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蔡士英被击中的同时,索伦也遭到了十多杆线膛枪的齐射。他们的铠甲实在是太显眼了,一看就知道是高级军官,加上所在的位置又格外的显眼,自然也就成了吸引子弹的磁铁。和蔡士英一样,索伦也完全没有预料到陆战队的散兵手里的线膛枪能打这么远,结果也被好几颗子弹击中了,唯一的区别只是蔡士英是一头栽到了城墙外面直接摔成了肉饼,而索伦却倒在了城头上,没有直接摔死。不过在这个时代,胸口中了两三发铅弹,基本上就没有任何能活下来的可能。索伦虽然因为身体强壮,没有立刻死掉,但是他也已经明显不行了。他的下属们围在他的身边,索伦想要开口说话,但是嘴巴一张开,就不停地有鲜血从里面涌出来,他什么话都说不出来。他很勉强的想要抬起手来,但是这最后的努力却一下子送了他的命。在大家的一篇叫喊声中,索伦的喉咙中一片咯咯的乱响,然后他的眼睛瞪得大大的就死了。
索伦的副手纳布接手了指挥。只是这时候,军中已经是一片混乱。在蔡士英死后,那些被吓坏了的乌真超哈们疯狂的开炮射击。他们根本就不管装进炮管的是霰弹还是实心炮弹,也根本顾不得瞄准,只是一个劲的开炮,似乎这隆隆的炮声能够帮他们驱走心中的恐惧一样。这样射出的炮弹,当然也毫无威胁,城下的陆战队甚至完全可以把他们的炮击当成焰火来看。至于那些八旗兵,如今也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敌人太远了,弓箭是射不到他们的,但是他们的子弹却能打到城上的人。所以他们如今也只能躲在女墙后面咬牙切齿的咒骂。
这时候舰队也已经从侧面逼近到了距离牛庄堡不过四百多米的地方,施琅让“服远号”上层的18磅炮全部装填榴霰弹,以压制城墙上火力,而下层炮甲板上的那些24磅重炮则用来轰击牛庄堡那过分垂直的城墙。牛庄堡此时正是一片混乱,那些乱开炮的乌真超哈一点都没注意到逼近的战船,依旧照着陆战队的方向,胡乱的射击着。
“你说我们要是突然撤军了,那些家伙会不会也编一个‘大捷’来?就像关宁军的那一堆大捷那样?”不知道为什么,施琅的脑子里突然冒出了这样的一个怪问题。
“敌军乱了,被压制住了。他们似乎把我们给忘记了。”施琅望了望对面,下令道:“减速,抛锚!准备开火!”
依照原计划,舰队虽然会在此时降低速度,但是却没有抛锚停船的事情。但这时候,施琅觉得,敌军由于混乱,几乎很难发起太有威胁的反击了。而在航行中开炮,精确度会大受影响。为了保证打击的质量,施琅下达了停船抛锚的命令。关于这个命令,后世的历史上一直有争议,一些人认为,施琅能抓住稍纵即逝的战机,虽然冒了一点风险,但是和他们取得的战绩相比,却已经是微不足道了。
情况的确入施琅所判断的那样,城上的人的注意力全被那些散兵吸引住了,甚至都没太注意到“海寇”的战船已经逼得很近了。直到三条军舰开始了他们的齐射,他们才明白过来。
榴霰弹首先向上飞起,然后俯冲下来,在半空中炸开,把数以千计的霰弹抛向城头。顿时便将还在城墙上的清军打倒了一大片。也许是因为下了锚,有效的降低了船只的摇摆,所以这一轮的射击的效果相当好。从攻占牛庄堡之后统计出来的材料来看,舰队的两轮齐射,就打死了四百多个真假鞑子。
不过这还不是对牛庄堡最为致命的打击,最要命的还是从24磅炮中发射出的炮弹。这些炮弹不断地落在了城墙上。牛庄堡的城墙太过垂直,以至于当炮弹打在城墙上的时候,只要命中一两发,那些城墙就一大块一大块的垮塌下来。
如今牛庄堡的火力完全的被压制住了,没有人敢在榴霰弹的威胁之下,到那里却摆弄大炮的。所以舰队可以放心大胆的把船停在距离对手不过四百米的距离上,并不断的对着他们开炮。
在这样的炮击下,牛庄堡的城墙开始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缝隙,有些地方的城墙干脆就开始了崩塌。照这样下去,用不了多久,在模范军和敌军之间的这堵墙就会出现大片的垮塌,夺取牛庄堡的机会越来越大了。
百;度;搜;索;【;云;来;阁;】;小;说;网;站;,;让;你;体;验;更;新;最;新;最;快;的;章;节;小;说;,;所;有;小;说;秒;更;新;。;
第五百二十三章,牛庄堡(7)()
五十多门舰炮的集中轰击,完全压制住了牛庄堡上的清军。而且牛庄堡的城墙已经有一段在不断的炮击下,崩塌了下来,形成了一个不大的缺口。清军因为失去了指挥,再加上榴霰弹的压制,使得他们无力将这个缺口再堵上。而且在不断的炮击下,缺口还在不断地扩大。趁着敌军被压制住的机会,陆战队的士兵们接着这个机会迅速的逼近牛庄堡,散兵们逼近到一百米左右的地方停了下来,开始举枪警戒。而其他的陆战队员们则越过他们,直逼牛庄堡的城墙。
这时候,舰炮也停了下来。军舰毕竟是摇晃的,炮击的精度很难保证,而榴霰弹又是面积杀伤的武器,如今陆战队员们已经很接近城墙和缺口了,为了避免误伤,炮击就必须停下来了。
炮击的暂停自然给了清军反击的机会。虽然原本站在城墙上面的清军基本上已经在榴霰弹的打击下伤亡殆尽了,但是还有一些清军是没有上城墙的。这些人在以为牛录章京的带领下躲在缺口后面,静静地等着陆战队的攻击。
陆战队员们踩着坍塌下来的墙体形成的斜坡,渐渐地逼近了缺口。因为这些斜坡凸凹不平,所以他们也无法维持严整的队列,只是以三个人为一个小组渐渐地向着缺口靠近。
就在他们已经走到了缺口跟前的时候,突然,从还没有倒塌的城墙后面,随着一声大喊,就丢出了十来个冒着烟的万人敌。
所谓“万人敌”,却是明军在守城的时候常用的一种火药武器。这东西是将火药和铁蒺藜之类的东西一起装在一个密闭的容器(诸如陶罐之类)中,然后外面用藤条裹起来,装上引线点燃了投掷出去炸敌人的投掷类武器。因为火药爆炸的威力有限,为了保证杀伤力,这类东西的装药量一定要非常大。大量的装药,加上铁蒺藜,加上容器,导致这种武器的重量很大,如果要保证杀伤力,一个万人敌往往要有好几斤重。这样重的东西要投掷却不容易,所以这东西的使用范围很小,基本上也就是守城或者其他处于居高临下的状态的时候才好用,不过这会儿,这些清军突然扔出这些东西来,倒是恰到好处。因为他们只要一闪身,就能躲到城墙后面,却也不怕丢不远。
“万人敌!卧倒!”走在最前面的陆战队班长石铁男一边大喊,一边飞起一脚,将一个正好落在他脚边的万人敌踢了回去。
“轰”、“轰”……万人敌炸成了一片。虽然陆战队员们大多都及时的卧倒了,但是近距离这么多的万人敌爆炸开来还是给他们造成了不小的伤亡。只要不是距离太近,模范军配备的胸甲和头盔能够挡住万人敌爆炸时横飞的碎陶片和铁蒺藜,但是为了控制负重,无论是陆军还是陆战队,他们的四肢的防护都不算特别好。以陆战队为例,士兵们的腿脚都是没有铠甲的,只是有一件厚毛毡裙子(这东西平时拆下来当毛毯用),算是能对付轻箭之类的东西。至于手臂,其实也没有铠甲,不过因为军饷丰厚,有些身强体壮,不怕自己背的行李重的士兵自己掏钱,去给自己买了两条链甲袖子。算是给自己的胳膊增加了一些防御。但这些东西,都防不住那些铁蒺藜。再加上爆炸的震荡,所以当爆炸结束后,先冲上去的陆战队员们大多都倒在地上站不起来了。
“杀尼堪呀!”一群八旗兵大喊着,趁着爆炸的硝烟还未散开,便从缺口处冲出来就要砍杀倒在地上的陆战队伤员。不过跟在后面的那些并未被爆炸波及的陆战队员们却也挺着刺刀冲了上来,双方就在这缺口附近厮杀了起来。
上了刺刀的燧发枪,在当做冷兵器使用的时候,接近于短矛。但是认真说,这东西还是远远不如短矛的。首先这东西太重。一支带刺刀的燧发枪大概有十三四斤重,而无论是短矛还是刀剑,甚至是鞭和锏这样的所谓“重兵器”,都要比这个轻不少。武器重了,攻击速率就会下降,而使用它的时候体力的消耗却会明显上升。而且枪支本身的形状和重心,在肉搏的时候,也不如纯粹的短矛舒服,而且不能滑杆,所以攻击范围也不如短矛。所以如果只是进行冷兵器格斗,无论是对上枪矛还是刀盾,步枪加刺刀的这种组合理论上都不占优势。但是在实际的肉搏战中,陆战队的士兵却很快就占据了上风。这里当然有体质和训练的优势,但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则是陆战队有更好的铠甲。
陆战队的士兵们都穿着胸甲,带着覆面盔,最为致命的位置都得到了铠甲的保护。清军手中的刀剑之类的武器,对胸甲很难造成什么威胁,而枪矛之类的东西,刺在带有鸡胸的胸甲上,基本上只会滑开。至于具有破甲能力的战斧、战锤、铁鞭、铜锏之类的,一来因为我大清一贯以来的对手明军的披甲情况并不好,对付他们不太用得上,所以清军装备得并不多。二来这些武器攻击频率和攻击范围甚至比刺刀更低。
相形之下,八旗兵的披甲状况倒是不错,有些勇士甚至能披着双层的铠甲作战。但是他们的铠甲相形之下却要差很多。八旗兵所使用的大多数都是夹着铁片的棉甲。在浸了水之后的棉甲,其实防御性能倒也不错。披挂上两层这样的铠甲,无论是刀砍还是箭射,都很难砍透或者射穿它了。但是这东西却比胸甲重很多,而且和腰部和肩部都有支撑的胸甲相比,棉甲全部的重量都压在穿着者的两肩上,披着这东西作战,体力的消耗要比穿胸甲的大得多。另一方面棉甲在防刺击的方面的表现就算不得有多好了。棉甲并不光滑,不太可能让刺中他的那些武器自己滑开,相反模范军的三。棱。刺刀,却格外适合对付棉甲。因为整个武器的重量大,惯性大,也不是没有好处的。这使得他一旦刺中对手,对手的棉甲就很容易被击穿了。在战斗中,如果你的进攻都无法破防,而对手的每一个打击,都能伤害到你。在这样的条件下,一支队伍如果还能维持训练,就已经算是不错了。
所以清军很快就在肉搏战垮了下去。大队的陆战队士兵则从这里不断地杀了进去。
百;度;搜;索;【;云;来;阁;】;小;说;网;站;,;让;你;体;验;更;新;最;新;最;快;的;章;节;小;说;,;所;有;小;说;秒;更;新;。;
第五百二十四章,选择(1)()
牛庄堡内的战斗已经结束了,城堡中的守军因为对于榴霰弹的打击缺乏准备,大批的人员聚集在城墙上,结果遭到榴霰弹的覆盖,死伤大半。重要的将领大多也死在城墙上,结果后面的战斗中,清军完全就失去了指挥,陷入了各自为战的困境中,所以很快就被消灭了。
不过占据了牛庄堡并不是结束。在战斗开始前,牛庄堡就已经点燃了烽火。这时候,这烽火应该已经传到锦州了。用不了几天,清军的增援部队就会出现在牛庄堡附近,而他们肯定不能容忍牛庄堡这样的一个重要据点被模范军占据。也许他们会试着看能不能再将牛庄堡夺回来。因此,黄昭觉得,这牛庄堡多半还有一战。
此时已经到了退潮的时候,舰队已经退远了,牛庄堡下面露出一大片的滩涂。这滩涂却是个麻烦,若是沙滩,退潮之后,人员还是可以继续登岸,无非多走几步罢了,但是滩涂却不同。滩涂都是烂泥,一脚踩下去,说不定就能陷到大腿,人到了这里,却是动弹不得。虽然模范军对此早有准备,但这毕竟还是会造成拖延。
两条沙船沿着原先探测出来的海沟一直航行到距离牛庄堡四百来步的地方,然后离开海沟,向着牛庄堡的方向又前行了大概二十来米,便搁浅在滩涂上。
沙船是平底船,不怕搁浅。搁浅之后,便有人放下舢板,然后用锚和铁链将那些舢板固定起来,再在上面铺上木板,一道浮桥便一直延伸到前面泥滩上了,接着便有人将大片的草垫子铺在泥滩上,再在上面铺上木板,然后一个可以让人员顺利登陆的临时码头就建好了。不过这个码头只能用来运送人员和较轻的物品,那些大件物品,比如大炮什么的却是无法通过这样的简陋的码头上岸的。
码头只用了一个时辰的功夫就完成了,接着第一批工程人员就上了岸,他们要赶在敌军的援军抵达之前,恢复并且增强牛庄堡的防御能力。
清军将留守的主力中的大部分分布在锦州、海州、辽阳等地。考虑到烽火传播的速度,大约半个多时辰之后,海州的清军就能得到牛庄堡遇袭的消息,一个时辰后,消息就能传到盘蛇驿,一个半时辰后,消息就能传到辽阳,两个时辰后,消息就能传到锦州。
不过烽火能够传送的消息是非常模糊的。清军是很难单纯依靠烽火传播的消息来组织行动的。所以,即使在看到烽火之后,清军也不可能立刻采取行动,他们必须有更为准确的消息,才能采取行动。
估计第一座烽火台在见到烽火之后,除了点燃烽火之外,还会派出骑兵前来进行初步的侦察。在对清军的这座烽火台上的狼烟进行了三角测距之后,模范军的参谋部门计算出了那座烽火台和牛庄堡之间的直线距离,大约是十里,而实际上的路程就要更长一些,但如果他们看到烽火立刻就派出了侦骑的话,此时他们的侦骑应该已经看到了牛庄堡的陷落,并且现在已经返回了烽火台。如果烽火台有足够的马匹,那么用快马接力传送消息,其实也不会比烽火慢太多。(烽火的传递速度其实只有大约30公里每小时,比想象中要慢很多。而驿马飞奔传信也能接近这个速度。不过烽火传信走的时候直线,而驿马却受限于道路,所以综合起来,烽火还是要快一些,尤其是在那些地形上存在障碍的地区)即使考虑到道路的限制,最多到晚上,辽阳的清军就应该能知道较为具体的情况了。然后他们做出决定,调集军队,做好出征准备,将兵力集中起来,再出兵,至少又要三五天,这样一来,如果清军决定反攻的话,大概到第七天之后,牛庄堡就会面临清军的威胁。而模范军必须在这一段时间里,做好防御的准备。
……
和模范军的参谋部门预计的一样,就在当天晚上,留守在辽阳的多铎就知道了牛庄堡陷落的消息。这个消息吓了多铎一跳。前不久,多铎还去过一趟牛庄堡。这座堡垒虽然还不完善,但是在多铎看来,仅仅用了一个多时辰,就攻克这样的一座堡垒,几乎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以至于一开始,他差点以为是前来报信的人弄错了消息。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