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严重后果……这意味着什么,费兰特?诺克斯自然是一清二楚,但他显然有备而来,并没有进一步提出任何缓和局势的建议,而是十分明确的向黄遵宪表示——美国无法接受中国将军事力量投射到加勒比海意外的地区,这将有可能加剧局部的军事对抗危机,中国政府将要对此负责,而这也是英国的大西洋立场,所以,诺克斯建议,立刻展开中美英三国的磋商,以确保三方不会因为大西洋的权益而陷入战争!
等黄遵宪于当天下午将消息向国内报告之时,威廉?塔夫脱总统已经与战争部长亨利?****生达成了共同意见,3月30日,英国驻美公使查克列顿爵士获得了与塔夫脱总统的秘密会面,两天后,他带来阿斯奎斯首相的回应——皇家海军将派遣由最新战列舰大胆号组成的战列舰队进入北大西洋。
这一消息,显然并未被北京方面获悉,但就在黄遵宪发回美英谈判要求的同日,正在旅顺军港观摩海军军演的秦铠已经意识到世界局势的突变,稍晚些时候,周瑞东内阁作出了立刻筹备谈判但同时进行军事动员的决定,北京政府可从未将进入大西洋视作什么容易的军事行动,实力——才是让中国能最后站稳脚跟的根本。
很快,美国方面在筹备三方谈判上的态度就引起了黄遵宪的注意,尽管北京已经在4月初就原则上表达了通过谈判解决大西洋上争议的意向,但至始至终未曾得到英国方面任何的消息,而美国政府则始终未作出进一步的沟通,很快,新的消息就证实了黄遵宪的担心。
等到了4月7日,从伦敦一个秘密情报渠道获悉英国已经组建了所谓北大西洋第二战列舰队的消息后,对于由6艘无畏舰、战列舰、2艘战巡、4艘轻巡的编制,这倒并非是什么大新闻,作为拥有20艘以上无畏舰的大英帝国海军,完全取得了在欧洲海岸线上的压制,整出一支支援美国的舰队,根本不在话下。
不过,让秦铠略感惊讶的则是这支所谓第二战列舰队的指挥官戴维?贝蒂中将,作为整个皇家海军在一战时代的核心人物,这位的名号和战力,甚至都能盖过如今风头正健的杰里科海军元帅,这位年仅41岁的英国中将,毫无疑问是皇家海军历史上晋升最快的将军,当然,这是刨除皇族军官外的考量,甚至超过了皇家海军至高偶像纳尔逊勋爵的晋升速度,更重要的是,这都几乎是基于他本人的奋斗。
所以,这绝对是一位值得仔细研究的对手,虽然秦铠并未得到关于所谓大西洋第二战列舰队的确切消息,但即便是用屁股来思考,也能看得出这次英国不寻常举动与美国人突然强硬态度间的联系,他立刻通过情报司,将自己对于北大西洋的考虑转给了周瑞东和许寿山。
“也就是说,如果美国佬决定不与我们谈判,或者是,谈判最终无法取得结果,美国佬会和英国人第一时间封锁巴拿马运河到海地太子港的通道,届时,我们在太子港的海军基地将陷入困境……终于巴拿马地区的局势,我认为美国人很难取得陆地上的胜利!”
军政部内,几个参谋正在为可能爆发战争进行着激辩,占据了巴拿马运河后,整个美洲都不得不认真看待来自中国的声音,而美国人一旦要选择战争,毫无疑问,巴拿马将是至关重要的战略要点!
“美国海军这几年可谓是发展迅速,吕将军的太平洋舰队也未必能轻易战胜,不过,我认为美国人未必只得关注,反倒是英国人更为麻烦,依照英国佬和美国佬两方的舰队重组,担任指挥官的必定是英国人,英国人指挥下的美国舰队,这才是比较麻烦的问题!”
“巴拿马运河……确实是关键……”
就在参谋和军官们的热议声中,许寿山皱着眉头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封电报,正是这封电报上的消息,让他此刻不得不仔细考虑军政部早先的部署,因为,一个新的威胁已经出现了!(。)
第1314章 西太平洋变局()
“立刻将这一消息电告太平洋舰队!”许寿山挥舞着手中的文件,站在悬挂着的巨大太平洋地图前面,仔细将一个标志军事驻军的蓝色旗子放在了澳大利亚右上的位置,那里是属于大英帝国的两处西太平洋殖民地——斐济和萨摩亚。
消息来安插在中国远洋贸易产业体系内的情报人员,由于斐济和萨摩亚一直来都是中国海外糖业贸易的重要口岸,所以在西太平洋地区有着数量不少的中国贸易点,这自然也少不了情报司安插眼线,不过原本安插在斐济的情报人员主要为了秘密调查英美舰队的消息,却意外的发现地理位置优越的路卡拉岛竟然出现了一处大型军港。
对于大英帝国皇家海军而言,早先除了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和悉尼拥有永久性海军基地外,并未将西太平洋岛屿列入防卫范围,毕竟向斐济、萨摩亚等殖民地主要是农业生产地,范围意义不大,但是,贸易繁忙的斐济港口,却拥有非常不错的条件泊锚军用船只,这显然是最终路卡拉港被选中的原因。
整个路卡拉的军港改造,显然早已秘密开始,不过由于英国方面进行了极其严密的封锁,加之中国对当地的关注点的盲区,所以一直并未被察觉,如今经过情报司调查,路卡拉军港已经初具规模,并且有一支包括1艘可畏级战列舰、2艘埃德加级巡洋舰在内的防卫力量。
可畏级战列舰,作为皇家海军在前无畏时代最具战力的战列舰,如今显然有些个落伍,但却绝对不是什么鸡肋,中国当时挑起的前无畏海军军备竞赛,使得这型战舰战力早已超过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可畏级,主炮从4门提升到6门,装甲和吨位都得到了提升,当然,代价则是战舰速度上仅仅达到及格线的18节,但这样的妥协,显然并非失败之作。
只是,英国人的对手显然并非德国,而是崛起于太平洋的中国海军,拥有强大海军传统和庞大舰队的中国海军面前,这样一支小规模驻防舰队显然并不足以造成任何压制力,这就更让中**方感到有些奇怪,太平洋舰队司令部在获得消息后的半个月内,立刻通过海军情报司重新进行了调查。
结果却让包括吕翰在内的海军高级将领们都大吃一惊,路卡拉港是一处U型离岸港,拥有良好的深水泊锚区,由于不具备观测条件,直到4月下旬,隶属海情司的C77号调查船在路卡拉附近放下一艘小型潜艇后才发现了英国人的秘密——路卡拉港内驻扎的并非仅仅是水面舰队,而是包括了至少一个编队的皇家海军霍兰德级潜艇。
如今的欧洲,德国U型潜艇在英吉利海峡给英国人造成了不小的麻烦,尤其是对于大英帝国庞大的海外贸易线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威胁,这一战术显然已经得到了皇家海军的重视,而英国人竟然将潜艇布置到远东太平洋上来了,这用意显然十分的值得玩味。
4月28日,华盛顿,在经过了近一个月的扯皮后,中英美三国的秘密磋商终于进入了实质性的谈判阶段,但让黄遵宪感到不解的是,美国国务卿费兰德?诺克斯在承诺条件上根本不作任何让步,英国驻美公使查克顿爵士更是提出要求共享巴拿马运河的利益交换条件,而英国人愿意拿出来的,则仅仅是对中国利益在大西洋上的保护。
事实上,作为如今的海权大国,在欧战爆发后中国海军早已形成了常规性的大西洋护航行动,而作为与同盟国关系密切的利益相关方,根本不担心遭遇德国潜艇的攻击,而与英国有着两国的和平协定,自然也不虞有太多担心,所以,这一所谓的利益交换,更大程度上只是美英两国试图拉中国入伙的尝试。
黄遵宪自然明白中国在欧战中的定位,至少在目前是不需要进行任何妥协的,除非有巨大的国家利益,而且也不应该是英美主导下的所谓利益交换,所以,他十分明确表示了异议,并且同时提出了中国方面的五点要求——核心只有一点,中国必须获得大西洋上的贸易利益,并不仅限于北大西洋,而是整个大西洋区域。
对此,英美两国自然无法认同,中国对欧洲的贸易完全无视欧战交战双方的立场,虽然在对德、对奥匈等同盟国的贸易并不涉及军备,但这也是协约国所无法接受的,这也是最终让美英两国准备联手的根本原因,让英国人坐上谈判桌的唯一原因,则是来自于那场远东中英大海战的失利,大英帝国无法再次承受那样的失利,尤其是如今欧战一团糟的时刻。
双方唇枪舌剑在华盛顿为国家利益博弈之时,威廉?塔夫脱总统于5月3日的内阁会议上作出了极其重要的决定,美国本土舰队将与皇家海军大西洋第二舰队进行整合,建立联合海军司令部,以确保整个东海岸形成最终的优势战力,确保两国秘密协定的履行。
而目标,毫无疑问则是已经将触手渗入加勒比海的中国舰队,而之所以塔夫脱总统作出这样的决定,战争部长亨利?****生拿出的报告显然拥有绝对的说服力——相比古巴危机时期的美国海军,如今的美国海军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奇沙治级战列舰到如今正在如今已经下水舾装的纽约级无畏舰德克萨斯号,美国海军已经跨越了从14000吨到28000吨的战列舰发展史,而美国海军战列舰的数量也史无前例的超过了28艘,这其中已经包括8艘无畏舰,虽然相比皇家海军超人般的20艘无畏舰,美国海军还略显稚嫩,但这毕竟是在自家门口作战,中国驻防太子港的海军舰队,仅仅拥有3艘战列舰。
刨除在西海岸和澳大利亚8艘战列舰,亨利?****生拿得出手的战列舰足足有20艘,虽然其中有些如奇沙治级略显老旧,但那也绝对是皮厚肉糙的铁乌龟,对付中国人进入大西洋的军力,理论上应该有着绝对的把握……当然,考虑到古巴危机时期,中国人带给美国舰队的心理创伤,这次联合海军司令部的组件,显然更能发挥出强大美**备的效能。
所以底气十足的美国国务卿诺克斯显然认为黄遵宪会作出让步,外交手段显然是他本职范围内的第一考虑,作为一名律师出身的国务卿,他也深谙讨价还价的谈判真谛,一旦能够与远东中国达成实质性的协定,毫无疑问将是自己政治生涯上最辉煌的成果,甚至足以促使自己在塔夫脱总统卸任后走上竞选舞台。
只是,很显然他完全低估了中国的强硬态度,黄遵宪虽然没有关闭谈判的大门,但已经明确提出了中国所谓不选边的立场,而且抛出了让美英两国困惑的选择——如果中国的立场得不到满足,将不得不放弃原有立场,这意味着进入对抗的立场。
结果双方持续3天的谈判只达成了一个意向性的结果,三方都承诺尽快恢复谈判,但完全没有达成任何实质性的内容……
5月4日,在美英两国正是宣布成立联合海军司令部的当天,中国政府也强硬的宣布了一个新的欧战人道主义援助方案,将向德国、奥斯曼帝国提供2500万元的人道主义粮食援助,以确保两国日益紧张的物资匮乏问题……虽然这仅仅是停留在纸面上的援助方案,要付诸实施,将会面临堪称难以克服的巨大困难。
英国已经彻底阻断了苏伊士运河上对德国以及同盟国国家的援助性贸易,当然,鉴于中国的立场,小批量的货物还是被允许通过,但这种大张旗鼓的所谓人道援助,尤其是粮食贸易,这完全无法区分军用还是人道用途的东西,英国人肯定不会松口,必然以各种方式阻止货物通过苏伊士运河。
当然,中国如今掌握的底牌显然并不止一张,巴拿马运河为中国商品进入大西洋提供了另外一个完美的通道,但巴拿马线显然也并非一路坦途,如今已经不得不面对美国佬越来越强硬的态度,自从施佩舰队在美国西海岸一番折腾后,美国政府已经强力表态,将阻止一切对德国的援助!
所以,这样的表态显然也是中国政府的外交手段之一,而这一消息也显然触动了欧美两国的神经,任何进入同盟国的物资,都将加强对手的力量,双方外交立场上激烈博弈之时,欧战的进程却再次发生了激烈的变化。
冯?兴登堡元帅统辖的德军东线战场上取得了惊人的进展,在击破俄国格尔巴仟山地的防御线后,虽然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雨季袭击,导致德军对东线俄军的追击速度大幅度降低,但是,在经过持续3个月的作战后,德奥联军已经彻底粉碎了俄国在东线的防御,并且于5月10日进入波兰华沙。
而更惊人的消息则来自于已经胶着的法国波尔多战区……(。)
第1315章 突破波尔多战线()
欧战东线,来自冯?兴登堡指挥下的德奥联军取得的辉煌战绩,显然也深深刺激了正与英法美联军进行堑壕和圆镐战争的法金汉上将,波尔多战线上,双方在持续对抗中,已经形成了泾渭分明的堑壕体系,即便拥有3个装甲师的德国西线军团,面对这样的防御体系也已经失去了最后那一点可能的机动性。
对此,法金汉上将也只能感慨于兴登堡的好运气,东线庞大的战局上,现在竟然还能面对一个毫无堑壕与铁丝网的俄军战线,兴登堡的集团军甚至可以任意的选择突破口去击破俄国人微弱的堑壕体系,而自己所要面对的,却是法国美酒之都外构筑起来的惊人的防御体系。
不过,随着西线战事的展开,他终于看到了胜利的希望,这其中自然得益于来自中国顾问关于战斗工兵的战术推荐,5月22日凌晨,在精心准备了近3个月的时间后,法金汉上将亲自来到距离波尔多前线仅7公里的秘密指挥所,亲自向第二集团军指挥官比罗中将下达了攻击命令。
随后,两天前才刚刚移防到新阵地的1200门德军各种口径重炮迎着东方升起的朝阳发出了震天的怒吼,漫天的硝烟和冲天炮火,在短短几分钟内就把整个波尔多…加龙河以东的阵地彻底淹没在弹幕之中,这一轮突如其来的炮击,显然并没有让近在咫尺的英法美联军感到任何的意外。
在过去整整半年多时间里,双方都在拼命的用圆镐制造出无数迟滞对手进攻的工事,而炮击毫无疑问就是双方互致问候而已,虽然今天德国人炮火有些个凶悍,但加龙河东侧的协约国阵地,早就密集布置了超过100个以上的重点防御工事群,并且迅速转化为永久性混凝土阵地,德国人的炮火虽然猛烈,但也就能摧毁表面阵地,根本无法撼动深入地下十几米的掩体。
不过。负责整个波尔多防卫的协约国指挥官毛拉利中将匆匆赶到位于波尔多市区的前敌哨所,却意外的发现了德军这次竟然放弃了以往的全面进攻策略,而似乎是击中优势兵力突击己方最为坚固的威尔勒要塞防区,外围的防区虽然也发生激烈交战。但炮火覆盖完全可以忽略……这完全是不可理喻的战术。
“毛拉利将军,我建议由我们抽调8个师立刻准备两翼的反击,一旦德军在威尔勒阵地前遭遇致命打击后,我们可以从两翼发起突袭,有可能的话。可以将加龙河东面的阵地推进几百米!”稍晚时候赶来的美国远征军潘兴中将兴奋的关注起德国人忽然变得愚蠢的战术。
要知道,法金汉所辖的3个德国集团军一直来就压制着不断从海上获得补给的协约国主力,尽管美国已经以最快速度向法国波尔多这个最后的阵地投入了近25万大军,英国也倾尽所能投入了15个陆军师,但协约国在这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