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候,秦铠忽然又朝着大山岩笑了笑,“大山岩阁下我这边有礼物请您带给舍松夫人!”
现在这位秦总督莫名其妙-又提出送大山夫人礼物,也不知道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一个个都惊讶的等待着结果很显然对方在来访前就已经了解了这里几位重要人物,问题是这也了解的太详细了,大山岩一年前刚再婚,而结婚的对象舍松、现在的大山夫人,却着着实实是日本这时代绝无仅有的新女xing。
舍松是日本首批留洋的五名女子之一,在纽海文中学与詹天佑、蔡廷干同学数载,后来有在耶鲁同为校友,好笑的是,据说詹天佑、蔡廷干在中学时的成绩远不如这位日本女子,至于真伪秦铠可没八卦到去考证一番。
片刻后,秦铠的亲兵从外面送进来两个盒子,他笑眯眯的打开一个盒子,里面是一套精美的不锈钢餐具,“大山岩阁下,这是舍松夫人在美国的同学詹天佑和蔡廷干赠送的精美餐具这是由中国机器制作的,绝对的精品!”
大山岩显然有些意外,对于舍松的中国同学们,他也是知道的,但这位秦总督忽然跳出来拿这说事,实在是意外的很,而对方送礼的目的显然不是那么简单的同学之友谊!
不过这餐盘上却也看不出什么特别,对方说的很明白,这是中国机器造的,显然是要展示中国工业上的领先,不过他这是外行,唯一看得出的就是这些餐具很精美。
秦铠接着又打开另外一个盒子,里面意外的确实一个浇铸的火车模型,他介绍道:“这是舍松夫人的同学詹天佑完成湛江铁路建设,我们制作的纪念品,整条铁路,从铁轨到螺钉,都是由中国工人自行建造的!”
这下子众人听出点味道了,日本这时代已经建造了一条铁路线,而且在天皇的支持下,伊藤博文在引进铁路线上也是不遗余力,只是因为日本钢铁工业的落后,根本产不出合格的钢铁用于制作铁轨,所以,铁路建设全部依靠国外购置。
这位秦总督这是接着送给舍松夫人礼物,炫耀中国工业的成就,如果他说的是真实情况,这确实是惊人的差距,在座的这些人脸sè都有些变了,铁轨的制作属于重工业的范畴,中国人能独立完成的话,很显然在军工方面也会有很大的提高!
想到这里,大山岩也是非常恭敬的回了个日本躬身礼,让人把礼物收下,但这现场的气氛早已没了之前的宽松氛围!
伊藤博文对于这位横插一杠子的秦总督实在是有些莫名,在与李中堂的谈判中,虽然不敢说稳占上风,但是利用谈判的时机,陆军部登陆了朝鲜,取得了实质xing的进展,这才是他继续谈下去的资本。
但是,这位忽然冒出来,一开口就捅破了日本军队虚弱的外壳,一支毫无海上力量支援的无根浮萍而已,之前被歼灭的近卫团战斗力和这次井上馨所率领的部队并无二致,若是被截断后路,这仗还没打那都已经败了。
而现在唯一的变数,伊藤博文看的还是很清楚,毕竟主管朝鲜谈判事务的不是这位秦总督,而是李中堂,根据这几日谈判的接触,他也了解到一些重要信息,李中堂在朝鲜问题上的态度并不坚决,这使得自己在谈判中大有发挥的余地。
但是,今天这位强势的秦总督去拜访过了李中堂大人,也不知道说了什么,可以想象的是,对于谈判来说肯定不是好事,他意味深长的盯着秦铠
秦铠却忽然笑道:“伊藤博文阁下,我倒是想到两句狗尾续貂的歪诗,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剑锋撼天下、血旗踏百川!”!。
第460章 大炮下的条约()
离开日本使馆之时,秦铠无意中听到山本领事叫了"人的名字,让他倒是惊异的循声望去,一旁一个20岁左右、身材魁梧的男子,竟然是日后的日本情报天才明石元二郎,不过现在却还是个刚刚进入外交领域的武官而已!
出门之后,秦铠非常严肃的对**说道;“日本方面无时不刻都以中国为假想敌,参谋本部派往中国的武官几乎无一例外是探听中国机密而来,你在天津卫是北方的门户,要多加留意倭人暗中的小动作!”
0月8日,北方的消息终于送到了北京城,黑龙江以北至外兴安岭、布列亚山以西至博罗丹河的大片领土已经重新被清军控制,黑龙江副都统刘永福送来的攻略布俄军最后要塞列亚城的战报,至此,俄国在这片土地只有零星的逃亡分子存在,不过,在大批经历过战争锻炼的部族骑兵围剿下,他们最后的命运只能在死亡和辽阳府的矿工之间二选一了。
得到消息后,俄国公使博白傅终于低下了他那自以为高贵的脖子,原本他还有那万分之一的期望,希望布列亚的军队能够绝地反攻,之前来的彼得堡和海参威的全都是坏消息,中国人步步进逼,就连穆拉维约夫中将都被免职了。
而通过相对友好的法国公使、德国公使施加外加压力的努力,也因为战事上的完全失败效果甚微,中国方面负责谈判的曾纪泽甚至转达了北方堪边钦差大臣秦铠的警告,对于滨海地区和海参威港,那位中国的鹰派将军也正准备再次用舰队的大炮来进行报复。
现在,最后的希望再也不存在了在外东北地区,俄国遭受了严重的挫折,他现在唯一能为俄国争取也就是体面的失败而已,对此,曾纪泽倒是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高度表彰了俄帝的妥协行为,当天,博白傅就中俄外东北备忘录上签字确认了生效。
当天下午福州新报和两广多达近0家的省内小报上大篇幅刊登了北方收复领土的消息,无数热血青年ji动难耐,跑上街头四处宣扬中华力量的觉醒,对于这突发情况,倒是让两广总督府忙活了一阵,不过有了巡捕局的主动维护秩序,加之青年中多以新学学生为主,虽然声势洁大倒也秩序井然。
天津卫,秦大总督捏着刚刚到达的电报也是心情大好,以国家主义的一些要义为宗旨,以复兴中华文明为口号,在广东新学中创办的“新青年社”发展迅猛,并且迅速扩散到新学兴盛的福建和广西。
当然这“新青年社”幕后的推手自然是这位秦大总督,不过,在目前的新青年社的组织并没有太多lu骨的ji进内容,秦铠经过深思熟虑,光靠利益锁链,确实是一个有效、快速的途径,,但没有精神支柱的集团是难以持久的。
对于明面上的派系,秦铠可谓是羽翼日益丰满南洋体系在朝堂上隐隐有追赶北洋的势头但这并不是秦铠要走的道路,这个封建王朝已经彻底腐朽了,但是要发动一场“太平天国”式的内战,这也不是他愿意看到的。
20年前刚刚结束的洪杨之乱使得四分之一的国人葬生内战,这是何等惨痛的代价,一个泱泱大国,四万万人口竟然在内战中损失达一亿人口的巨大数字,可以说,即便后世的世界大战,也未有这等惨烈的死亡。
经历过后世革命经验的他,自然明白,保守的思想才是阻碍社会进步最大的障碍,所以,他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在这片土地上,编织一个孵化新思想的温g,当然,他所倡导的国家主义将为新思想的发展指引方向。
新青年社的组织,从一开始就渗透着秦铠体系的影子,南洋体系的军队、新学、工厂是组织骨干主要的来源,一本去除敏感字眼的国家主义小册子、一句为复兴中华的口号,构成了这个目前结构还异常简单组织的核心,外围则辐射两广、福建等地,而这一切所指,每个人都心知肚明,因为他们充分感受到两广这个新体制的优越xing。
而组织的核心成员,依照秦铠的命令,组成了一个“新青年社委员会”,向下负责新青年社的发展和活动,向上通过情报的秘密途径向秦铠负责,设计复杂的体系无疑是出于秦铠的另外一个考虑,现在军备和工业是两广不容影响的重中之重,即便是为了日后的政党做准备的新青年社,也不能阻碍这两件大事,这是整个南洋体系立足的根本。
而就在当天,负责和淮军系统谈判的唐廷枢在与老搭档外加老对头盛宣怀商议后,很快就达成一致,李中堂拿出江南局炼铁厂的产业、秦铠出资50万两白银,成立双方合营的铁厂,生产方面由南洋重工派人负责,资金由双方各派一名掌柜同时负责。
整个铁厂中,在唐廷枢的坚持下,由南洋体系占总股本50,淮军系统占49,这样的结果双方都很满意,盛宣怀扔掉一个没效益的工厂,获得可观的收益,萘铠则在暗地偷笑,批熟练工人不费吹灰之力就纳入掌控。
盛宣怀对于这完全脱手的经营模式十分热衷,有自家掌柜一通控制资金,根本不担心利益受到损害,而自己根本无需花费太多猜力,就能获得一半的收益,所以甚至提议再由双方再按这个模式投产一座铁厂,不过被唐廷枢婉拒。
技术工人无疑是最大的瓶颈,南洋重工正在大幅度扩张,虽然有南洋技术学校、技术学院培训后备力量,但是成为真正优秀的技术工人,依旧需要漫长的学习和实践,所以双方约定,在这家命名为“上海钢铁厂”的合营铁厂收回投资后再考虑扩张。
而周馥在秦铠从日本使馆回后,更是单独来见了秦铠,李中堂唯一担心的问题,其实还是老问题,铺开铁路建设在朝堂上阻力,这一点,秦铠笑而不语,只是告诉他已经在京师谋划中了到时候还要请中堂大人附议。
伊藤博文原本预备在上午与周馥重开双方关于朝鲜问题的谈判,但是突入起来的俄国战败消息,让他立刻联想到昨日那位年轻总督所展示的那些工业成就后面的东西,与大英帝国同为世界一等列强俄罗斯帝国陆军竟然也失败了。
而大山岩立刻联想到前些时候对外务部对俄国人示警的事情,虽然这方面没有获得相关的消息,很显然,俄国人承认失败,必定是全方位的战败光是陆地战争中失去几个城市,对于一个横跨欧陆的超级帝国根本伤不了筋骨,从中可以推断出,俄国起码是暂时丧失了任何反攻的能力,才被迫签署了这个条约。
依照这个推断,俄国海参威港完全可能被南洋水师的舰队摧毁若是这样规模的反击针对日本的话,环绕日本的所有港口显然都无法抵抗对方的进攻,伊藤立刻决定必须、也不得不尽快达成与清国方面的和平协议,为帝国争取足够的发展和军备时间。
正好,驻华公使森有礼已经赶到天津卫,因为,伊藤决定改变谈判策略,一改之前咄咄逼人的态势由与李中堂关系不错的森有礼公使亲自出面拜访借机敲定谈判底线。
而直隶总督府内,中俄外东北备忘录的签署一样为李中堂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正在和周馥商议如何降低日本人要求之时,外面来报日本公式森有礼拜会。
见面之后李中堂岂会不知日本人的来意,不过这也是自己所求,所以静等森有礼发问,果然,森有礼向他转述了伊藤博文的意见,为了两国和平和友谊,日本方面希望了解中堂大人可以接受那几条提议,尽快达成和平条约。
周馥立刻表示,中国方面对于日方提出的三条要求全部都不接受,对于日本方面的抗议,朝廷已经派遣大员赴朝鲜进行调查,不过根据现在掌握的情况,申甲朝鲜之乱起因全在于日本公使竹添进一郎,希望日本方面严惩相关人员。
森有礼是中国通,常李中堂有研讨国学、探讨西方政体,所以也颇得李中堂看重,今天见他来询问,李中堂便问了一句,“森有礼公使,贵国是否希望尽快达成协议?”
森有礼自然明白这是李中堂试探的话,考虑到日本所处的局面,尽快结束谈判,获得一部分利益也好过毫无疑义、旷日持久的争辩,所以他作出一个大胆的决定,作为一种政治妥协,他非常明确的告诉李中堂,日本方面在朝鲜的利益不能因为申甲事件受到边缘化,而中国在朝鲜的势力,也不能因为申甲事件进一步扩大。
双方都有了明确的目标后,谈判的进展显然就容易得多了,秦铠拜访日本使馆的事情他自然也是知晓的,己方目前有两支舰队活跃在日本海附近,对此,他岂会不明白其中的优势,唯一的问题就是怕日本人死抱着这事情不肯罢休,毕竟快速解决朝鲜争端才是宫里面的意思,至于在朝鲜的利益反倒成了其次的
李中堂考虑再三后,提出了中国方面可以接受的和平议案,日本方面要求清军撤军之事,历史在这里发生了小小的改变,因为军力上的巨大优势,李中堂不容置疑的要求维持现状,不过,对于日本方面,也允许派驻一营不超过人的军队驻防日本使馆区,防止这次使馆区被焚毁的事件再次发生(原本就是日本人自己烧的)。
而惩办打伤日军的清**官,赔偿日本侨民损失,李中最终只同意由朝鲜政府按每人50两白银的支付侨民损失,而日本军队的损失完全是竹添进一郎的责饪。
森有礼得到明确答复后,立刻回报伊藤博文,次日,双方正式谈判,席间依旧因为日侨损失问题,伊藤博文一定要中方进行赔偿,谈判依旧不欢而散而后,伊藤博文让森有礼带信给李中堂,扬言若不进行赔偿,将退出和谈。
李中堂愤然回信,“朝鲜事,中国并未办错,其错处全在竹添,若因此决裂我惟预备打仗耳!”当夜,即可拍发急电给南洋大臣秦铠,相约共同御敌,对外之时,近在咫尺的南洋舰队无疑是重要的援手,而且送死的时刻,不拉上这个秦烈风,那也不是李中堂的风格。
日本密探很快就获得了这个消息伊藤博文和大山岩、森有礼商议之后,大山岩坦言目前情况下不宜进行作战,伊藤最终做出了部分妥协的决定,由森有礼再次拜访李中堂,最终敲定了最后的条款。
中日双方在朝鲜驻兵约定为;清国三个营|人,日本增加到冫人双方不再为朝鲜编练新军,由朝鲜自行选择第三国编练,而对于赔偿问题,日。方不再追索,但是,这一次,李中堂还是被伊藤博文yin了一招。
除了约定驻兵外,伊藤最终主张“朝鲜国有变乱重大事件,中,日两国或一国要增兵应先互行文知照”被加入合约条款这条看似互有约束的条款,实质上却是在朝鲜问题上把日本的地位抬高到了宗主国的清国一样的地位。
李中堂对于迅速平息朝鲜问题自然十分满意,至于这些细节上略有损失,他并未太放在心中毕竟有北洋水师之利,控制朝鲜海岸远比日本得力,但从这次冲突中,海军的重要xing也被再次应证。
当中日签署和平条约的消息传到广州之时,秦铠刚刚回到阔别半年多的总督府,他对于条约内容也十分无奈,自己这一小小的推手,始终还是无法完全改变历史的方向,虽然相比原来的条约,因为在朝鲜外围军力的扩张,加上对俄国战事的胜利,日本彻底架空中国在朝鲜势力的企图被瓦解了。
原本历史上,日本就借助这次的事件,逼迫清政府撤走清军,虽然日本也撤离的军队,但事实上,日本在朝鲜王室面前显示出了他们的强大影响力,导致朝鲜进一步倒向日本,最终一步步的把朝鲜纳入掌控。
现在,日本的这个企图破产了,但还是增加了朝鲜的日军兵力,伊藤还从条约中获得了与清国同样的宗主国地位,一旦朝鲜出现问题,日本和清国拥有同样出兵的权力,唯一的制约条件竟然是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