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门兄弟第三季度的每股收益只有1。47美元。
这个业绩提振了美国股市,雷门兄弟是扬眉吐气。自从2月份到现在,因为频繁传出牵扯次级房屋抵押贷款债券市场的负面闻,他们的股价已经下跌了三成左右。而在公布业绩的这一天,他们的股票价格劲涨了3%,站稳了60美元的大关。
业绩好于预期,加上股价上涨,雷门兄弟的分析师自然开始对市场大放厥词起来。他们表示,尽管在cdo市场上蒙受了损失,固定收益业务下降了大约7亿美元,但是基于联储的果断出手加上最糟糕的时刻已经过去了,关于投资者因信贷紧缩而对投行业绩产生担忧的心理已经得到了极大的缓解。
雷门兄弟的首席财务官(cfo克里斯。奥米拉对市场表示,有信心可以预见,信贷市场的信心正在慢慢恢复,而信贷紧缩的状况已经有了极大的改善,市场最糟糕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尽管这可能是最近一轮利润丰厚周期的终结,但未来疑是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现在基本上可以将cdo市场产生的风险抛之脑后了。
……
“钟生,这家伙怎么敢这么说,他是疯了吗?”
在电视机面前,江山静静地听完奥米拉的讲话之后,一脸的不敢置信,他才不相信对方所说的那一套,最一次的调研当中,他亲眼看见了多的居民正在抛弃或者将要抛弃他们的房子,而这种趋势是呈现出越演越烈的态势。未完待续。。
ps:感谢书友、思邪投来月票!
show_read;
第五十四章 史上第一亏损 八()
各种局都已经布下之后,牵扯的各方就开始静悄悄地等待着爆发一刻时机的到来。--,不过斯坦利公司一方显然忘记了一点,即纸里包不住火。
为了尽快甩掉这部分头寸,斯坦利的交易部门不得不在市场上进行抛售,尽管是渐进的、小幅度地进行抛售。但这种操作的痕迹依然瞒不过其他交易员的观察,很快他们就发现平日里极其爽快和大手笔的斯坦利交易员们变得不一样了,开始支支吾吾和更加精细地讨价还价,而且经常是买少卖多,这让他们感到十分惊讶。
很快,关于斯坦利公司交易部门出现状况的流言就流传在华尔街,尽管这些流言被斯坦利公司方面严词否认,但这丝毫阻止不了斯坦利公司股价的下滑。很快,斯坦利公司的股价就下跌了一成多。
对于自己公司股价下跌的情况,约翰。马克的心中无疑是悲喜交加,一方面他是感到十分的无奈和悲哀,对当前的局面毫无办法,只能不断地催促谈判部门和华夏的财团进行接触;另外一方面,他也替自己的老朋友感到欣喜,因为对方这一次终于可以大仇得报了。
时间虽然难熬,但最终还是要继续。终于,进入十二月份之后,一些上市公司开始陆陆续续地披露三季度的财务报表,这其中就包括了斯坦利公司。在市场流言越传越厉害的时候,斯坦利公司的报表终于披露了出来,结果自然不出人意外。
巨亏!
华尔街历史上第一巨亏!
尽管在上个月已经宣布投资在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投资亏损达到37亿美元,但是在12月19日这一天,斯坦利公司披露出来的财务报表更是大幅地将账面资产冲销了57亿美元,这两笔亏损加在一起,达到了惊人的94亿美元。
在华尔街的交易史上。如果排除通货膨胀等因素的话,这笔交易的亏损额度毫无疑问地成为了史上第一。而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斯坦利公司在成立70余年以来,这是他们第一次出现季度亏损。
尽管在此之前,华尔街已经有了关于斯坦利公司状况不稳的传言,斯坦利公司也适时地宣布了一部分亏损。但真正的数字披露出来之后,还是让整个华尔街瞠目结舌。
斯坦利公司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相信只要是稍微对金融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这个名字,这个华尔街巨头一直以来都排在投行业前五的位置,甚至一度就是投行的代名词。在他们巅峰时期,甚至曾经喊出“如果上帝想要融资,他也会找斯坦利”的口号。虽然在九十年代一度有所不振,但到了现在这个巨头又重新恢复起活力,成为仅次于古德曼公司的全球第二大投行。
这家在06年排行财富500强企业第61名的巨头管理着超过7000亿美元的资产,在11月30日之前的前三个季度当中。净收入达到了惊人的282。67亿美元,平均每个季度接近100亿美元的净收入入账。但在这个季度当中,因为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出现重大亏损,使得整个季度的报表极为难看,亏损达到了7000万美元之多。
就在整个华尔街摩拳擦掌,准备对斯坦利公司的股票大肆做空一番的时候,剧情发生了神一般地逆转。
就在报表披露之后不久,斯坦利公司的公关部门很快地又发布了另外一份报告。在报告中,他们欣喜地向投资者宣布。来自华夏的华夏投资有限公司向斯坦利公司购买了一种到期后可以转换为普通股的可转股债券,这种债券在到期后将强制转化为斯坦利公司的普通股,价格不超过参考价格的120%。根据估算,这笔总价值50亿美元的债券在转换为普通股之后,总份额不超过斯坦利公司目前总股本的10%。
这部分债券将于2010年8月17日到期,距离现在足足有两年多的时间。换句话说。这基本上是送给了斯坦利公司两年多喘息的时间。当然,对于华夏投资有限公司来说,能够收购到欧美财团的优质资产也算是一场巨大的资本胜利。
顿时,从8月份开始就下行的斯坦利公司股票终止了下跌的势头,多空双方显然对来自华夏财团资金的注入看法不一。双方疯狂地进行着撕咬,最终谁也奈何不了谁,斯坦利公司的股票却是小涨了0。4%。
……
“钟生,没有想到他们居然亏损得这么严重,创下了很多个第一的记录啊!”
在拿到斯坦利公司公布的财务报表之后,江山忙不迭地走到正在低头沉思的钟石面前,有些讨好地对他说道。
这里是位于纽约下/城区的一栋大厦当中,天域基金足足包下了半层楼,将香港负责美国和欧洲市场的交易员全部接了过来。在收拾了一通之后,这里俨然变成了一个巨大的交易部门,每个人的面前都是四到五个横竖不一的显示屏,还有他们面前类似于调音设备的下单终端,而嗡嗡作响的电话铃声则此起彼伏地响起,几乎所有人都是一副忙碌的架势。
望着不远处的帝国大厦,钟石一边喝着苦涩的咖啡,一边若有所思。在听到江山的话之后,他向着江山微微撇嘴,像是在喃喃自语,又像是在嘲弄江山的过度反应,“这不早就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了吗?值得如此大惊小怪吗?”
“什么,你早就知道了?”
江山顿时愣住了,不敢置信地看着钟石,眼神中充满了询问,他是真的被这个消息震惊到了。
“嗯?”钟石侧过头来,看了看江山错愕的表情,这才意识到江山并不知道他们曾经和斯坦利公司接触的事情,当下摆摆手,说道,“之前他们曾经想出售一笔债券给我们,不过我们在仔细地计算了这笔债券的风险和收益之后,还是委婉地拒绝掉了。这些消息都是在那个时候得知的,后来他们还曾经想过卖给别人,不过现在看来,终归还是烂在了手里。”未完待续。。
ps: 没有月票和打赏的时候真不习惯啊,虽然明知每天都期待投票是一种奢求,但还是忍不住去期待,总之感谢大家的支持,作者会好好加油,努力构思~u
第五十六章 我最风光 上()
2oo7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因为次级房屋抵押贷款所带来的危机让很多人变成了无家可归的流浪汉,不少的金融机构因为次级房屋抵押贷款而牵扯到这场漩涡当中。¤。尽管美联储方面仍然认为这场危机在可以控制的范围之内,但他们不清楚的是,不仅是华尔街的巨头已经深度牵扯到了其中,就连资产规模远甚于华尔街的房产巨头、保险巨头也深陷泥潭。
他们更不会想到,这场由美国地产带来的危机,还会深刻地影响到欧洲,甚至一些国家会因此面临着破产的危机。
每一次金融危机,不管是因为什么生的,其结果究竟会怎么样,都会对社会财富产生再次分配的作用,无一例外!利益格局被无情打碎,旧的财富集团被摧毁,新的精英权贵将崛起。就如同92年的英镑危机,索罗斯赚了个盆满钵溢;98年亚洲金融危机,钟石趁势崛起;2ooo年科技股泡沫破灭,老虎基金一夜清盘一样。这一次,也同样有赢家和输家。
输家自然不会有人记得,因为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赢家。这一次登台的是约翰。保尔森,这个一年前在华尔街还是个籍籍无名的家伙,突然一夜之间登上了财富新贵的榜,成为整个世界的焦点。
作为一个在次级房屋抵押贷款危机爆之前就准确地“预测”到会生什么的人,约翰。保尔森亲自筹集了两支基金来做空cdo,做多cds,而市场也正如同他所想象的那样展,在这种情况下保尔森的基金自然是大赚特赚,其数字让整个华尔街都感到不可思议。
17o亿美元。这是外界揣测保尔森在这一年所赚取的利润。而根据内部资金的比例,媒体猜测他本人至少赚取了3o到4o亿美元,这些都是在过去一年所赚到的,并不包括o6年的成就。
在华尔街的历史上,还没有哪个对冲基金能够做到一年赚17o亿美元之多。就算是大型的投行,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也做不到一年纯利过这个数字。而这样的机构基本上都是动辄上万名雇员。就算把这个数字放到整个财富5oo强企业当中,也有大部分企业达不到年净利润达到17o亿美元的水平,而他们的资产规模或者雇员人数更是远保尔森基金。
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对比,保尔森基金所创造的财富神话才如此震撼人心,以至于在某些时候,为了表示尊敬,人们称呼保尔森为“那个赚了太多的家伙”,来取代他的姓名。而来自全世界各地的媒体更是频繁地致电保尔森基金的公关部门,希望能够取得对保尔森的采访。自然。对于这些采访的要求,保尔森都一一表示了婉拒,毕竟对冲基金业可不是一个高调的行业。
出名之后还给保尔森带来了另外一个好处,即他想要募集新基金变得轻而易举,不会再像当初那样要借助投行的渠道。只要今天他在市场上表示需要募集一支新基金,明天全世界的投资者就会挥舞着支票来到纽约,恳求保尔森帮助他们打理资金。只是目前的保尔森并没有新开基金的准备,因为随着管理资金规模的急扩大。保尔森基金的研究人手出现了严重不足,这段时间他们正忙于在市场上积极地招募分析师。
资金管理规模是收益率的天敌。这句话保尔森深以为然。
“推托掉了吗?”
镜子当中的保尔森轻拂笔直正装,像是在掸掉并不存在的灰尘,随即转了一个圈,又正了正脖颈间暗红色的领带后,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
投行素有衣装秀台的称呼,这个称呼可以说是褒义。也可以说是贬义。不过对于对冲基金来说,规矩没有投行那么严谨,但是这个群体并不缺钱,昂贵的正装和衬衫也比比皆是。不过大部分分析员并不在乎这些,比较简单廉价的西装也可以。而大老板更是平常穿着一身休闲西装就来上班了。因为他们这一行并不需要像投行那样表现出行头光鲜,他们只需要对客户的资金负责即可。
这一天保尔森破天荒地穿上了一件拉夫。劳伦的崭新西装,系上一条既低调又不显个性的暗红色领带,自然是要出席重要场合。事实上,在这一天他要出席在华盛顿举行的国会听证会,面对着众两议议员组成的临讯委员会的问话,亮相在几乎是全世界媒体的面前,自然要穿着庄重体面。
“已经推托掉了!”答话的是保尔森公关部门的负责人拉尔夫。杰弗森,一个短瘦小的家伙。自从保尔森基金急膨胀起来,保尔森意识到他们应该设立一个专门和媒体打交道的部门,拉尔夫。杰弗森作为纽约顶级公关公司的负责人,就这样地被保尔森基金挖了过来。
拉尔夫收起烫的电话,忍不住对保尔森抱怨道:“老板,最近找你打理资金的客户实在是太多了,尽管我已经把话说得很委婉,很客气,但是还是难免得罪一些人。你也应该清楚,有些亿万富翁的脾气就是古怪,不能够按照常理来揣测的。”
“没有关系,我们已经有了最大的金主,其他的不用太在乎了!”保尔森撇撇嘴,神情颇为不以为然,冲着拉尔夫招招手,指着身上的衣服说道,“怎么样,这身打扮?委员会的那些老家伙不会有什么不良印象吧?”
拉尔夫走上前来,上下打量了一番,点了点头,视线落到保尔森的胸前时,眉头却不由自主地皱了起来,“这个颜色不对,尽管低调,但是会给人一种胜利者的感觉。你也清楚,委员会的那些老家伙都是保守和顽固的,他们可看不上这种颜色。你应该换上一条暗蓝色的,这样可能会比较符合他们的口味。”
“是吗?”保尔森低下头看了看胸前的领带,心中也觉得有些不妥,当下解开领带,重新换上一条暗蓝色的,又重新整理了一番,直到拉尔夫点头后,着装的行动才算告一段落。
他的随从人员早就等候在门外,包括了律师、公关顾问和保镖。当保尔森迈出大门后,这些人一窝蜂地涌到他周围,将他紧紧包围住。很快,一长排车队从纽约市中心出去了肯尼迪机场,在那里一架私人飞机早就严阵以待,随时准备出。未完待续!
ps:感谢书友小齐文明奇迹、海风须须吹、怒吼的废人投来月票!
第五十七章 我最风光 下()
华盛顿,国会山。小○
原本是一场普通的听证会,这是由美国众议院监管和政府改革委员会召开的听证会,议题自然是关于次级房屋抵押贷款。包括保尔森在内的几个对冲基金大佬将出席这次会议,会议全程对公众开放,并且由电视直播。当然,这种听证会只是咨询性质,目的是为了让议员们了解某个议题的更多内容和情况,以便让他们在制定政策时做参考。不过虽然不是审批,但是对于某些争议议题,其辩论的强度绝不亚于法庭上的庭审。
当保尔森出现在国会山门口的时候,他所乘坐的轿车已经被数十名蜂拥而来的记者给围了个水泄不通,他不得不待在轿车里,等待着保镖先把人群清开空间,然后才在漫天的镁光灯下走了出来。
“保尔森先生,请你说说你投资的哲学或者策略?”一名好不容易挤到圈子内的女记者立刻递过录音笔,用尖锐刺耳的声音喊道。
“保尔森先生,我是《华尔街日报》的记者,请问你有没有时间,让我们给你做一个独家专访?”另外一个男记者丝毫不示弱,几乎是在同一刻喊道。
自然,其他人也趁着这个机会嚷叫起来,一时间各种纷乱嘈杂的声音传入到保尔森的耳中,这让他倍感意外。尽管在此之前,拉尔夫已经反复地提醒他,可能会遭遇到媒体的轰炸。但是到了现场,看到这般无序和吵杂的情况,他还是大吃了一惊。
“微笑,点头致意,不要招手,不要应答。”拉尔夫从前座下来。凑到他的耳边赶紧再嘱咐一句。
保尔森默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