经由中亚通往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北非的陆上贸易交往的通道,因为大量的中国丝和丝织品经由此路西传,故此称做“丝绸之路”,简称“丝路”。
丝绸之路是个形象而且贴切的名字。在古代世界,只有中国是最早开始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近年中国各地的考古发现表明,自商、周至战国时期,丝绸的生产技术已经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中国的丝织品迄今仍是中国奉献给世界人民的最重要产品之一,它流传广远,涵盖了中国人民对世界文明的种种贡献。因此,多少年来,有不少研究者想给这条路另外起一个名字,如“玉之路”、“宝石之路”、“佛教之路”、“陶瓷之路”等,但是,都只能反映丝绸之路的某个局部,而终究不能取代“丝绸之路”这个名字。
丝绸之路的基本走向形成于公元前后的两汉时期,起点是中国的长安(今西安)。长安是汉朝和唐朝的国都,当时各地丝绸和其他商品集中到长安以后,再由各国商人把一捆捆的生丝和一匹匹的绸缎,用油漆麻布和皮革装裹,然后浩浩荡荡地组成商队,爬上陕甘高原,越过乌鞘岭,经过甘肃的武威,穿过河西走廊,到达当时的中西交通要道敦煌。经过青海这个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再往西便是新疆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丝绸之路是当时对中国与西方所有来往通道的统称,实际上并不是只有一条路。第一条是沿着昆仑山北麓到达安息(今伊朗),直至印度洋,称为南道。第二条顺天山南侧行走,越过帕米尔高原,到达中亚和波斯湾等地,称为北道。但西汉以后天山北麓又增加了第三条丝路,通往地中海各国,称为北道,或新北道,原来的北道(即顺天山南侧行走的那一条)就改称为中道了。
历史上的丝绸之路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地理环境的变化和政治、宗教形势的演变,不断有一些新的道路被开通,也有一些道路的走向有所变化,甚至废弃。
除了陆上丝绸之路外,从汉代开始,中国人就开通了从广东到印度去的航道。宋代以后,随着中国南方的进一步开发和经济重心的南移,从广州、泉州、杭州等地出发的海上航路日益发达,越走越远,从南洋到阿拉伯海,甚至远达非洲东海岸。人们把这些海上贸易往来的各条航线,通称为“*”。
案例思考:为什么中国古代辉煌的对外贸易没能延续?
【思考与练习】
1。为什么只有到了原始社会末期才产生了国际贸易?
2。国际贸易产生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3。为什么说地理大发现之后才形成了真正意义的国际贸易?
4。国际贸易在促进资本主义生产的产生过程中发挥了哪些作用?
5。简要说明当代全球贸易发展的特点?
6。为什么说对外贸易是世界各国(地区)对外关系的基础和纽带?
7。论述对外贸易对各国(地区)经济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推动作用?
8。中国的对外贸易早于西方发达国家,但为什么近代以后,在规模和速度上都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1978年改革开放后如何?
9。简要说明当代全球加工贸易的发展及现状?
10。简要说明当代国际贸易的新方式和新问题?
3。1 国际分工()
【引子】15世纪末至16世纪中叶的“地理大发现”,使西欧殖民主义者用暴力手段,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进行大量掠夺,产生了国际分工的萌芽。16—17世纪,手工业向工厂手工业过渡,资本主义进入原始积累时期,西欧国家推行殖民政策,在殖民地开发矿山、建立农作物种植基地、生产和提供本国不能生产的原料和农产品,并扩大本国工业品的生产和出口,出现了宗主国和殖民地之间最初的分工形式。分工是一种社会范畴,历史上曾出现过三次社会大分工,但只有在国家出现和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后,才产生了真正意义的国际分工。
3。1。1国际分工的概念
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它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发展的结果。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
3。1。2国际分工发展的阶段及其特征
国际分工经过了萌芽、形成、发展和深化四个阶段。
1。国际分工的萌芽阶段(16—18世纪中叶)
在前资本主义社会,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生产力水平低,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差别较小,商品生产不发达,所以只存在不发达的社会分工和不发达的地域分工。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11世纪欧洲城市兴起,手工业与农业进一步分离,商品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15世纪末至16世纪中叶的“地理大发现”,十六七世纪手工业向工场手工业的过渡,资本进入原始积累时期,西欧国家推行殖民政策,使国际分工进入萌芽阶段。
在这个时期里,西欧殖民主义者用暴力手段和超经济的强制手段,在拉丁美洲、亚洲和非洲进行掠夺,他们开发矿山,建立甘蔗、印度兰、烟草等农作物的种植园,为本国生产和提供不能生产的农作物原料,扩大本国工业品的生产和出口,出现了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最初的分工形式。1699年,英国贸易与种植园高级专员说:“我们的意图就是要把种植园安排在非洲,那里的人民应该专门生产那些英国不能生产的产品。”
2。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60年代)
从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60年代的产业革命,使国际分工进入到发展阶段。随着产业革命的完成,英国等国建立了大机器工业和现代工厂制度,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体系,促进了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由此促成国际分工的形成。这一时期的国际分工具体呈现如下特点:
首先,大机器工业的建立为国际分工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这是因为:(1)大机器生产使生产能力和规模迅速扩张,源源不断生产出来的商品使国内市场饱和,需要寻求新的销售市场;生产的急剧膨胀引起对原料需求的增加,大工业的快速发展要求开辟丰裕的廉价的原料来源,从而导致机器大工业日益脱离本国基地,依赖于国外市场。(2)大机器工业生产的物美价廉的商品成为英国资产阶级征服国外市场的武器,使得其他国家按照英国生产和消费的需要改变他们的产业结构,成为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3)大机器工业改革了传统的运输方式,提供了电报等现代化的通讯工具,把原料生产国和工业品生产国联系在一起,使国际分工成为可能。(4)大机器工业打破了以往地方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的市场,把各种类型的国家卷入到世界经济中。
其次,这时期的国际分工基本上是以英国为中心形成的。由于英国首先完成了产业革命,它的生产力和经济迅速发展,竞争能力大大加强。英国在实行全面的自由贸易政策以后,加强了对农产品、矿产品尤其是对进口的谷物和棉花的依赖,将亚、非、拉落后的农业、矿业经济逐步拉入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体系中来,进一步推动了国际分工的发展,对英国在当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马克思写道:“英国是农业世界的伟大的中心,是工业太阳,日益增多的生产谷物和棉花的卫星都围绕着它运转。”
再次,随着国际分工的发展,世界市场上交换的商品日益为大宗商品所代替,这些商品包括小麦、棉花、羊毛、咖啡、铜、木材等。
3。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19世纪中叶到二战)
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