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姜红伟不是外人,林栋也不隐瞒他:“是的。我们下一步,是开发小行星带——那里不仅有大量的可利用能源,各种神奇的金属,还有一些其他的地球上没有的物质,都是相当好的材料。”
“你们已经得到数据了?”如果是普通人听到林栋这么说,大概会以为长缨集团像探索月球一样去探索小行星带,然后从其中寻找可利用的小行星,但姜红伟非常熟悉林栋,知道他不会无的放矢,立刻问道:“你的这个布局,还真的让人想不到啊!”
林栋摆了摆手:“这是阳谋,肯定会有很多人想到我有后手的。不过我们并不担心,只要我们的技术一直保持领先,别人就无法追上我们,技术不是封锁出来的,是研究出来的。你知道我们长缨集团一年在技术研究领域投资多少钱吗?”
姜红伟摇了摇头。他自然是不清楚的。
“我们现在缺的不是高精尖技术,而是各学科相关联的一些基础技术应用研究。”林栋很直白的告诉姜红伟,“未来的技术不仅仅是靠高精尖技术来发展的。技术要成套成体系,发展才能有前途。每年,长缨集团各子集团投入到科研里的经费加起来,超过五百亿美元!而且这一数字还在不断的增加之中!”
林栋并没有夸大,长缨集团如果单靠林栋提供的技术,的确也能让整个集团发展的不错。但林栋并不认为自己能够一直支撑着长缨集团发展下去,自己终究会老去,会犯错,而长缨集团如果想要脱离掉某个人的影响,持续不断的发展下去,就必须有一整套技术体系,从最基础的开始,一直发展到林栋提供的这些成熟的技术为止。
这其中,从目前国际上一流技术,到林栋提供的这些技术,中间的断层,是研究的重难点,也是投入研究经费最多的地方。林栋其实完全可以提供这中间的技术资源,但提供出来,并不等于那些技术人员就能够掌握。科研最重要的是两条,一是基础,二是创新。基础打牢固了不会出问题,但如果没有创新的话,那么新技术永远会只是技术而没有创意。人之所以比智能机器高级,就在于人有创意——而机器人只会遵照逻辑程序运行——即使现在的机器人能够打败围棋象棋高手,并不能说明它们比人聪明,他们没有独?立的思维,只是依照程序运行而已!
“走,跟我去看看我们最新的研究成果!”林栋知道必要的时候,需要让姜红伟,并通过姜红伟上国家的高层知道长缨集团的发展方向,这也是展示自己力量的时候,林栋从来不认为长缨集团会对国家有威胁,但必要的时候,通过一些举动消除掉某些人的猜测,还是可行的。
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万物皆振动!()
林栋一边带着姜红伟往顶楼上走一边说道:“从量子理论的角度来讲,万物皆震动。这也是量子通讯的理论基础——量子通讯主要是两个达到共震的量子,一个在本端,也就是地球上,一个在远端,理论上讲,无论这两个量子中间距离多远,只要其中一个震动,另外一个必然震动。通过这样的震动频率来完成通讯,既保密,又不担心距离问题。当然,这只是量子理论应用的其中一个方面。”
姜红伟问道:“你的意思,你们还发现了量子理论的其他应用方式?”
林栋并没有正面回答,而是继续讲道:“前两天看到一个视频,在一个盒子里放着几十个小钟摆,随机摆动这些钟摆,一开始它们的摆动是杂乱无章的,而且声音也非常的嘈杂,但是在过了一分多钟的时候,声音突然一致起来,又过了几十秒,所有的钟摆摆动一致起来,达成了共震。按量子理论,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不仅钟摆,包括人的思维,都是可以共震的。也就是说,只要有足够多的人在一起,心里共同想着善良、积极、向上、世界和平等同一思想,就一定能够影响到周围甚至全世界人达成善念——据说只需要十几万人一起想,就能达成这样的共震。真假不知道,但理论上是讲得通的。”
已经上到了顶楼,姜红伟看到了实验室里正在忙碌着的技术人员,一边跟着林栋往里走一边问道:“那你的结论是……”
林栋把姜红伟带到了更衣室里,两个人换了衣服,林栋一边把姜红伟往一个实验室里引一边说道:“前段时间,我们从老美的一家能源集团里,换取一块陨石。这块陨石里我们提炼出了一种特殊的金属,据有固液混态、数字记忆功能。你应该清楚,具有记忆功能的金属,那绝对是非常难找的,而据我们研究,这块陨石来自于小行星带,所以,我们对这块陨石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发现通过量子反应,能够基本确定陨石原来的位置。如果真的找到陨石的母体,那我们的金属研究就会上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数字记忆金属啊,想想都觉得很科幻,不是吗?”
进到实验室里,几个技术人员纷纷和林栋打招呼,林栋笑着点头,然后带着姜红伟走到里间,指着摆在台子上,被各种仪器监测着的巴掌大小一块石头说道:“这就是那块陨石,我们已经通过仪器检测到其中的量子反应。你知道,我们和空天飞机的联络都是通过量子通讯的,对于量子理论的研究我们算是比较深入的。因此通过对这块陨石的研究,基本上已经确定了其母体的位置,下一步,我们将确定合适的路线,然后进行探测——如果最终探索的情况符合我们的预期的话……”
“你们是不是准备再拖回来一个小行星?”姜红伟难得开着玩笑:“就跟把‘顽皮男孩’拖回来一样?”
林栋摇了摇头:“那太麻烦,也太耗费能量了。如果真的探测的结果是我们的预期的话,那我们将直接在小行星带建立一个基地,在原地进行提炼,然后把提炼出来的成品运回到地球,当然,在那里我们还会派出大量的探测器,小行星带的资源应该是极其丰富的,只是路途比较遥远……”
小行星带介于木星和火星的轨道之间,是原始太阳系星云的一群星子组成,原本这些小行星是可以形成行星的,只是因为木星巨大,重力影响太过,造成这些星子互相碰撞,形成残骸和碎片。
在小行星带里,最大的三颗分别是智神星、婚神星和灶神星,平均直径都超过四百公里,主带中有一颗非常出名的矮行星——谷神星,直径约为950公里。其余的小行星都比较小,有些甚至只有尘埃大小。
说到小行星,通常情况下,都会提一下太阳系形成的过程。太阳系形成的初期,因吸积过程的碰撞普遍,很多小颗粒逐渐聚集形成较大的丛集,一旦聚集取足够的质量(微星),便能用重力吸引周围的物质——这就是星子。
小行星带的小行星其实也是有家族的,同一家族的小行星来自于同一母体的碎片,目前基本上可以确定的有花神星族、司法星族、鸦女星族、曙神星族等。
对于小行星带,姜红伟也是有一些了解的,他疑惑的问道:“据科学研究和光谱分析,小行星带的物质,主要是硅酸盐、岩石和少量的金属,这些东西……分明没什么用啊……”
林栋笑着说道:“科学原本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是一直在接纳新的科学学说,也在不断淘汰着自己先前的不足——科学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现在世界上有多少科学解释不了的东西?只有那些死抱着书本的专家才会用一成不变的固有科学理论来解释不断变化的事务,那样是没有前途的。最被大家所容易接受的就是现在的中医,用‘现在的科学’探测办法,不是探测不到经脉吗?难道就说经脉不存在?只能说明科学还没达到检测中医经脉的手段的水平,检测不到不表明不存在!”
姜红伟仔细一想,也不得不说,林栋所说的是有道理的。科学本身就在不断的发展,不断的自我否定。很多现在认为的科学定理原本就是假说,后来大量的实例证明是事实,就成了定理。而再后来,更多的事实证明是错误的,便继续假说——现在的很多理论都是没有实践支持的假说,只是能够解释一些现象,所以就被大家接受了。
但是,一些半瓶子醋的专家非要拿着这样的理论去解释一些未知的现象,发现不了就说不存在。一旦别人提出质疑,就立刻开始漫骂之类,那些脑残粉还跟着起哄,真是有点滑天下之大稽的感觉。
“既然你心里有数,那我就放心了!”姜红伟说道:“不过还是要给我卖一些催乙,我是帮中科院一些研究所要的,他们也想研究一下这催乙的功效,看能不能有什么新的发现。”
“没问题,只是实验的话,送你一些!”这方面,林栋一向很大方。
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明修栈道!()
送走姜红伟,林栋并没有离开实验室,而是走到计算机前,仔细的观看着陨石的分析数据。
“目前我们已经基本上确定陨石母体在小行星带里的座标。”一位技术人员主动介绍道:“如果需要的话,以我们目前的空天飞机技术,应该可以在一个半月内到达小行星带目标区域。”
对于这一点,林栋是清楚的。他已经接到了实验室的报告。实际上,林栋表现的更关注这个陨石,并不真的是因为这个陨石。
这个陨石里能够提炼出那种记忆金属,记忆金属的固然重要,但也没重要到林栋去小行星带建立一个空间基地的地步。
真正让林栋动心的,是那个小行星母体附近,有一个能量小行星!
是的,没错!是能量小行星!
完全不同于目前已知的石化能源、核能源的固有晶体能量!
林栋告诉安子雯,他现在的梦想是遨游于星辰大海。
以目前人类掌握的能量技术,普通的能量技术,以人的寿命来计算,能飞出太阳系的边缘都是非常难得了。
而目前除长缨集团以外,其他国家或集团掌握的核技术,特别是核聚变技术,如果在未来的几十年里能够应用到星际航行上,最多也就是在银河系里打打转,想要进行星系间的旅行,还远远不够。
现在的科学家假想如果想要真正进行星际的旅行,最有可能利用的能量技术,是反物质能量——正反粒子相遇湮灭时产生的能量,要远高于核聚变时产生的能量。
1932年,美国科学家安德森发现了一种特殊的粒子。与之前发现的电子相比,其质量和带电量完全相同,但它带的是正电,而电子带的是负电。因此,这被称为正电子。正电子也就是电子的反粒子。正电子的发现,毫无疑问的引发了科学家们新的探索之旅,而就此,一个反物质的世界如同沉睡千年的地下宫殿逐渐呈现在人们眼前:1955年,反质子在美国的一家实验室中被发现,其后人们又发现了反中子。到上个世纪60年代,基本粒子中的反粒子差不多全被人们找到了。
反粒子的发现,证明反物质能量作为星际旅行的能量理论上可行的。
美国研究反物质太空船是以正电子为燃料,6周可达火星,以正电子为燃料只需几十毫克,速度却比核动力太空船快一倍。
1979年,美国科学家把一个有60层楼高的巨大气球放到离地面35公里的高空,气球上载有一批十分灵敏的探测仪器,结果,它在高空猎取了28个反质子。这是在地球以外第一次发现的反物质。除此之外,还在星际空间发现了反物质流。
世界上最大的科研机构,瑞士的欧洲原子核研究中心新近首次研究成功制造出几滴反物质。反物质与普通物质并并无二致,所不同的是,组成反物质的粒子与组成人们所熟知的一般物质电荷相反。
反物质是人类目前所知道的威力最大的能量源。它能以百分之百的效率释放能量(当然还要x2倍)。而核裂变的效率是百分之一点五。反物质不造成污染,也不产生辐射,一小滴反物质就可以供应整个纽约城全天的动能。
先别过于乐观,其中可能隐藏着危机……
反物质极不稳定,它可以把接触到的任何东西都化为灰烬,连空气也概莫能外。仅仅一克反物质就相当于4000多万吨当量的核武器的能量……比当年扔在广岛的那颗原子弹要强2000多倍。
反物质现在的研究,就如同刚开始研究核裂变和聚变一样。目前还无法找到可控技术——甚至找不到足够量的反物质。
要知道,几克反物质制成的炸弹,就能让整个地球毁灭!
这可不是像人们研究传说的第三次世界大战那种毁灭世界——那只是毁灭人类,地球依然存在。反物质可不一样,真的控制不好,那整个地球就完了!
林栋是知道反物质的,他从来没有把希望放在反物质上面——脑海里的百科全书是有限制的,没有相应的引导,未来的技术是不会凭空出现在脑海里的。所以林栋目前也不清楚后面研究的反物质能源利用技术会怎么样。但他通过这个陨石就已经知道,那个小行星带有大量稳定的晶体能源,这是完全可以利用,无污染,无危险,只需要改变一下引擎的结构,而且林栋清楚,那颗小行星里蕴含着大量的这种能量晶石,未来走出太阳系,能找到类似的能源晶体就更多了。
这绝对是一个划时代的革命性发现!
但是,林栋目前并不能把这个消息宣布出去,甚至他自己都不能确定脑海里这个消息,是不是真的。
把记忆金属的消息让姜红伟带出去,这是林栋早就想好的。有些事情,让国家出面,比林栋的长缨集团自己去宣传要好的多。虽然长缨集团现在足够强大了,但根子仍然在地球上,论能量早就可以不用顾忌任何国家和集团,但那只是理想化。
又了解了几组信息后,林栋叮嘱技术人员继续监测好数据,便从实验室里走了出来。
到了办公室,林栋直接给谭聚东拔去了电话。
“老谭,现在空天飞机制造多少架了?”
“已经到东皇十六号了。”徐晓峰到空间站后,空天飞机的制造管理任务就落在了谭聚东的头上,好在机械章鱼能够按照既定程序模块化制造,不需要谭聚东做更多的事情,用他的话说,他只需要定期数一数数字而已。
“目前腾蛟集团停着的是七架。”谭聚东说道:“空间那边说不用太多了。这七架在等候着你的命令呢!”
有七架,林栋想了想,足够了!
“过一会儿,我会给你发过去一个采购单,你让你下面的采购部门立刻按照这单子采购一批物资,分类放好,等我过去后装到空天飞机里,我有用处!”
林栋挂了电话后,便立刻开始拟制起物资表来。
这些物资,将是空间基地的基础物资,在不久的将来,它们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月球基地()
接下来的几天,来到长缨集团接洽谈判购买催乙的人还是不断,毕竟这种“顽皮男孩”小行星可能是千百年不遇一回,而绝大多数到达地球上的陨石都是铁陨石和石陨石,上面有珍稀物质的太少。这种东西买一点就少一点,不像是钻石那玩意儿,地下有相当的多,只不过被那些大集团垄断控制不让放出来而已。
和这些研究所、集团公司不同,普通的天文爱好者都把目光放在了自己探索太空,寻找新发现上。
现在,天文爱好者圈子里,传的最多的不是“顽皮男孩”里提炼的那个催乙在长缨集团卖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