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人其实根本就没想过要还,就算是心里想还,钱早就出去了,也换不上。宋江本人呢?当然知道,自己借出去的钱都回不来了,但是他还找给不误。这一点谁能做到?所以评论宋江的人不要太理所当然,你要思量一下,这个及时雨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宋江跟世俗之人差别很大。”
李慕菊说道:“你这么确实你那么回事,不是人人都把金钱看的那么淡的,嘴上说着容易,一到际上比谁都想钱,宋江的这个做法从古到今没有几人能比的上。”
顾飞笑道:“其实宋江这个人一开始也根本没有想造反的意思,道上的朋友找他借的钱他也从没想要他们还过,他根本没有目的性,他这个人做事根本没有任何目的性,他借钱不是为了什么义气,为了拉拢什么人心。你们以为他借钱是想在道上会,拉拢人心就错了。因为他本身其实并不想走黑道,他也不想当黑道老大,他活着其实没有什么很明确的目的性,我感觉他活着其实就是为了一个字爽。他是为自己活着的一个人,他其实没有什么朋友,虽然那些黑道上的人都拿他当朋友,但是他本人确实活的非常的孤单。哪怕就算是在梁山聚义,竖起替天行道四个大字的时候,哪怕是108好汉在一块喝酒的时候,他一样十分的寂寞。”
李慕菊说道:“宋江后来招安了,你怎么看,很多人骂他,也有很多人试着去理解他。”
顾飞说道:“我从他不爱财,不爱女色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宋江这个人不是一个**很强的人,他不是那种想做江山,有野心当皇帝的人吗,说实话你给他皇帝他也不愿意做,他走到这一步完全是被生活,是被命运逼迫的,他适合当一个隐士,没事闲下来喝喝茶。他又是一个很单纯的人,他认为招安以后就没事了。可以过自己的生活了,因为他本身并不愿意当黑老大。总起来来说,宋江这个人一生都活在矛盾之中,自己不爱财却偏偏有财,把财随便像倒垃圾一样送给别人,别人反过头来逼自己做老大。老大做的好好的,朝廷又要招安,招安过去了,最后又要被杀头,宋江其实一直都过着身不由己的生活,这些生活都不是他自己想要的生活,可惜这些都由不得他。”
bk
255章 考据()
章考据
李慕菊说道:“其实历史的人物在后世往往被扭曲了,由于一些政治的原因,我们无从得知他们的本来面貌,我们所知道的人物不一定就是历史上真是存在的。”
顾飞笑道:“就水浒这部书,你知道虚构了多少人物么?宋江无疑是真实存在的,但是好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影响人物,却是虚构的,这点来说,知道的人可能不多。”
李慕菊说道:“你讲讲,都有哪些人物是虚构的?”
顾飞说道:“提起水浒,人们第一个印象可能就是武松打虎了。其实历史上倒是真有这个人,不过他的事迹来说,我看更加的感人,我想作者就是根据这段历史改编的。武松不是山东人,而是杭州人。据、等史籍记载:北宋时代杭州知府衙门中有个提辖,名叫武松。他勇于为民除恶的侠义壮举,在当地广泛流传。上述史籍中说:武松是个浪迹江湖的卖艺人,怎么形容他的呢?貌奇伟,尝使技于涌金门外。这个涌金门是杭州十大城门之一。过去古人建那么多城门,主要是为了军事上的意义。当时,宋江领诏征讨方腊,攻涌金门的一路,只能屯兵湖对面的北山。半个月里,毫无进展。水军将领张顺立功心切,想潜泅西湖,经涌金水门暗入城去,按掠城劫舍的惯技,到敌人后方去,纵一把火,城外的军队伺机攻入。张顺不等李俊上报宋江,藏一把蓼叶尖刀,饱吃一顿酒食,当晚来到西冷桥边,下了湖,横穿到了涌金门边。
水浒描写的很生动,浪里白条张顺这个人水性最好,他仗着自己的一身好水性,就想一个人透潜过去。但是古代城边的河都是护城河,防守森严,任你水性再好,也不容易过去。张顺伏在水里,见城墙上不见一人,便潜入涌金水门。他上下一摸,水门全是铁窗,里面有水帘护定,上有绳索,缚一串铜铃。张顺伸手去扯水帘,一时绳动铃响。城上的兵勇闻声下来,以为是条大鱼。张顺在水中又伏到三更,再潜向城边,爬上岸,摸一土块掷了上去。守城的兵勇又下来看了,说:怪了,定是个鬼!睡去,休要睬他说这话的人倒真是个鬼,暗中嘱咐众人伏在雉堞后面。张顺又把土石抛掷上去,不见动静,便手执城墙石缝,爬了上去。爬到一半,只听一声梆响,城上众人发起喊来。张顺情急,跃身跳入墙外水池,城上强弩硬弓、苦竹箭、鹅卵石一齐射打下来。可怜,玩了一世水的好汉,就这么暴死在了水中。
这个情况说明两点,第一点是固定的护城河防守严谨,而现在早就没这个概念了。第二点,那就是善游者死于水。什么时候都不要太得意忘形,往往最后败就败在你最擅长的东西上面。
水浒的作者一定非常熟悉杭州这个古城,能写的那么形象。而武松呢?正是杭州当地非常有名气的一名壮士。当时的杭州知府是高权,他见武松武艺高强,人才出众,就请进府中来,委他当都头。不久,因功被提升为提辖,成为知府高权的心腹。后来高权因得罪权贵,被奸人诬谄而罢官。武松也因此受到牵连,被赶出衙门。继任的新知府是太师蔡京的儿子蔡?,也是个大奸臣。他倚仗父亲的权势,在杭州任上祸国殃民,百姓怨声载道,人称蔡?为‘蔡虎‘。武松对这个奸臣恨之入骨,决心为民除害。一天,他身藏利刃,藏匿在蔡知府门前,等到‘蔡虎‘外出回来,刚刚落轿,就冲上前去,向蔡?猛刺数刀,结果了他的性命。侍卫们当即蜂拥围攻武松,武松终因寡不敌众而被官兵捕获,惨遭重刑,死于狱中。当地‘百姓深感其德,葬于杭州西泠桥畔‘,后人立碑,题曰‘宋义士武松之墓‘。
这才是武松故事的真实版本,武松不是山东人,不是什么武大郎,至于打死没打死过老虎那就无法考证了。不过古人精通于武艺,徒手打死老虎我认为很正常。现在的人身体主要是用脑,身体都退化了。“
李慕菊笑道:“我现在就已经到了武松的程度了,一拳打死一只老虎不在话下。你提到的历史上真实的武松确实是忠良之辈,怪不得水浒里面他的笔墨很多,写的都很精彩。”
顾飞笑道:“下面该说重头戏了,那就是小说里武松的哥哥武大郎,还有武松的嫂嫂潘金莲。”
李慕菊笑道:“这两个人知名度高,在水浒和里面都提到了。历史上到底有没有这两个人?”
顾飞长叹一声,“历史上确有其人,但是却跟书里面的相反,最冤枉的就是这两个人了。一只蒙受着别人的嘲笑和羞辱,死了也不安宁啊。”
中,武大郎被描写成“三寸丁,谷树皮”的丑陋形象,随后,武大郎更是窝囊废的代名词。而在清河县,在武氏家族中,几百年来一直流传着与完全不同的故事。相传,武大郎少年时因家境贫寒到潘家染坊做徒工。潘掌柜见武大郎聪明好学、人品正直,起了惜才之心,资助武大郎读书,还把爱女金莲许配给了武大郎。武大郎在明初永乐年间中了进士,曾任山东阳谷县令。在任时,武大郎清正廉明,深受百姓爱戴。
武大郎的一少年同窗,赌博败家,又遭火烧了房屋,无奈到阳谷投奔武大郎。武大郎安顿同窗住下,又悄悄差人到清河为同窗修屋置田。同窗在阳谷住了一段时间,见武大郎一直不提资助之事,不辞而别。回家路上,他编排了一段污蔑武大郎的故事,见人就讲。等他回家看到武大郎为自己修盖的新房时后悔莫及。后来,他编排的故事被民间艺人四处传唱。再后来,故事被同代的施耐庵写进,并把历史背景移到北宋,由此铸成了武大郎的千古冤案。
顾飞长叹了一口气:“武大郎堂堂一个官员,潘金莲更没有招惹谁,就因为一个同窗的一时误会,编造了武大郎的一段故事,流传了开来。编写这个故事的同窗才是最可狠之人,武大郎不愿意张扬,暗地里偷偷的做好事,却被人误会,真是好心当成驴肝肺。这个同窗就算后悔也晚了流传的太广了。我这里可以不是信口胡说,武家那村“文革”时被焚烧,所幸武大郎第24世孙武双福等人,保存下了本支脉的家谱。家谱记载是一致的:他们的祖先武大郎明初随母自山西迁徙至清河县孔宋庄(今日之武家那),配妻潘氏,中年中进士,曾任阳谷县令。
离武家那村3里远的黄金庄是潘金莲的家乡。这里的潘姓人家都知道,他们的老姑奶奶嫁给了武大郎,武潘两家是姻亲。据老人讲,黄金庄是集市所在地,商贩在自家门前摆摊做生意,要收摊位费。但武家的人来摆摊,不但不收摊位费,还要敬烟送茶。上世纪70年代,一个外地说书艺人在黄金庄开场说书,因说的是武大郎、潘金莲的段子,被潘姓人砸了场子。
这件事情大家可以亲自去河北省清河县武家那村查证一下。
李慕菊说道:“真的没想到,武大郎和潘金莲竟然跟小说差距那么多,后世人往往只是通过小说听来的就信以为真,而历史上真正的人物到底是什么样的?历史记载的好人就真的好么?历史记载的坏人就真的坏吗?现在看来真的是不可信啊。”
顾飞笑道:“正式的史书记载一般情况下问题不大,当然就算是正式的史书很多人物争议也很大,但是野史和小说就不可信了,可信度太低,往往都是古代文人通过自己的想象加工过的,根本不是纪实的,这里面很多都是参杂着个人的感情的,对谁不满意,怀恨在心,就把谁写成坏人。谁对自己好,就写成好人。所以很多野史和小说不能当真啊。不过,也有例外的情况发生。由于某些政治因素,可能流传的野史比史书上的更真实,这就是凡事都有例外。:”
李慕菊说道:“现在的人就图一个乐观和消遣,看过之后就忘了,等于白看。而真正有深度的却没有多少人看下去的。”
顾飞笑道:“深度的小说就需要读者动脑子,现在的人最怕动脑子想问题。所以越简单越通俗的,看得人越多。这跟现在的教育有关系,现在的人其实大多数都没有自己的想法和主张了,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至于说的是对错无所谓了。而且自己本身又不愿意去真正了解一些东西,因为凡是有点深度的东西,都不是那么简单能看懂的。”
bk
256章 继承人()
6章继承人
李慕菊说道:“跟你谈话挺有意思的,从你的口中总能说出一些与众不同的观点。”
顾飞笑道:“人生在世为了什么而活?轰轰烈烈是一生,平平静静也是一生。我觉得我们活的应该有点追求,为什么一定要随大众呢?为什么不活出自己独特的人生呢?同样一个事情,其实有非常多种的看法的,我们为什么非要局限于一种看法呢?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也是人生的一个乐趣。其实说起来,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们俩其实都很另类,不然不可能在一起聊天的。”
李慕菊静静的说道:“是啊,确实都很另类。我们这个圈子里的官宦子弟已经不止一次的这样评价我了。我虽然生长在这种家庭里,我本人并不热衷于官场。做生意我也不喜欢。我父母其实整天愁的不行,他们的事业都想找个人继承。我妈说要我跟她在市委,我爸却说让我跟他一起去谈生意,你说我到底是听谁的好?
顾飞说道:“你不是还有个弟弟么?让他多担待点。”
李慕菊说道:“我弟弟从小就体弱多病,又得了抽*动秽语综合症,他能好好的不犯病就可以了,别说干事情了。所以我们全家最要感谢你的其实是我,你把我弟弟的病看好了,他们就会把重心放在我弟弟身上,对我管得不是那么紧了。”
顾飞哈哈笑道:“那你还真得好好谢谢我。我把你从苦海中解放出来了。”
李慕菊皱眉道:“这只是占时的,过几年我父亲就准备放手了,我弟弟还小,就得我接替了。”
顾飞说道:“你父亲的公司有几百亿资产吧,这个继承人的问题可是非同小可啊。按道理来般都给儿子,但是你弟弟年龄还小,你接替的话,你将成为国内最年轻的女首富,哈哈。”
李慕菊瞪了顾飞一眼说道:“你还笑,光龙组这头都够我忙活了。我在接我父亲的班,我能忙的过来么?”
顾飞说道:“人家外国人的公司开的那么大,在继承人问题上很少出问题的,你跟人家学学。”
李慕菊说道:“这里面的问题就复杂了。国外的话,公司一般都是由职业经理人团队来接手的,但是我们国家的国情来说,这方面根本不成熟。在中国你敢叫一个外人全权接手你的企业么?真的不放心,并且现在职业经理人的法律也不健全,就怕自己的资产会不知不觉的被别人掌控。所以在国内,职业经理人其实权利并不大,往往处的地位都很尴尬。干的不好了吧,老板会把你辞退。干的好了吧,就会功高震主。比如原微软中国区总裁络,担任总裁职务,是典型的职业经理人生存方式。享有“打工皇帝”之称,年薪达到500万的原用友软件总裁何经华以及因为功高盖主,最后不得不离l,加盟长虹的“手机狂人”万明坚,都是职业经理人中的优秀代表,他们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甚至有可能改变了一个企业的命运,但他们自己的命运,却并不一定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作为社会群体中特殊的一个群体,职业经理人在社会经济转型中的角色是尴尬的。一方面,他们是董事会或者是企业大股东聘请的企业管理者,也就是,在董事会或者大股东眼里,职业经理人的角色定位就是“保姆”,需要像保姆照顾小孩一样,努力呵护企业的成长和发展。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总是有职业经理人会自觉或者不自觉地陷入到了充当“婆婆”的角色当中,以为自己坐上了总裁或者ceo这个位置,就觉得自己是老板了,这个企业自己就是老大了,出现一些与董事会或者大股东不相和谐的关系,最终导致自己的离职或者遗憾出局。所以说在中国来好的方式就是最传统的子承父业。”
顾飞说道:“我看下一步中国面临着严重的产业危机。其中接替问题将会是一个会头痛的问题。父辈打拼干成了企业,子女想接替干好就不那么容易了。现在的富二代们,大多数都是享乐主义者,你让他们费脑子去管理企业?去担心市场风险?你看看现在社会上,关于富二代的负面因素有多大,连人格都不健全,做人都不会,你指望他们会接手父母的企业,并把它干好,古话说,富不过三代,就是因为下面的子女娇生惯养,还接手你的企业,不给你把家底败光就不错了。所以现在的年老的企业家都普遍面临着接替难的问题。我们的富二代们到底有能力接管企业么?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社会形势不一样了。纵观现在的福布斯排行,里面的绝大部分都是利用改革开放这个机会,开创企业,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父母的成功经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不能复制的,目前的国内富豪排行里面,百分之90以上都是这类,只有极少的10%不到的是新进的企业,所以从中可以得出,改革开放造就了一批富豪,这个是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