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时空城管-第3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些被他们捕获的曼切斯特市政官员和议员,还有一些当地名流——然后无条件投降,但‘马丁路德金革命旅’在二十分钟之后公开表示拒绝,并且向白厅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反要求。由于这些条款实在是很荒谬,所以我在这里就不再复述了”

    “自从骚乱爆发之后,伦敦穆…斯…林协会一直在用广播电台向全世界发布呼吁,哭诉他们遭到了异教徒惨无人道的大肆屠杀,号召全世界教友前来支援他们的圣战,并且得到了广泛声援”

    说到这里,达绮芬妮忍不住撇了撇嘴,“如果不是法国政府对加莱地区实施了军管,我们如今恐怕就将会在海滩上看到一场新的‘发电机行动’(敦刻尔克大撤退的代号。)——据说在诺曼底那边,已经有至少八十多个北非移民驾驶着小船,扛着冲锋枪和火箭筒闯过海峡去了。而从比利时和荷兰那边渡海乘船渡过海峡去参战的异教徒,恐怕还要更多——他们已经有至少四分之一的人口在信仰真主安拉!”

    “这也是我们这次行动没有叫上荷兰人的缘故,那帮荷兰木鞋的不可控因素实在是太多了。”

    巴纳扎尔上校坐到一张单人沙发上,给自己点了一支雪茄,然后吐着烟圈说道,“哎,两万支手枪、六百杆ak47自动步枪,还有制造‘哈桑’火箭弹的全套流水线设备我们付出了这么多的军火援助,他们却只坚持了不到一天——伦敦的黑人和北非移民虽然看上去很凶悍,但战斗力可实在是不怎么样。”

    “他们本来就只是一个借口,一个契机,一个阴谋的前奏,或者是一根一次性的导火索。只要这些异教徒能够点燃大不列颠这个火药桶,就算是完成了任务——我可从没指望他们能够办成什么大事!”

    德国女巫达绮芬妮很犀利地指出了巴纳扎尔上校的无病呻…吟,“我们可不能学英国人,一味地挑唆别人自相残杀、乱中取利上了瘾,却忘了要打好自身的基础你的部队做好作战准备了吗?”

    “四千名外籍军团官兵已经以加强戒备的名义,在加莱和敦刻尔克集结完毕。交通工具则都可以依靠民用的,毕竟按照计划推演,这一回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发生强袭登陆战”

    巴纳扎尔上校将雪茄烟凑到烟灰缸边上弹了弹,然后再次塞回嘴里,“理由也都是现成的——为了躲避伦敦地区的战乱,成千上万的伦敦市民正在通过英法海底隧道涌过来,其中很可能有不少夹带了武器的暴力分子,必须严加核查才行。为此,我们已经在隧道出口的车站附近,建立了一座看守严密的难民营倒是你们那边准备得如何了?关于这些超自然力量的事情,我可不太懂”

    “整个欧洲联合魔法作战小队已经集结完毕,随时可以渡过这条海峡,投入征服大不列颠岛的战斗当然,前提是我们能够弄清楚,这一次需要对付的敌人到底是谁。”

    德国女巫达绮芬妮无聊地举起魔杖,自娱自乐地释放出一小团烟花。

    “这个就连我也猜不出来了!毕竟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什么万无一失的预言家!”

    巴纳扎尔上校回答说,“但不管怎么样,只要我们能够把军靴踏上大不列颠的土地,踢开威斯敏斯特的大门,这个可恶的岛国就再也没有力量给整个欧洲制造麻烦了!”

    对于欧洲大陆的人们来说,隔海相望的英国就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天字第一号大麻烦。

    一方面,没有了英国的欧洲,是非常不完整的。毕竟,昔日正是以统治万顷波涛的大英帝国为首,让欧洲人取得了统治全球的辉煌荣耀。所以,欧洲人一直非常希望把英国彻底欧洲化。

    另一方面,离开了欧洲的英国,也很难在新时代的世界舞台上有所作为。所以,英国对欧洲的盛情,一直是半推半就,欲说还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英国是愿意彻底欧洲化的,但前提是必须由英国来扮演欧洲领导者的角色:虽然如今不列颠的国势衰落得厉害,但大英帝国的荣耀可还没有被淡忘。

    因此,如果欧洲人愿意把统治欧洲的大权拱手奉上,可能英国也就半推半就地答应一体化了。

    可现实却是,如今的欧洲大陆已经有了两个天然的领导核心——法国和德国,它们想要拉英国入伙是为了壮大欧洲,但这哥儿俩还不会慷慨到让出领导地位。而且,以大英帝国崩溃之后,这个“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的小身板和每况愈下的国运,也实在是不够资格向德法两国发号施令了。

    然而,现实固然残酷,但更加可怕的是,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英国人已经很像是清朝末期的中…国人,具备以下心态特征:骄傲、自大、不思进取、因循守旧,让人失望透顶。他们不肯直面自己的衰落和崩溃,只记得曾经的骄傲和辉煌,并且继续傲慢地俯视着欧洲大陆,自以为是地玩弄着昔日的小手段。

    于是,在二战之后的欧洲国际政治舞台上,英国实际上就是站在欧洲门口,一支脚踩在门里边,一支脚还勾着美国——在美欧之间骑墙,就是英国争取自身战略利益最大化的必然结果:

    第一,没有勾住英国这个带路党的美国,对付起欧洲来可能要麻烦得多。所以,美国人也愿意在各种场合提携英国人,而这正是英国人的需要。第二,没有勾住美国这个大靠山的英国,在德法领导的欧洲面前,也就少了份量。所以,英国人同样很愿意在各种场合配合美国人,这也是美国人求之不得的。

    ——“英国政府的外交目标500年来没有变过:创造一个分裂的欧洲。因此,我们联荷兰制西班牙,联德国制法国,联法国和意大利制德国,联法国制德国和意大利,分而制之。一贯效果很好,为什么要改变?但现在是老皇历了,现行政策是,我们得打进去,从内部攻破。我们施加过外力,没有成效。现在可以从里面把它搅成一锅粥了。挑德国反法国,挑法国反意大利,挑意大利反荷兰,外交部高兴坏了,光辉岁月又回来了。”

    以上这段听起来有点儿饶舌的话,出自英国著名政治讽刺电视剧是,大臣。

    而英国在国际关系中,也确实是一直扮演着这样一个“欧洲麻烦制造者”的角色。

    ——说白了也很简单,在公投脱欧之前,英国的自我定位就是作为一个潜伏在欧盟内部的反骨仔,给美国人当欧洲的搅屎棍。在欧盟的整合工作之中,英国唯一做的事情就是漫天要价和添乱,站在欧盟内部试图搞垮欧盟。他们在谈判中不断提出各式各样堪称离谱的利益要求,却拒绝承担任何相应的义务,还要不停地制造混乱和挑拨离间,被法国人气得大骂是“一脸傲慢地来参加换…妻俱乐部,却没带上自家老婆”!

    在英国脱欧之后,伦敦白厅曾经陷入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外交政策混乱期,不过在初步理清了头绪之后,也只得继续把“欧洲局势搅屎棍”的角色继续扮演下去,给域外大国充当对付欧盟的看门狗,大致上有点类似于当年英国给日本帝国在二十世纪初期东亚局势中安排的角色。

    总的来说,已经承认了自身衰落的英国人,很满足于这种两头权重,双向受益的局面。

    一边从域外大国(中美等国皆可)拿好处,一边借它们的势去勒索和压迫欧盟,这是何等的爽快啊!

    但麻烦在于,整个欧盟却全都对英国人这种吃里扒外的做派感到火冒三丈,快要忍无可忍了!

第544章、大家一起来坑约翰牛(上)() 
第544章、大家一起来坑约翰牛(上)

    有句俗话叫做:“落毛的凤凰不如鸡。”

    还有一句俗话叫做:“小姐的身子,丫鬟的命。”

    而这也是英国人在二战之后,国运日薄西山,沿着快车道一路滑坡的真实写照。

    事实上,直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期,大英帝国依然相信自己正处于帝国的黄金时期,相信自己依然是统治万顷波涛的海上女王——在二战爆发之前,伦敦的白厅控制着全世界二百多个殖民地、属国与属地,土地总面积超过一千一百万平方英里。这个帝国的版图上栖息着太平洋海岛上的波利尼西亚土著与北极的爱斯基摩人,分布着非洲古国的后裔与莫卧儿王朝的遗址,生活着澳大利亚的农夫与南非的金矿矿工。飘扬的米字旗从苏格兰的高地一直延伸到南极的冰原,从魁北克的法语伐木场一直延伸到中东的清真寺。对于一个本土人口当时只有不到五千万的岛国来说,这简直是是一个人类历史上最令人羡慕的伟大奇迹。

    所以,在那个时代,“日不落帝国”的说法不是文学修辞,而是铁板钉钉的事实。甚至直到二十世纪的五十年代,英国人也依然沉浸在浓厚的帝国情结当中。学校里挂的是满眼飘红的殖民地分布图,历史课上教授的是克莱武的征服印度之战以及英国传教士在非洲的成就,儿童百科全书中记述的是南亚次大陆上的染色棉布工业和马来亚的橡胶树资源。一个世界帝国的痕迹无处不在,从英国人的家里到屋外,从街道的名称与竖立在公园的雕像,从印度进口的异域挂饰到非洲大象皮革制成的雨伞托;从喜马拉雅山区运来的杜鹃花,到进入日常英语中的印度方言;从博物馆的埃及木乃伊军团到无数的古希腊雕像还有竖立在不知道多少港口城市的米字旗和维多利亚女王雕像,似乎全都在向世人诉说着不列颠的辉煌与伟大。

    可是,无论昔日大英帝国征服七海的赫赫武功,维多利亚女王统治万顷波涛的豪迈霸权,是多么的令人叹为观止。但毕竟自从二战结束之后,英国的实力就在一直不断地下跌,只是时快时慢而已。

    要知道,英国在近代史上能够称霸世界的根本原因,就是它拥有遍及全世界各大陆的庞大殖民地,可以为这个岛国提供无穷无尽的市场和资源;又有世界第一的无敌舰队组成强悍的钢铁之网,将众多截然不同的土地与民族联系在了一起——海军舰队之于英国的战略意义,就如同道路与军团之于古罗马一样。

    然而,在二战胜利之后,这一切构成了大英帝国全球霸业的各项资本,却全都土崩瓦解了。

    ——二战给英国带来了一场颠覆性的变革,以至于全世界的观察家和学者,都将二战后的英国与战前的那个世界帝国来了个一刀两断的彻底切割:爱尔兰、印度、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马来亚、非洲、香港一块块殖民地全都相继脱离而去,让统治全球四分之一陆地的大英帝国,变成了有名无实的英联邦。当1956年夺回苏伊士运河的努力失败之后,当时的英国首相已经在哀叹这是“垂死大国的最后喘…息”。

    再接下来,“铁娘子”撒切尔夫人的当政,北海油田的开发和马岛战争的胜利,总算是给这个急速衰颓的老朽帝国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而冷战的胜利和苏联的瓦解,更是让英国获得了一种虚幻的自豪感。

    ——真的是很虚幻的自豪感,因为撒切尔夫人与此同时在英国推行的去工业化政策,却是实实在在地挖空了这个国家的根基。而她在苏格兰推行的“人头税”,本意据说是给苏格兰人减税的安抚式福利政策(按照政府的说法,苏格兰人缴纳人头税之后,其余很多税就不用交了),结果最后却不知怎么地操作成了专门歧视苏格兰人的苛捐杂税(苏格兰人的人头税交了,其余那些应该减的税却没能减掉),再加上去工业化政策在苏格兰重工业区制造的失业大潮(瓦特蒸汽机就是在格拉斯哥发明的),结果导致早已并入大英帝国三个世纪的苏格兰人,在这样的歧视和迫害之下,硬是再一次被逼出了分离独立的民族主义浪潮!

    于是,在这短暂的回光返照之后,这个死撑着帝国架子的衰颓国度,依然在不可遏制地继续坠落深渊——如果说在撒切尔夫人的时代,英国人在仔细搜刮家底之后,还能凑出一点余力,跨越大西洋和“准发达国家”阿根廷扳一下手腕的话。那么在进入二十世纪之后,不受欧盟见待的英国,就只能给美国当小跟班了。而在全球金融风暴发生之后,产业高度空心化的英国人,更是连最后一丝力气也已经随风而逝。不要说曾经制霸七海的帝国余晖,就连联合王国框架之下的苏格兰和北爱尔兰,也是眼看着就要不保。

    说到底,在经历了几个世纪的荣耀和伟大之后,一切繁华尽皆散去的不列颠,终究还是没能摆脱偏僻岛国的尴尬身份,待到短暂的辉煌全部结束,最终还是要回归他们原本的历史地位。

    非常遗憾的是,保守、固执而又傲慢的英国人,还没有完全从超级大国的梦中醒来,不甘心沦为二流国家,不愿意承认失败,更不肯放下身段,成为欧罗巴诸国之中的普通一员,而是不自量力地继续谋求欧洲领导者的宝座,依靠美国这个最强大的外援,一而再再而三地在欧盟内部充当搅屎棍。

    这种吃里扒外、站在欧洲反欧洲的做法,确实是给英国取得了一些短期利益,但是从长期来看,却是把这个岛国一步步推到了欧洲公敌的地步,而且也是一种逆历史潮流而动的错误做法——欧洲各国政治领袖热衷的一体化可不是什么纸上谈兵,而是欧洲历史演进的必然产物,也是现实政治进程的无奈选择。

    从历史的角度上来看,正是欧盟的诞生,才使得欧洲人直到二十一世纪还能在国际上保有强大的影响力。但同时也正是因为英国这个带路党和南欧一堆猪队友,协助美国人不断进行的内部破坏,才让原本寄托了欧洲复兴希望的欧盟,变得先天不足,随时都有沦为联合国的可能——也就是变成一个摆设。

    如果英国依然拥有能够单挑全欧洲的强悍势力,压制得所有人得不敢吭声,这种做法或许还没有什么大碍,可惜事实并非如此——确实,尽管帝国已经崩溃,但英国人依旧长期保持着世界第四的国防预算,仅次于中美俄这三个大国,把原本可以花在教育、工业或者基础设施上的经费变成了航母和核潜艇,以此来让英国继续保持世界级玩家的地位。但残酷的现实却是,在几乎每一场战争中,不列颠都只是在美国的阴影笼罩下作战。既不为世人关注,也没有取得多少利益,仿佛一个自备干粮找苦吃的白痴小跟班。

    而就连这支耗尽了国力才建设起来的强大军队,最终也随着经济的衰退和内部的贪腐,而开始逐步地崩溃,以至于最后闹到了女王的阅舰式搞成划艇比赛,治安作战要依靠雇佣兵的程度。

    可想而知,面对着这样一个外强中干、犹如纸糊一般的衰朽帝国,有谁愿意屈居其下、任凭摆布?

    所以,眼看着不列颠明明已经没有了世界帝国的实力,却依然保持着地球霸主的强硬、贪婪和傲慢,它的仇敌们终于联合了起来,开始策划起了踢开这颗绊脚石的秘密作战

    “虽然整个计划到目前为止,都还没有出什么岔子。但我们这一次筹集的兵力实在是有点少”

    法国加莱海岸的指挥部里,黑发微卷,留着络腮胡子的巴纳扎尔上校,一边吸着手中的古巴雪茄烟,一边望着墙上标注着敌我双方兵力布置的英吉利海峡电子地图,略带忧郁地叹息道,“就是在黑暗中世纪的1066年,诺曼底公爵威廉一世从法国渡海征服英格兰,打响黑斯廷斯战役的时候,他的身边也带了至少七千军队。可我们这一次的欧洲联合行动,却只在加莱地区集结了不到五千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