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公公走后,祁阳帝又与众臣商量了如何妥善运用这些粮食。
夜归带回来的粮食,足够华京的百姓加上南边来的难民吃上十日。
祁阳帝心头的一块大石终于落了地,不再像前几日那样忧思不已,郁结于心。
现在,就只待阻断的道路都修好,各地进贡的粮食就可以运进来了。
此次受灾最严重的便是江浙一带与沧州,沧州那边有墨曜盯着,如今已经处理的差不多了,祁阳帝自然不担心,剩下的,便是江浙一带了。
祁阳帝有心想派一位钦差过去,可是这人选么,又有些犯了难。
按说朝中重臣不少,可自从出了户部尚书的事,祁阳帝倒是小心了起来,现在让谁管钱都有些不放心。
祁阳帝此想法一出,众臣心中的小算盘都打了起来。
右相自然想安排自己的人前去,这可是个肥差。
往常的时候,举凡遇到类似的事情,祁阳帝总要问问他的意见,可这一回,祁阳帝并没有单独开口询问他,他也有些摸不准,祁阳帝是怎么想的。
毕竟,才刚出了户部尚书的事,而户部尚书孟权是自己的弟子这件事,并非是什么秘密。
正因为有了这一层顾虑,右相才害怕祁阳帝会因此怀疑到他身上。
虽说祁阳帝并未明显地表现出什么,但右相自己却不得不小心行事。
这差事的确是个肥差,可他也不想因为这一件事,而让祁阳帝疑心他,现在还不是能跟祁阳帝翻脸的时候。
因而因小失大这样的事,他自然不会做。
右相不作声,他的心腹爪牙们自然也不会吭声。
可让右相意外的是,左相一派也没人表态。
想想也是,左相刚告发了户部尚书,虽说此事确实证据确凿,可正因如此,左相才更需要收敛锋芒。
他为官多年,深知锋芒毕露并非什么好事。
而且,他比右相想的更深。
南下做钦差这件事,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个肥差,可又焉知不是个棘手的差事呢?
他们在华京,并没有亲眼见到南边的情况,一切均是从底下官员的邸报上知道的。
谁能说准了,南边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这事若办好了,自然皆大欢喜,可若是办砸了,祁阳帝的怒火,也不是谁都能承受的。
因而,祁阳帝提出这件事以后,众位大臣都齐齐沉默了
祁阳帝虽然犯难人选,可是百官这种反应,还是不免让他火大!
现在留在御书房的,均是重臣中的重臣,怎么朝廷需要用到他们了,一个个却都不吭声了!
难道朝廷都是白养着他们的么!
祁阳帝刚要发火,一个让所有人都十分意外的人,站了出来。
“父皇,儿臣自请南下做这个钦差,请父皇恩准。”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四皇子墨霄。
墨霄,生母为先皇后贤仁皇后,当年,众人都以为他会被册立为太子,可是,谁也没有想到贤仁皇后会做下那等“大逆不道”之事,以致丢了后位不说,最后连性命都没保住。
不过,据宫里的老人儿说,贤仁皇后是自杀的,为的就是向祁阳帝表明自己的清白,让祁阳帝不要累及自己的儿子和母族。
这事说来也算是皇家秘辛,到底真想如何,还真就没有几个人知道。
可是,有心人多少都能看出一些端倪。
如今威后虽然承宠,但祁阳帝并未因为贤仁皇后的事怪罪晋阳侯一族,由此可见,事情的真相,也许并不是威后所说的那样。
但无论如何,贤仁皇后薨逝都成了事实,她死后,她的儿子,也就是如今的四皇子墨霄,自然也就地位尴尬起来。
幸亏他舅舅一家地位没有什么变化,所以他在皇室的地位虽尴尬,但也不至于太难过。
可祁阳帝每次看见这个儿子,总是会忍不住想起贤仁皇后死前那个决绝的眼神,因而,他对这个儿子,实在亲近不起来。
试问,一个不受皇上亲近的皇子,处境又能好到哪里去呢?
这些年,墨霄越来越沉默,性子越来越“不讨喜”,祁阳帝心中那点儿隐隐的愧疚,都被他的冷脸给磨没了。
这个儿子,甚少对朝中大事发表自己的意见,所以这次他突然自请去南方,祁阳帝还是很吃惊的。
上位者均多疑,即使面对自己的儿子,祁阳帝也不免怀疑,他是否有着什么别的目的。
因而沉声问道:“你想去南边,为什么?”
墨霄单膝跪地,态度不卑不亢,“灾后重建是民生大事,父皇不是说过,百姓的事,都是头等大事,社稷民生,民生为首,社稷次之,儿臣想为大祁的民生做点力所能及之事。”
这话若是从别人嘴里说出来,不免就要带上恭维的意味,可这话偏偏是从墨霄的口中说出来的,祁阳帝看着他一本正经,刚正不屈的面容,怎么也联想不到奉承上去。
他仔细想了想,还别说,这个儿子,还真就是眼下最合适的人选。
南方也算重灾,朝廷派钦差过去,自然要派个有些分量的,一来可以“压阵”,让那些官员知道收敛,二来也是让百姓知道朝廷对此事的重视程度,好安心。
若是墨曜此时没在沧州,这个南下的人选,他正是最合适的。
可是,墨曜在沧州刚经历了“九死一生”,祁阳帝总不能将人调回来,再派到江浙那边去把!
万一碰上哪个不长眼的,硬说他苛刻幼弟,可怎么行?
再说了,光是长公主那里,他就没法交代。
前些日子,也不知长公主怎么知道了墨曜受伤的消息,当下便急匆匆地进宫来,拉着他好一通问,弄得他都忍不住怀疑,到底谁才是她的嫡亲弟弟!
如今大皇子不在华京,二皇子又在思过,所以说,墨霄倒确实是最好的人选。
别的不说,这个儿子的品行,他还是信得过的。
“既如此,便封四皇子墨霄为钦差,全权掌管南方诸事。”
祁阳帝此话一出,这事就算是定了。
诸位大臣想了想墨霄的地位,倒是都未反驳。未完待续。
第二百五十七章:无上荣宠()
钦差一事刚落定,许公公便带着圣旨到了洛府。
赵氏也不是头一回接圣旨了,自然有条不紊地吩咐家里人着手摆香案准备接旨。
谁知许公公笑眯眯地对她说“老夫人,今儿这圣旨,劳烦您得将国公夫人和大小姐叫出来,咱家知道国公夫人出门行大善去了,还劳您差人将国公夫人请回来,咱家也好宣旨。”
赵氏只愣了一下,便招过下人让他赶紧去将叶氏找回来。
她约摸猜到了圣旨内容大抵跟这回洛家布施的事情有关,不过倒是没想到事情直接扯到叶氏母女身上去了。
不过转念一想,想到慧觉大师的话,赵氏这心里,竟也隐隐生出了期待来。
也许大师说的真对,这件事,将为洛家带来更大的福气,也说不定呢。
不说赵氏这里如何暗中思绪翻腾,后面假意跟着忙活的小赵氏听见许公公的话以后,简直气恨不已。
她再没脑子,也不是一点见识都没有,许公公直接点名让叶氏母女出来接旨,意味不言而喻。
可是她实在不甘心,凭什么,囤粮的时候,她们家可是也拿了钱的!结果就凭那个老秃驴几句话,赵氏就把所有功劳都给了叶氏那个贱人!
这还不算完,那个老秃驴还说什么洛青染那个小贱人能为洛家带来福祉,简直是一派胡言!
可是纵是她有再多的不甘心,赵氏偏偏信以为真,她又能怎么办?
想到这,小赵氏第一次这么清楚地觉得,权利真是个好东西。
虽说从前赵氏让她管家,但一到什么要紧的大事上,却从未让她做过主,那时候她每月光顾着捞钱了,也不曾注意这些,直到现在她才清楚地认识到,赵氏在这个家里,才是说一不二的人!
小赵氏忍不住想,什么时候自己才能一跃成为这个家真正的当家主母呢?只要赵氏没了……
对!只要赵氏那个老虔婆没了……
思及此,小赵氏一双上挑的丹凤眼里,无端冒出了点点异样的光芒,显得有些莫名的兴奋。
一直暗中注意她的三房夫人6氏,见状皱了皱眉头。
若是她没看错的话,小赵氏盯着的方向,是老夫人吧?可她总觉得,小赵氏那目光可算不上善意?
她们娘俩不是一向一条心的么?
6氏看着小赵氏的模样,也有些若有所思。
四房夫人苏氏一向不太关心这些,只是小心地安排下人忙活着。
这个小小的插曲,除了在小赵氏和6氏的心里留下些涟漪,并未引起其他人的注意。
很快,叶氏便匆匆而归。
家里的下人说宫里的许公公来了,指名让她回去接旨,叶氏想了一路,也觉得大抵是因为布施的事情,祁阳帝要有赏赐。
不过她此时怎么也想不到,这份赏赐,会那么大,因而并未有太多的期待。
但是接旨的事情,她自然不敢怠慢,因而回去以后,特意绕路回了一趟集英堂,小心修饰了才敢去见许公公。
走到集英堂院门口时,正碰见了从里面出来的洛青染,母女两个简单交谈了几句,便一起去前院准备接旨。
待许公公念完了圣旨,洛府上下都有那么一瞬间愣住了。
许公公也未怪罪,只笑眯眯地道:“还请诰命夫人与郡主殿下接旨吧,奴才好回去复命呢。”
话音刚落,众人才回过神来,赵氏忍着激动,带着四房夫人与洛青染一同领旨谢恩。
将圣旨交到叶氏手里,许公公笑道:“恭喜诰命夫人,恭喜郡主殿下。”
叶氏与洛青染忙说:“许公公客气了。”
许公公十分满意叶氏母女的反应,心中忍不住想,瞧瞧,不愧是大家族里出来的,这修养气度就不是小门小户可比的,再一想到洛青染如今的身份,他自然乐得与洛家打好关系。
因而忙又说了几句恭贺道喜的话,又向赵氏道:“皇上此次大喜,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好一通夸奖了洛公爷,皇上说了,这是郡主带来的福气,所以才特赐封号安平的,老夫人教养后辈有方啊,才能教出郡主这般钟灵毓秀的女儿家!”
许公公或真或假的一番话说下来,直把赵氏乐得快找不到北了,忙让人给许公公包了个大大的红包。
许公公也没有推辞,收了红包便带着人回宫复命去了。
赵氏亲自带着一大家子将他送出了府门,许公公受到了礼遇,自然高兴,想着过会儿再替洛家说上几句好话。
许公公走后,赵氏接过叶氏递过来的圣旨,又看了好几遍,才命人好生封存起来。
她真是许多年没有这么高兴过了,当年洛峥袭爵的时候,都没见她这么高兴过。
就连叶氏如今跟她是一样的一品诰命,她都没有一点不高兴的意思,反而觉得打心眼里自豪。
试问,如今的华京城内,有几家家里有两个一品诰命的?更别提还出了一位异姓郡主呢!
赵氏这般兴奋也是有原因的。
祁国开国以来,并未完全延续前朝的礼仪制度,朝中重臣,除非有特大功劳者,否则是不允许隐蔽家人的,所以说,除了皇室,任何大臣家中的女眷,轻易是不会有封赏的。
赵氏这个一品诰命的头衔,还是因为当年老侯爷在秋狩时替先皇挡过一箭才赚来的。
所以说,如今叶氏被封一品诰命,洛青染被册封郡主,怎么不让赵氏兴奋莫名?
特别是,许公公走之前说的那句她教养后辈有方的话,赵氏真是怎么想怎么满意。
叶氏也被突如其来的惊喜给弄愣了。
她想过祁阳帝会有些赏赐,但断断没有想到,会是如此大的封赏啊!
不过,她也是忍不住有些高兴的,她出身不高,因而在华京一众贵夫人的圈子内,总是隐隐受排挤,不过如今有了这个诰命的头衔,看谁还敢拿她的出身做文章!
这些人中,心思最复杂的,便要数洛青染了。
祁阳帝突然而来的封赏,有点将她的心绪打乱了,她可不记得,前世她与母亲,蒙受过这么大的皇恩。
思及此,她不免担心,也不知这一切是好是坏?未完待续。
第二百五十八章:人贵自知()
洛家几位老爷回府后,便被赵氏派人请去了远香堂。
祁阳帝下旨的时候,洛峥与洛昇兄弟二人均在御书房内,自然知道详情,而洛熹与洛晖二人,虽未亲耳听见祁阳帝的旨意,但也都听到了一些风声,因而兄弟四人几乎都猜到了赵氏所为何事。
只是,赵氏如此兴师动众的将他们四人一齐召唤过去,他们还是有些诧异的。
不过随即一想,又都明白了,异姓郡主,祁国仅仅有两个,现在他们家里就出了一个,赵氏怎能不重视?
待四人到了远香堂,便见自己的夫人还有洛青染也都在,便更加肯定了心中所想。
按次向赵氏行了礼,兄弟四人分别落座。
赵氏让赵嬷嬷将圣旨拿出来,给洛峥等人分别过目后,便将自己的意思跟他们说了。
“陛下隆恩,虽说是异姓郡主,可到底身份不同了,我是想着,是否该单独辟出个院子给青染住,潇湘居似乎小了点儿,你们的意思呢?”
赵氏这话一出,满堂皆惊。
洛青染反倒有点儿哭笑不得,她万万没想到,赵氏会有这样的想法。
只不过,她还没来得及说话呢,有个人倒是坐不住了。
小赵氏本就一肚子气没地儿撒呢,又听见赵氏这样的话,她觉得自己的权益受到了侵犯,当下就不干了。
“娘,这也太夸张了吧!另辟一处院子,您怎么不说给咱们郡主造一处府邸呢!”
小赵氏话音刚落,众人的脸色都变了,尤以赵氏的脸色最为难看。
洛青染心中冷嗤一声,面上却笑意不减,“祖母,您这是折煞我了,潇湘居孙女住的很好,孙女一个人,要什么大院子呢,陛下恩赏,孙女不敢居功,如今大灾刚过,更加不宜劳师动众,二婶有句话倒是说对了,陛下并未赐下府邸,洛家确实不宜为此事太过张扬,到时候,若是被有心人胡乱传说出去,岂不辜负陛下美意?况且也累了洛家的名声。”
赵氏听完洛青染的话,脸色慢慢缓和了,只是狠狠地瞪了小赵氏一眼。
洛昇也是气的要死。
刚才在御书房的时候,陛下只字未提及他的名字,已然让他丢脸非常,回到家来,还要被小赵氏这个蠢婆娘连累,真是没有一件顺心的事情!
可话虽如此,他却不能不将小赵氏说错的话再圆回来。
因而洛昇从椅子上起了身,正正经经地向洛峥与叶氏道了声喜,又转向洛青染,说了些既得体好听,又不失长辈身份的漂亮话。
赵氏见到小儿子这个反应,总算是满意了许多,脸色不再那般难看了。
洛昇恭维完了大房一家,又面向赵氏。
“母亲恕罪,琴书这话虽急了点儿,但也是真心为了洛家好,就如同青染说的那样,她也是怕动静闹得太大,到时候陛下反而怪罪,岂不是得不偿失?不过她这个人您也知道,惯常的嘴巴拙,说起话来倒是容易让人误会,也亏得这里没有旁人,都是至亲之人。”
洛青染挑了挑眉,好个能说会道的老狐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