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市井贵女-第2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喜达当面冷嗤:“廖家刚刚搬来厩?还是二十多年来全都病了;睡着了?我年幼需要人撑腰的时候你们在哪里?现在我还真不需要你们撑什么腰。”说完也不顾廖家一众人难堪尴尬的脸色;拂袖而去。

    直到廖家怂恿廖氏联合欺骗金喜达;欲以“生米煮成熟饭”之局强制金喜达娶廖家女儿;不曾想竟被一个五岁的孩子听见;告诉了金喜达。从那以后别说廖家;金喜达连亲生母亲廖氏都疏远了。

    再后来;廖氏和离;母子关系倒是好了;廖氏却完全站在了金喜达那边;别说对廖家言听计从了;根本小心防备着廖家;生怕对她儿子和义孙子不利。

    到现在;有了这小小的金皓熙;廖氏竟然连亲孙子的诱惑都不在意了。

    看着廖家人忿忿而去;金老夫人无所谓地笑笑;继续逗两个小宝贝;可惜他们还太小;并不懂得别人在逗他们。自然也不会回应;没一会儿又睡着了。

    金老夫人的脑子不是很灵光;但是一旦她认准了一个理。就很执着。现在她认的理就是“儿子喜欢就好”。

    管妈妈给老夫人端来了红枣羹;老夫人早上吃得少了。一见两个宝贝曾孙醒来;立马就“饱了;不吃了”;满心欢喜地跟俩小宝贝说话;却没想到金家的人和廖家的人这么早就过来“问安”;打扰她和曾孙联络感情。

    管妈妈站在一旁欣慰地笑;自从有了金皓熙。老夫人的腰背更加挺直了。若不是当年老夫人突然开窍;哪有这些年如此顺当如意的生活;连带她都跟着享福。因为她是跟随老夫人身边最久的妈妈;几位主子都敬她一分。

    现在管妈妈的儿子孙子不是在两侯府的庄子里当差。就是在铺子里;管妈妈再三交代他们不可心高骛远;只要他们守好本分;即使以后老夫人和她不在了;主子们也不会亏待了。

    二皇子府里。马凌儿同司马妍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聊着;马三爷被终身剥夺带军的权利;让马家的士气和风头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自然也影响到了以马家为最大支持力量的二皇子和马家的孙女马凌儿。

    司马妍担心的是马家真的动过与缅甸国勾结夺嫡的心思;她也希望二皇子能上位。那么她以后就是母仪天下的皇后;夏书瑶见了她也得下跪。

    可是她虽然是女子;却因为自小聪慧且有辅佐提点齐浩宁的计划齐浩宁早前一直被传为文不成武不就;偷偷看了不少史书;又经常出入、甚至小住在慈宁宫;还是比多数闺阁女子多懂一些帝王之心和权谋之术。

    皇上那样自我的人可以被讨好;但绝对不是可以被算计的;尤其是自己的儿子。表面看起来皇上迟迟没有立储之心;但是谁知道呢?多年以前;她才六七岁的时候;有一次就听到太后跟身边的嬷嬷随口说了一句:“皇上的心思连哀家这个亲娘都摸不透;何况那些人?”

    在司马妍看来;几个皇子;包括已经封王的宁王和贤王;都不如皇上太多了;这应该也是皇上迟迟没有立储的原因吧?

    司马妍委婉劝过二皇子;但是话才说一半就被他不耐地打断了。自那以后;司马妍再没有说过;她发现;二皇子唯一一点像皇上的就是自我;但…。她很想告诉他……自我也是需要有资格才行。

    司马妍心里清楚;二皇子愿意娶她并不是因为他喜欢她;一来是因为她过世的父亲在军中的影响力;二是太后对她的宠爱;还有她美女加才女的名声可以满足他的体面。

    夏书瑶在御花园莲花池中跳舞那次;她就注意到二皇子看着夏书瑶的眼里夹杂着懊恼的热烈。其实她倒是希望二皇子当初能夺得夏书瑶;那样;她同齐浩宁还是有希望的。

    可惜;齐浩宁那么地迫切……而且;金喜达和夏书杰那么精明;又深得皇宠;又怎么会让夏书瑶落到这个坑里?

    司马妍自嘲地笑笑;如果说大婚前还有一些期待的话;在同二皇子成亲、更多地了解他之后;在马贵妃几次婉转的暗示之后;她现在是小心翼翼自保多过期待。

    马凌儿更糟糕了;她近来心情本来就愈发不好;从南宫淼怀孕;到南宫淼腹中胎儿被确定为双胞胎;再到夏皓轩和金皓熙的安然出生;每一次“夏家喜讯”的传出都让她心如针扎。她已经成亲快两年了;肚子却一点动静都没有;莫不是她真的就比南宫淼差?连生孩子都不如她。

    之前郁正然总是说不急;可是最近他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出府和关在书房里的时间越来越多;问他;却只是摆摆手说没事;让她不用瞎操心。

    马凌儿下意识地觉得;他是嫌弃她了。也是;别说大户人家;就是一般不愁温饱、富有一点的人家;妻子进门一年还未怀上的;婆婆铁定要往儿子房里纳妾塞人了。即使是效人家没那么多闲钱纳妾;脸色也是不好看了。

    何况她成亲眼看就要两年了?

    前几日;母亲马大夫人就提醒她主动给自己的陪嫁丫鬟开脸;丫鬟的身契在她手上;好掌控;生了孩子也可以养在自己身边。过两年;如果真的还是怀不上;就将孩子落在自己名下。母亲还劝她多给郁正然纳两房妾。重要是她自己挑选的好拿捏。

    马凌儿从小就觉得男人三妻四妾是正常的;她的祖父、父亲、叔伯都有多房妾室。只是。厩里谁不知道永平侯爷立誓“只娶一妻”。南宫淼可以享受到的幸福;可以让人人羡慕;她为什么不可以?即使永平侯也有说“三十无子;方可纳妾”;可郁正然离三十岁还早呢。

    马凌儿突然喃喃地问道:“表嫂司马妍虽然比她小;但二皇子却是她表兄;你说永平侯夫人是不是也沾了福星郡主的福气?听说皇后娘娘就是用了福星郡主献的蜂蜜才怀上宝玉惺子和珠玉小公主的。”

    虽然她也嫉妒书瑶。但是同南宫淼比起来;她宁愿相信南宫淼是沾了书瑶的光。如果当年是她嫁给书杰;现在照样也能顺利生下双胞胎。很多人都在说;两侯府因为有福星郡主。变成了充满福气的地方;连金老夫人这些年都越来越显年轻;气度和人缘都越来越好了。

    司马妍撇了撇嘴;她才不相信什么“福星”之说;莲居士当年不是也被传为“福星”?现在呢?据说这次就是因为她。宁王和于家才遭了大难;还连累了宁王一系不少人;甚至二皇子和马家都……

    什么福星?灾星还差不多。

    不过;书瑶的“福星郡主”封号是皇上当众亲封的;司马妍脑袋没昏。自然不敢妄加评论;即使这里是二皇子府;是她的地盘。

    可是她也不愿意承认夏书瑶真是什么福星;索性没有回答马凌儿的问题;反问道:“你五婶当年怀的不也是双胞胎?还有这次撞南宫淼的那什么楚家姐妹不也是双胞胎;他们同福星郡主有什么关系?”

    马凌儿下意识地辩驳道:“五婶不是……一尸三命了?那楚家姐妹撞人都没把孩子撞掉;还差点把自己毒死了。”

    马凌儿还想说什么;二皇子府的一个婆子拿了一个信封进来:“郁夫人;郁大人的随从送了一封信过来;说郁大人有急差出京了;大概两个月左右才回京;这是郁大人留给您的信。”

    马凌儿一愣;什么急差这么急?两个月?郁正然新近刚刚调到刑部;就有外地的远差;还是急差?

    一边吩咐让来人进来;一边急急拆开信看;不多字;就三句话:急差出京;去豫州;勿念。有事情可与郁妈妈和郁先生商量。有闲也可回马家小住;安抚祖父。

    跟婆子进来的是左贺:“夫人;老爷回府收拾行囊;想必这会儿应该已经出发了;夫人如果没有什么吩咐;奴才这就赶紧追老爷去。”

    马凌儿也不好多问什么;只好道:“你去吧;你们二人要照顾好老爷。到了之后;有可能的话;给府里捎个信。你同老爷说;我会回马府小住十天半个月。”

    ps:

    左手手指的问题比我想象的要严重;是颈椎出毛病引起的;有两项大检查预约在周五了中国人可真多啊;做个磁共振要排这么多天。本周休假;所以;周二到周四;还有周六三更;周五只能一更了。感谢福晋书友的粉红票!感谢lcyycllcy书友的粉红票!感谢淡雨思涵书友的平安符!感谢安静吧2013书友的粉红票!感谢香芽曦书友的粉红票和3张满分评价票!感谢63203516书友的粉红票!感谢molihua0963书友的2张粉红票!谢谢啦!呃;还有一位匿名的书友打赏了一枚平安符;谢谢啦

    如果您觉得网不错就多多分享本站谢谢各位读者的支持

    ;!

    更新快无弹窗纯文字

第383章 疑 (一更)() 
马凌儿正好也想回马府几日,一来,祖父已经把自己关在书房里闭关好几日了,谁也不见,她回去也没有见着。祖父一向最疼爱她,而且马家是她的依靠,祖父是马家的支柱,住在马府里,她日日给祖父送饭,应该能打动祖父见她一面,她才好劝解。

    二来,她想让母亲请高神医过来给她看看,但是又不想让外人知道,郁家的郁妈妈和郁先生,她更要瞒着他们,他们眼里都只有郁正然,恐怕早就对她迟迟未孕心有埋怨了。

    三来,也许她真的需要好好想想给郁正然纳妾的事了。

    南宫淼所想同马凌儿正好相反,她到希望马老将军索性倒下,马家没有了支柱,也许心就没有那么大、胆子就小了。

    其实只要二皇子没有忤逆之心,他并不是没有希望的,早些年皇上确实最疼二皇子,说性格最像他,四皇子虽为嫡出,却是优柔寡断,为帝王之大忌。

    姑嫂俩又说了一会子话,似乎并不投机,各有各的心事,马凌儿起身告辞了。

    此时的郁正然没有像平日出门一样骑马,而是坐在马车里,他的心里有些烦躁,又有些释然。

    前几日,他派出去查探的人得到一个让他“震惊”的消息,他“姨娘”宋氏生前的一个青梅竹马的表哥竟然在他们的家乡豫州给宋氏设了一个衣冠冢。

    郁正然跟郁妈妈“闲聊”时套出了生母宋姨娘的一些生平之事。郁妈妈是宋姨娘娘家的家生子,主家赐姓“宋”,本应该是宋妈妈的。

    郁妈妈从小同宋氏一起长大。名为主仆。宋氏却待她亲如姐妹。所以。同少主谈宋氏是郁妈妈最有兴致的事,唠唠叨叨从小到大地回忆。

    郁正然也不打扰她,津津有味地听着,让郁妈妈越发兴奋,甚至不自觉地说出宋氏被家人送去做妾前同她表哥关系很好的事。那位表哥甚至还追随宋氏离开家乡,只为守护她,有她的消息。

    不过,当年郁妈妈才见到郁正然就领命带着郁正然离开去了西南的喀城。这么些年也顾不上宋氏那位表哥的消息,不知道宋氏难产死了之后他去了哪里,是死还是活。

    郁正然当时只是突然兴起寻找那位“表舅”的念头,没有明确的目的,只是“好奇”。他想,至少可能让郁妈妈得知故人的消息吧,郁正然对郁妈妈是有感情的,甚至是亲情。

    没想到,派出去的人竟然真的在宋氏的家乡一处山脚下找到了“表舅”,他早已经成亲生子。一家人在那山脚下有一个小庄子。

    而“表舅”每日都要去那座山腰上的一处衣冠冢,衣冠冢墓碑上刻的是:阿娇之墓。郁正然听郁妈妈说过。宋氏的闺名就叫阿娇。

    可是,墓碑上刻着的时间却在郁正然生日前近一年。

    如果那墓中埋的真是宋阿娇,那郁正然应该根本不是宋阿娇同他那位“父亲”的孩子。那么,他究竟是谁?

    郁正然让派去的探子在“表舅”家附近买了一座小院子,探子成了为少爷先行张罗别院的一对夫妇奴仆,郁正然这个“少爷”决定要亲自去豫州一趟。

    不想,老天助他,他正在寻找请假的时机和藉口呢,刑部就有一个案子需要到豫州寻找证据,而目的地所在那个镇子就在“表舅”家所在县的隔壁。

    这样的差事本是较低职位的下官办的,但郁正然立即以自己刚刚调到刑部,需要多多历练熟悉为理由向上官申请了这一急差,刑部尚书很看好文武双全的郁正然,本就有心培养提拔,见他如此脚踏实地,更是乐见并大力支持,二话不说,将这件差事派给了他。

    于是,郁正然有了一个天衣无缝的离京理由,公私兼顾。无论是上官、同僚、马凌儿,还是郁先生,都无从怀疑什么。

    郁正然坐在马车里,闭着眼睛靠在车壁上,听着骨碌碌的马车轮子声,心境慢慢平和下来。

    他有一种感觉,离豫州越来越近,他离某些真相也越来越近了。

    他心里甚至有了一种隐隐约约的猜测,虽然那样的猜测太大胆,但不是没有理由的。他也曾经问过郁妈妈,而后选择了相信郁妈妈没有说谎。可是,这会儿的他突然想到,并不一定是要郁妈妈骗他,或许,郁妈妈自己就是被骗的,完全不知道真相。

    如果真的如他所猜,许多事情就都能解释通了,可是,郁正然绷直了身子,紧紧握了握拳,如果真是那样,那位被自己念叨、崇拜尊敬了二十年的“父亲”也太狠了!

    郁正然不由地想起齐浩宁眼眶红红地说起他的父王母妃如何思念死去的长子,父王如何自责地差点折断自己的右手臂(因为他痛恨自己没有能够抓住被黑衣刺客抛落悬崖的长子)。

    每年长子生祭、死祭之日,雍亲王夫妇都要茹素一日,什么都不做,就坐在长子的灵位前陪他“聊天”,后来齐浩宁三四岁,懂事了,也加入父母的行列。直到现在,只要没有出兵,雍亲王爷依然保持着这种习惯,不过,加上了两日:先王妃的生祭和死祭。

    郁正然的心突然一阵刺痛,痛彻心扉……他既希望自己的怀疑是真的,又希望真相不是这样。在过去的近二十年,雍亲王爷一直是他心里最大的敌人和“父亲”大业的绊脚石,他甚至无数次地想去刺杀雍亲王。

    这时,左庆在车窗外问道:“爷,前面有一片小树林,要不要休息一下?”

    郁正然一口否决:“跟弟兄们说,趁着这时日头已经不大,加紧赶路,天黑之前就能赶到驿站,再好好休息。”早一日赶到豫州,他就能有更多时间去办自己的私事,就能早点从“表舅”那里探得他要的信息。

    左庆领命向后面的侍卫和刑部随从喊话,大家也没有意见,住驿站自然好过住帐篷,虽然现在还是夏日。(。。)

    ps:  先上两千字,洗漱一下出去锻炼锻炼。二更三千,今日三更哈。感谢 快乐无罪288 书友的粉红票!感谢 悠佐 书友的粉红票和满分评价票!感谢 蘭妮 书友的粉红票!感谢 埃及猫 书友的粉红票!感谢 lnf071028 书友的粉红票!感谢 夏陌1314 书友的粉红票!谢谢啦!

第384章 消息(二更)() 
赶出了齐浩宁的腰带,书瑶开始准备着要给义父做秋冬的新袍子了,雍亲王爷也要做两件,慢慢做,等绣好了托桂伯寄去,刚好可以做年礼了。准公爹那么享受她的孝心,又送了稀奇玩意来,若是去年做了今年没做,岂不让人失望?

    书瑶给齐浩宁做的那些物件,都托付了李挺之带去粤城,连雍亲王府管家桂伯也寄了一大筐子干货等东西。

    作为云丽的表兄,也是大舅子了,书杰自是指教了李挺之一番:“你这次南下,若能协助宁世子顺利完成任务,也是大功一件。你家里的事不用担心,我们和外祖家都会看顾着的。

    李挺之赶紧拱手行礼:“多谢表兄,表兄放心,我一定不负圣恩,不负祖父、伯父、还有表兄的支持。”

    太后和皇后体谅云家想多留闺女一两年的心情,同时俩姑娘刚从西北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