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锅炖,再加上一把大火,基本上都甭管什么东西都烂成一滩泥了,味道呢也不是淡了就是咸了,但是这些赵宋氏都没有感觉,反正除了大鱼大肉那些蔬菜吃在她嘴里都是一个味儿,她也吃不出啥差别来。
“但是后来分家以后……”说到这里,赵宋氏又摇了摇头,说道:“不对,不是从分家以后,去年过年的时候她来家里帮忙做饭的时候还没啥感觉,但是麦收的时候那饭菜就明显的吃着不一样了。”想到这里,赵宋氏又想起了去年麦收的时候,那么热的天,婆婆去把自己赶到麦场去看麦子,而赵王氏却被留在家里做饭,当时不就是因为家里人都觉得赵王氏做得饭好吃吗?结果等麦收完了,赵王氏看起来和之前没啥区别,可是自己却被毒日头给晒脱了几层皮。
“咦,她也是在麦收前后才发生变化的吗?”赵宋氏的姐夫听了她的话突然发现了一个问题,赵老二家发生的这些事情,好像都发生在去年麦收前后,而且还让人感到奇怪的是,虽然他不会做饭,但是他总知道这个世上无论干什么事儿都有一个慢慢发展的过程,人也是一样,都是一点一滴的慢慢变化的,不可能出现一步登天的情况。可是从小妹的话中,赵老二媳妇儿的厨艺似乎是突然间一下子就变好了,而且,不仅仅是变好了,甚至还好到能教香满楼的大厨了,这变化是不是有些太大了点儿?香满楼的大厨那都是些什么人?都是久经考验的大勺,有些甚至是香满楼重金聘请过来的,都是些眼高于顶的家伙,可是赵王氏却能让他们心甘情愿的求教,那这赵王氏的厨艺得好到一个什么地步?
赵宋氏想了想,好像真的是这样,可是这跟他们正在说的事情有什么关系呢?赵宋氏想了一会儿也没想明白,只好向自个儿姐夫请教。
“当然有关系了。”宋姐夫瞪了赵宋氏一眼,对她说道:“所有的事情都发生在麦收前后,你不觉得太过巧合了吗?而且,你那弟媳妇儿的手艺突然突飞猛进,难道你就不觉得奇怪?”
赵宋氏看着宋姐夫,摇了摇头,她不明白姐夫说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看着赵宋氏这幅呆蠢的样子,宋姐夫心里颇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意味,无奈之下只能开口说道:“俺觉得你那弟媳妇儿可能是遇上了啥高人,被高人指点过了。”
听了姐夫的话,赵宋氏不以为然,村子里的人她都熟得很,谁家媳妇儿针线活儿好谁家媳妇儿饭菜拿得出手她心里不能说是全清吧也知道个八、九不离十,就算是村里公认的饭菜手艺最好的刘家媳妇儿估计也没这个本事儿。再说了,万一人家要是真的这么厉害,不会留着给自个儿想法子挣钱啊,还会教给赵老二家让别人把钱得了去?
“也许你那弟媳妇儿不是从你们村里人那里学到的手艺呢?你再仔细想一想,在那之前,你二弟家有没有去过啥陌生人?或者是你那弟媳妇儿有没有见过什么人?”
赵宋氏仔细想了想,摇头说道:“没有,俺们村就那么点儿大,就是哪家去个亲戚不一会儿的功夫就能传遍整个村子,更别说是一个陌生人了。再说俺那弟媳妇儿,整天除了家里就是地里,跟个陀螺似的天天转,哪里有啥功夫去认识陌生人啊?”
“那就奇怪了,要是没有人教她的话,就凭她自个儿,咋可能一下子就这么厉害了呢?俺之前可是听香满楼的那个人说过了,香满楼新推出的几道菜的做法和之前咱们常用的做法都不一样,偏偏做出来的味道还特别香,要不咋能让香满楼的大厨都赞不绝口呢?”
“而且,她又是咋知道那些奇奇怪怪的东西的?还知道它们都是干啥用的?”要说是没人教她,赵宋氏的姐夫是打死都不相信,就听小妹这次说的赵老二给她公公婆婆送的正月十五的节礼,很多东西连他都只是听说,那赵王氏一个乡下妇人,又是从什么地方得知的呢?
111 端倪()
“可是,这段时间村子里真的没有发生过啥不寻常的事情啊?”赵宋氏纳闷的对宋姐夫说道,“而且,这件事情也说不通啊,虽然平日里村里相好的媳妇儿之间也会互相交流些厨艺或者女活儿,但是那是因大家伙儿的水平都差不多,都知道再商量也就那个样了,可是要是真有些人有绝活儿,那咋可能说出来让大家知道?人家谁有着好手艺不自个儿藏着掖着,反而去教给一个不相干的外人去出风头?”
“如果不是外人,那就只能是自家人了。”听了赵宋氏的话,宋姐夫仔细想了想,觉得她说的也有道理,那如果不是因为外人的缘故的话,那就只能从赵家人自身入手了。“听说赵老二家的几个儿子都在学堂念书?”
“恩,是啊。姐夫你可不知道,村里人可都对赵老二家羡慕的很呢。”听了宋姐夫的问话,赵宋氏虽然有些不解,但还是回答道,“除了最小的那个,其他的四个在盖房子前就送过去了,算起来也有大半年了吧。”在赵宋氏看来,赵老二两口子就是傻,要是嫌家里钱多可以接济他们一下啊,送学堂一个孩子一年都花多少银子,更别说一下子送四个了,也不想想要是把这些钱省下来,那就是不用下地也能天天吃香喝辣,日子过得不比现在舒服多了?不过就是一个泥腿子罢了,还妄想让孩子出人头地?那也得看赵家祖坟上有没有冒这股子青烟|让赵宋氏生气的是,公公婆婆那两个老不死的竟然对这件事情一句话都没说,早知道赵老二家有今天,当初她说啥也不会让他们分出去的。要是不分家,那现在赵老二家的一切都会是她的,还用的着她现在绞尽脑汁的想要从赵老二那里得到好处吗?
赵宋氏的自私是刻在骨子里的,在她看来,人活着,就得顾着眼下,自个儿活的舒服了这一辈子不就值得了吗?至于光宗耀祖,出人头地,那些都是些虚无缥缈的东西,谁知道十几年二十几年后又会是个啥德行呢?
虽然早就知道赵老二家把四个孩子都送入学堂的事情,但是现在再听赵宋氏这么一说,宋姐夫还是忍不住抽了口气,赵宋氏的两个孩子现在都已经是家里的半个劳力,也许不知道行情,可是他家的两个孩子可都在学堂里念书呢,对着上学一事所花费的开销那是再清楚不过了,他家只有两个孩子,供的都是极为吃力,不然凭着他们两口子钻研的劲头,怎么可能生活的如此拮据?书本的价格高昂就不用说了,笔墨纸砚这些必备品也不便宜,更别说以后赶考和上下打点的花费了。“小妹你之前不是说赵老二家盖房子的钱都是赵老二的岳家借的吗?那他们又哪里来的钱供几个孩子上学呢?”
“咦?对呀!”听了宋姐夫的话,赵宋氏眼前一亮,似乎终于想起来还有这么一回事儿,“这个俺也感到奇怪呢,之前也曾经问过公公婆婆,可是没打听到啥消息不说,他们还让俺以后少打听这些事情。”
“不过,俺总觉得赵老二家说的话不靠谱。俺才不信赵王氏她娘家能给她出这么多银子修屋子呢,这银子啊,还不知道是他们从哪里得来的呢。”
“恩。”赵宋氏的姐夫想了一下子,说道,“小妹,那你有没有想过,这银子是那辆马车的主人给的呢?而那辆马车的主人,很有可能就是香满楼的管事,或者,是香满楼的少爷?”宋姐夫思来想去,觉得只有这个理由才是最合理的解释。
“啊?”赵宋氏不敢相信的瞪大了眼睛,惊讶的望着自个儿的姐夫:“这不可能吧?非亲非故的,人家咋可能给他送银子?”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数字呢!
“如果香满楼推出的那几道新菜真的和你那弟媳妇儿有关,那就有可能。”宋姐夫勾起嘴角,笑意却不达眼底,“如果真的像俺所猜想的那样的话,恐怕这笔钱比你们看到的还要多。”那几道菜相当于给了香满楼一条生路,而香满楼的主人也不是一个蛮不讲理的人,既然有人帮了他们这么大的一个忙,肯定不会亏待他们的。只是赵老二家为什么会对人这么说,宋姐夫看了一眼旁边坐着的犹自不敢置信的赵宋氏,也许就是为了防着他身边的这位吧。
“可是,俺从来都没有听人说过啊,就连俺公公婆婆都没听他们提起过。”赵宋氏还是不能相信。赵全福是个大孝子,赵王氏和公公婆婆的关系也一向不错,如果事情真的是这样的话,老赵头和赵李氏不可能一点儿都不知道,更不可能一点儿风声都漏不出来。
“俺觉得你公公婆婆未必就不知道这件事情。”赵宋氏的姐夫对她说道,“也许,他们只是不想让你知道罢了。”而根据他对赵家人和他这个小姨子的了解,这种可能性八、九不离十。
听了宋姐夫的话,赵宋氏仔细想了想,突然好像想起了什么,气冲冲的说道:“难怪每次一说到这个话题那两个老东西的神色就这么奇怪。原来他们都知道这是咋回事儿,只是瞒着俺!”
想到公公婆婆还有赵老二一家对自己的欺瞒,再想到前几天的时候她让自家男人去和赵老二商量一下帮自家一把被拒,赵宋氏的心里的怒火越烧越旺,自己好歹也是赵家的大儿媳妇儿,结果家里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可是自己却偏偏是最后一个知道的,赵宋氏本身又不是一个心胸宽广的人,这下子,原本就对赵老二家没啥好感的她更是恨上了他们一家。
“那么,小妹,你有没有想过,如果这件事情是真的,那么你那弟妹的手艺又是从哪里得来的呢?”绕了半天,问题又回到了原点。如果那几道菜真的是出在赵王氏之手,宋姐夫不相信这就是赵王氏会的全部,只是,赵王氏到底是从哪里学到的呢?如果能找到赵王氏背后的那个人……宋姐夫心中有一粒种子悄悄地萌了牙。
知道赵全福的几个儿子如今都在学堂上学,起初他还以为是他们从书上学到的法子,可是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可能,首先读书人都讲究君子远包厨,他们自恃身份从来都对这种灶房之事看不上眼,学堂里的夫子更不可能教给他们这种东西,其次书价昂贵,赵家不可能花这个钱给孩子买这些闲书,再说赵家孩子上学与他们家盖房子相差了没多久,就算是再天资聪颖,也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从目不识丁到精通典籍。所以他更倾向于是有人传授。
“对了,俺突然想起来了,俺好像曾经听传贤说过,那个叫地栗的东西是赵家的那个小丫头发现的。”他们家的两个小崽子和赵老二家的关系一直都不错,几个孩子经常在一块儿玩耍,去年赵老二家弄那个地栗的时候,他们家的那两个小崽子可没少吃,而她的那两个小崽子,得了人家这么点儿吃食,就跟得了啥天大的好处一样,到处炫耀,所以才会偶尔入了她的耳。
“而且那啥糖水和地栗糕,也是那个小丫头弄出来的。”
“啥?小妹,要是俺没记错的话,赵老二家的那个小丫头,今年才四岁吧?”听了赵宋氏的话,宋姐夫不相信的摇了摇头,那地栗他可是从来都没有听说过的,更别提什么用它做成的糖水和糕点了,一个四岁的娃娃能干啥,恐怕连麦苗和韭菜都还分不清楚吧?
“还不到四岁呢。”赵宋氏回答道,当时那个小野种刚捡回来的时候,一看就是才出生没多久,后来赵家人索性就把捡到她的那一天当成了她的生日。“不过说起来也挺奇怪的,人家别人家的孩子都是父母催着学这些东西,那个小丫头倒好,从小就喜欢在灶房里呆着,跟在她娘后头来回转。”
“俺还听过几次小丫头跟她娘说啥火大火小之类的话,倒是每次她在灶房的时候,那做出来的菜感觉就格外的好吃。”赵宋氏自己也觉得奇怪,本来她还以为是弟媳妇儿的手艺有了长进,可是今天仔细这么一回想,好像都和那个小丫头有关系。
对于赵宋氏的话,宋姐夫心里还是有很多疑问,不过就是一个连话都说不全的小丫头罢了,难道真的能有这么大的能耐?
“哎,姐夫,这么一想,俺还真觉得这个小丫头挺邪门的。”赵宋氏越想越多,也许是之前曾经做过亏心事儿吧,她老感觉那个小丫头看她的眼神有些不对劲儿,明明是个啥都不懂的小屁孩儿,可是每次被那双眼睛盯着的时候,她的心里都会毛毛的,后背总是感觉会不自觉的冒冷汗,这也是她后来很少去赵老二家的一个原因。
112 心思()
“姐夫,你是不知道,那个小丫头的一双眼睛黑的发亮,当她直直的盯着你看的时候,好像感觉能一直看到你心底里去一样,好像在她面前,你就是个透明的,啥东西都瞒不过她。”至今每次一想起赵晴儿的那双眼睛,赵宋氏心里都会涌上一阵不自在。
“而且当初要不是这个小丫头,俺们赵家也不会分家,公公婆婆和全贵也不可能和俺生分了。”赵宋氏越想越觉得自己说的有道理,好像就是从捡到那个小野种开始,自个儿就啥都不顺了。可是赵宋氏却忘记了,当初之所以会分家是因为她心思狭隘,容不下赵晴儿,明明知道赵全福两口子已经把孩子认了下来,却又偷偷把赵晴儿带到东岭去丢了;而赵全福两口子之所以想要认下赵晴儿,还不是因为当初赵宋氏跑回娘家躲懒导致赵王氏早产,已经成形的闺女还没出生就已经没了气息,造成所有这一切的源头,全都在赵宋氏身上,可是如今,她却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了一个不足四岁的孩子身上。
当初为了给赵宋氏留面子,赵家人并没有对外人说过分家的缘由,为此当时单独分出去的赵全福一家还承受了村里不少人的指责,就连赵宋氏的娘家,也只知道是因为赵全福家收养了一个须女,怕拖累大家所以才提出分家的,但是这其中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们也是不清楚的。而赵宋氏,自然也不可能把这种丢脸的事情到处宣扬。
所以当赵宋氏的大姐和姐夫听到赵宋氏这么说的时候,也在心里对那个小丫头有了些成见。近几年小妹在赵家的日子不太好过宋大姐多少还是知道些的,就算是以前不知道,可是从今年过年妹夫竟然没有陪妹妹回门中宋大姐也多少猜到了些端倪。
“可是你们和赵老二家不是已经分家了吗?咋的,难道分了家那个小丫头还能影响到你们吗?”宋大姐有些纳闷的问赵宋氏。分家了又不用天天见面,小妹不喜欢赵老二家,平日里避着他们点儿不就好了吗?
“可不是,公公婆婆从小就把那个小丫头当成心头肉一般看待,对她甚至比对俺们家那两个小子还要好,你妹夫更是因为分家觉得对不起赵老二,所以家里有啥好东西也想着给赵老二家送一份过去。就为了赵老二家,你妹夫已经不知道跟俺吵了多少次架了。”
赵宋氏真的搞不懂家里的那两个老不死的还有她家男人心里到底是咋想的。明明他们家的传信传贤才是他们的亲孙子不是吗?那个小丫头不过只是一个不知道从哪里来的野种罢了,而且还是一个赔钱货,为什么家里的人都对她这么上心呢?甚至为了她,连她这个明媒正娶的媳妇儿都得靠边儿站,凭啥呀?
“大姐,姐夫,你们说这是不是有些不寻常?”赵宋氏对宋大姐和宋姐夫说道,“要是换做是你们,你们会对一个不知道从哪里捡来的野孩子比对自个儿的亲生孩子还要好吗?”
宋大姐摇了摇头,她又不傻,怎么可能会这么做呢?也许让她给街上的小乞丐施舍一块儿馍馍还有可能,但是把小乞丐带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