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炳元只是一个市公安局局长,连林原市委常委都不是,他的调任用不着通过省委常委会,周至诚直接给公安厅厅长打个电话打声招呼就成了。周至诚心想非常时期,得上非常手段,自己给省厅厅长打招呼是最方便最快捷的手段,省厅要调人,林原市委不可能不放,这样就绕开了林原市委,谁知道沈炳元幕后的主使又是谁,就凭拆除方根本就指使不了沈炳元。周至诚偏过头,说,国良秘书长,你这就给省公安厅打电话,取得省厅支持,我不管省厅用什么方法,必须让沈炳元在二天内离开林原,上省厅报到也好,调到其他市局也吧。
付国良点点头,说我明白。拿起电话,起身走了出去。
周至诚想了想,沈炳元一旦调离,其空出的局长人选就是一个需要处理的问题,现在最好的方法就是由自己亲自点将,交由林原市委讨论通过,报省公安厅批准,要是让林原自选,如果换汤不换药还是一个麻烦。周至诚说,杨志远同志,你是林原人,你对林原的情况熟悉,是否有合适的人选接任沈炳元同志的局长职务。
杨志远虽然是林原人,但和市局的领导都不熟悉,也就无所谓了解,此事事关重大,杨志远摇头,实话实说,说,省长,我与林原市公安部门的领导没有什么接触,这个我只怕没有发言权。
周至诚说,非常时期非常阶段,我们就没有那么多的程序可讲,为方便工作的开展,如果调查组的同志有合适的熟悉的人选,他可以提出来,我会向省厅和林原市委推荐。对了,我们调查组就有省公安厅的同志,说说,在林原的副局长中,有没有合适的人选可供推荐。
谁都知道这是一个好机会,可谁都知道事关重大,一旦推荐的人选有问题,那肯定会殃及自身。省公安厅的成员说,省长,以目前的情况,谁都不能保证林原公安部门的其他领导就没有涉入其中。省长,从其他市局选调人员行不行?
周至诚沉思了一下,说,外市的同志对林原的情况不熟悉,一时难以开展工作,我看这个人选最好还是在林原选调。
第十七章:水落石出(1)(二)()
周至诚突然想到了一个人,他看了杨志远一眼,问,杨志远同志,我记得在上次在杨家坳开全省农村经济工作会议,我感觉那个新营县公安局局长的组织能力、现场指挥能力都还不错,怎么样,这个人,你对他了解多少?
省长这么一说,杨志远还真觉得省长的这个提议不错,洪然这人正直,是个不错的人选。杨志远心想林原公安系统肯定有比洪然更适合局长这个位子的人选,可就因为大家对其不了解,才不为省长所知,洪然就因为上次在杨家坳因为负责会议安全保障的缘故,与省长有了几次接触,给省长留下了印象,才会有了今天这个机遇。所以说,仕途上的事情真的很难说,人人都在感叹伯乐不常有,其实伯乐不是没有,而是你自己根本就不曾为伯乐注意到。
既然省长主动提起,杨志远也不避嫌,说,新营县公安局局长洪然同志同时也是新营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洪然同志我比较了解,和其接触的也多,能力和人品都不错。
周至诚说,那好,既然如此,我会向省公安厅、林原市委建议调洪然同志任林原市公安局第一副局长,代行局长之实。
杨志远知道省长这人做事一贯稳妥,既然是他推荐的人,他肯定还会让组织部门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临时启用洪然实属权宜之计,既然他杨志远跟洪然熟悉,那么启用洪然肯定会对调查组今后的工作开展有利。如果事后组织部门对其进行考核,对洪然进行充分的肯定,符合省长的条件,那么省长肯定会建议林原市委和省厅对洪然予以转正。杨志远认识洪然有多年了,以他对洪然的了解,他相信周至诚省长对洪然了解的越深,林原市公安局局长的位子就非洪然莫属。
省长在和调查组的成员开会,徐建雄和胡捷都不敢走远,在三招待所的其他会议室呆着,相对来说,徐建雄还只是心有忐忑,胡捷心里却是惶恐不可终日,似乎感到一股滔天巨浪已经迎面朝自己扑来,自己很快就会陷入没领之灾。徐建雄和胡捷两人各怀心事,都是眯着眼在思考问题,这间小会议室一片寂静。搞得两人的秘书,做什么事情都是轻手轻脚的,生怕惊扰了自己的老板。
周至诚省长和调查组的成员开完碰头会,这边会一散,周至诚就指示杨志远把徐建雄和胡捷叫过来。杨志远到了小会议室,听见有脚步声由远而近,徐建雄和胡捷立马就睁开了眼睛,一见是杨志远进来,两人赶忙起身,一脸的媚笑,说,杨秘,会开完了,省长有何指示。
杨志远感慨,心说这人啊,还是要踏踏实实做事,一个市委书记一个市长,都是一方要员,要真是天地无私,抱有一颗拳拳爱国爱党爱民之心,光明磊落,一身正气,何必要对自己这么一个小秘书,如此媚俗。
杨志远笑了笑,说,徐书记、胡市长,省长让你们过去。
徐建雄和胡捷一听,赶忙朝外走去。周至诚看到两人进来,喝着茶,眼皮都不抬一下,付国良笑了笑,说,徐书记、胡市长来了,请坐。
徐建雄和胡捷这才做了下来,这种场合,两人的秘书自然不会傻不拉叽地进来给自己的老板端茶递水,只能在外面走廊的不远处呆着。
周至诚一看,两人坐了下来,周至诚也不想废话,直接说,刚才省公安厅来电话,需要调沈炳元同志到省厅工作。为配合调查组的工作,我建议林原市委调新营县政法委书记洪然同志任林原市公安局第一副局长,主持工作。
徐建雄和胡捷都不太知道洪然是谁,一时有些发愣,心想既然洪然是新营的,那只有一种可能,此人肯定是杨志远力荐。省长都说的如此直白了,徐建雄和胡捷也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点点头,说,明白了,回去后马上落实省长指示。
周至诚省长挥挥手,说,去吧,赶快把此事落实到位。
胡捷知道省长这是要动真格的了,事已至此,自己已经无力回天了。
徐建雄起身,说,省长,您什么时候回榆江,我们送送你。
周至诚说,这就不必了,我自己安排,用不着你徐书记操心了。
徐建雄一看周至诚态度淡淡的,也就不再多说,赶忙和胡捷回市委召开常委会,讨论落实省长提名洪然主持林原市公安局工作的问题。
省长待徐建雄和胡捷离开以后,也站起身,和付国良一起动身回省城。杨志远和张博、安茗送省长下楼。省长对安茗一笑,说,丫头,每次都是匆匆忙忙的,什么时候我们坐下来好好说说话。
安茗点点头,说,省长伯伯,只要你有时间,我随时有空。
周至诚一笑,说,好。
然后对张博和杨志远摆摆手,说,我随时等着你们告诉我事情的真相。
张博和杨志远点头,说,我们一定不会让省长失望。
三台车鱼贯而去,朝榆江驶去。吴彪没有随同省长一同回榆江,虽然吴彪不是调查组的成员,但省长担心调查组人手不够,特意允许吴彪他们留下来,协助调查组工作。
对于为何让自己接任林原市公安局局长,洪然根本就不知道这背后的故事,当林原市委组织部长通知其到组织部谈话,他还是懵懵懂懂的,组织部长宣布市委调其任林原市公安局第一副局长,代行局长一职之时,他一头雾水,心想这事情也来得太突然了吧,按说如果市委有考虑,自己岂会不知道一点风声。组织部长说,洪然同志,关于回新营交接的事情,先放一放。待林原的事情处理完毕,再回新营不迟。
谈话完毕,组织部长亲自送洪然来到市公安局,在中层干部会上,由组织部长亲自宣读了市委的任命和省厅的批复。事情来得如此突然,让洪然一万个没想到。
洪然直到上任第三天,他才知道事情的缘由。这天杨志远杨志远带着调查组的二位同志直接到了洪然的办公室,洪然知道省里派了调查组在林原调查高架桥坍塌的事情,市委也有要求要其全力配合调查组的工作,但他并不知道杨志远也在调查组里。洪然今天刚到办公室就接到办公室工作人员的电话,说有调查组的成员上门,需要市局协助调查。洪然赶忙迎了出来,刚走到走廊,就看到杨志远带着二个人走了过来,洪然很是意外,说,志远,你怎么来了。
杨志远说,无事不登三宝殿,这次来是有事情需要洪局帮忙。
洪然说,志远,你可别告诉我你就是调查组的杨组长。
杨志远点点头,说,还真让你说着了。
洪然这才有些明白,自己的这次突然调动,只怕和杨志远有些关系。
此时调查组的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承包高架桥拆除业务的某公司法人代表和林原项目部的经理都已经被秘密的控制了起来,考虑到其法人代表可能牵扯到暗箱交易,对其的控制调查组略作变通,杨志远通过合海市的罗亮书记安排市政公司以洽谈业务为名,将其约至合海,然后对其进行了控制。
通过对拆除公司林原项目部经理的审查,和两天来的外围调查,林原此次高架桥坍塌的死亡人数可以确认的至少为13人,至少重伤5人,项目部的经理只负责清理现场,伤亡者具体送忘何处,项目部的经理并不清楚。有种种证据表明,时任公安局局长沈炳元在这个瞒报事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市公安局有上十名民警参与遗体的转移工作。杨志远这次来,就要带这些涉案民警回去协助调查,落实遇难者的遗体和重伤员的具体去向,从而对伤亡人数予以真正确认。
这种事情没有什么好说的,洪然一个电话,通知政治部按杨志远提供的名单通知涉案人员到市局开会。
第十七章:水落石出(2)(一)()
一周后,林原高架桥坍塌事件,终于得以真相大白,此次遇难者最终确认的人数为15人,重伤8人,轻伤32人,属特大安全责任事故,需上报国务院。
经调查组调查,此次坍塌事件由于发生在早晨7:12分,正是上班和上学的高峰时期,林原市委市政府在这次坍塌事故中存在着严重的渎职行为,高架桥处于为林原市中心区域,林原市委市政府对如此重大的存在安全隐患的拆除工程掉以轻心,没有采取断然措施,没有安排交警部门对拆除路段进行全路段封闭,任由过往行人通行,致使过往行人伤亡是其次要原因。而主要原因是此次真正负责拆除工程的施工队为一临时搭建的草台班子,真正与市交通厅签订拆除工程的有资质的公司在拿到拆除合同以后,因为马军提取了部分业务费,感觉无利可图,收取部分佣金后,将拆除工程直接转包给无资质的公司,该公司在承接此业务后,为谋取利润,采取简单粗暴的拆除方案,在夜深人静之地,用炸药直接对桥墩实行爆破作业,事故发生当天早些时候,拆除方用炸药炸塌其他桥墩后,拆除方没有注意到炸药的冲击波已经引起了10到15号桥墩桥面的松动,没有设立警戒线,停止施工以后,也没有派人值守,任由车辆、行人于桥下通行,致使松动的桥面在早上7:12分坍塌之时掩埋了过往的行人。事故发生,林原市市长胡捷到现场后,指示相关人员对死伤人员故意瞒报少报,安排市公安局的民警讲遇难者的尸体藏匿在各个殡仪馆,重伤人员则安排在市内各个重症室,安排专人值守,故意隐瞒事实真相。而且林原市在展开救援的过程中,措施粗暴,动用大型的挖掘设备野蛮施救,虽然目前已无证据证明,其在施救过程中是否对遇难和受伤人员造成二次伤害。但不排除有此种可能的存在。
鉴于林原市委市政府在此次事故中存在这严重的瞒报和渎职失职行为,省委决定免去徐建雄同志林原市委书记的职务,建议林原市人大免去胡捷的市长职务,对其存在的其他经济问题另行立案调查。
杨志远因为还在调查组,对常委会上的事情并不了解,但事后听说,在当天的常委会上,周至诚省长痛心疾首,说,这难道就是我们党的事业需要的干部,为了自己的私利,为了自己的一顶乌纱帽就全然不顾百姓的死活?我看了胡捷的简历,他也是贫苦出身的孩子,也曾有过饥不裹腹的日子,我不相信他年轻的时候就没有过满腔的报国之心,他年轻的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有益的事情,可为什么随着他职务的升迁,他处得位置越高,反而离劳苦大众越来越远,他不但忘祖而且还忘了宗,真不应该啊。为什么胡捷的问题直到现在才为我们发现和重视,如果没有林原高架桥坍塌事故,胡捷现在是不是还会在大会小会上道貌岸然,以牺牲百姓的生命而把一个官僚拉下马,这样的代价是不是也太大了。一个胡捷倒下了,会不会还是另一个胡捷站起来?我们是不是该反思一下,腐败的生成不会是一日二日,它也有一个过程,在它刚刚萌芽我们为什么就没有发现,为什么没能铲除它,非要等到其根深叶茂,这时候才动手清除,这样的伤筋动骨。腐败它影响的不只是一个人一个个体,它其实关系到一个政党的生死存亡,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有前车之鉴的。我们中国人自古就讲究饮水思源,我们的党之所以取得革命的胜利,正是因为有了人民群众的支持,才有了今日的成功,那么我们党的源头是什么,不是其他,而是天下苍生百姓,苍生百姓才是我们绵绵不断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源,如果源头断了,又何谈什么生生不息,万古长青。我认为对于像胡捷这样的枯枝败叶,必要坚决铲除,绝不能姑息养奸,我看今后有谁还敢心存侥幸。
据说,马少强在当天的常委会上一改平时里的神气,坐在常委会上灰头灰脸,整个会议马少强从头到尾竟然没有说一句话,这种情况要是放在往日,只怕任谁都不会去想象。这倒也还好理解,因为胡捷到目前为止一直都是三缄其口,对任何的事情,即便是有了真凭实据,他也是如此,既不承认也不否认。目前也还没有证据证明林原高架桥坍塌的事情与马少强有什么直接的关系。但谁都知道胡捷是马少强的左膀右臂,胡捷就任林原市市长是马少强力荐的结果,胡捷问题严重,与马少强会与之没有一丝的关系,说来谁都不会相信,尤其是现在他的儿子马军已经牵扯其中,马少强只怕一时还真是说不清楚。谁都知道胡捷之所以三缄其口,是因为他还心存幻想,他是在等,等什么,等他身后之人出面为他开脱。
杨志远他们对项目经理、法人代表进行讯问,两人异口同声说到马军在中间提取了50万的中介费。张博一听此事涉及到马少强的儿子,觉得此事非比寻常,赶忙让杨志远请示省长该如何处理?周至诚省长在听了案情汇报后,毫不迟疑,说,不管涉及到谁,只要他触犯了法律,都给我一查到底。
马军是在解放路酒吧一条街被杨志远带回协助调查的。高架桥坍塌后,马军就像人间蒸发了一般,不知所踪。马军失踪这种事情自然不好直接向马少强询问,只能在外围进行调查。侦察人员对平日里与马军走得比较近的几个少女进行布控、跟踪,终于在前些天,发现马军出现在解放路的一家酒吧之中。侦察人员赶忙向张博和杨志远汇报,杨志远带着吴彪立马赶到酒吧。
杨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