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家迫不及待想要一睹为快。
在这种氛围中,两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这天傍晚,华夏文学院的艺术大厅门前再次人山人海。今晚,《王子复仇记》正式上演。
门前,是一张巨大的色彩鲜艳而诡异的《王子复仇记》的宣传海报!(。)
第三百四十章 王子复仇记()
艺术大厅门前,下午还没到六点。≧
凛冽的北风并没有阻碍人们的热情,太阳一下山,就有很多人在附近溜达徘徊了。
有年纪大得像老师的,也有年轻得像学生的,有校内的,还有校外的。
还有一个多小时苏文新作品《王子复仇记》就要在舞台上拉开帷幕。
作为苏文铁杆粉丝,自认是最大支持者的马俊武自然要前来撑场子。他不单自己来,还把能叫上的人都吆喝过来支持了。
宿舍的另外两个人当然不能例外,还有他们班上的同学,不管男女,也不管熟络还是陌生,总之能叫上的绝对不放过。
好在他们班虽然是创作专业,但是大家对于苏文创作剧本这种事并没有排斥,反正都是创作嘛。
所以,对于马俊武动大家来给苏文撑场子,除了同学们踊跃参加外,连班主任梁玲也声动员,大家前来,自然就没有任何心理障碍了。
唯一一个心里不舒服的要数梁子虚。
当日开学,他为了在同学和老师面前表现出自己才华高的一面,想拿苏文当垫脚石,没想到反而被苏文硬生生碾压,直接踩到了地底下,甚至还狂踹了好几脚。
梁子虚永远都忘不了苏文把他的“诗作”改成《偶然》的场景,大家纷纷赞扬苏文更高时,他梁某人的面子坠地,整个学期都抬不起头来。
他想愤图强,写出更好的作品来,以期有一天能赶上甚至越苏文,成为同学们和老师口中才华横溢的年轻人,为此他悬梁刺股、挑灯夜战、废寝忘食地去学习。
然而一个学期过去了,别说在文学创作上赶上苏文的脚步,人家跑得他都要看不到对方的背影了。
半年来,梁子虚还处于“学习”之中,拿着自己的作品,到处请学长们帮忙指点,当然,也想请一些老师点评一下。
有的作品倒是获得赞扬,也有不少是被批评的。
为了进步,梁子虚都虚心接受,因为他心里有一个声音在告诫他,一定要努力努力再努力!唯有努力,才能赢得了苏文。
半年过去,他梁子虚进步是不小,但苏文前进的步伐更为夸张——
《雷雨》一出,连王忘那种大师都说苏文称得上剧作大师了。
之后是苏文童话、鬼故事,甚至这家伙写古文都闹出不小的声势来。作品大卖,销量惊人,这些成绩就不说了,他的作品竟然被列入教科书之中!
虽然只是童话作品,也只是在小学范围,但是,那是教科书啊!
就算是梁子虚这个学生,也知道作品列入教科书对于一个作家来说是多么大的荣誉与利益!
单是这一点,苏文就足以比整个帝国百分之九十几以上的作家要成功得多了。
面对半年就做出这种成绩的苏文,梁子虚是一点竞争的心思都提不起来。
不是不想比,而且他还在起跑线,竞争者已经在终点线上,这简直就不给人任何机会,还怎么比?
现在看着艺术厅周围热闹的场景,特别是看到各个学校领导兴高采烈地过来捧场,梁子虚内心除了嫉妒,就只有无奈了。
他看到很多文学界的大人物一一呈现,作协会长水天一、诗协会长海指、剧作大师王忘,都一一现身。
面对此情此景,梁子虚很想喊出“我草”两个字来。
千般嫉,万种恨,汇成一片酸溜溜的话语:“一个专业的人,不好生钻研创作,竟然因为剧作成名,不务正业,这简直是悲哀!”
是的,梁子虚也只能遥遥吐槽苏文了。当然,如果两人换了位置,梁子虚就不会计较是不是正业的。
能成名就好!
他的这种情绪,换在前剧作社副社长杜长风身上,也是成立的。
今日,杜长风也来到了艺术厅门前,看着人们兴高采烈期待苏文即将上演的剧作,他除了苦涩还是苦涩。
今晚,是剧作社与戏剧社多年来第一次合作,推力却是已经名声在外的苏文的作品的威力,两边对《王子复仇记》这部剧作都倾注了大量的精力,为顺利上演,不知道有多少社员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一心想把剧作排练好。
今天到了考验他们的时候,两个社团的人虽然有些紧张,更多却是兴奋,他们迫不及待想把一部伟大杰出的戏剧推广给世人。
这种激动,杜长风从熟人那里感受出来了,然而他却无法分享这份喜悦,自从他输掉了戏剧擂台赛,他不想看着苏文踩着他的“尸体”登上剧作社社长的宝座,因此虽然没有明言退社,却再也没有参与过社团事务。
如今社团的事情,成绩也好,荣誉也罢,都与他无关。
与梁子虚一样,杜长风已经没有了与苏文一争长短的心思,后者已经不是他能匹敌的了。
“碰上这家伙,是与他同一时代之人的不幸……”杜长风喃喃自语,好像失去了所有的勇气,灰心沮丧到认为苏文不可战胜。
想想也是,别人不清楚苏文剧作的分量,杜长风学的就是这一专业,很清醒地认识到苏文今日在文坛——确切地说在剧作界,苏文的地位已经高到要很多人都仰望的地步。
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一鸣惊人,到《玩偶之家》的无双惊艳,再到《雷雨》的霹雳震撼,苏文一步一个脚印,从文学新人慢慢成长为剧作大师。
每一个脚步都走的极其稳妥,特别是《雷雨》的诞生,奠定了苏文一代剧作大师的地位,这是强如王忘都承认的事实。
哪怕苏文日后剧作成绩没有太大的提升,只凭前面三出戏剧,足以让他的文学界占有一席之地!
“如果他新作《王子复仇记》不失水准,他将由刚刚奠定剧作大师基础上升到稳固剧作大师地位……”就算不想承认,杜长风却很清楚这一事实——
一旦苏文今晚的《王子复仇记》足够精彩,那么他在剧作界的地位再也没有人可以动摇了,毕竟连续创作出四部优秀剧作,甚至可以说一部比一部经典,这样的功力与荣誉,谁也无法抹杀!
寄希望于苏文失手,搞砸了《王子复仇记》?
杜长风承认,他有过这样的小心思,但是,这会成为现实吗?
夜幕降下。
抱着迷茫的心思,杜长风随着众人进了艺术厅在一个角落坐下,等到周边熄灭了点灯,灯光全部集中在舞台上的时候,喧闹的大厅瞬间安静下来。
《王子复仇记》,拉开了帷幕!(。)
第三百四十一章 向经典致敬!()
“决心不过是记忆的努力,它能根据你的记忆随意更改。≥ ”
“世上本无所谓好和坏,只看个人如何去想。”
“成功的骗子,不再以说谎为生,因为被骗的人已经成为他的拥护者,再说什么也是枉然。”
“即使被关在果壳之中,我仍自认为是宇宙之王!”
“聆听他人的意见,但保留自己的判断。”
“当悲伤来的时候,不是单个来的,而是成群结队。”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困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个更高贵?死了,睡着了,什么都完了。”
“不要只因一次挫败,就放弃你原来决心要达成的目的。”
……
当俯拾皆是的经典语句从舞台演员口中表达出来的时候,人们为这些优美的句子倾倒。随着这些类似口号宣扬出去,《王子复仇记》自然就成为了口碑极其之好的剧作。
《王子复仇记》成功了,王子的悲剧故事打动了人心,那悲剧的震撼力量,再一次震惊世人。
所有人都为苏文的创作功力惊讶。
这是一个不一样的故事,它的悲剧力量,几乎越所有悲剧故事的结构。
它是一出经典。
而写出这个经典的人,所获得的赞誉,也是成倍增加的。
《王子复仇记》的第一场公演就获得极大成功,落幕时几乎所有在场的人都起立致意,为本来坐在前排演出结束后站起来向公众致谢的苏文送上热烈的掌声。
掌声如海浪,几乎要掀掉艺术大厅的屋顶。
所有人都为这出精彩的剧作欢呼,也不吝送上他们的赞誉,有的人甚至要求当场重演一次——当然,这是不可能的,这出戏很长,晚上七点多开始上演,结束时都快十一点了。
晚上十一点的京都,正值冬季冰霜,冷得呵气成雾。然而众人走到门外,面对浓重的冰霜,心头一遍冰冷,又一边火热。
《王子复仇记》就有这样的力量!
“苏文,我现在终于认识到,你更适合创作戏剧,而不是诗歌。虽然我希望看到你写出更多更好的优美诗句,但是,《王子复仇记》的诞生,让我意识到你非凡的戏剧创作能力!这样的经典力量,足以传扬全世界,这是一两诗歌所不能达到的。”
演出后,诗坛掌舵人海指一脸郁闷加欣慰地拍着苏文的肩膀鼓励说道。
……
“我本以为《雷雨》足够经典了,没想到苏文还能给我送来更多更多的惊艳!”帝国作协会长水天一向旁边的刘春雨感慨不已。
刘春雨先是点头,继而苦笑:“好像苏文创作的都是悲剧剧作,太折磨人。”
“悲剧更容易打动人心!”水天一幽幽说道,“我记得苏文在粤州和一些评论家打笔仗的时候曾经说过: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多么深刻的领悟啊!今天,这个复仇记确实毁灭了很多东西给我们看……”
……
“这是杰作!这是经典!这很伟大!”
演出结束后,作为帝国当今两大剧作大师,王忘只向旁边的友人说了三句评语,之后就神情复杂地离开了现场。
友人不大理解,问另外一个朋友:“老王怎么了,怎么感觉他很灰心丧气?”
“可能是心有触动吧,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啊?哈……哈哈!”朋友回答。
现场观众,评价不一,专业人士看的层次更深刻,除了一些正面的评价为,并没有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他们觉得要好生消化才能表更专业的评论。
至于那些学生,议论起来就没有太多顾忌了。
赞扬者说:
“不愧是我们的情诗王子,虽然不写情诗了,写起戏剧来,一样诗意盎然啊。王子的感情戏,比还要跌宕起伏,比传奇还有复杂,实在太厉害了。唯一不好的就是怎么把王子赖特给写死呢,太伤心了,骗我眼泪!”
“这次是真的看哭了!”
“这戏剧出彩的句子实在太多了,我还沉浸在那优美的语句之中……别打扰我,我想静静。”
“楼主,静静是谁?”
“你妹!”
当然,也有不好的评论:
“一直看不明白写的是什么,太垃圾了!”
“这出戏太墨迹了!就一个对女人失望从而走向极端的狗血故事罢了!”
“各种背景与情节都太刻意了……”
不管怎么说,《王子复仇记》确实做到了轰动效应,哪怕是负面评论,那也是引起了争议,足以让这出戏在争吵中更加火热。
一时间,整个华夏文学院都以看《王子复仇记》及讨论它为热点潮流,这就进一步催了它公演的需求。
对此,剧作社应广大观众要求,除了在晚上公演外,早上也多排一场。哪怕增加了场次,复仇记的演出座位依然爆满,特别是随着讨论的深入,这些专业学习的学生几乎把它当现象来讨论了。
可以预见,一旦这出戏推向市场,肯定能获益不浅。它拥有大卖剧的一切元素。
很多文化公司又蠢蠢欲动了,都想抢先一步拿下这出戏的版权,苏文的手机一下子给侵略占满,搞得他脑袋都大了。
好在学校眼看就要放假了,他准备脱离京都,回粤州避开这阵热潮。
但是他没有想到的是,随着王忘表了一篇关于《王子复仇记》的评论文章,众人对他的“需求”愈热烈而疯狂——
《从一个孩子到一位战士——向经典致敬》,这是王忘所写文章的题目,一上来就很吓人:
“他是一位孤军奋斗,忧郁跌宕,最后征服一切困难,具有萌芽和上升时期资产阶级精神面貌的王子。
“他是一个代表先进人们为了把人类从压迫中解放出来,热烈的寻求人生的理想和精神枷锁解脱方式,成为解放人类的光荣战斗中的一员杰出战士。
“他还是为了人类美好的理想,反抗社会罪恶的一个人文主义思想家。
“他更是处于精神危机中的理想与现实冲突中的人,甚至有浓厚的宗教神学色彩和封建意识。
“他是谁?他是一个戏剧中的角色,他是一位王子,他必将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个经典形象!”
经典形象?还上升到世界文学史的高度?
不少人表示被吓到了。(。)
第三百四十二章 火爆的作品()
王忘评点《王子复仇记》,说苏文创造了≦
赞誉之高,难以想象。
不过也有人对王忘的评价不意外了,因为自从苏文的《玩偶之家》以及《雷雨》出世之后,他就有成为苏文死忠粉的趋势。
哪怕他本身就是一个剧作大师,哪怕苏文只是一个文学新丁。
但谁都看得出来,王忘对6鸿的喜爱,那是真的自内心,出自肺腑,否则也不会每次都给对方的作品那么高的评价。
王忘与其它谦虚谨慎的长辈不同,别人评价作家的作品的时候,哪怕作品太差,也会挖掘一些闪光点。
他不同,一旦他认为不好,那就直接挖苦,不把人说得痛不欲生决不罢休。
这也是他在文坛有“大嘴巴”称号的由来。
对于这一点,很多文坛成名作家都深有体会。
哪怕是面对另外一个剧作大师谢坤,王忘有时候都不会给什么好脸色,评语也不无讽刺之意。
然而到了苏文这一边,就完全是赞誉,毫无杀伤,这让很多人羡慕嫉妒恨。
苏文短时间内名气直升,地位拨高,与王忘一帮人的评价不无关系。
什么童话大师,什么剧作大师的潜质,都是从王忘口中说出来的。
现在更好,直接说苏文创造了世界文学史的经典形象,这评价是够吓人的了。
所以很多人都耐心看他的文章,想看看《王子复仇记》到底能打动他。
王忘的文章比较长,论述很详细:
“我认为,我们不能静态的去看待《王子复仇记》,更不能简单去评价雷特这个形象,我们应该把他看作是一个动态的,富有生命力的过程。在苏文的笔下,雷特从一个无知善良的孩子,一步一步的迈向成熟,最终成为一个英勇的战士。
“在这个净化过程中有许多的徘徊与后退,但是站在人性的角度而言,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如果他一有为父报仇想法,就开始为此坚定不移,进行一系列报仇行为,那么我们这个文学上的经典形象将会大打折扣,变得与那些三流的人物没有什么区别了。
“他的经典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