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参会人员纵然是在上面签了名字,并不具有法律上的意义。即便是违反了,充其量也就是追究不遵守民事协议,不会有强制性的效力。
但这个协议的意义是非常重大,而且影响也是非常深远的。这代表着华夏中医,有了一个全国范围内的统一行业自律标准。
放眼整个人类发展的历史,当代代表着最高规范人类行为的法律条文,无一不是从整体规范中细化并且加以完善的。
别说是一份协议不成熟,就是现行的法律法规,都有空子可钻,但法律的存在,最起码是代表了一种公平与正义,引导人们在法律的框架下生存发展。
同样,这份协议所代表的,也是绝大多数的中医人所具有的共同心声。
长久以来,很多的中医人并不是不愿意做传统留下来的东西,而是做了那种传统的东西,马上就会被其他伪劣仿者所淘汰,这只能说是一种环境之下的悲哀,甚至是一种时代的悲哀。
除了极个别的人,谁都知道这种不良的发展环境最终会使得大家全死掉。但在没死的时候,谁都咬牙坚持,希望那种良性的竞争环境能够到来。
林源所倡导的回归传统,提倡以医德良心建立起来大家共同遵守的秩序,无疑是顺应人心的。
缺陷是不可避免的,但整体的发展潮流,已经沿着这个有着太多漏洞和缺陷的起点,不可阻挡发展下去。
林源忙得不可开交,除了解答中医同行的疑问,和左益心,谢志坤这些人协商规则,还有就是各地方的中医人的邀请。
没办法,华夏人的接触就是离不开一个酒桌文化。无论是林源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都能够通过一定的渠道找到他,林源真的深刻体会到什么叫头大如斗。
让林源颇感意外的是,央视财经频道的芮蔓,找到了他。
各地的地方新闻媒体,都随着杏林会出台一系列协议而慢慢撤出了报道工作,剩下的,就是各个地方对于林源的公关了。林源怎么也没想到,芮蔓竟然在新闻已经被刨得差不多的时候,还过来找他。
“林源先生,是不是对我的到来感到有些意外啊?”很难想象,芮蔓充满了睿智的脸孔上,居然露出了略带调侃的笑容。
林源不好意思笑道:“是没有想到,我觉得新闻热点都已经被挖掘完了,好像没有什么能够称之为新闻之类的东西了。”
“恰恰相反,我觉得更深层次的东西,我还没有接触到。”
“哦?我不知道芮蔓女士是什么意思,我是真的想不出还有什么相关的问题了。您能够直截了当把问题说明么?”林源一边说着,一边引领芮蔓找到了一个比较僻静的房间坐下。
“嗯,我也说不上来是什么问题,但我以一个新闻人特有的敏感,感觉这件事情不能就此画上句号。”
“呵呵,感觉,难道芮蔓女士成就如此盛名,难道靠的是感觉么?”
“林源先生,我不是靠感觉成名的,但感觉帮助我很多次捕捉到了新闻或者是话题深层次的东西。您是中医大师级别的人物,您能够从中医的角度上对此给我解释一下么?”
“芮女士实在是高抬我了,大师一词实不敢当啊。要说人生于天地之间,顺天命成人意方可无咎,未知的东西太多了,我一介医生,哪里知道得那么多啊。”
这番话看似云里雾里,却是饱含华夏古文化经典之结语。
无论是中医,还是远古的华夏文化,其核心是讲究天人合一,认为天是不可抗的,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思想理论体系。
顺天承人,仅得无咎。这里的无咎,是周易当中的一句卦辞,取自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大意就是无论人怎么努力,也仅仅是没有灾祸,像芮蔓所说的那种依靠潜意识获得灵感,那根本就是无法解释的事情。
与其云山雾绕扯一顿,还不如直接就拿出古人的态度,说不明白的事情,我绝对不去强说。
芮蔓的眼里,露出了钦佩的神色。嘴角上扬,灿然笑道:“林先生对于华夏古文化看来是非常精通啊,这样说的话,我这次对于你的一些想法,就更没有错了。我们的节目已经播出了,效果很不错,但我觉得,你身上发生的故事,不应该仅仅这样精彩。”
林源摊手笑道:“可能是芮女士对我的情况有些乐观了,我本人其实并没有什么值得关注的,关键是我所从事的职业具有深厚的华夏文明积累,而且,现在华夏文明在各方面进行无可阻挡的复苏,我只不过是生逢其时罢了。”
“呵呵,林先生,生逢其时的人倒多了,能够有所建树的却是寥寥无几。我想,能够镌刻在历史史册上的人物,除了生逢其时之外,恐怕还是要有自身非常强悍的实力吧?”
“芮女士,您对我进行访谈,不是谈论我个人的能力吧?这让我多少有些不适,还是进入到您的话题吧。”
“对不起,是我有些跑题了。林先生,对于您在杏林会上的精彩表现,请接受我的敬意。您所做的一切,对于中医这一古老行业,乃至于对整个华夏文明的复苏事业,都是有积极意义的。我想问您的是,你对于中医的未来,心里是充满光明的感觉么?”
“我对中医,向来是充满光明的感觉的。因为我自幼学习中医,亲眼见证了中医的神奇,而且我自己也用中医为很多人解决了病通,从古到今,无论看到听到的,还是我身体力行的,中医都可以称得上是很实用的严谨的科学学科,这样的东西,是有着无与伦比的生命力的。”
“这个我都看到了,可是,在杏林会上,我发现了很不和谐的一幕,那就是有的中医人,在利益面前会放弃一些东西,您是怎么看的?”
“在法律的范畴之内,追求利益,是无可厚非的。我没觉得那些拿着自家祖传的东西去换取利益有什么不妥的。芮女士,好比说您有件传家宝,想要卖掉换钱,这是法律允许的,难道非要进行道德谴责才好么?”
芮蔓明显感觉有些惊讶,在她看来,林源这样宣扬回归传统,对于中医人倒卖自家秘方的事情会深恶痛绝,怎么会有这样的表现呢?
“林先生,我有些不明白,出卖自家的祖传秘方,就算不是愧对先人的行为,也无异于是把金饭碗当了换钱,您怎么对此如此轻描淡写?”
“呵呵,芮女士,中医的精髓在于它的理论体系,以及在中医理论体系之下的一系列的诊断治疗的手段。我曾经把祖上的针灸绝技全部传授给了外人,甚至是日本人,让更多的人学会这门技艺,不是能够更好为大众服务么?”
“林先生,我是知道这件事情的,对您无私的精神,也是钦佩的,可以说一下您这样做的目的么?”
“芮女士,类似我的烧山火透心凉这样的针法,整个世界层面上,会的不会超过十人,可世界上有多少人口呢?认知中医知道针灸可以治病的又有多少人呢?这些人群中,如果找我施针,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呢?”
“这个……恐怕是千金难求一针啊。”
“对,就是千金难求一针。如果会的人多了,这项古老的技术,就会以大众的价格为大众服务,难道不是很好的么?你可以随便找个真正的中医人问问,谁再学徒的时候,不是入门先学做人?没有医德的,断断不会传授真正的技艺。”
芮蔓频频点头,她有些明白,但又有些不太明白。
“林先生,您还没有回答我刚才的问题,拿家传的古方换钱,可不是什么医德的范畴吧?”
“中医博大精神,所有的药方,都是在严谨的中医理论之下通过长期的实践形成的。中医在发展的过程中,在战乱当中,在当代社会当中,丢失了多少的配方?这是个不可想象的数字,但中医还是绵延下来,为什么?底蕴!”
芮蔓被林源磅礴大气的回答给震住了,稍稍平静了一下,笑道:“林先生,您能够大致说说这个底蕴是怎么回事么?”
“从字面上理解,底蕴就是一件事物的厚度。中医几千年绵延,所积攒下来的,是一个平常人所无法想象的一个厚度,这种厚度,绝不是某一两本甚至是十几本上百本医书所能够涵盖过来的。更不是一两个十几个甚至是成百上千的药方所能够代表的。”
芮蔓带着非常欣赏的眼光看了一眼林源,说道:“林先生,我是否可以理解,您的意思是说,中医流失一些秘方,对于中医整体来说,其损失并不是那么大?”
第六百七十二章 再做一期节目()
林源摇头苦笑道:“芮女士,华夏一些中医秘方的流失,肯定不能用损失不太大来形容。我可以负责任的说,这种流失对于中医的损失是很大的。但我觉得,这种流失是无法动摇中医的根本的,仅此而已。”
要知道,中医的底蕴是经历了几千年的积累的,一个药方,几百个药方,对于中医这个庞然大物来说,不过是沧海一粟。
不管是多么神奇的药方,都不会是不可替代的。
就拿林源祖传的续命丸来说,这是林家先祖经过了几代人研究积累下来的一个非常宝贵的名方。
可是,续命丸如果不存在了,难道中医就没落了么?很显然是不能的。
而且,只要有中医理论在这里,会有无数中医同行研究,迟早会破解曾经存在的方剂,或者是能够找到替代的方剂。
中医是华夏文明的一座丰碑式的标志,它跟华夏的各个思想流派一样,都在华夏文明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整体而言,中医是有着独特的思想观的一门传统思想流派。不得不承认,在中医发展的初期,是跟一些祝由,占卜一些值得商榷的东西混杂在一起的。
古文字中,医字的中间就有一个大大的巫字。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巫医不分家是谁也否认不了的事实。就算是在大唐,医类学科里还有祝由科这一门类。
难能可贵的是,古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主流的中医,把祝由占卜这些东西,从中医中剔除出去,慢慢形成了一门比较专业,比较纯粹的专门以治病救人为目的的单纯学科。
要知道,华夏人历来是尊重传统,尊重祖先的。能把流传了几千年的东西给慢慢剔除掉,就冲着这份严谨,也应该给中医加上不少分。
都说中医的思想是唯心的,林源可不这么认为。
林源认为,中医是有唯心的成分,但总体而言,是在敬畏天地,也就是敬畏大自然下衍生出来的一套思想体系。
这样的体系,在华夏古文明中可以随处发现,也就是说,华夏古人对于世界的认知是充满大世界观的。
而因为当时所处时代的局限,一些现象无法解释,所以才会出现一些唯心的,形而上学的一些理论的出现。
有人曾经研究,东西方文明最大的差别就在于着眼点的差距上。为什么奠定当代思想体系的诸如逻辑学,物理学这些东西能够在西方出现,而东方则是没有出现,主要的原因就是东西方人在观察世界所采取的角度不同。
亚里士多德观察的是日常的一些行为,因而就能够根据日常的物体运动,人们的行为逻辑奠定了西方学科的基础。
而到了东方,看看号称是群经之首的《易经》,开篇乾卦就是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东方人,实际上也就是华夏人,一着眼就是广袤无垠的宇宙苍穹,然后是坤,也就是地,厚德载物,利生万物。
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东方思想所面临的尴尬问题就是没有足够的观察认知填补这个庞大的理论体系。因而就造成了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巨大的,鸿沟一般的强烈反差。
东西方文明的反差,其实也大体就是中西医的差别。
西医注重的是试验临床,也就是说,任何一种病症,都拿以往的实验数据或者是临床数据为金科玉律,根据已经发生的数字化案例,确定一整套的治疗机制。
而中医的治疗,则是完全个案个例,认为每一个人的发病机理可能都是完全不同的,而且人体的反应机制也大不相同,因而特别强调对人的诊断,然后就是辨证施治。
应该说,中医和西医各有各的强项,各有各的擅长,也各有各的缺陷。从诊断上来说,依靠医疗器械,和以往的临床数据得出的诊断结论,明显是不如中医把每一个病人都当成是一个个例来对待更加科学。
而中医对于个案的把握诊断,靠的是医生的个人感觉。要知道,个人的感觉往往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感觉和数据,人们往往会选择相信数据,这也是当代人们为什么会相信西医的一个原因。
在林源看来,中医系有着巨大的分歧,各有各的特点,不能说哪个就比哪个强,更不能说谁更胜一筹。两者都有从对方身上借鉴的地方。如果认为中西医水火不容,甚至是无法做到互通有无,那将是整个医学界的悲哀。
芮蔓听得连连点头,笑问道:“林先生,您说的未免有些悲观了吧。中医的情况我不太了解,而西医已经进入到电脑控制纳米机器人进入人体进行治疗的时代。虽然这还只是起步阶段,但未来的前景是非常光明的。在这种情况下,您觉得中医还会有抗衡西医的资本么?”
“呵呵,芮女士,无论什么时候,无论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最后都会有个共识,那就是越发展,人们对于中医的认识就越慎重。芮女士,你大概知道西方人目前有个观点,认为科学的终极是神学,西医和中医,发展到最后也可能会是这样的现象。”
芮蔓沉吟一下说道:“林先生,从您的话语中,我听到了无比的自信,请问一下,您的这种自信是来源于什么呢?难道就类似于您说的科学发展到极限就是神学这样的思想极限么?”
“呵呵,我是不会在思想发展的标准上推断未来的。”
林源给芮蔓举了一个例子,那就是在处理病患无法避免的疼痛的时候,中西医所采取的一些不同的方法。
就比如做大型的手术,病患因此而遭受难以想象的痛苦。
在手术的过程中,西医会用麻醉药物来让病人减轻痛苦,可等手术完成之后,那种难以想象的痛苦,会让病人有痛不欲生的感觉。
西医对此无能为力,只能任由这样的事情发生。
但在最近,西医一些研究者发现,在手术的术中和术后,用华夏的针灸技术,可以极大缓解病患的疼痛。
而且,在术后的恢复过程中,中医的一些保健类的食疗药疗,对于病患的恢复有非常神奇的作用。
目前,在美国的一些顶级的研究机构中,已经开始了对针灸的临床手术的课题研究,每年获得的科研基金,是非常多的。
这就说明,中医在向西医学习的同时,西医也在汲取中医的宝贵营养。
林源笑道:“芮女士,我所看到的,是中西医在不断互相影响,最后,会有一个相对互相融合的过程。这是大势所趋,可不是我胡乱预言的。”
“林先生,既然这样,那中医就应该积极和西医产生良好的互动,您怎么在杏林会上有回归传统这一说啊?”
“这是个很复杂的问题,因为中医在清末一直到现在,经历了一段非常让人痛心的过程,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中医丢掉的东西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