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5)铺膜播种 所铺塑料薄膜应选用90~100厘米宽,厚度为0。005~0。008毫米的超薄膜,每667米2
用膜4~5千克。铺膜时膜要拉紧,贴紧地面,床头和床边的薄膜要埋入土里10厘米左右,并用土埋住压严,用脚踩实。盖膜要掌握“严、紧、平、宽”的要领,即边要压严,膜要盖紧,膜面要平,见光面要宽。为防止薄膜被风揭起,可在床面上每隔几米,做一小土埂。
先盖膜后播种的,可在铺膜后几天床内温度上升后开始播种。播种时在膜床上按中线两边各20厘米的线上(即小行40厘米),用小植苗铲或特制的打孔工具破膜挖穴,穴不要太大,穴距24~26厘米,深度为8厘米,深浅要一致。播下的芽块或小整薯,要用湿土盖严,并加以轻拍,封好膜孔,使孔不露风。
综合上述情况,盖膜种植马铃薯的连贯作业程序有两种:
第一种是:深翻→耙耢整地→开沟→施入肥料、杀虫剂→播种→封沟搂平床面→喷除草剂→铺膜压严。
第二种是:深翻→耙耢整地→开沟→施入肥料、杀虫剂→封沟搂平床面→喷除草剂→铺膜压严→破膜挖坑→播种→湿土封严膜孔。
上述两种程序各有利弊。第一种可以加大播种深度,且深浅一致,后期虽不能培土,但因播种深而仍有利于结薯和生长。它的缺点是出苗慢一点。第二种因铺膜后地温上升快,出苗比第一种快,如遇天旱还可以坐水播种,但不易达到标准深度,而且也不一致。
(6)田间管理
①引苗:引苗是田间管理的关键环节,不论是先播种后覆膜的,还是先覆膜后播种的,都必须进行引苗。引苗有两种做法。一是压土引苗,即薯芽在土中长至5~6厘米还没出土时,从床沟中取土,覆在播种沟上5~6厘米厚,轻拍形成顺垄土埂,靠薯苗顶力破膜出苗。这可减少膜面烧苗造成的缺苗现象(图22甲)。二是破膜引苗。当幼苗拱土时,及时用小铲或利器,在对准幼苗的地方,将膜割一个“T”字形口子,把苗引出膜外后,用湿土封住膜孔。而先覆膜后播种的,播种时封的土易形成硬盖,如不破开土壳,苗不易顶出,因此要破土引苗。如果幼苗没有对准膜孔,在幼苗出土时也必须破膜引苗。
图22 压土引苗和后期上土
②检查覆膜:在生长过程中,要经常检查覆膜。如果覆膜被风揭开,被磨出裂口或被牲畜践踏等,则要及时用土压住。
③喷药:在生长后期,与传统种植一样,要及时施药防治晚疫病。
④后期上土:在薯块膨大时,如果因播种浅,块茎顶破土露在膜内,会造成青头,影响质量。对此,可再从床沟中深挖取土培在根部,拍严,防止阳光射入,消除块茎青头现象(图22乙)。
(7)注意事项
①掌握好播种期。覆膜种植比传统种植出苗快,一般可提早7天左右。所以,播种时间要尽量使出苗赶到晚霜之后。在北方尤应注意不能播得太早。
②覆膜种植时,种薯最好要经过催芽或困种,使种薯幼芽萌动后再播种。这更有利于发挥地膜的作用,使增产幅度更大一些。
③覆膜种植的种薯芽块要大,以每块达到40~50克为最好,也可用小整薯播种。这样做可以使单株生长旺盛,更好地发挥增产潜力。
2。机械铺膜
马铃薯盖膜种植确实增产、增效,是马铃薯种植技术中一项突破性改革,但是人工铺膜作业费工、费事、费时间、费地膜,而且铺膜质量还难以保证。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农业机械化研究所针对上述问题,在玉米铺膜机的基础上,通过实践反复修改,研制出了马铃薯铺膜机,有人工种植和机械铺膜相结合的单体马铃薯铺膜机;还有小双行马铃薯播种机与铺膜机联体的马铃薯播种铺膜机。其优点是:作业质量好、地膜均匀受力,紧贴地面,压土严实;地膜拉得紧,比人工铺膜每667米2
可省0。5千克地膜;作业效率高,正常情况下,每天可铺25~30亩,是人工铺膜作业效率的6~7倍。
(1)马铃薯铺膜机结构
通用机架——是与小拖拉机或马铃薯播种机连接部位,又是安装机梁的部位。
机梁——其横梁通过插管安装在机架上,两根顺梁是其他机件安装的部位,机梁宽窄可调,调幅是20厘米左右,适应90~110厘米宽的地膜。
铧式开沟器——在机梁左右的顺梁上各装有1个开沟器,两铧间距、深浅均可调,深浅幅度6~8厘米。作业时铧子里边把土培向播种沟,起到覆土和做床肩作用,同时开出一个埋膜沟,铧外边为覆土器埋膜备土。
刮土板——在机梁的顺梁上和两个开沟器中间偏后位置,装有一横向刮土板,靠弹簧压力把地面刮细刮平,并起出3~4厘米的床肩。
放膜架——在刮土板后面,机梁的顺梁的中下部,由一根穿地膜卷纸芯的轴和左右两边支腿组成,当地膜抽出时地膜卷可在轴上旋转把地膜放开。其宽窄、前后、上下均可调整。
压膜轮——在放膜架后,顺梁中后部左右各装一压膜轮,轮周有泡沫塑料和帆布做的软垫,轮距宽窄可调,靠弹簧压力把已铺上的地膜压进埋膜沟中。
覆土器——压膜轮后,也就是覆膜机尾部,装有圆盘式覆土器,角度、深浅可调,角度不同上土多少不同,用弹簧压力调节深浅。
(2)使用要点 根据所用的地膜宽度,调整好机梁的宽度。
根据地松软程度,确定开沟器深度,要求两个铧深浅一致。按地膜宽度确定两铧之间宽度,如果膜宽90厘米,两铧尖之间应距70厘米;膜宽110厘米,两铧尖之间应距80厘米。
调节刮土板弹簧压力,使刮土板正好把地刮平,不能壅土太多,也不能悬起来不起作用,同时要将刮土板摆正。
上地膜,把成卷的地膜面朝下穿进放膜架的轴上,并锁在正中间,调整高度,使地膜紧贴地面;当地膜用少了时,地膜卷小了,应往下降放膜架,保持地膜紧贴地面。
调整压膜轮,使左轮右轮和开沟器左铧右铧分别在一条线上,压力弹簧的压力适中,应正好把地膜压进埋膜沟内,如果压力小膜压不实,易被风揭开。
两个圆盘覆土器应比两个压膜轮宽度再稍宽些,以便把坌出去的土收回并覆平埋膜沟埋严地膜。覆土器角度要调好,角度小覆不上土,角度大可能会把地膜刮出来,或上土太多减小床面宽度。
铺膜机后边,左右各跟一个人,随时查看,地膜边上若有没埋严的地方,要用锨埋好。同时,在膜床面上每隔1。5米横着压一溜土,防止风揭膜。
入地时先由人拉紧地膜在地头埋好,然后铺膜机再向前走进入正常作业;到地头后停车,由人工把膜剪断并埋好,再进入下一趟作业。
(3)注意事项 整地要求与人工铺膜一样,必须深翻、细耙、细旋,做到土暄、土细、无坷垃、无茬及杂物等。
除草剂可用人工喷,但必须掌握好时机,应喷在刮土板后,地膜架前。最好使用除草膜,可省去喷除草剂的操作程序。
膜床必须做正做直,地头长短要一致。行间距离掌握准,不能宽窄不一。
田间管理中压土放苗和中后期培土与人工铺膜要求一样,及时上土,可以人工上土,也可以用犁上土。
skbshge
(二)二季作区马铃薯双膜一苫种植和三膜覆盖种植()
在我国马铃薯二季作区,都把春作作为主要种植季节,但早春气温低,不能种得太早,如果种得晚,马铃薯生长往后推迟,到块茎膨大期又会赶上气温上升,这就限制了薯块的生长,不但产量上不去,还会影响下茬,抢不上行情最高时的市场。为此,广大农民和科技工作者,特别是在早春马铃薯种植面积较大的山东省,他们认真研究当地的环境、气候、季节变化等,实践并总结出了许多改变小环境、争抢季节及配套的技术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使山东省近年马铃薯单产水平一直保持在全国第一位。
1。马铃薯双膜一苫种植
所谓“双膜一苫”就是地膜覆盖加棚膜(大拱棚)加草苫。
(1)种薯准备 首先是选用脱毒的优良品种,近年都用费乌瑞它(也叫荷兰15号、鲁引1号、津引薯8号、荷兰7号等)的脱毒早代薯块(原种或原种一级)做种薯。这个品种本身属早熟品种,结薯早、膨大快、高产、优质,增产潜力大。第二是催芽,保护地栽培的马铃薯,催芽是一关键技术措施。这一措施可以争取时间和保证苗齐、苗全、苗壮。一是直接堆积催芽,把经浸种处理的薯块晾干后,在空屋或大棚内堆在一起,或在网袋内摞2~3层,上面盖上2~3厘米的湿细沙或草苫保湿、遮光,将温度保持15℃~20℃,过7~10天进行检查,当芽长到0。8~1厘米时,打开见光锻炼后,进行切芽。二是先切芽,后层积催芽(也称沙培法)在空屋或大棚内、温室内,铺一层清洁细沙,放一层经拌种或喷药消毒的芽块,上边盖2~3厘米湿细沙,再放一层芽块,上边再盖湿细沙,共放3~4层,上边用草苫盖好,保温、保湿,将室温保持在15℃~20℃,随时检查。当薯长到0。5厘米左右时,揭开草苫,让其见光锻炼后,就可以播种了。催芽时间,如果是从北方调入的种薯可在播种前20天开始催芽;当地秋播留种的,因收获晚、打破休眠晚,须在播前35~40天开始催芽。第三是切芽块,切芽块方法与前边所述一致,要强调切刀消毒。第四是芽块消毒,可采取滑石粉掺甲基硫菌灵、苗盛或扑海因粉剂、农用链霉素拌芽块,防真菌、细菌性病害,用锐胜等防虫害。也可用适乐时、戴挫霉、扑海因悬浮剂、高巧等对水给芽块喷雾消毒,晾干后播种。
(2)土地准备和施基肥 要选择地势平坦、土层较厚、土壤肥力中等以上、土质疏松、通透性好的沙壤土,同时水源方便、易灌易排的地块;前茬是马铃薯或其他茄科作物的忌用,前茬用过妨碍马铃薯生长的除草剂的忌用。
上茬收获后,及时灭茬,清理地面。在上冻之前(11月上旬立冬前)深翻30厘米左右,耕层化冻(1月末2月初立春之前)及时耙耱或旋耕,做到土碎无坷垃,干净无碴子,使土壤达到细、松、平、净的要求。做畦(床)前灌水增墒。
打垄做畦(床),按大行距90厘米,也就是畦距(床距)90厘米,畦(床)面70厘米打垄做畦(床),畦(床)面上种2垄马铃薯,小行距25~30厘米,畦(床)高20厘米左右。做好畦(床)等待铺地膜(先覆膜后播种的)和扣大拱棚。
应在秋收后翻地时取土样送土壤肥料部门或化肥厂家进行测土,根据目标产量提出施肥配方,按配方进行施肥。一般施肥量每667米2
应达到农家肥3500~4000千克,并施用15—10—20的马铃薯专用复合肥150~200千克,硫酸锌2千克,硫酸锰1千克,硼酸1千克。农家肥在耙、旋地前撒于地面,化肥在做畦(床)时均匀混入土中,这样可使化肥充分溶于土壤中,避免播种时施用造成的化肥烧芽块、烂芽问题的出现。
防治地下害虫的农药,如辛硫磷颗粒剂每667米2
2~3千克,或乐斯本颗粒剂每667米2
1~3千克。也可和化肥一起在打垄做床时均匀撒于畦(床)面,然后混入土中。
(3)扣膜提温 做好畦(床)马上扣膜,因当时正是1月末2月初(立春左右),虽已开始解冻(日化夜冻),但气温、地温都是最低的时候,为争取时间提早播种,必须提前扣膜,快速提高棚内气温和地温。
一般是先扣大拱棚,大拱棚骨架要选用钢体架或竹木结构架。拱棚的走向以南北方向为好,受光时间长,且受光均匀。棚宽8~10米、高1。8~2。2米,长度可视地块长短决定。采用0。01~0。012毫米厚的棚膜。每个大拱棚覆盖9个0。9米的畦面。扣膜时先扣底膜,即在棚架两侧分别把1~1。5米高的棚膜固定在棚架的中部,下边接地,把膜埋进沟中压严。然后扣棚架上面的顶膜,顶膜两侧垂下来,压上底膜约0。5米,用压膜线固定,这样就完成了扣膜。通风时往上推顶膜,往下拉底膜,根据情况掌握空缝大小来调节通风大小。铺地膜,如果是先铺膜后播种的,在扣好大拱棚同时把地膜铺好;如果是先播种后铺膜的,要等地温提高后,播完种再铺地膜。
大拱棚上边,夜晚覆盖草苫,白天揭开接受阳光。
(4)播种 扣棚后地温很快上升,经4~5天,地温上升5℃~7℃时就可播种了。此时,正值2月上旬。比正常播种提早30天左右。
播种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先铺膜后播种的,要先按株行距要求,顺垄打10~12厘米深的坑(两垄坑要错开,成拐子形),把芽块芽眼朝上按到坑底,上边用湿土封好。一种是先播种后铺地膜的,要先用镢头按株、行距要求在畦面上开相距20~30厘米的两条播种沟,深10厘米左右,把芽块芽眼朝上播到沟中,打垄时没撒农药的可把农药撒上,进行覆土起垄,覆土从芽块到垄面15厘米左右。垄面搂平喷除草剂后铺地膜。
播种密度,要据品种、地力、施肥量、用途来考虑。一般极早熟品种,每667米2
5000~5500株(90厘米双行、株距27~30厘米);早熟种4000~4500株(90厘米双行、株距33~35厘米);中熟种3500~4000株(90厘米双行、株距35~37厘米)。
(5)田间管理
①破膜引苗:播种后15~20天出苗,这时要及时破开地膜引苗,防止由于晴天膜温高把苗烫坏,影响生长或造成烂叶,苗引出后用细土把膜孔堵住。如遇寒流,要在寒流过后再引苗,此时如晴天要用草苫遮住阳光、防止地膜温度过高,烫坏薯苗。
②棚内温度调控:播种后一个阶段内以增温、保温为重点,需要在晴天的白天揭开草苫,夜晚覆盖草苫,阴天白天不揭草苫保温,尽早将棚内温度白天控制在18℃~20℃,上午10时左右,当棚内温度超过18℃时及时通风;夜间要控制在12℃~14℃;下午15时左右,棚内温度降至15℃左右时,关闭通风口。此阶段天气渐热,阳光更足,白天注意适当通风,具体做法是:在拱棚背风一侧把顶膜向上推,使其与底膜之间放开一道缝隙,实现通风。如果大气最低气温稳定在8℃~10℃时,夜间可不盖草苫。
发棵期(薯块形成期)以后(大约3月中旬以后),要注意地温,此阶段地温应控制在21℃以下,以利于薯块形成、膨大、干物质积累。要放宽通风口,夜间大气温度稳定在10℃以上时,夜间可不关闭通风口。后期大气温度上升快,要采用双面通风,使棚内形成对流,降温效果好。4月份以后气温回升更快,棚内要加大通风量,可把棚膜全部卷起来,昼夜通风,但暂不撤膜,准备一旦再有寒流,便于覆盖防冻。正式撤棚膜要在最后一次寒流过后的4月中旬以后。
③水肥管理:播种时墒情如果很好,出苗前一般不用浇水,如果干旱需要浇水,要通过畦(床)沟小水渗灌。幼苗期、发棵期要适量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促进肥料吸收。膨大期需水量最大,但不能大水漫灌,要小水勤浇,水不要漫过畦面,既使土壤湿润,又保持畦内土壤的通透性,利于薯块生长。在收获前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