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息!”夏威夷军港内,长安号战列舰指挥官兼夏威夷分舰队司令柳河图站在海图面前。一边点击着海图指着海图上英美舰队和施佩舰队的标注,一边和正在看电报的舰队参谋长石彪颇为感慨的说道。
石少将参谋长石彪那也是南洋老兵了,不过,这位从枪炮军官走上高级军官位置的军人,最终选择了舰队参谋。而不是战列舰指挥官,显然也是找到了他发挥的舞台,他拿出测量尺在海图上勾画了一番,然后很确定的说道:“英国人、美国人应该很难预料到施佩舰队的动向,这足以造成整个美利坚合众国的大恐慌,不过……恐怕施佩不从我们防区穿过,将很难躲过美国两支分舰队的拦截!”
这推论让柳河图显然并不满意,立刻追问道:“我们帮着打前哨,跑夜里的时间差,也没法让德国人再返回南太平呀?”
“很难。而且英国佬、美国佬也不是傻子,恐怕会遇到大麻烦!”石彪在海图上画了几个舰队搜索圈,施佩舰队此刻已经远远甩开美国、英国舰队,抵达新西兰西北法属玻里尼西亚岛屿西面300公里的海域,而德国人这次没去打击这个小小的殖民地,显然也是为了隐藏自己的行踪。
石彪皱了皱眉头,早先施佩舰队从印度洋一路窜入南太平洋,并且躲进了萨摩亚群岛附近休整,也是靠着中国海军及时提供消息,甚至在途中还由德国人出手击沉了数艘英、美商船。押着俘虏,同时采用大量夜航的办法才避过了各国的耳目!
但是,这个办法在英国、美国都没意识到施佩舰队的方向时才能奏效,否则对方在相同海域搜索。就会发现有大量中国舰队也在干同样的事情,这难免也就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这可是南华军区司令部再三强调要避免的问题……毕竟中国在目前还未宣布参战,绝对不可以因为这些小细节带来外交上的被动。
“那就是说……施佩也将这次行动视作一次重大冒险!”柳河图站到窗口若有所思的说道,又转身在海图前面来回比划了好一阵子,“不管怎么样,让23驱逐舰小队先帮德国望望风。至少别让美国佬察觉!”
就在北京军政部得到来自夏威夷分舰队的电报,获悉施佩舰队因为在新西兰方向遭遇意外拦截,已经改变了既定在澳大利亚沿岸展开袭击的计划,转向美国西海岸准备大打出手时,许寿山显然也是大为惊讶,原本计划中,施佩舰队将在新西兰破交吸引一部分美国、英国舰队,然后在澳大利亚沿海进行中等规模的伏击,争取歼灭一部分协约国舰队。
但计划外的意外,显然让施佩作出了另外的决定,当然,北京方面显然从未将战略寄托在德国分舰队的身上,对于整个中国的战略而言,拖住美国、英国在远东的海上力量,让美国无法从容加入欧战序列,这才是最重要的结果。
施佩舰队显然正在往这个方向前进,但是,放弃眼前的目标,转而袭击更为虚弱的美国西海岸,虽然堪称妙棋,但也带来了巨大的风险,从新西兰到西海岸,6000多公里的航程,这几乎已经超出了大多数德国战舰的单次最大航程……当然,这可以通过俘获运煤船、自由港补给来完成。
更大的风险,则在于如今已经较为普及的无线电设备,长程无线电通讯早已实现了军事化用途,这意味着,万一在途中遭遇敌对国战舰,德国人的计划很可能就会泄露……
“泄露了,又有何妨?”正在军政部参与新军整编的薛超给出了许寿山也认可的答案,“美国佬的舰队都跑去帮澳大利亚了,西海岸除了与雷霆外,完全没有拿得出手的舰队,到时候给予他们反应的时间也十分有限,能做的,最多就是加强戒备……但这能阻挡13。5寸炮管子发威嘛!”
许寿山对于薛超这厮的大嘴巴其实也挺佩服的,这货蛮能看到要点的,施佩舰队的利用价值,只在于他们能够扩大远东的军事冲突,而中国介入欧战,其实是一个迟早的问题,但作为制定整个大战略的军方最高将领,他要作出这个决定,其实也还是十分艰难的,一旦参战,损失战舰、武备倒是其次的,但整个国家将承受巨大的压力,多少军人将血洒战场,这才是让他艰难抉择的地方。
正当他和一众高级军官、参谋商讨如何应对太平洋新变局之时,秦铠在十几个军官簇拥下走了进来,这立刻引发了一阵小小的骚动,好在秦铠先示意无需敬礼,继续话题,这才让讨论再次聚焦到太平洋之上。
对于施佩舰队如今在搞出来的大动作,也是大出秦铠的预料,德**团加入法属交趾支那战争后,得益于南越反抗军和法国仆从军的暴动,在过去两个月内,几乎堪称神速的将残存的法**队压制在龙川以南不到50公里的沿海城市拉查干,若非德国舰队已经跑路了,法国人根本无法守住这座靠海的城市。
德国人在几乎全面控制法属交趾支那后,已经开始整编南越仆从军和反抗军,继续向柬埔寨王国进军,并且得到柬埔寨反抗军的支持,开始大规模攻击法**队控制的城镇,而战争的发展,几乎就是交趾支那的翻版,法国人正在节节溃败。
法国人的失败,正在引起英国的极大重视,要知道,一旦柬埔寨王国脱离法国的统治,这就意味着,这支有德国人控制的远东军队,将可以通过柬埔寨、过境泰国来进攻英国控制的部分缅甸领土,到时候,英国将不得不面对与德国展开丛林战争的糟糕局面……而这种糟糕局面的背后,可是站着一个远东强大的中华帝国。
当然,今天之所以能让秦铠跑来军政部,自然是施佩舰队即将引爆的北美洲大攻势,根据情报司和军政部整理的情报,整个美国西海岸,除了加利福尼亚州圣迭戈军事基地外,估计其他沿海城市都将遭遇到致命的炮弹洗礼,唯一的问题是,施佩老头带了多少炮弹而已……而这个问题,其实很容易解决,就看吕翰是不是愿意是不是的送点而已。
但是,一旦打疼了美国人,恐怕整个太平洋就被整成了一锅热油,施佩舰队就是倒进去的冷水,而美国则被放在热锅里煎炸的对象,会做出何种剧烈的反应,恐怕秦铠也不好预估!而这……正是秦铠和北京政府最愿意接受的转化方向……无论如何,届时掌握主动权和决定权的中国,都将是大赢家!(。)
第1296章 法国战场的泥潭()
1910年9月19日,对于德意志帝国而言,是喜忧参半的一天,当天,当冯?法金汉上将兴高采烈的接收到西线的第三只装甲师,而这一次,德国装甲师装备的是由德国获得中国技术生产并进行改进的豹I型坦克,柏林参谋部向这位西线指挥官透露,帝国已经获得了先期每月80辆坦克的生产能力……这已经足以弥补前线持续作战带来的坦克损失。
不过,另外的糟糕的消息却是帝国多了个新敌人,葡萄牙显然在巨大的外交压力下做出了抉择,由于美国已经对德国宣战,这也导致了葡萄牙政府最终选择了实力明显强大的协约国集团,虽然葡萄牙的军力,对于德国而言完全无足轻重,但却造成了糟糕的外交压力。
为此,得到威廉二世皇帝的授权后,小毛奇上将与法金汉上将则决定展开新的攻势,目标则直指英、法在多尔多涅河布置的防线,法金汉上将在谨慎考虑后,决定投入手头所有的装甲力量以及近90万经过短暂休整的德国陆军,希望一举奠定整个法国战局的胜利。
一旦突破多尔多涅河防线,整个法国西侧大西洋的港口都将直接受到德国陆军火炮的威胁,这样的话,英国透过大西洋、地中海给予法国的援助将全面受阻,而切断法国东南领土,则直接让德国能够迅速解决地中海沿岸法国领土上的防卫,最终进入地中海,甚至可能截断英国与殖民地之间的高频贸易……这将是多么让人激动的结果!
黎明的阳光跃上东方的天空时,部署在库特拉前线的数门德军火炮率先开火,猛烈轰击利布尔纳正面的法军阵地,炮兵阵地掀起的冲天黑烟,直接遮蔽了东方的天空,而铺天盖地砸下来的炮弹,则将法军阵地的表面工事悉数摧毁。
接到反击命令的法国、英国火炮部队自然不甘落后,立刻向早已标定的对岸德军阵地猛烈开火。双方在这片阵地上对峙了近一个月,几乎每一个可以投入战斗的士兵都被命令为自己挖掘一个足以对抗榴弹炮轰击的坑道,法国人在持续半年的战争中,除了在南特方向取得了屈指可数的小胜外。几乎就是在不断的撤退中度过。
而这一次,担任多尔多涅河防线指挥官的是法国资深陆军将领费迪南?福煦上将,这位老资格的法**人,显然更明白这场战役背后的巨大的危机——法兰西已经到了无路可退的地步,如果不能将德军的攻势阻挡下来。身后的加龙河就是自己的葬身之地,法**队已经没有任何可以腾挪的区间!
一旦德国人击破多尔多涅河防线,那就意味着,身后几乎不设防的布尔多等重要城市的陷落,所以,他已经将手头所有的王牌都押上了!
双方持续的重炮射击足足进行了一个上午,随后德**队开始从利布尔纳、卡斯蒂、圣安德烈德三个方向发起地面进攻,三个方向上都出现了德国的装甲部队和数量惊人的陆军,双方在这段全长80公里战线上的17个重要攻击点上展开了殊死搏斗。
机枪、火炮构成的强大火力网,毫不留情的收割着双方士兵的生命。一具具如同木头般倒下的尸体,将鲜活的生命如同垃圾一般的抛弃,每一发炮弹砸下,都意味着双方的流血,而主导近距离战争的重机枪火力点,更是双方密集交火的关键点。
为应对重机枪对士兵的收割,近一年的 交战以来,双方显然都找到了一些必要的办法,很显然,火炮有着远超重机枪的射程和杀伤力。这也成为了战地上一轮新的博弈,英法德部队都在前线进攻部队中配置了小口径的40mm、55mm野战炮,用于对进攻方火力点进行抵近的炮击,以摧毁对方的防御能力。
相比之下。德国方面由于豹系列坦克的入役,率先取得了阵前一线的火炮投射能力,这也迅速转变为德军在前线的推进能力……短短5个小时后,当夜幕降临之时,法金汉上将得到了让他能够满意的战果,德军已经成功突破包括利布尔纳在内的6处法国外围防线。当然,这位深沉的德军统帅显然另有打算。
入夜后,多尔多涅河上游、距离卡斯蒂城60公里外的本圣付瓦河谷,隶属德军第二装甲师的上百辆的德军坦克、装甲车以及燃油补给车正缓缓而行,在深夜的月光下,随行的工兵迅速在浅浅的河谷上游架设了浮桥,并于次日凌晨穿越河谷并登上了河道南面的一处小高地。
冯?法兰克少将亲自爬上高地顶部,兴奋的发现了自己要攻击的法国目标——扼守河谷浅滩的法国小镇瑞亚克,凌晨5点发起对瑞亚克小镇的进攻,完全是毫无悬念的一场攻击,这里驻扎了一支500人的英国陆军部队,仅仅拥有4门60mm迫击炮,这种火力,对于装甲部队而言,几乎毫无用处。
至于500名英军,战争打响后,面对黑暗中上百门的60mm坦克主炮和密集的重机枪火力,英军上尉营长立刻选择了撒腿就跑,这样的战斗根本就是毫无意义,而占领河谷的消息,立刻被送到了法金汉上将的指挥部。
这位亲手实行“施里芬计划”的德国将军,显然再一次成功施展了侧翼迂回的战术,而这一次,他则是毫不犹豫的单独使用了装甲部队,不过,在第二装甲师身后,作为进行决战的主力,还有鲁登道夫中将亲自率领的第三集团军4个军、近25万的强大兵力。
这一战术,毫无疑问是一次巨大的冒险,法金汉上将甚至在强大的攻势展开之时,却被迫削弱兵力上并不占据绝对优势的正面战场攻击力量,法国人在不断的战败,但在法国的身后,却站着这时代拥有绝对工业、军事能力的美国和英国,他作出的是一场战术上的豪赌……必须以决定性的胜利来解决法国问题。
为了作出这一战术安排,冯?法金汉上将也已经是抽调了手头几乎所有的机动力量,法国人在英国、美国的资助下,几乎抽调了多尔多涅以西所有能够参战的军事力量,并且在过去两个月内武装了至少20万新兵,这也让正面战场上的德军压力大增。
而此刻柏林的参谋部,小毛奇上将也焦急的等待着来自前线的消息,德国已经在西线连续取得了巴黎、勒芒、波瓦迪尔、克莱蒙非朗等四大战役的胜利,光是被俘法军就超过40万,但是,在英国、美国的强烈介入下,法国人竟然能一次次的组织起新的防线,这让德国参谋部迅速迫使法国投降的战术,实际上已经破产了。
胜利虽然带给了西线德**团极高的士气,但事实上,持续半年的交战,即便是最精锐、最守纪律的德国陆军,已经陷入了新的困局,大兵团作战带来的兵员轮换的巨大任务,几乎压垮了高效的德国参谋部,毛奇上将自然明白投入新兵员的重要性,而他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向威廉二世要求增加战时预备队,并不断将新组建的军团投入到前线,但是事实上他已然感到,德意志帝国已经陷入了一场空前的战争泥潭。
东线的德军,虽然在组织和训练上远超正面的俄罗斯帝**团,但时,在军力上,却遭到了拥有6个集团军的俄罗斯帝国压制性的攻击,在粉碎了俄罗斯帝国的试探性进攻后,俄国人则将眼光投向更容易攻击的奥匈和保加利亚方向,这有迫使东线德军必须做出应对。
德国方面除了要求奥匈帝国立刻大规模增加前线兵员外,也不得不向匈牙利派遣预备队,防止这个重要的盟友被俄国人压垮,但是,整个国际局势却已经让他感到了巨大的压力,尤其是葡萄牙这种墙头草作出加入协约国决定后,这势必会影响到更多墙头草国家的选择。
一夜未睡的小毛奇上将终于等到了让他愉快的消息,在突破本圣付瓦河谷后,鲁登道夫中将没有辜负帝国的期望,在一夜之间已经占领了最靠近河谷的3个战术要点,开始构筑防御工事,第三集团军预计需要一天时间才能全部渡过多尔多涅河上游,只要这个支点被巩固之后,整个法军的方向将遭到毁灭性的前后夹击,但是……英法联军,显然不会甘心就此崩溃!
就在毛奇上将仔细研究西线战况之时,侍卫官敲响了门,“报告将军,外交大臣施莱尔爵士和中国大使正在外面!”
中国……这名词立刻吸引了毛奇上将的注意力,远东舰队在印度洋的活动得到了来自中国的帮助,尤其是法属交趾支那的战争,这都让德意志帝国拥有了开辟第二战场的巨大机会,而且很直接的缓解了欧战中对手从殖民地增兵的计划。(。)
第1297章 决战贝尔热拉卡()
中国驻德国大使王黎在德国外交大臣施莱尔引荐下拜会毛奇上将,带来了来自中国情报部门的重要消息,据说哈萨克斯坦的当地土著正在酝酿大型暴动,而俄罗斯帝国内部的局势也出现了新的变化,有数个新政党正在准备以军事行动来反抗沙皇统治。
这消息,对于正为东线俄国佬持续增兵担心的毛奇上将而言,很显然是一个重要的信息,对于中俄关系,德国参谋部早就有过深入的研究,这两个拥有数千公里边境线的大国,在过去二十年间,进行了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