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他们的大营被破,后路被断的话,这几万大军只怕全将覆灭于此。这种前面突破不了,后路又有可能被抄的危机,让不少李朝官兵已然有了退意。
这不是他们作战不勇敢,而是他们碰到的敌人太凶残。这样的敌人,根本就是没法战胜的。带着这种想法,还有看着不断死去的尸体,终于有士兵开始停下脚步。
一直观察李朝大军动静的赵孝锡,看到这一幕,立刻道:“下令,两侧轻骑兵,开始两面包抄。对当前之敌,实施分割围歼!”
伴随着刺耳的牛角号声响起,正在外围不断收割李朝士兵生命的轻骑兵。立刻放下手中的弓箭,换上他们的马刀长枪,朝着对他们心存畏惧的李朝军阵狠狠扎来。
步兵在野外对阵骑兵,本身就存在天然的弱势。加之李朝大军,更多是盯着前面的宋军本阵。以为依靠兵力,拖住这些宋军游骑兵即可。
但现在,游骑兵终于露出狰狞的面孔,开始对他们的阵形实施切割。就意味着,这场大战李朝距离失败已然不远。
在游骑兵开始行动时,赵孝锡又下令道:“炮队原地不动,盾兵防御前进,火枪兵后跟补上。朝李朝大军反杀过去!骑兵,随我出击!”
这番命令一下达,掌旗兵将命令下达,盾牌手立刻抬起一人高的铁盾。在火枪兵跟长枪兵的保护下,一步一步的往冲击他们的李朝士兵挺进。
这番枪盾如林,整齐划一的挺进,终于令李朝大军意识到危机。伴随着赵孝锡骑兵破敌而出,那些李朝官兵终于掉转头,开始四处逃窜,不想把只有一条的性命丢在这里!
第一百零一章 亡国的预兆()
当意识到李朝大军,准备打防守反击之时。赵孝锡就清楚,李朝大军想反击,必定是全力反击。这也意味着,他们的大营兵力将极度空虚,这也给他的骑兵留下可趁之机。
这也是为何,在吃午饭的时候,他会让赵大领着一支骑兵离开营地的原因。在李朝大军的后方,赵孝锡已然派遣了三支五百人的骑兵卫队,以袭扰李朝的物资补给线。
赵大需要做的,就是将他们集中起来,在李朝大军发动反击的时候。从李朝大军的后方,直接抄了李朝大军的大营。这个时候,想必李朝大军也不会想到,赵孝锡敢玩这一招。
本身兵力就不如李朝大军,还敢玩分兵,这无疑犯了兵家大忌。只是对于赵孝锡而言,他相信自己训练出来的部队,更相信这支部队拥有的武器,能抵挡住李朝大军的反击。
现实正如他预料的那样,面对提前诞生的火炮,还有火枪队近距离无人可挡的快速射击。李朝的大军,几乎如横扫一般,不断前赴后继倒在宋军的铁桶阵外。
尽管每个火枪兵打到最后,都觉得眼前看不到一切。可还是按照习惯性的开枪动作,将手中的子弹给击发出来。这种排枪,除非来攻的敌人是爬过来,不然绝对冲不过来。
就算有几个漏网之鱼,那些刀盾兵跟长枪兵,也不是吃干饭的。他们会将这些漏网之鱼。全部钉死于盾阵之外。这种战术,打的各多都是兵种之间的相互配合。
伴随着骑兵开始分割包围,李朝大军的崩溃再所难免。随着旗令兵。果断下达分而击之的命令。铁桶阵很快分散成,若干个小铁桶阵,将已然没斗志的李朝兵拿下。
直到有李朝士兵,已然跑不动也不想跑,开始丢掉手中武器乞降之时。看到投降能保住性命,一批批被围追堵截的李朝大军,开始成片成片的投降。
至于负隅顽抗的李朝部队。比如三位都统身边的亲信护卫,他们有三支骑兵重点照顾。直到战死到最后一人。这场持续到天黑的战事,才宣告正式结束。
看着平原上,开始不断点燃的火把,一身浴血的赵孝锡。却很平静的道:“通知后方俘虏队。尽快过来接收俘虏。大军休整一夜,明日继续往升龙城进发。”
一场在官兵们看来酣畅淋漓的大胜,就这样迅速的结束。望着李朝大军,死伤过万的数字,赵孝锡却知道,明年这片平原的野草,怕是会长的更加茂盛。
至于宋军死伤的兵卒,此刻有专门的人员负责清点收敛。他们尽管战死,却也能享受到。赵孝锡所承诺的一切。毕竟,赵孝锡会对他所说出的话,说到做到。
而他也相信。有了这过二万人的俘虏,单单那些商人给他的租金。就足够他修建一个纪念碑,还有给予战死者的抚恤金,以及立功者的奖励。
清楚随着天黑,那些四散而逃的溃兵,一时半会也不可能全部抓到。可赵孝锡相信。随着大军的继续进发,这些溃兵终于不当兵。否则难逃当俘虏的命运。
对于这些战俘,赵孝锡的处置方式,就是将他们做为苦力,卖给治下那些商人当劳动力。那怕一些手头有钱的百姓,也可雇佣做为劳动力。
如果在服苦役期间,战俘敢做出伤害雇主的事情,一律杀无郝。而雇主在雇佣期间,也必须保证战俘的生命安全,不得任意打骂或污辱。
要是战俘能在三年时间,跟雇主达成良好的雇佣关系。那么三年之后,他们将得到释放,拥有重新做人的机会。并不会,一直被当成奴隶般被雇佣。
而赵孝锡也相信,三年的时间,足以磨灭一个战俘的仇恨之心。带着仇恨,他们是得不到雇主的宽恕,那自然得不到赵孝锡的宽恕。
只要他们三年服苦役的时间老老实实工作,说不定雇佣期结束,管理这些苦役的琼州王府。会给他们一笔工钱,甚至给他们分上几亩田,能够好好的过日子。
一句话,要想过上好日子,那就必须听话。至于听谁的话,那就不言而喻了。三年之后,赵孝锡也相信,李朝应该会大变样,这里或许会成为大宋的安南路。
在赵孝锡给众军犒赏加餐之时,那些幸运逃过一劫的李朝溃兵,确将大军失利的消息,辐射到通往升龙城的各个府城。得知三支天子军惨败,这些府城自然也是人心慌慌。
相比赵孝锡这边,阵亡的将士只有不到千人。同样结束一场惨烈之战的赵五跟武定这路大军,他们与另两路李朝天子军的大战同样结束。
虽说胜利最终属于他们,可代价原比赵孝锡这边大的多。近半成的将士战死,武定也身重三刀被紧急送医。身为统领的赵五,同样觉得这是场惨胜。
原因是,他们也以为有了炮队就有了一切。结果被李朝依靠人数优势,硬拼硬的跟他们死嗑。发展到战斗的最后,那些炮兵竟然抱着炮弹,向李朝士兵密集的地方殒爆。
正是凭借着这股狠劲,赵五这路出自邕州跟琼州的大军,最终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可望着李朝仅剩不足五千的俘虏,己方同样只剩下六七千可战之兵,赵五真有点欲哭无泪。
他非常清楚,那怕他与李朝大军的战损比例,达到了恐怖的一比四甚至更多。可在赵孝锡看来,那也是一场惨败。而惨败的原因,便是他指挥太过大意。
连夜给赵孝锡发来一封请罪信的赵五,不得不停下前进的脚步。命令后方,加快给他们补充新兵源。不然,其次炮队的损失,更令他失去了攻城略地的底气。
结果当第二天,收到赵五发来的请罪书,赵孝锡的好心情自然一扫而空。面对赵大等人畏惧的表情,赵孝锡也知道,他们是替赵五担心。
虽然赵孝锡清楚,战场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可这个时候,也不是追究赵五责任的时候。毕竟,在很多士兵眼中,赵五最终还是带领他们取得了胜利。
想到这里,赵孝锡很快道:“传令,从本军中,调派一支炮队与赵五大军汇合。另外传令广南各府,将完成新兵训练的部队,优先补充到赵五大军中去。
另外,再从本军中,抽调一支一千人的火枪队,随同炮兵一起过去。告诉赵五,要是再出问题,不用回来请罪,让他直接自己看着办。伤亡五六千人,他这统领怎么当的!”
面对有些怒气冲天的赵孝锡,赵大等人也知道。这次赵五能当上一路大军的统领,更多也是他练兵有方,加上又是主动请战所致。
虽说一将成名万骨枯,可他们都知道,赵孝锡对于每次战斗的战损,都是极其在意的。他跟一般的统兵将领不同,更多会考虑己方的战损情况。
没敢吭声的赵大,正准备出门传令的时候。却听赵孝锡又道:“对了,另外传令邕州知州苏子元,让他派民夫收敛士兵遗体,告知王府司库,抚恤金必须第一时间发放下去。
另外让琼州府工部,优先给那里的士兵,修建一座烈士纪念碑。同时告知邕州百姓,他们武指挥的光辉战绩,将邕州军的编制,始终保留起来。”
赵大听到这一系列的布置,也知道这是赵孝锡给予那些死难将士的补偿。不管怎么说,他们此次出征李朝,也是为了大宋未来的长治久安所做出的牺牲。
在赵孝锡的大军,继续踏上前往升龙城的路上之时。两路大军惨败的消息,很快便传到了升龙城内。五路天子军,全部战败的消息,对李朝而言无疑是亡国的预兆。
那怕是雄心壮志的李乾德,在听到这两份加急战报时,呆坐在龙椅之上半晌都没有声音。至于朝堂上那些文武大臣,同样意识到国将灭亡的危机。
这两场李朝大军战败的消息,也很快被赵孝锡安排人在李朝扩散开来。自清化城以南,那些沿海的李朝府城,在得知这个消息后,很快放弃了抵抗。
一支支海军派出的登陆部队,开始接管他们的府城,封存他们的府库,清点所有的战利品。眼下李朝拥有的地盘,真可谓一天天的在减少当中。
唯一乐观点的,就是李朝与大理交战的区域。同样爱惜士卒的段誉,本身要的就是屏边城这一块土地。所以,他的攻击更多是牵制。
可就算如此,大理大军的步伐,同样在不断往升龙城靠近。尤其得知赵孝锡,统领的两路大军,都取得了大胜,段誉也知道,李朝这个邻居怕是真的完了。
面对这种节节失利的情况,李乾德很是急切的道:“礼部还没收到消息吗?”
对于李乾德指望占城跟真腊出兵援助,两国又怎么可能,会在大宋军队携大胜之威时,去触这种霉头呢?将李朝的使者,全部押起来,送到一海之隔的琼州王府。
至于那位至今没有消息的礼部尚书,根本就没走出李朝的境内,就被一支不明武装给抢劫了。此刻尸体,埋在土里都有段时间了!李朝的历史,也开始进入倒计时!
第一百零二章 喜忧两重天()
当赵孝锡挥军进攻李朝之时,远在中原汴梁城中的赵煦,也一直在关注这方面的战报。对他而言,将广南西路的军政大权交给赵孝锡,更多也是出于帝王的野心。
对于真正开始掌控皇帝权利的赵煦而言,他需要拿出一些成绩,告诉他的子民。他有能力保护这个国家,有能力让治下的百姓过上好日子。
可他从另一个角度,却很担心把过多的权利,交给赵孝锡手上,最终会不会失控。可最终对胜利的渴望,对开拓国土的野心,让他答应了赵孝锡的条件。
其实更多的一面,也让赵煦看到了赵孝锡的能力。不管怎么说,在领兵打仗上面,他确实不如赵孝锡。如果赵孝锡能取胜,对大宋而言也是个天大的喜讯。
只是在胜利的消息没有抵达之时,赵煦还是严格兵部,将这个消息告知百姓。如果赵孝锡败了,他也可以告知李朝跟天下百姓,这事是赵孝锡擅自动兵的结果。
反正在赵煦看来,这件事情无论胜败,他都是获利的一方。当然,从内心讲,他更渴望这是一场胜利。而不是一场,需要他帮赵孝锡擦屁屁的失败。
而对于赵孝锡而言,一直压着获胜的消息不报,未必没有吊一些朝廷众人胃口的意思。直到他跟赵五的大军,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报捷的战报才被核准发出。
相比赵煦打着如意算盘。想独占这份功劳,赵孝锡又怎么可能,给他这个机会呢!这种卖力的事情都他在做。军费开支都是他在掏,根本没朝廷半毛事。
很快一封报捷的快报,从广南西路出发直奔京城。特意交待,那些驿卒每城必报大捷消息的赵孝锡。也趁次机会,让中原百姓知道他琼州王又取得大胜了。
原本可以更快抵达京城的报捷战报,直到赵孝锡跟赵五两军合兵一处,抵达高度警防御的升龙城下。这份八百里加急的报捷信。才抵达了汴梁城中。
京城的百姓,看到那背着黄布包的驿卒。一脸兴奋的喊道:“琼州战报,琼州王大破李朝五路天子军,歼敌无数。八百里加急,众人皆回避!”
如此大呼小叫的声音。自然引来路人争相围观。听到大宋跟李朝开战,很多百姓都觉得非常意外。怎么朝廷与其它国家开战,他们一点都不知道呢?
可就算如此,还是有百姓会好奇道:“琼州王是谁啊?怎么没听说,朝廷有这么个王爷啊?”
有见识的百姓,很快就道:“你忘了,前两年兰州之战,就是琼州王指挥打胜的。哦!那个时候,他还不是王爷。而是郡王爷。真没想到,他又打了场大胜仗啊!”
百姓的议论之声,随着这份报捷书的到来。令全城都沉浸在讨论当中。有猜测,大宋为何跟李朝举行大战的。也有议论这个,被乾德赐封琼州的前巴蜀郡王。
也许是驿卒有意为之,他送报捷塘报的时候,也是赶在赵煦即将下朝之是。听到大殿外传来的大捷之声,朝堂上的文武大臣。自然也是议论纷纷。
不少不知情的文武官员,更是有点错愕的道:“大捷?那来的大捷?没听说。边关有战事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直到这个时候,看到那些摇头不语的六部尚书,还有几个资格老的大臣都不吭声。这些职位低下的大臣,很理智的闭嘴不言,清楚这应该是朝廷机密。
听到朝堂跟殿外传来的声音,赵煦露出一丝喜色道:“传驿卒入朝觐见!”
站在身边的太监,很快便用着尖锐的嗓子道:“皇上有旨,传驿卒觐见!”
一声声传召之声,很快来到了大殿之外。看着恭敬捧着盒子的驿卒,太监很适时的上前,将盒子给接了过来。将将其打开,将里面的捷报递到赵煦手上。
看到上面显示着赵孝锡的亲笔信,告知李朝大半国土已然占领,攻破升龙城也指日可待。其中当然少不了,那两场起到决定性的大战。
只是在战死的比例上面,赵孝锡还是夸大了一些。将战死将士的数字,提升到两万人。而俘虏跟斩杀的李朝将士,自然是达到了十万人以上。
五比一的战绩,加上赵孝锡上面写明,已然占领的城池。赵煦也忍不住欣喜道:“好,琼州王不愧本朝文武双全的王爷,这仗打的好!
章爱卿,你将此捷报念与众卿听,让诸位爱卿也分享一下,这难得的喜讯。若是父皇在天有灵,想必听到这个消息,也能心有安慰了。谅山,我们拿回来了!”
得到旨意的臣相章惇,很快从太监手中接过这份报捷文书。在满朝文武期待的目光中,同样略显惊愕般,将其给诉读了出来。而他心里,此刻也可谓大吃一惊。
尽管从回到朝堂,章惇就知道这位王爷,怕是大宋建朝已来,第一位文武双全的王族子弟。可其兰州之战,在章惇看来更多是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