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都市藏真-第7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玉石矿取玉都是装上炸药炸玉石;炸开之后;玉石碎片满天飞;矿工不可能全部都能捡干净;村民们就捡拾散落的山料。

    最早挖玉;村民是用牦牛角和红柳棒,插进玉化的岩石缝里;用大石头砸;后来又用钢钎和铁锤敲取。

    到现在;就在山崖和河谷里捡拾山料;比以前挖玉轻松多了。

    通常海拔在4000米以上就是雪线;而玉石村的村民,挖玉捡玉一般都要到海拔5000米以上的昆仑雪山;上山的路十分危险;有的地方仅能容下一个人的脚面;稍有不慎;就会跌落1500米深的山崖和湍急的河流之中。

    “我有一次就差点死掉了,记得那次我背着一块青白玉下山;路越来越窄;路况又差;眼看快到4500米的大本营时;我脚下一滑;掉进200米的雪沟。

    后来费了很大周折;同伴将我救上来,我当时就将我的青白玉800元廉价卖给别人了;并发誓从此以后再不上山采玉了。”买买提无限伤感地对韩孔雀他们说道。

    “以后眼看着玉石一路疯涨;别人一个个发了财;我又忍不住了;重新上山采玉;收获很大。我爬山的经验越来越厉害;在玉石村乃至和田一带有些名气;什么山我也敢爬。

    我每次上山前;两个衣服口袋都会装满土巴;为的是爬山时防滑;每次都往冰上面撒一把土巴;就可以放心地登山了,有一次;我爬上6000多米的雪峰顶上;两脚凌空无法走路;只好骑在峰顶上;就像骑马似的;完全靠两只胳膊和屁股配合;一步一步往前挪。

    最后不得已;被迫从后山下山了,从此以后;我有了雄鹰征服群山的自豪感;最高的山峰都在我的脚下。”买买提满脸的自信。

    也许是怕韩孔雀他们们不信;买买提跑到里屋;拿出了一个信封;从中掏出几张发黄的一次性成像照片;那是他在昆仑雪山上的照片。

    于田玉石村白玉山料的品质相当不错;通常以1995年开采的那一批玉料为限;1995年以前开采的;俗称“老料”;1995年以后开采的;俗称“新料”。

    “老料”几乎与羊脂白玉籽料接近;如今市场上“老料”是天价;即便是“新料”;一只手镯最少在1。5万元以上。

    因为玉石村一带出的“新料”也不多了;“老料”早就销声匿迹。

    在和田玉籽料资源日益枯竭的情况下;玉石村一带的“新料”当仁不让地捍卫了和田玉的尊贵身份和无法取代的王者地位。

    在这种大背景下;追求暴利的人,纷纷来到玉石村欲做发财梦;但是;当他们环视四周;看到群峰林立;雪冠闪着刺眼的光芒;听到许多采玉途中玉毁人亡的真实故事时;却又一个个望而却步。

    因为到阿拉玛斯阿吉玉矿需要走13个小时;到汗西力拉克玉矿需要走8个小时,前面这两个玉矿人和毛驴勉强可以同时上去;而到色日克库热木玉矿和其汗库勒玉矿;则需要人和毛驴先走13个小时。

    毛驴上不去时;人只能再沿着陡峭的山崖,向昆仑山更深处跋涉10个小时才能到达。

    不说能否采到玉;单就海拔6000多米的高度,和缺氧以及高山反应就够一般人受的了;更别说常能遇到昆仑山凶险的饿狼和食肉的猛禽了。

    所以;只有本地人熟悉地形山势;又有多年积累下来的经验的人;才有胆量上山发财。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里的人几乎每个成年人都有冬季进山的经验,所以。到了冬季,大雪封山之后,这里的人不会躲在屋里猫冬,而是更加活跃。

    吃完了饭,韩孔雀注意到,外面又飘起了鹅毛大雪,看来明天起来之后,就真的是大雪封山了。

    早晨6点半;天色微亮;韩孔雀就起来了。此时外面,他们整个探险队全都聚集起来。

    听老胡说了一些他的打算。果然,他暴露出来了自家的收获,还卖出了几块白玉,这个时候,整个村子的人,都知道他们在山中找到的新的玉石矿点。

    趁着人多的时候。老胡父子开始雇佣村里的人,进山为他采玉,每天的工资高达一千元,从出发就开始计算。

    老胡父子招收的都是高手,里面就有买买提父子兄弟七八人。还有村里其他几十名老手。

    每天一千元的工资,不高,但绝对不低,几十人,每天都要消耗几万块,如果进山一个月,就要耗费上百万,这还不说吃喝等消耗。

    从这里也能够看出来,老胡这次进山的收获不错,这也让村子里的人高兴异常。

    一个新的矿点,可不是一个冬季就能够挖掘完的,这次他们进山虽然是受雇于人,但以后,他们知道了地方,就可以自己去了。

    所以没有人会聚集老胡的邀请,他们知道,如果他们不受雇佣,老胡父子是绝对不告诉他们准确地点的。

    老胡父子雇佣到了足够的人手,还要就近补给,他们整个探险队,如果想要再次进山,就留在这里,如果不想进山,就从这里分开,各回各家。

    回到买买提家,韩孔雀吃了一碗菜米饭和一个土鸡蛋;登上高处俯拍玉石村。

    在海拔3200米的一处山崖拦腰处;韩孔雀找好最佳位置;架起三脚架;开始拍摄峡谷中的玉石村落。

    从高处放眼望去;群山夹裹之中的昆仑小村落,显得那么压抑。

    远处层层叠叠的昆仑山的底凹处;大坝漏水一般涌出一条弯弯曲曲银白的长水线;在玉石村优雅地摆了个“s”造型之后;向着昆仑山下扬长而去。

    俯瞰整个玉石村;整村的石头房子和所有绿树竟一点遮不住河流的痕迹;“沿河而居”四个字突然从韩孔雀的脑子跳出来。

    韩孔雀再细看;整个村舍就是沿着河床两岸排列设点的;河道弯曲;村舍就跟着弯曲;河道成了整村的主宰;在色彩和视觉的板块里绝对抢眼。

    至此;韩孔雀才真正理解了此地为何叫做“流水村”;因为流水是全村的主色调和大景致;不叫流水村都不行了。

    下山回到住处;女主人已经为他们准备好了早饭——拌面和土鸡蛋。

    女主人不停地招呼大家吃饭;韩孔雀这才发现;女主人的脖子上,同时挂着两样别致的东西——一块和田白玉和一只老鹰的利爪,这也许是玉石村最具特色的装扮了。

    女主人脖子上所挂饰品应该是玉石村所有女人的一个缩影,在其他地方的维吾尔传统习俗里;一般没有佩戴玉石的习惯;而在美白丰腴的胸前,挂一件老鹰的利爪,更显得不伦不类;甚至让人感到莫名其妙。

    然而在玉石村;还有什么能比美玉,更叫得响的?

    还有什么能有美玉,更能给昆仑山民带来滚滚财富与无限幸福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玉石村女人佩戴美玉;就是将昆仑雪域浓缩后融入自己的身体内;这本身就是一种热爱故乡最原始最直接最生动的现实表现。

    在昆仑深处;在苍穹之下;在高山之巅;雄鹰是人们心中的“山之精灵”、“自由骄子”。(未完待续。。)

    。。。

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古宅() 
感谢就支持nader兄弟打赏的10000起点币。

    雄鹰既然这么厉害;可它最终还是被玉石村的男人击落;拔下它的羽毛插在孩子的帽子上;割下它的肉滋润全家人的肠胃;剁下它的利爪挂在女人胸前。

    可别小看流水村女人胸前的鹰的利爪;它的象征意义远远大于现实意义:雄鹰的利爪代表雄鹰本身;雄鹰代表高原民族和草原民族一种精神理念;把鹰爪挂在胸前;就是要像雄鹰一样志存高远;搏击长空。

    午后的玉石村天气奇好;蓝天、白云、雪峰、河流、绿草、羊群;每一个自然景致都是一帧风情画。

    雪已经停了,不过积雪很厚,没事情干的韩孔雀和黄山,跟上了一个旅行团,一块进了山。

    这次他们不是去寻宝采玉,而是纯粹游玩,所以很轻松。

    他们坐着牛头车在盘旋的土路上,扬起一阵阵尘土;惊起满山小鸟疾飞;路旁受惊的羊群四处逃散。

    虽然连续下了一整天的大雪,不过,有些地方,犹豫被风吹,所以并没有落雪,而与此相反,有些地方的继续,却是有十几米高。

    这就让山中变得十分危险,如果没有向导,一般人是不敢随便乱走的。

    走了许久;他们找到一个拍摄昆仑山的最佳位置;一些第一次来的游客,不停的拍摄相片。

    此刻他们所在的位置也是昆仑山;海拔3400米;一片背风的山坡上,草甸长得异常茂盛;草甸里全是野蘑菇和野韭菜;还有一些不知名的野草;密密麻麻;一望无垠;铺成一张巨型的“昆仑绿地毯”。

    韩孔雀他们奢侈地踩在这张绿地毯上;朝着对面更为高大雄伟的莽昆仑,狂拍不停。

    此刻;眼前和镜头里的昆仑山是由无数并列密布的大大小小、高高低低、远远近近、错落有致的群峰组成;雪峰之上;蓝天白云;雪峰之下;绿草如毡。

    晚了一下午,晚上回到玉石村的时候,买买提已经不在家,想来是跟着老胡父子重新进山了。

    韩孔雀也不管他们。反正他没想着这个时候重新进山。

    第二天,他还是混在那个旅行团当中,跟着他们到处游玩,今天他们没有出去,而是在村子里转悠,他们最先去的就是村子里的玉石市场。

    《疯狂的石头》这部电影让很多普通人。都知道了玉石的疯狂,故事由一块在厕所里发现的价值不菲的翡翠而起。

    俗话说“黄金有价玉无价”,翡翠的无价众人皆知,才引得一帮贼人的注目和偷盗。

    翡翠只是玉的一种,广泛的讲:玉包括:翡翠,和田玉,岫玉,蓝田玉,独山玉。黄玉,八三玉,马来玉,东陵玉等等。

    和田以盛产和田玉而闻名,玉文化在和田的历史源远流长,8000多年来,玉石一直与这座城市相生相伴,见证者每座山峰、每条河流的变迁。

    十年涨百倍。三十年涨千余倍的和田玉,你说。她是不是真正的“疯狂的石头”?

    带着好奇,来到爱玉之人圣地,自然是要逛逛这里的独特的“石头市场”了!

    至于能否遇到称心的和田玉则要视缘分而定。

    这个市场不是每天都开放,据说是每周五做完礼拜后,维族人才开始在此摆摊,下午时候陆陆续续就散摊了。

    玉石市场鱼龙混杂。有人会因一块石头,一夜暴富,当然,也有人因为这个跳楼。

    玉石市场上的原石,都是很漂亮的。这些精美的石头下,不懂行的人很难分辨真伪。

    其实整个市场里,真正的羊脂玉和籽料很少很少,也有传闻,市场里真的真货绝不超过四成,言外之意,大部分都是假货。

    要想寻找到一块好玉,自然要会分辨哪些是羊脂玉,白玉,青白玉,黄玉,唐玉,墨玉。

    还要会分辨哪些是籽料,哪些是山料,哪些是价格便宜的外国货,例如俄罗斯玉,看似貌美,价格低廉,你不懂,便可以卖你几万,几十万,或几百万。

    哪些真的是玉,哪些是石头,哪些是石化玉,哪些是经过化学处理的假货, 如果你什么也不懂,那太好了,一蒙一个准,价值50元的石头可以卖给你五十万块!甚至更多,所以很多游客都是看看,并不出手。

    这里也有一些当做观赏石的玉石,同样,价格不菲,这样的奇石,不懂行的就更不会出手了。

    整个玉石市场很难看到汉族人的身影,走来走去,只有他们一个旅行团的五六个人是汉族人。

    而且整个市场很少有女性购买者,而这个旅行团中有两个,便成了焦点。

    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好事,一位美女看中了一块子料,是一块两厘米见长,一厘米见宽,长条的石头,哪位老板开口就要八千块,直接把美女吓退了。

    好运的是,后来碰到一位胡子拉碴,看起来不像坏人的乌鲁、木齐人,和大家搭讪后,便一起逛起市场,他还带着他们去吃了当地最好吃的烤包子。

    胡子喳喳的乌鲁、木齐人说,这个市场上的烤包子最好吃了,比乌鲁、木齐的都好,这里其他地方的也不如这家。

    吃过之后,果不其然,肥肉不腻,瘦肉细腻,搭配的青椒豆腐口感特好。

    吃完了饭,这位好心的维族大哥,才说出了自家的目的,他是一位中间人,不过他做的不是玉石,而是古玩,当然,古玩当中也会涉及一些古玉,不过今天这次却没有古玉。

    听说了这里有个人家急需用钱,所以要卖出家里的一些家具和古玩,他才会跟这个旅行团搭讪的,因为现在这个季节,实在不是做中介的好时候。

    韩孔雀是知道这里的历史的,如果不是做局,也许还真能淘到一些宝贝,而在听说有一对古老的家具之后,韩孔雀就更感兴趣了。

    步行没用十分钟,他们就到了一户人家门口。

    他们这些人当中,除了两个身材高挑的美女之外,还有另外三个男人,一个年轻人和两个老年人,两个老年人年龄大了,也没有说名字,韩孔雀和黄山,只能叫大叔。

    那名年轻人叫吴东,身高一米八三,长的同样是浓眉大眼,挺拔的鼻梁,很是显眼。

    也许是因为常年锻炼的关系,全身上下没有一丝赘肉,给人一种气宇轩昂之感。

    再加上他经常笑呵呵的,一眼看上去就是个阳光青年,因此许多人对他的第一印象都非常好。

    韩孔雀和黄山跟他们混了一天多,已经知道他们的关系,这五个人是一家子,两个女孩和青年,是两个老人的侄子儿女。

    他们算是陌生人,所以没有任何利益掺杂,所以大家这段时间的相处,也算是其乐融融。

    看韩孔雀和黄山十分感兴趣,吴大叔和吴二叔都有点惊讶。

    他们两个老人,都是懂行的,自然对掏老宅子感兴趣,他们还真没想到,韩孔雀和黄山居然也是兴致盎然。

    “小韩也懂古玩?”吴大叔开口道。

    韩孔雀笑着道:“学过一点皮毛,吴叔是行家啊?那可要多多关照了。”

    吴大叔笑呵呵的道:“我算什么行家,只能说是业余爱好,我侄子跟着我学了几天,也懂一些,你们多多交流一下吧!”

    黄山看吴大叔得意的样子,就想说点什么,不过他还没开口,就被韩孔雀挡住了:“那还真的想吴兄弟请教请教。”

    “没什么,我学的不精,要说高手,还是我大爷和我爸爸。”吴东信心十足的道。

    韩孔雀和黄山全都无语了,看来这家人还真是不懂得谦虚,当然,也许人家真的是有本事,所以韩孔雀也没法接口。

    幸亏此时到了目的地,众人没有再多说,就朝那户人家走去,此时韩孔雀才开始打量起四周来。

    这户人家是典型的古代四合大院的风格,虽然不像那些特别大的院子那般上万平方米,但是千多平米还是有的。

    整个院墙看起来特别高大,好像一座城堡一般,看上去就知道防御性肯定极强,这种房子在西疆是很不容易见到的,但只要见到,就肯定是古代重要建筑。

    那位维族大叔上前敲了敲那户人家的大门,没一会就有一位老大爷开了门,老大爷看上去七八十岁的模样,不过穿戴的挺精神,走出门后就对着众人拱了拱手道:“刚才就感觉你差不多要来了,请进吧!”

    说完做了个请的手势,其态度不冷不热,一点都不像那位维族大叔说的,是有求于人的样子,看来事情并不太简单。

    走进院子之后,韩孔雀不停的打量着四周,建筑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