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斗在甲午年-第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启禀王妃,东洋的大队人马正在开拔去平壤,城内留守了一个大队的步兵和一个中队的骑兵,严格的封锁着进出汉城的城门;景福宫外面刚刚又调过来了一个骑兵小队。”

    说到这里,洪启薰的脸上不禁露出愤怒之色。

    闵妃想了想,轻声说道:“一个步兵大队加一个骑兵中队,总计1400余人,咱们宫内不过六百余禁卫队,而且大院君还在里面插了很多的亲信;壮卫营掌握在李埈镕的手中,朴泳孝控制着巡警部,新成立的训练队更是未来的大患!”

    沈相薰,李范晋,洪启薰三人听了均是又羞又愤的满脸血红,然而一样无计可施。

    “咯咯,启薰你们不要这么生气,要沉住气耐心的等待;”

    闵妃抿嘴儿咯咯一笑,笑声如银铃一般的悦耳动听:“大清的军队也不是那么容易被打败的,而且就算一时败了,真的失了平壤,大清幅员万里人口亿万,长久来说东洋终败!”

    闵妃伸出一只小手,慢慢的抚摸着自己浑圆滑嫩的大腿,偏着可爱的小脑袋说道:

    “等清国打败了东洋军队,那时候才是咱们跟这些奸臣算总账的时候;你们提醒朴定阳,李完用这些人,这段时间不要轻举妄动,就坐下来,斟一杯热茶,好好的看一看李昰应和金弘集之间的斗法。”

    听着珠帘内闵妃那‘咯咯’的美笑,洪启薰的一颗心脏都快要跳了出来。

    十二年前他之所以冒死救下闵王妃,并不是因为他有一颗忠君义胆的心。

    而是当时叛军郑义吉抓着闵妃的长发,将她从轿子里拖出来时,闵妃那莹白如玉却满脸坚强的俏脸,让他终生难忘,愿意为这个女人奉献出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

    “范晋,贞洞俱乐部组建的情况如何?”

    闵妃对几位心腹定下了下一时期的活动基调,就改换了话题。

    “启禀王妃,俄国公使韦伯先生和美,德公使都欣然参加,韦伯先生私下表示俄国正在密切的关注着朝鲜局势,也决不允许东洋趁机吞并我国。”

    李范晋脸上露出一丝笑容,能得到西方列强的保证,李范晋这些天一直提吊着的心就安稳了很多。

    “哼!他们俄国也该出一些力气了。”

    闵妃冷声说道:“当年为了和俄国签订密约,我可是把清国和袁世凯得罪透了;不是这样,大院君也不会被清国从保定放回来,而大院君居然私下里向清国提出‘废朝鲜为行省,要求仿元朝设征东行省例,派大臣监国’,此等卖国昏话!”

    一屋俱静,无人敢出声。

    清国光绪十年,十二年的时候,朝鲜亲俄势力不断抬头,闵妃‘厌讳藩属’‘尤忌华干预’,高宗李熙也发出感叹‘以三千里山河臣服于华为耻’。

    因此闵妃集团不经过中国的允许,作为一个没有外交权的藩国,私下里两次试图和沙俄签订‘?朝俄密约’。

    结果两次都被袁世凯警觉搅散。

    第一次密约事件发生后,清廷震怒,要把大院君从保定护送回汉城。

    结果大院君李昰应居然提出将朝鲜作为中国的一个行省,并且说‘本国百口同然,如闻此命,大小必手舞也’。

    最后还是李鸿章觉得大院君的这个提议‘太觉奇崛’,干脆把大院君送回汉城了事儿。

    而在1886年第二次密约事件发生以后,袁世凯一边谴责‘背华自主’的国王李熙,一边和大院君密商废黜高宗,让大院君的孙子李埈镕继位。

    最后吓得高宗哭哭啼啼,袁世凯又一直没能找到有力的证据,‘废黜’之事才算不了了之。

    “假如九年前德国穆麟德穆参判提出的‘朝鲜中立论’,能得到清国的允许,把咱们朝鲜划为‘中,日,俄’三国的中立区域,那么就没有今日的兵祸了。”

    贬职在家的沈相薰,既是大院君妻子‘骊兴府大夫人’的姨侄,更是闵妃的姻亲,被称为‘闵族之前卫’。

    此次大院君在东洋的扶持下摄政,因为他是闵妃的忠狗,被议政府总理大臣金弘集贬官。

    “哼!”

    闵妃又是一声冷哼:“失去了越南这些东南亚藩国,现在朝鲜是大清国最后一个脸面,他们怎么可能放弃?我算是明白了,东洋人贪婪无度,与之交往就等于与虎谋皮,清国喜欢事事指手划脚,动则就提什么‘废立’,只有西洋俄国,离着咱们朝鲜既远又近,倒不失为一个强援助;诸位不要丧气,此次国变,未尝不是我们大韩民族摆脱大清控制,抵御东洋的一个契机!”

    ——

    议政府总理大臣金弘集,在得到野津道贯率领东洋第五师团离开汉城的消息以后,就急匆匆的借故回到家中。

    在紧闭的书房内,金弘集想了很久,终于一咬牙研墨提笔,开始给平壤方面写密报。

    现在整个朝鲜,人人都说他金弘集是亲日派,然而在金弘集看来,他哪个派都不是,他的所作所为一切都是为了朝鲜。

    “此次东洋四路大军齐出,元山那一路更是奇兵,想把平壤城内的清军就地全歼;没有了大清的竭制,东洋狼之野心谁能制服?叶大帅,聂大帅,你们可不要让我们朝鲜藩国失望啊!”

    金弘集低声自语,满腹惆怅。

    与之同时,‘事大党’领袖,朝鲜军机处外部大臣金允植,从议政府总理大臣金弘集得到了东洋军队的军事情报,也连忙回到家中,紧闭房门,开始给平壤的清军写密报:

    “倭兵前后水陆来者三万余,尽向平壤,又有奇兵万人,由元山绕平壤之后,直出义州为合攻之计,声言将渡鸭绿江,直趋沈阳。”

    写完了这些,金允植放下了毛笔,目光向着北方望去,深情的说道:

    “宗主国,此次倭夷势大,去势汹汹;你们在牙山虽然一败涂地,不外是因为当时倭夷兵多将广,这次你们可不要再让我们朝鲜藩国失望了啊,拜托了!”

    说完,金允植脸色肃穆的朝着平壤的方向,深深的鞠了一个躬。

    久久不起!

第一百二十一章 路遇聂士成() 
安州驿,大清河北岸。

    河水滔滔。

    援朝军经过五个小时的急行军,在中午十一点时分,终于赶到了大清河畔。

    此时南来的海风已经吹散了天空的阴云,露出澄澈的蓝天,九月初的阳光稍微带着点夏末的余温,照耀在战士们的身上,让人懒洋洋的提不出来力气。

    于是又累又饿的援朝军,都纷纷坐在岸边,拿出窝头咸菜咸蛋吃了起来。

    炊事兵们连忙架着大锅,舀起大清河的河水,开始想方设法的升起篝火,给战士们烧热水喝。

    何长缨吃了一个窝头,点起一支烟看着对面的安州城。

    这个时空的空气是如此的洁净,连安州城上面隐隐绰绰的人头都看的清楚。

    熊凯玉的侦察排从河这面上游的一户渔民家弄了一条小渔船,高价请渔民划着船带着他和两名侦察兵到了河对岸。

    果然不出何长缨所料,安州城内的盛军拒绝召集城内的渔民协助援朝军过河,说平壤无战事,援朝军无需如此着急过河,等三四天之后,河水自会退下露出石桥。

    而丰升阿的那队骑兵正在聚众赌博,赌的不亦乐乎,根本就没人搭理熊凯玉。

    更让何长缨无奈的是,包括延业驿,北松里驿的毅军和奉军,也都用同样的理由拒绝协助,一个个都用看傻子似的目光看着熊凯玉派过去的侦察兵。

    “他麻痹!”

    何长缨听得火冒三丈,假如不是有大河隔着,真想过去跟这些混蛋打一架出出气。

    看来自己还是高估了这些大清的军队,统统都是五十步和一百步之间差别的王八蛋!

    “这并不奇怪,北松里驿距离安州驿六七里,延业驿更是是十三四里的路程,路面难行他们当然不愿意过来到盛军的防区召集渔民;而且就事理上来讲,他们的确没有协助我军过河的义务。”

    林云瑜望着何长缨说道:“除非营长能拿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理由,那么我想就是对岸安州城里的盛军,不管心里愿不愿意,也会协助的。”

    “我说心急火燎的要过去打鬼子,算不算是一个令人信服的理由。”

    听了何长缨的话,毛超和他的副连长戚友伟,哑然失笑。

    而站在周围的学员出来的军官们,却没有一个人露出笑色。

    沈兆翱望着滔滔河水说道:“这就是练军和咱们援朝军的区别,所以他们不会信。”

    就在众人无计可施的时候,对面的安州驿突然驶出来两艘大渔船,上面站着清国的士兵。

    何长缨顿时大喜,心想到难道安州驿的守军良心发现了?

    “营长,大官啊,居然是一个总兵!”

    四连连长毛超突然大惊小怪的大叫起来。

    何长缨听了一愣,仔细的遥目看去,两艘船上都站着官兵,不过衣服看不分明。

    这小子的眼睛真TM的好!

    何长缨心里嘀咕着,拿出单筒望远镜去看。

    毛超站在一旁晒笑:“营长,你看也是白搭,你在仁字军才见过几个总兵?”

    “哼!”

    一边站着的陈世杰,熊凯玉,李振华,鲁招妹,几人均是一声冷吭,怒视着大嘴巴的毛超。

    何长缨在镜头里,看到前方那艘渔船上面站着一位五十多岁,不怒自威的老将军,此时也正在朝着这边张望,脸上露出讶然的神情。

    “给——”

    何长缨把望远镜递给毛超,问道:“是哪一个?”

    “卧槽,聂士成!这老头不好好在平壤趴着,怎么晃悠到这儿来了?”

    毛超果然见多识广,立即叫出了来人的身份。

    “聂士成?”

    何长缨顿时如同拨云见月。

    在他莫名其妙的跑到大清甲午年这旮旯里之前,正在为一个小有名气的导演做一个关于甲午剧情的设计,所以正巧在恶补甲午战争的知识。

    纵观整个平壤守卫战,都在讲叶志超,卫汝贵,左宝贵,马玉昆,丰升阿,江自康,他们如何迎敌,如何败退,却只字未提这个大清名将聂士成的事情。

    后来在鸭绿江保卫战中,聂士成才再次出现。

    原来平壤守卫战时,聂士成并不在平壤,而是回国招兵去了。

    那么大东沟海战前夕,在安东县登陆的那四千清军,应该就是由聂士成率领的军队!

    何长缨的心脏猛烈的‘砰砰’跳动起来。

    难道是上天再给了自己一个机会,也给了清国,北洋水师的一个机会。

    渔船不久就缓缓靠岸,聂士成带着十几名彪壮的士亲兵下了渔船。

    然后聂士成目光炯炯的望向何长缨。

    何长缨走过去,朝着聂士成行了一个标准的举手礼,大声的吼道:“援朝军营长何长缨向军门敬礼,卑职身穿军装,地上全是泥水,行礼不便,请军门原谅则个。”

    在援朝军里面,何长缨以战时军人不宜弯膝,丧泄军气为由,要求以后上下级之间一律废除大清的半膝跪,而改为用西式的笔直立正举手礼。

    “大胆!”

    “混账!”

    “瞎了眼的东西,居然敢对军门无礼!”

    聂士成身边的那群彪悍的军弁无不纷纷大骂,呵斥何长缨这个小小的从五品的协办守备。

    听到骂声,援朝军里面的学员们几乎人人变色,纷纷握着毛瑟快枪望了过来,一脸紧张而愤怒的望着聂士成身边的军弁。

    聂士成先是微微一愣,然后目光一凝,接着偏头冷看了身边的亲兵们一眼。

    那边骂骂咧咧的亲兵立即束口无声。

    “我听过你,何长缨,何安之;”

    聂士成望着何长缨沉声说道:“伯行送给我一本《呐喊》,写的很好,这些天我一直在看;安州守军刚刚说了你的要求,分段过河的想法不错,然而太耗体力,我已下令安州城内所有的渔民全部带船过来,助你过河。”

    何长缨听了顿时大喜。

    真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

    “卑职谢过聂军门。”

    何长缨又恭敬的对着聂士成行了一个标准的西式军礼,对于聂士成这样一位悲剧性的国家英雄,何长缨觉得他当得起自己的连续两个军礼。

    聂士成望着何长缨,然后又把目光转向何长缨身边的军官们,大声的说道:“不用谢我,都是为了朝廷,打好这场仗比什么都强;你的《呐喊》我是很认真的看了,既然你说大清的未来就在你们少年的身上,那么我还就看着你们在这场战争中的表现。”

    “将军,我们援朝军绝对不会让国家人民失望!”

    何长缨大声的吼道:“我对此深信无疑!”

第一百二十二章 暗世自有名将() 
何长缨和聂士成并肩站在河畔,看着十几艘渔船艰难的在河水中来回穿梭。

    因为水流太急,一艘渔船每次只能装大约二十名士兵,面对上游水侧的士兵们手里面还得拿着长木杆,防止上游有飘下来的断木撞击渔船。

    这样渔船在激流里走斜线,驶到河对岸,就飘行到了安州驿下游一两里的河畔。

    然后河对岸的士兵,需要用绳索把渔船拉到安州驿上游一里处,再走斜线划过来。

    这样一来一回,就得花费两个小时的时间。

    “唉!今晚只能歇宿在安州了。”

    何长缨在心中默默计算,安州到平壤大概一百五十里路程,虽然雨后泥泞难行,不过两地之间是宽阔的大路,强行军3号应该勉强可以到达平壤城。

    当天夜里在平壤补充完物资之后,4号启程,5号上午就可以到达黄州城外。

    然后寻找合适伏击点,完成对一户兵卫率领的第十一联队第一大队的伏击。

    之前何长缨一直在犹豫着是不是去舍人关,先去打一场阵地防守战。

    不过考虑到舍人关位置太过于险要,万一一户兵卫看到有军队防守,就原地待命的等待大岛义昌的第九混成旅团。

    那么何长缨就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

    打?

    这次东洋陆军为了攻城,特意携带了大量的火炮。

    而自己这边没有后勤后援,指着这一千出头的新兵蛋子,万一被大岛义昌的第九旅团给咬死了,先用小股兵力绕到舍人关后路的险隘处封锁住援朝军的退路,再从正面配合着火炮强攻。

    搞不好援朝军连撤都撤不下去,被第九旅团整个儿囫囵吞下去。

    不打,直接灰溜溜的撤出舍人关?

    那么援朝军一路急行军,守着天险舍人关,看到东洋军队来了就跑,岂不是成了一个大笑话?

    而且会对新成军的援朝军的士气,给予沉重的打击。

    一支新军,他的第一仗至关重要,可以输,可以退,然而却不可以逃窜。

    不然一旦在军队内部养成了这种兔子习性,那么以后只要一遇到硬仗,军队随时都有可能炸营般的望风而逃。

    这场不期而来的大雨,算是帮何长缨做出了一个选择,下面他所要做的就是,及时赶到黄州郡,在一户兵卫的第一大队逼近黄州城时,好好的招待他们一顿。

    “安之,我觉得你似乎赶的很急?其实你不需要这么赶时间。”

    聂士成不解的偏头望了何长缨一眼:“现在平壤周围还没有日军活动的迹象,这么大的一个雄城,不是随便来点日军就能染指的;就是在先头部队接触以后,没有六七天的时间,日军都不可能发动渡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