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快,当竞价阶段结束后,投资者们惊讶地发现,恒生指数一路飙绿,似乎根本没有受到昨晚索罗斯文章的影响。不跌反升的行情虽然引起了他们的注意,但一开始并没有多少人跟随下单,因为他们根本不清楚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开盘6649后,指数只是略微下跌了6点之后,铺天盖地的买单就挂满了成分股的买方一栏,很多都是在一瞬间就将原本在相应价位的卖单一扫而光,接着股票就神奇地转红为绿,价格开始飞速地上涨。
而这种情形,尤以发生在汇丰控股的买卖栏中最为明显,原本在149港元价位上挂了1500手的卖单,但当自由买卖的时间一到,立刻就有买盘开始快速地蚕食这里的卖单,五分钟之内就将1500手的卖单消耗了一半,当卖方发现势头不对的时候。他们的防线已经被对方重火力消耗了七七八八。
自然,空头不会就此束手就擒,在稍微迟缓了片刻之后,他们又开始聚集在150的位置上。抛出大量的卖盘。但和他们预想的不同的是,买方似乎根本就不在意他们抛出多少,只是一个劲地吃进、吃进、再吃进。很快,150的防线再次被攻破。
对方势不可挡,先退避三舍。空方这样想着,很快开始逐步地撤退,在152、153到154之间再次丢下上千手的卖盘之后,就在155附近重新堆积了一条防线。
按照他们的估计,对方如此凶猛地吃下5000余手的汇丰控股后,资金上应该要出现后继不足。所以他们好整以暇地等在那里。等到对方开始回吐之后,在一举将其打垮。
然而,今天的剧本注定不是由他们来写。随着成分股上涌现出来的买盘越来越多,很多股票的价格都出现上涨后,整个恒生指数也跟着上涨起来。在指数一口气冲上6800后。许多中小投资者也如梦方醒地争先入市,开始跟在这股资金后面买入。
结果是,在造成整个市场风潮之时,空头也不得不先退避三舍,毕竟他们不可能和整个市场作对。香港电讯、华德地产、新鸿基、长河实业等地产股涨势尤为明显,中午时分就突破了5%,而随着地产、金融等板块的复苏。其他的板块也纷纷跟着上涨起来,一时间整个市场几乎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放眼全部都是喜人的绿色。
到了中午的竞价时分,恒生指数已经整整上升了351点,达到了7000点之多。尽管市场上大部分人到目前为止,还是不明白。为什么恒生指数会出现暴涨的现象,但这并不妨碍他们进场追涨。
下午一开盘,指数的上升势头丝毫不减,买入的主力资金也没有出现断裂,市场行情继续看好!
只是在汇丰控股和香港电讯上。空头开始了顽强的狙击,毕竟这是超级权重股,只要能够将这两支股票的价格打下去,后面谁死谁活都还很难说。
渐渐地,随着汇丰控股交易量的猛增,市场上的投资者们都开始将目光投向这里。在它的买卖栏中,多空双方飞快而又频繁地进行换手,几乎是每个最小价位上的成交手数都达到了上百手。
只是让空头倍感意外的是,不管他们调动多少资金,卖出多少的汇丰股票,多头一方似乎都能够接下来。由于他们是最大的卖出方,所以对市场上卖出的情况几乎是了如指掌,很快他们就发现了一个让他们心惊肉跳的现象:多头没有吐出任何汇丰控股的股票,即便价格上升了9个价位之多。
“只吞不吐!”
卖空的一方心里直犯嘀咕,这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因为这根本就不符合正常的交易策略!一般来说,动用如此大的资金量买入某支股票,而一旦出现上涨跟风情况之后,运作的一方必然会趁机吐出一部分来,一来可能减缓资金压力,第二则是落袋为安。
但对方根本一点转化为现金的意思都没有,依然在汇丰控股上不停地买入,买入,再买入!因此虽然空头心中疑惑顿生,但丝毫不敢大意,疯狂地调动各个经纪手中借来的汇丰控股的股票往这里战场里面填。
在多空双方的疯狂角力当中,汇丰控股直接变成了绞肉机,将双方源源不断投入的资金消耗光,数目之大简直惊呆了所有注意到这里战况的人。几乎买卖双方每笔的抛出和买入都不低于100手,也就是600万港币,而每分钟双方成交的手数甚至能够达到上千手,也就是6000万港币的转换。
然而这种火拼直到收市结束,也没有分出个胜负来,最终汇丰控股的股价停留在158元,终究没有冲到160之上,整天的涨幅为4。6%。
而在其他方面,天域基金的出手则大获成功,在海量资金的入场买入之下,港股整天暴升584点,收于7224点,升幅高达8。3%,一扫前段时间的颓势,着实地扬眉吐气了一把!
ps:
感谢书友dkmiror、葛上亭长投来月票!谢谢大家的支持~!
如果有书友打不开。。,可以尝试访问备用域名: 。zwku。
第二三七章 各显神通 上()
没错,格林斯潘就是替华尔街站台的重量级人物,是他们送还给香港政府救市行为的一记重拳回击,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美国政府的态度。。。看最新最全小说
当然,格林斯潘的讲话尺度把握得很好,基本都控制在经济层面上,而且以他的身份也不好说政治上的东西。不过即便是这样,他对香港政府救市行为的批评还是在全球政府以及经济界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格林斯潘是何许人也?鼎鼎大名的美联储主席,掌控美联储已经长达十年之久,三任美国总统都对他信任有加,而在他的推动下,美国经济正在面临着一次强劲的增长**,已经持续了长达三年之久,而分析家们判断,美国经济的增长度还远远没有结束。
而美国经济的增长,也带动了全世界经济的增长,因此市场上有种丝毫不夸张的说法,说这位美联储主席不止是美国的“财神爷”,更是全世界的“财神爷”。
随着经济的高增长,格林斯潘的个人威望和对市场的影响力也急地膨胀起来,这也让他开始越来越小心起自己的言行来。而这种小心谨慎,更是在他公开场合的言中体现地淋漓尽致——语意模糊,不知所谓。虽然市场仍然在疯狂地追踪他的公开言,但就算是华尔街最精明的经济学家,也不敢保证能够对他的讲话做出正确的解读。
“如果你们认为确切地理解了我讲话的含义,那么。你们肯定是对我的讲话产生了误解!”格林斯潘自己这么解释道。
但是这一次,他立场鲜明地指责香港政府的救市行为,并且公开预测香港政府是不会成功的,这就让市场的观察家们大跌眼镜。他们在大惑不解的同时,也深深地为香港政府捏了一把冷汗。
果不其然,在格林斯潘对香港政府救市行为做出一番表态之后,其他的机构和有威望的个人纷纷跟进,对香港政府展开了如同潮水般的批评。
《华尔街日报》以大篇幅的文章批评香港政府的救市行为,其标题更为耸人听闻,“香港犯了一个大错!”而斯坦利公司则在第一时间表了相关的研究报告。页数高达35张。在这篇报告当中,斯坦利的分析师们认为:香港政府的行为是“孤注一掷”,和赌博毫无区别。如果香港政府最终失败,不仅会把香港人的血汗钱拱手相送给国际炒家。而且会因此丧失货币保卫的主动权。甚至还有可能致使联系汇率制度最终失守。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货币学派”的创始人、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米尔顿。弗里德曼也抨击道:“……政府入市干预。开创了一个极为恶劣的先河,其后果可能是无穷的。即便香港政府最终能够击败国际炒家,但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将因此受损。投资者也会因为这种既制定游戏、又参与游戏的行为而被吓跑。长此以往,香港必将因为今天的决策而受到巨大伤害……”
弗里德曼的言论还算是中肯,但另外一位诺贝尔奖得主莫顿。米勒的言就毫不客气了,他直指香港政府当中应当有人对此负责,甚至在接受记者的采访中,他建议道:“香港政府应该尽快解雇做出此决议的高官,向市场释放出积极的讯息,以修正之前犯下的错误。”
当然,除了他们之外,还有很多经济学家对香港的救市行为展开了批评,但有的只是纯粹的学术坚持,有的就如同《华尔街日报》、斯坦利公司一样不怀好意。
一时间,批评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而且大多是赫赫有名的人物或者机构,这让特和做决策的岑印权顿时感到压力倍增。
尽管这些批评声并不能改变什么,但接下来炒家们使出的招数就让香港政府真的感到棘手了!
在经历所谓的“港府”入市后没多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就暗示,可能会在月底降低香港外汇主权评级。他们宣称,由于香港政府入市干预香港股市与期货市场,改变了香港的外汇储备结构,从而增加了保卫港元汇率的风险,削弱了港府的财政支持能力。标准普尔暗示可能将本港的长期外汇及短期外汇评级分别由a+和a1+降至a和a1,同时也会将港元长期评级由aa-降至a+,将港元短期评级由a1+降至a1,长期评级展望则可能转为负面。标准普尔同时还暗示,如果港元的联系汇率动摇,或者港府的行动进一步削减对港元的财政支持的话,它有可能在短期内再次调低香港的评级。
如果说之前的名人、政要的批评还可以当做是学术研讨的话,那么现在评级机构的威胁就是一把利剑,直接架在了香港政府的脖子上。因为债务、信用、货币等标的物的等级下降,接下来就面临着融资、违约和信心等一系列的风险,最终会影响到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
当然,既然有批评,也就同样有支持的声音。以大6、香港本土为的一批金融家、富豪、经济学家和普通市民等就对香港政府的救市行为表示出了热烈的欢迎。
富李家诚表示,他本人完全支持香港政府的做法,但不评论这件事到底是对还是错。“我们别无选择”,在采访中,他这么说道。在采访中他同时还透露,自己并没有将手头上的长河实业的股票借出去一手,过去没有沽空、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
行政局一名陈姓官员表示,香港政府之所以悍然出手,完全是因为国际炒家兴风作浪,搅乱了香港正常的金融秩序,所以香港政府有必要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他同时还表示。香港政府的行为来得太迟,应该早点出手。
更有匿名评论员在报纸上写道:“……环顾今日之世界,纯粹以自由市场原则只存在于经济学家的头脑中和教科书上。任何政府在国民经济基础和民众根本利益遭受威胁时,都有责任采取必要的、合理的干预行动,否则就是失职。……政府入市干预本来就是非常措施,难免会令外界一些人对香港的金融市场运作产生疑虑,令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有所失色。但港府这么做也是‘两害取其轻’……尽管美国政府口口声声赞扬人民币和港币坚守不败,但在香港金融市场上兴风作浪的国际炒家却有相当一部分是美资背景。谁知道关键时刻美国会支持香港一把,还是反过来推香港一把……”
……
“报纸上真热闹啊!”马家瑞扔下一份报纸,感叹得直摇头。“这件事的影响力仍然没有消去。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太热闹了!”
在“港府”“承认”救市后足足一个星期,报纸上依然是连篇累牍的关于这件事情的报道,现在天域基金内部每天最大的消遣就是看这类的新闻。就连钟石也不例外。
任若为接过报纸。从头到尾地仔细看了一遍后。这才一咧嘴,笑嘻嘻地对刚进门的钟石说道:“岑司长、任总裁应该请你吃饭,看!”他扬了扬手中的报纸。“老板,你替他们分担了多少压力啊!”
“我怕他们是没有心思请我吃饭了!”
钟石脱下西装,挂到衣架上,松了松脖颈间的领带后,这才接过任若为手中的报纸,大致地扫视了一番后,就对面面相觑的两人说道:“知道吗?这段时间炒家们又加大了卖出港币的力度,现在岑印权和任毅刚他们忙得焦头烂额,无时无刻不在盯着港币的即时牌价,生怕一个不小心就让炒家们冲破了7。75o的大关!”
“是吗?”马家瑞顿时脸色大变,皱着眉头想了想之后,他才不解地问道,“据说救市之后,已经有不少的对冲基金开始撤退了,也逐步地从港币市场上补回头寸,准备离场了。钟生,你这个消息真是让人意外!”
“的确让人意外!”钟石点了点头,又看了一眼同样是面色凝重的任若为一眼后,接着说道,“问题的焦点并不在那些小型的对冲基金身上。事实上,只要量子基金和老虎基金不撤退的话,其他的即便是有人撤退,但只要他们振臂一呼,可能很快就会再次进场的。因此金管局那边根本不敢大意。”
“根据他们的推断,目前国际炒家方面至少卖出了近2ooo亿港币的头寸。在股票市场上暂时讨不到好处的情况下,他们都把重点转移到了港币现货市场,准备再次利用两个市场间的联动效应来压低指数,达到他们做空港股的目的。”
“2ooo亿港币?天呐!”任若为低呼一声,脸上唰的一下变得苍白无比,“这是多大的一个数字啊,光每天的利息……我算算……至少就要几千万之多!”
具体的数字他没有说出口,但这点时间已经足够让其他人算出一个大概的数字了。所以,马家瑞的脸色也同样地变了。
“你们计算的没错!应该可以预料到的是,香港政府应该在未来几天,就会抬高拆借利率来打击他们,到时候可能又会对股市造成利空消息,所以我们要趁着这个机会多吸纳一点筹码!”钟石面无表情地说道。
自从14号开始大规模入市之后,天域基金就在各支权重股上和炒家们展开了激烈的争夺。18日因为俄罗斯宣布卢布贬值,造成全球市场震荡,天域基金再次以2o亿港币的资金入市,和受到“港府”救市而提振了信心的投资者们一起,将恒生指数抬高到725o点。随后的几个交易日内,天域基金又6续投入了接近五十多亿的港币,和投资者们一道将股市提升到7845点。
至此,天域基金总共已经动用了过15o亿港币的资金,将港股的指数从最低点的6544提升到目前的7845点,足足升高了近13oo点之多。
虽然行情好转,但随着指数的逐步上升,钟石的心情却越地沉重起来,有几次甚至在交易大厅里莫名其妙地就起了脾气,这让很多人都感到不知所措,不明白问题出在哪里。
股市是个很奇怪的地方,这种奇怪体现在曲折波动的股价上,而其本质却是人心。在“港府”救市的行为一出来之后,整个市场都为之沸腾,因此在18日这一天,尽管欧美股市大跌,国际炒家们借此展开了一场卖空港股的新**,但自信爆棚的投资者们已经不给国际炒家留下做空的机会,纷纷进场买入,使得这一天恒生指数只下跌了区区的13点,而天域基金也只动用了13亿港币的份额。
因为投资者的蜂拥而入,使得天域基金进场的成本大幅增加,这也让天域基金的交易员们开始谨慎起来,他们可不想做别人的垫脚石。
所以,每一个港股可能下跌的机会,都会是天域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