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在上海、广州、天津、北京等地的外资银行,虽然目前依然还在运作,但随着四大国字号银行的崛起,加之国家性贷款的减少,早就没有了当初依靠买办官僚获利的基础,外资银行更大的业务转向了增长迅猛的中国海外贸易,与中资银行在外汇交易上进行竞争。
现在国会议员提出的提案就是针对夹缝中生存的民资银行而言,因为当初国会通过的《银行法》对于银行业设置了很高的门槛,同时,为了防止民资银行崩盘,秦铠也有意设置了相对较高的保证金制度,所以,尽管在过去的十余年间经济突飞猛进,但是,金融产业的增长其实并不算大。
提案提出,放宽民资银行规模限制、放宽利率上限等等十余项内容,提案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出现,秦铠很自然揣测到了其中的原因,十年的国民经济复合式发展,可以说,在沿海、尤其是早先依附于南洋体系的世家、财团依然积累了足够的财富,所以,以钱生钱的产业自然就开始备受瞩目。
但是,金融产业崛起的后果,秦铠可比这些发起提案议员们,了解得深刻的多,一旦大笔资金进入银行,尤其是以获利为主业的资金,其影响和结果,如今的大英帝国正是一个真实的写照,资本从来只流向高利润的空间,而跟民生、民本并无直接关联。
这位名叫虞洽卿的年轻议员,事实上秦铠自然是听说过这位的名字,不过,那是在自己曾经的平行空间里,这位在闯荡上海滩、起步学徒的宁波人,曾经以商帮的名义纵横上海滩数十年,不过,可能是如今的变革太过剧烈,秦铠也没想到,这位竟然会以小政党的面目出现在议会之中……看起来,弄潮儿自然不会被历史的大浪湮没。
秦铠仔细的翻阅了多达一百余页的提案,在提案后面,还附有一份筹建民办工商银行的详细建议书,落款的提议人中,他再次看到了几个似乎熟悉的名字,其中一个叫宋汉章的名字,更是让他大感惊讶!
很快,侍卫官洪海就送来了情报司关于这批提案议员的材料,47名议员中,12人都是上海滩的大买办出身,更有近20人为民间社团上海工商总会委员,而提案纸笔的虞洽卿如今并未有秦铠记忆中的身份,只是在上海滩经营一家叫宁绍轮船公司,也是上海商会的独立委员。
至于执笔筹建建议书的宋汉章,出乎秦铠意料的,竟然是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分行的副经理,而且还是复兴会上海分会的委员,这些信息,让原本还对放宽民资银行颇有担心的秦铠,忽然有了新的想法……不过,他的思路很快被赶来的伍廷芳打断了。
“总理,王黎发来电报,英国人态度强硬,德国人现在有些举棋不定,担心法国人可能有些扛不住了!我想,我们需要发表一下正式的外交照会,来应对欧洲可能的问题!”伍廷芳举着电报,大声的说着他的考虑。
秦铠看了看这位外交部的老干将,如今正在激化中的欧洲事务,暂时都由他来全面掌控,目前看起来,一切的推进都有条不紊,而德国、法国至少在对英的问题上,取得了暂时性的一致,“文爵,告诉王黎,解决吉桑贾的问题,关键的在于一个字……拖!仔细想想英国人的实力和他们的问题,德国、法国都拖的起,因为他们损失的利益有限,而英国的,除了尼罗河盆地,他们还看着德兰士瓦和奥兰治!”
伍廷芳点点头,不过考虑了片刻之后,还是有些不放心,“总理,这已经是目前最好的方案,不过,我还是担心德国人不够坚决,而法国佬与德国人的世仇,恐怕会是一个大问题!”
对于这位的缜密考虑,秦铠自然是也是十分的认同,自己熟知的历史上,法国人最终也是因为与德国的世仇,最终倒向曾经的最大对手英国,当然,英国强大的军事和全球影响力也是一个因素……而现在自己抓住吉桑贾的冲突,成功的让德、法站在同一利益圈了,问题的症结在于,英国人能否拿出足够的利益和力量,来让法国人选择。
所以,必须全力遏制这种可能性……虽然尽力而为也未必有绝对的保证,但是,任何战争、包括外交上的战争,都不会有百分百胜算的!
“英国人还在光荣孤立着,这一点我们要充分利用,让法国人认识到,和英国人达成协议的可执行性,还不如忠实的履行《柏林协定》,那样的话,法国人就不会轻易让步了!”秦铠考虑了片刻,然后说出了自己的判断……当然,具体的执行,就要看这位伍廷芳副总长了。
两天后,正在柏林紧张进行的八国吉桑贾会议上,之前一直未曾正面表态的中国驻德国公使王黎,向各国强硬的提出了来自中国的呼声……
“……中国支持所有平等条件下订立的条约,中国也认为,捍卫条约的权力不不因以军事行动为依托……中国谴责违背国家条约的行为,并且愿意为构建平等国家关系提供必要的支持!”
并不冗长的表态,话语间的意思可谓是一清二楚,除了英国人皱着眉头外,法国公使布里松、德国外交大臣施莱尔都是暗暗欣喜,虽然中国方面未曾明确表态,什么是必要的支持,但这足以让英国人充分重视柏林调停会议的重要性,毕竟,这其中有一个英国无法控制、但却十分需要的远东贵客。
英国驻德国公使卢贝当天没有明确表态,只是生硬的建议各国充分考虑英国的立场,否则整个非洲利益的调停会议将会毫无用处……不过,当天匆匆结束的调停会后,英国公使卢贝则亲自来到中国领事馆拜会了驻德国公使王黎。
简单的客套之后,卢贝的话题已经充满了硝烟味,“王公使,我今天来是代表索尔兹伯里首相与贵国进行沟通,您知道,大英帝国在非洲利益上绝对不允许出现危及国家利益的损失,我们希望了解贵国在非洲利益上的要求,同时,希望与贵国达成互利的合作协议!”
互利……王黎听到这两个字眼,立刻就有了兴趣,不管英国人口气有多么生硬,但是,能让英国佬提出互利二字,已经足以彰显中国如今的外交地位,不过,自己今日的立场,就是要让整个西方都了解日后与中国打交道的原则!
他立刻严肃的重申道:“卢贝公使,中国也是应德国、奥匈帝国、法国的邀请才参与到调停的,所以,我们的立场其实很简单、也很明确,大英帝国自然应该获得与国力对称的利益,但是,如果贵国执意要完全推翻《柏林协定》的内容,北京方面担心,恐怕远东法国、英国乃至俄罗斯帝国的大陆利益,日后也很难再维持现状!”
【最近的篇幅涉及外交博弈,雪漂要查各种历史资料,以便能写出较合理的推演,更新慢了请兄弟们见谅~~】(。)
第1191章 远东海军限制条约()
王黎与英国公使卢贝间的密谈结果很快获得了秦铠的批准,中国祭出的杀手锏,显然是远东、乃至印度洋的大片领地安全,当然,事实上自中英大海战后,双方除了在边境上增加驻军外,英法在亚洲利益上的冲突,其实很大程度上被地缘地形所限制了,反倒是中国打通了孟加拉邦进入印度洋后,英法在亚洲的领地安全,中国已经成为了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秦铠深谙殖民经济的核心,这一点上,英国经济走上了一条失败的道路,遍布全球的商业利益,也意味着巨大的商业代价,本土狭小的缺陷最终注定了英帝国的沉沦,而中国要充分利用时机崛起,军力和国力的较量,将是不二之路。
当然,秦铠自然没打算为欧洲白人的利益流血,王黎在几番讨价还价之后,与英国公使卢贝达成了最终的交易,中国坚持通过外交渠道来调停非洲争端,而中国给予英国人的保证,也让英国人感到了极大的惊讶。
秦铠授权王黎与英国签署秘密的军备协定,希望在一年内就远东两**力对比达成一项合理的协议,这位远东的强者十分明确的向英国表示,中国愿意在达成条约范围内控制远东中国的军力,避免中英两国之间在远东不必要的军备对抗和竞赛,而对于远东地区乃至印度殖民地的现状,中国承诺与英国保持一致意见。
很快,伦敦方面对于卢贝公使达成的协议给予了充分认可,即便是武备强大的英帝国,也不愿意再来一次七年前毫无意义的远征,对中国的战争,于帝国毫无益处可言,而且毫无胜算,更重要的是,虽然印度洋大舰队在三年前终于完成了重组,但大英帝国早已经有心无力了!
大西洋上的军备竞争如火如荼,虽然大英帝国的战舰制造成本普遍低于竞争对手法国、德国、俄罗斯帝国,但是,面对海军部一次下单就是6…8艘的超级手笔,最新下水的可畏级战列舰每艘造价近95万英镑,每轮造舰计划就对应着600…800万英镑的巨额开支。
更何况,大英帝国的战舰编队可不仅仅是战列舰,配套的战巡、大型巡洋舰、驱逐舰、补给舰,每一艘战列舰的下水都意味着3…5艘的辅助战舰与之形成独当一面的编队,过去的短短5年间,皇家海军已经连续下达了包括可畏级在内的5型战列舰、近30艘主力战舰的订单。
而这些主力战舰,以皇家海军全面压制海军力量世界第二、第三对手的目标看来,已经显得有些不够了,此激烈的态势下,伦敦方面再也无力在远东与实力强劲的中国来一次军备大竞赛!现在,中国竟然提出这一让双方都能松口气的大计划,实在是让英国人完全无法拒绝。
2月10日,驻德国公使王黎向德国外交大臣施莱尔照会了中英之间协定结果,当然,对于尚未进入实质阶段的海军限制条约,按照双方的秘密约定自然不在公布范围内,而英国最终同意放弃以武力解决吉桑贾冲突,这已经让德国、法国大感放心,很快,六国公使确定,将在柏林就协议解决该问题进行跟深入的探讨,并且承诺给出更大的合作诚意。
而就在早一日,驻英国公使陈波已经开始与英国外交大臣丘吉尔展开了两国海军限制条约的碰面会,经过不到一周的协商后,两人协定等中国海军派遣相关军事代表后,立刻展开下一步的全面商讨,而双方也很快取得了在远东配置海军吨位1:2的约数,这意味着,以中国目前主力战舰20万吨、驱逐舰等辅助战舰8万吨的现状,英国印度洋分舰队将可以配置10万吨的主力舰队以及4万吨的辅助舰队。
当2月底中英海军军备限制条约达成初步意向之时,秦铠又密电陈波,虽然,这位驻英国大使向英国方面提出,如果英国海军总吨位超过100万吨后,中国将自动获得将海军总吨位提升到50万吨的额外协定……面对这一新增条款,英国人虽然有些意外。
不过考虑到大英帝国如今正在裁撤大批旧式战舰,即便是在10艘可畏级战列舰入列后,总吨位依旧保持下降趋势,目前也未超过70万吨的情况,而如果大英帝国的海军吨位超过100万吨,那中国海军即便拥有50万吨,也不会造成太大麻烦,所以,几乎没费太多精力,双方就达成了最终的初步意向。
伦敦谈判的速度,相比此刻正在柏林进行的谈判,几乎完全是走上了两个极端,在整整一个月内,柏林方面法国佬和英国人几乎整天都在互相诅咒对方的无耻,对于尼罗河盆地中的每一寸土地,双方几乎都是咬牙切齿的一寸寸争夺,近一个月的谈判下来,双方获得唯一成果,就是同意两**队暂时脱离接触,各自向后撤离5公里。
结果不等双方撤军的消息确认,法国人又再次获得英军一支军队已经绕行吉桑贾向西探险的消息,这立刻有掀起了一轮互相谩骂和扯皮,而后,双方公使为了表示强硬态度,直接暂时不出席谈判,而是指派领事馆参赞来继续谈判,这一折腾,又是大半个月过去了。
北京,秦铠听到来自柏林的消息,也是哈哈一笑,德法奥等欧洲列强联合起来的压力以及自己从中腾挪的外交手段,终于让大英帝国心有不甘、却不得不坐进了这个谈判的泥潭子里,这种利益的谈判,原本就不是随便能谈妥的,更别提一帮欧洲佬都在非洲准备坐享利益之时,放着谁都会琢磨着在这档子事件中稍微捞点好处,尤其是法国人。
或许最终英国能够让法国人作出让步,或许不能……但这已经让非洲的各国利益冲突产生了难以想象的变化,法国人向非洲中部的挺进,既然获得了利益,那必然会促使法国……又或是德国、意大利进一步展开尝试,而这正是自己最希望看到的。
当然,也有可能历史还是依照在旧轨迹而行,但是,自己已经为改变历史做了必要的准备,英国人正受到来自欧洲越来越多的竞争压力,这将会让这个大帝国在衰退的道路上越走越快……不过,秦大总理想到很快就可能进入的无畏时代,心中还是颇有些忐忑。
无论谁,即便是秦铠这样的穿越众,想象一下面对35艘、甚至更多的两三万吨的大家伙,加之自己引爆的前无畏竞争,导致英国已经明显超量的前无畏战列舰、火神级战巡,光是这些主力舰的数量,大英帝国到时候就将轻松超过百万吨级。
自己在中英海军限制条约中加入50万吨的基础,正是基于这种考虑,毕竟,战列舰可不是一日可以养成的,这一浩瀚工程,不早做谋划,显然是不行的!当然,自己也有另外的谋划,但一切的一切,都还得看国家的工业能力以及国力的增长。
1999年3月14日,北京宣布将在5月11日,针对新勘探到的43处海外矿区的联合招标,相比四年前海外矿业招标,这一次又有了新的三大变化,一是商业部宣布,政府只以独立董事的形势入股,并不参与实际运作,依据宪法中资源国有的约定,政府以持股50%的形势参与,二是要求所有矿业公司如需上市,必须选择广州证券市场、上海证券市场上市。
第三点,也是让整个国内外资银行欣喜若狂的是,新政府第一次允许引入海外资本参与资源类的矿产经营,当然,国内资本也可以参与竞标,而这一消息立刻引发了国内商业界的大震动!
新政府平稳运作足足10年,而南洋体系下的产业,事实上更是在十余年间崛起了巨无霸般的国字号大产业,秦铠所谓煤铁复合体的理论以及国富论的阐述,更是过去十余年间国内新学校必修的科目,资源类产业蕴藏的巨大工业价值,早已被国内资本所了解。
四年前开放的婆罗洲、苏门答腊、菲律宾的铜矿、煤矿、石油产业,更是催生了一批民间大型矿业财团,情报司提交给秦铠的数据显示,其中广州何氏、浙江李氏、新加坡陈氏、宁波张氏等数家财团资产已经达到数千万的级别,而国内经营海贸、船运的数十家民资公司,虽然有马尾海运这个巨无霸存在,依然都获利丰厚。
所以,引入民资加快国家产业化升级,已然是摆在秦铠面前的大问题,而如何引导资本,说实话,秦铠虽然深谙市场经济的规律,但到了国家层面上的政策,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充分发挥经营者的能力,甚至是引入更多元化的管理手段,外资,显然也是一种可尝试的方案。
到了四月,当全中国的目光都聚焦北京正在召开的新一轮五年发展规划国民议会大会之时,整个欧洲却完全被一份报告震惊了。(。)
第1192章 资本的力量()
【第二更】
正在好望角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