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嫡女来种田-第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大姐摇了摇头,她又不傻,怎么可能会这么做呢?也许让她给街上的小乞丐施舍一块儿馍馍还有可能,但是把小乞丐带回家来养,她除非脑袋有问题才会这么做。

    “小妹,那你的意思是,那个所谓的‘高人’,其实就是你们家老二家里的那个小丫头?”仔细想了半天,才好像明白了小妹话里的意思的宋大姐小心翼翼的问道。

    “那个小丫头哪里是啥‘高人’哦。”赵宋氏瞥了大姐一眼说道,“大姐你也不想想那个小丫头配不配?”就那么点儿小东西,还“高人”呢。俺呸!

    “那你是啥意思呀?”宋大姐平日里觉得自个儿还是蛮聪明的,可是眼下却觉得有些跟不上自己妹妹的想法了。

    “大姐,俺的意思是,这个小丫头,也许是沾上啥东西了……”赵宋氏神秘兮兮的对宋大姐说道,还特意压低了音量:“你想啊,要是平常这么点儿大的一个孝,除了吃喝玩乐还能知道啥呀?可是那个小丫头却知道那么多连咱们大人都不知道的东西,人家不是都说孝子的眼睛最干净了,经常能看到许多大人看不到的东西吗?难道你不觉得……唔……”

    “哎,小妹,这话可不能乱说啊!”宋大姐赶紧捂住了赵宋氏的嘴,“你知道这话万一传出去了会咋样吗?”他们对鬼神一向都是心怀敬畏,但是两者之间还是有区别的,神是保佑人的,是需要敬的;而鬼则是会伤害人的,是需要畏的。如果小妹今天说的这番话传出去了,那那个小丫头会有面临啥样的后果,宋大姐想都不敢想。

    “小妹,这些话你自个儿放在心里想想就行了,可千万别跟别人说了!”宋大姐看着赵宋氏,认真的叮嘱道。她知道自己的这个妹妹从小就是个喜欢掐尖儿的,小心眼又嘴碎,生怕她一个不满就把这些话给捅出去了,要是别人都以为这是玩笑话也就罢了,万一要是碰上个心思多的,那估计小妹在赵家的日子会更难过吧?“你现在和赵全福他们毕竟还是一家人,有些话咱们私底下说说也就罢了,但是在外面还是要多注意一下的好。”

    “行了,大姐,俺知道了。”听了宋大姐的话,赵宋氏有些不高兴的回答道。但是她心里其实也知道大姐说的话是有道理的,如果这些话从她的嘴里流传了出去,那么先不管别人怎么看待那个小野种,就是她自己也肯定脱不了干系,毕竟就像大姐说的,在外人眼里,他们还是一家人。

    “你知道就好。”看到赵宋氏这个样子,宋大姐还是有些不太放心,忍不住又叮嘱了一句:“如果你有啥想不开的事情,为啥不找个机会大家坐下来一起说清楚呢?你这样老是揣着不满,看啥都不顺眼,只会弄的最后大家都不高兴。”

    “行了,姐,俺知道了,你就不要再唠叨了。”赵宋氏有些不耐烦,对宋大姐说道,“你放心吧,俺就是跟你们这样随便说说,该咋做俺心里还是有分寸的。”

    这时赵宋氏的姐夫可能也觉得场面有点儿僵,连忙出来打圆场,说了宋大姐两句,然后又安慰了一下赵宋氏,几个人之间的话题很自然的就转到另一个上面去了。

    原本这些话就是赵宋氏自己瞎想出来的,再加上宋大姐三令五申要她以后再也不要在旁人面前提起这个茬,所以没多久的功夫,赵宋氏就沉迷在姐夫讲的那些城里的见闻与轶事上,把这件事情给忘了个差不多了。如果不是因为在回去的路上碰上了赵全福一家的话,也许,扎在赵宋氏心里的那根刺就没有机会成为伤口。

    虽然赵宋氏还想在县城多呆几天,可是她现在毕竟是人家媳妇儿了,家里还有公公婆婆在,这次又是只有她一个人来县城,所以宋大姐和宋姐夫也不可能留她很久,因此,吃过午饭后,赵宋氏就准备回去了。宋姐夫因为还要顾店走不开,可是让赵宋氏一个人回去也不太可能,在城里转了半天终于找到了一辆板车,能把赵宋氏顺路捎到镇子上,那样的话她回家也会轻松一些。

    虽然还是需要自己走一段路,不过赵宋氏已经比较满意了,毕竟他们村子距离县城太远了,一般人没事儿是不可能来县城的,碰不到人也属正常。带着宋大姐和宋姐夫给家里人准备的礼物,赵宋氏坐着板车就回去了。

    昨天一天孙志阳领着赵全福一家人只顾着到处玩儿了,再加上赵全福一家人从来都没有看过正月十五灯会,所以几个孩子晚上玩得太兴奋了,睡得比较晚,第二天早上自然就起不来了。

    赵全福和赵王氏都是比较惯孩子的人,尤其是冬天家里又没啥事儿,因此基本上都是让几个孩子睡到自然醒的。可是今天不一样,在别人家里做客总不能由着自个儿的性子了。所以第二天一大早,拒几个孩子都困得睁不开眼睛,可还是被赵全福和赵王氏给从*上拖了起来。

    一家人刚收拾好,一直在门外等候着的丫鬟听到动静端着水盆进来了,本来是想要伺候赵家人洗漱的,但是却被受惊的赵全福和赵王氏给拦着下来。别说是他们俩了,就连几个孩子也都是自力更生惯了的,这会儿见几个穿的跟天仙似的姑娘要上来伺候反倒是弄得他们浑身都不自在,好在孙家的丫鬟也都是训练有素的,听了赵家人的请求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笑了笑放下水盆就退了出去。

    哦,除了赵晴儿,这个外貌协会资深会员在丫鬟们进门之后就主动挑了个长的最漂亮的迎了上去,她倒是一点儿都不扭捏,仰着个小脸让人家姑娘给她擦脸,后来还给她梳了个漂亮的双丫髻,她自个儿倒是摸着头发照来照去的美得不行,赵全福和赵王氏却被她弄得一脸尴尬。最后还是人家小丫鬟给解了围,说是孙少爷吩咐,如果几位客人洗漱好了就可以去餐厅吃早点了。

115 鱼脍() 
在前世的时候,生鱼片不叫生鱼片,它有另外一个高大上的名字:刺身,被认为是来自日本的一种传统食品,是日本最著名的料理之一。它以漂亮的造型、新鲜的原料、柔嫩鲜美的口感以及带有刺激性的调味料,强烈的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

    可是,人们不知道的是,生鱼片在中国出现的历史要比日本早的多,是中国最古老的传统食物之一,有文字记录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公元前八百年左右。而在《诗经》、《吴越春秋》等古书典籍中,都有关于生鱼片的记录。甚至在东汉应劭所著的专门收录各地风俗习惯和奇人奇事的《风俗通义》中有一条还写道:“祝阿不食生鱼”,祝阿地区的居民不吃生鱼,被应劭认为是奇闻异事,所以才会写上一笔。中国有一个成语叫做“脍炙人口”,“炙”是烤肉,而这个“脍”就是指的生鱼片。

    只是可惜的是,鱼脍作为中华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在唐宋时期达到极盛,元明以后渐见衰微,到清末渐渐成为昨日黄花,最终消失在中国的主流饮食中,以至于现在的人们一提起生鱼片,首先浮现在脑海里的却是日本。

    “怎么?你对我的做法有什么意见吗?”见赵晴儿不说话只顾着盯着那条鱼看,佟师傅有些不高兴,愈发觉得自己是被戏弄了,口气也有些不太好。

    “晴儿,你是不是又想到了什么好主意?”而孙志阳看到这个样子的赵晴儿,眼睛却不由得一亮,他记得之前几次这个小丫头也都是一幅这样的表情,结果就是给他带来了无数的灵感,因此说话间也带了几分兴奋。

    “恩。”赵晴儿笑米米的对孙志阳点了点头,“今天俺想给孙叔叔做一点儿不一样的。”只是不一会儿赵晴儿的小脸就耷拉了下来,她忘记了赵王氏并没有跟着他们进来,没有赵王氏在身边,她要怎么才能把那么大的一条鱼片成薄片呢?用她那双都伸开来还没有那个鱼头大的手吗?到时候破坏了生鱼片的味道先不说,她可不想给生鱼片里再加上点儿料。

    “怎么了?还有什么问题吗?”听了赵晴儿的话后一直密切注视着她的孙志阳第一时间就发现了她脸上的变化,心急的开口问道。好不容易听到小丫头说要给自己展示一番,可千万别在这个时候出什么差错啊!

    “娘没有跟来。”赵晴儿扁扁嘴,对孙志阳说道。“刀拿不动……”

    那可怜巴巴的小模样,看的孙志阳心疼死了,连忙对她说道:“没关系,没关系,叔叔马上就让人把你娘请到这里来。”

    还没等孙志阳吩咐人把赵王氏带到这里来,一旁一直没有吭声的佟师傅粗声粗气的开口了:“咋了?这里这么多厨子,还怕没人切菜吗?还是说你这小丫头怕我们偷学?”不过他才不会承认刚刚小丫头的样子让他也心软了呢!

    “哎?”赵晴儿惊讶的转身看着佟师傅,有些不明白他为什么会突然这么说,他不是一直都看不起她的吗?为什么会突然说出这种话呢?可是等赵晴儿再仔细观察后发现佟师傅眼中一闪即逝的躲闪之后,她在心里偷偷的笑了起来。哈哈,忍不住了吧?她就知道,在前世的时候,一向喜欢厨房的她对于无论从哪里看到的每一道自己从来都没有见到过的菜都抱持着跃跃欲试的态度,恨不得让它们立刻就展现在自己的手中,更何况是对于一个以提高自身技艺为终身己任的厨师呢!

    “那麻烦佟师傅一会儿帮俺一下了。”赵晴儿笑得甜甜的对佟师傅说道,旁边的孙志阳也偷偷的笑了。

    佟师傅则有些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心里有些后悔自己刚刚为什么嘴那么快,说出的话都没有过脑子,只是现在再反悔也来不及了,只好装作没事儿似的转身走到案板前边,一手拿起刀,一手抓着鱼,转头看向赵晴儿,问道:“接下来该怎么做?”

    虽然说现在一般用作刺身的鱼多是海鱼,但是在古代,鲤鱼却是最常见的生鱼片材料,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鱼脍也是指的生鲤鱼片。日本料理中的刺身,多数是生鱼肉条块,只有河豚刺身等少数几种,才会切得其薄如纸,可以透视到盘子上的花纹。但是中国古代的鱼脍,却是讲究切得越薄越好,甚至有时候会进一步切成细丝,被称为“脍缕”。由此可见,对于做鱼脍来说,师傅的刀功非常重要。

    赵晴儿走到案板前看了看那条鱼,对佟师傅说道:“鱼先待会儿再说,能不能麻烦佟师傅先切一块儿萝卜俺看一下,记住哦,要尽可能的切的薄一些。”这条鲤鱼可实在是不小呢,赵晴儿对佟师傅不了解,不知道他的功底怎样,只好先出一道题看看佟师傅合不合格。反正切好的萝卜也不会浪费掉,正好等鱼片切好了以后切成丝放在盘子上当配菜,不仅好看,而且可以令生鱼片的口感更清爽一些,同时还能消除腥味并帮助消化,真的是一举数得。

    佟师傅有些不解,但是还是按照赵晴儿的要求拿了一块儿萝卜来,唰唰唰几声过去,手起刀落,一排排列的整齐有序的萝卜片已经出现在赵晴儿眼前。赵晴儿惊讶的睁大的眼睛,被佟师傅所展现的精湛的刀功所震撼了,她小心翼翼的拿起一片萝卜片来仔细打量,真的是薄如蝉翼啊,她都能透过萝卜片看到另一边的情景。

    “怎么样?切的这些还可以吗?”看到小丫头目瞪口呆的样子,佟师傅莫名的觉得心情好了很多,有些得意的问道。

    何止是可以啊,简直是太可以了!赵晴儿连连点头。

    “那接下来麻烦佟师傅把这条鲤鱼也切成这样的薄片就可以了。”赵晴儿对佟师傅说道,刚看过佟师傅的本领,她对接下来的事情一点儿都不担心,“先把鲤鱼的皮剥掉,然后沿着中间的鱼骨把鱼片成两片,这样的话比较好切一些。”

    沿鱼骨片好的生鲜鱼肉用热水略烫,在放入冰水中急速冷却,然后才取出切片。等佟师傅把鱼片都切好以后,赵晴儿又让孙志阳找来了一些干净的白纸,把切好的生鱼片倒在上面,好吸去刚才在切的过程中压出来的鱼汁,然后细致的把鱼片摆在铺了一层碎冰的浅盘中,上面再放上切好的萝卜丝、生姜片作为点缀。

    佟师傅按照赵晴儿的要求一步一步的做好,看着摆放在眼前的这一盘晶莹剔透的东西,佟师傅不可否认内心还是有一种满足感的。只是,他有些不明白的是,眼前的这些鱼片还都是生的呢,可是再看摆放的这个样子,也不像是还要进一步蒸炒煎炸的样子啊。

    “接下来要怎么做?”佟师傅低下头,问赵晴儿,“要上锅蒸吗?”他能想到的就只有这个法子了,幸好鱼片片的很薄,估计上锅稍微一蒸就可以了。

    “不用。”赵晴儿回答道,“这样就可以了。”

    “啊?这样就可以了?”佟师傅和孙志阳都不相信,“这些可都还是生的呢。”从来都没有听说过鱼肉可以生着吃啊。这生不拉几的,没有滋味不说,还带着一股子腥味,这能咽下去吗?

    “当然不是直接吃啊,还需要准备另一样东西呢。”

    鱼脍当中最著名的菜肴当属“金齑玉脍”,最早出现在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一书中。“齑”原本是指细碎的菜末,在这里指的是调料,“金齑”指的就是金色的调料。在“八和齑”一节里,贾思勰详细的介绍了金齑的做法,用白梅和蒜、姜、盐、橘皮、熟栗子肉和粳米饭一起捣成碎末,用好醋调和,这就是金齑。只是白梅的做法比较麻烦一些,现在现做肯定是来不及了,幸好其他的几样东西香满楼还是不缺的,把六种材料捣成碎末以后用醋调和也可以,虽然味道上会有一些差别,但是反正这些人也没有吃过真正的金齑玉脍,赵晴儿觉得自己还是可以瞒天过海的。

    佟师傅和孙志阳看着最后摆放在自己面前的一盘子生鱼片和一小碟黄不拉几的不知道叫什么名字的酱糊,再看看站在一边笑米米的看着他们的赵晴儿,心里不约而同的闪过一丝疑惑,等了一会儿后,两个人见赵晴儿还没有其他的动作,孙志阳忍不住开口问道:“那个,晴儿啊,你这是弄得什么东西啊?”

    “这就是俺之前跟你们说过的新菜啊!”

    “可是,这鱼肉还都是生的啊!”

    “这鱼肉本来就是生的啊!”赵晴儿依旧是笑米米的。

    看着赵晴儿这个样子,孙志阳和佟师傅忍不住异口同声的朝她道:“生鱼肉怎么能吃啊!”

116 遇见() 
赵晴儿神秘的看了他们一眼,径自拿起筷子,挟了一片生鱼片就往放着酱料的小碟子里伸去。

    “哎,晴儿啊,这个东西真的不能吃啊,要不咱让佟师傅再给咱稍微蒸一下?”孙志阳眼明手快的抓住了赵晴儿的筷子,俯下身,劝赵晴儿,他一直都觉得赵晴儿很懂事儿,但是为什么今天她却做出了这么不靠谱的事情呢?这万一要是吃出个好歹来他怎么跟赵兄弟一家交代呢?

    “咋不能吃了?”赵晴儿没好气的瞪了他们一样,真是少见多怪,在前世的时候,别说生鱼片了,就是活章鱼还有人直接吞呢!要是让他们见到的话,那还不得把眼珠子惊下来?“你们放心吧,这东西挺好吃的。”

    “那,那我先来试试吧?”虽然赵晴儿说的信誓旦旦,但是孙志阳还是不放心,见赵晴儿坚持要吃,他只好决定牺牲自己。

    “好呀,孙叔叔你尝一尝,这个真的很好吃的,不骗你!”见孙志阳主动要求品尝,赵晴儿高兴的对他说道:“还有,孙叔叔,吃的时候一定要蘸点这个酱。”

    孙志阳鼓足勇气夹起一片生鱼片,按照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