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斗在甲午年-第3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七百五十五章 山县对呐喊的理解() 


第七百五十六章 廊坊和马关港() 
自从日军第1军兵破山海关以后,慈禧老佛爷就停了她爱听戏的爱好,为如何乞和投降而呕心沥血,费尽心思。

    到了昨天,终于得到了马关传来的确信儿,敕书已经交换完毕,和谈已经开启。

    慈禧的心儿可算是安生了下来。

    下面就是银子,土地和面子。

    可不管怎么着,大清的统治还是牢靠的延续下去不是?

    京师卧榻边的老虎,也总是被拆的七零八落不是?

    这样自己等哪一天伸腿儿去见列祖列宗,见了道光爷和同治帝,也不会被数落的毫无脸子。

    今天早朝,慈禧就被一群邀名的清流混蛋给‘轰’的老血沸涌,此时她可算领教了这群无耻疯狗的利害。

    真是为了扬名,什么不要脸的牛比话都能吹。

    还‘举手荡平东洋’,现在倭夷大军都在城外,有种你去‘荡平’,都没人拦你!

    不过慈禧还是强忍着怒火,这些人她还要留着对付以后回来的老李,把这老头彻底的踩进泥坑里面去。

    还有那个何长缨——

    下午慈禧难得的重开戏园听戏,以纾解上午受到的郁气,光绪,隆裕,珍妃,瑾妃,在一边陪同。

    这次为了显恩,慈禧特意把李经方的继配张氏,李鸿章的两个女儿,李菊耦,李经溥,也叫进紫禁城听戏。

    此时,慈禧微微闭着眼睛,惬意的听着戏台子上面的咿咿呀呀,心里面却总是有着一道游丝般的坚韧黑影,在不断的盘绕如麻线。

    “廊坊城就这么近,离着通州不到百里,何长缨杀了这么多的倭夷兵,他们怎么就不去打他们呢?千里迢迢的济南,青岛都能去,却对近在咫尺的廊坊城视而不见,真是眼瞎了么!”

    慈禧想得发愁,这直隶,辽南,甚至辽东,全是这支脱胎于北洋系的少壮军人势力,如何不让她心惊。

    现在倭夷兵困燕京,然而一旦合约签订,直隶,鲁东,甘陕,东三省的练兵都被打空了。

    这支新成型的庞大新势力,又是如此的锋利,谁能制得住,又如何来制?

    只是想一想,就让慈禧头疼不已。

    “启禀皇上,启禀太后,东洋公使送来了一份说是他们陆军大臣亲手抄写的文章,说是才知道抗倭军的何都统不但仗打得勇猛犀利,文章写得也是了不起;说是有机会就要拜访何长缨这个,这个——”

    刚毅的话有些迟疑了。

    “哦,说吧;东洋人怎么称赞何都统?”

    慈禧目光隐藏着寒芒,望着刚毅。

    “说是有机会就要拜访何长缨这个中国了不起的先知,伟人。”

    刚毅一句评论都不敢发出,只是转述原话。

    “先知,伟人?好,看来咱大清总还有东洋人能看的上眼的人物;写的什么,拿上来。”

    慈禧打开信签,上面很干净,没有任何的别的东西,只有《呐喊》中的那一篇,被何长缨修正过的《少年中国说》。

    一边坐着的李菊耦,李经溥姐妹,悄悄的对视一眼,均是看出对方眼内的骇然。

    “亲爸爸,这些东洋人真是可恨,打不赢何爱卿,就用这种下三滥的方式;真当朕是一个昏君么?”

    坐在慈禧身后不远的光绪皇帝,此时被气红了眼睛,害怕慈禧信了东洋人的谗言诡计,自毁长城,忍不住满脸涨红的替何长缨分辨道:“何爱卿的《呐喊》,朕是看过几遍,去年冬天何爱卿进京参见,朕还亲口问过他里面的一些东西;都是字字玑珠,令人发省。”

    慈禧直接无视身后光绪的瞎比比,走马观花的浏览了一遍,越看越心惊,越看脸色就越阴沉。

    在这个时候,强忍着心中怒火的慈禧,才知道为什么城外的倭夷兵,就是不发兵攻击廊坊。

    原来早就看穿了自己隐藏极深的心思,不愿意当这把刀子!

    然而,慈禧随即又想明白了,不是倭夷兵不愿意当刀子,真的不愿意,今儿就不会有这么一出戏。

    他们现在这么做,就是来要好处来了。

    ——只是,这些倭夷兵想要什么好处呢?

    再说朝廷怎么可能给他们好处,然后让他们去打廊坊,那岂不成了天下的笑柄?

    真要那么着,天下谁还给大清卖命当忠犬,岂不是天下四处都是反军的烽火,这大清的天下岂不立即就崩陷了!

    他们是想来一个心照不宣?

    想到这里,慈禧的目光就忍不住幽幽的望向东南方向。

    十里之外,就是燕京的南城墙。

    百里之外,就是何长缨驻军的廊坊。

    两千里之外,就是清日和谈之地,东洋的马关港。

    想要十里之外的倭夷军队,解决掉百里廊坊这个大麻烦,就得在两千里之外的马关港,做出慷慨的让步。

    真是一个好算计!

    东洋,马关。

    西洋历3月10号下午二时三十分,清日双方在春帆楼举行第二次的谈判。

    大清出席者为李鸿章、李经方、罗丰禄、伍廷芳、马建忠、罗庚龄六人。

    日方出席者为伊藤博文、陆奥宗光、伊东已代治、井上胜之助、中田敬义、陆奥广吉、郑永邦七人。

    尤其是这个郑永邦,他曾被东洋派遣到中国留学,甲午时是东洋驻朝鲜公使书记,主要负责和袁世凯沟通。

    袁世凯当时笃信“血浓于水”这一古老的信念,他认为身上流着汉族血液、名门之后的郑永邦,不会做出损害祖国的事情,他甚至还以为,郑永邦肯定会瞒着上司采取一些有利于中国的措施。

    因此袁世凯多次希望从郑永邦处套得东洋情报,结果,郑永邦在多次会晤中给袁世凯传递假情报,把大清坑害得不轻。

    所以说就算是枭雄袁世凯,当年曾经也很傻很天真过,不过都是被一个个血的教训给抽得鼻青脸肿,最后才算是修炼成仙。

    和谈一开始,日方就做出一副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的蛮横态度。

    伊藤博文直接旁若无人的朗读东洋对大清提出停战的书面答复:

    “大东洋帝国全权办理大臣体察目前军务情形,并顾虑因停战所生局面,兹将停战要款胪列如下:

    东洋军队应占守大沽、天津、山海关,并所有该处之城池堡垒,驻上开各处之清国军队,须将一切军器、军需交与东洋国军队暂管。

    天津滦州间之铁路,以及滦州煤矿,当由东洋国军务官管理。

    停战限期内东洋国军队之军需军费,应由清国支补。

    既允上开各款,则停战日期、停战期限及日清两国军兵驻守划界并其余细目,应即行议商。”

    随着伊藤博文念出的条款,李鸿章,李经方,所有清国代表六人均是骇然变色。

    本来还指着日军赶紧退出燕京城外,结果现在倒成了变本加厉的要染指津门,塘沽,滦州煤矿,山海关长城?

    这简直是一点都不可能!

    “过苛,过苛!”

    李鸿章此时面为改色,甚是惊惶口中连呼‘过苛’不已,出声哀求道:

    “贵方所指之津门、大沽、山海关三地,实为燕京之咽喉,直隶之锁钥也。倘贵军占此等要地,我方则反主为客,岂不令人有宛如异国领土之感?请贵国之兵不必往攻此处;否则,京师震动,我国难堪,本大臣亦难以为情。”

    当日和谈,李鸿章再三恳求,伊藤博文寸步不让,最后限定李鸿章三天内作出答复。

    清日第二次和谈,随即无果而散。

第七百五十七章 李鸿章中弹() 
10号马关清日第二次会谈结束之后,李鸿章的电报随即发往通州。

    电达紫禁城,慈禧,光绪为之动容。

    随即,慈禧,光绪,在紫禁城急召群臣对策,众人皆诺诺无计,又或满嘴大言,跑马跑得不得要领。

    当晚,奕劻、孙毓汶、徐用仪,先行退朝,去东交民巷找洋人问计。

    西洋各国公使,都提议暂时先避开东洋提出的停战条件,直接索要东洋的议和条款。

    消息传回紫禁城,慈禧,光绪,还有熬夜熬得两眼发红的诸位大臣们,都是深以为然。

    于是,议定以此意电复李鸿章。

    之后,慈禧令孙毓汶,翁同龢,各出一电稿;经传看后,决议用孙毓汶稿,翁同龢只好自嘲到‘深感措词不易也’。

    11号上午8时35分,发自通州的电报传到马关电报局,随即被送到日军参谋本部第二局4班,进行密码破译,然后把译文送到伊藤博文手中。

    在此前朝鲜的时候,东洋参谋本部第二局6课联手4班,就已经弄到了大清的密码本,因此大清的电文对于东洋,已经没有任何的秘密。

    (东洋参谋本部分为第一局、第二局;第二局由参谋次长领导,负责参谋本部的情报特工ng,下设‘三课一班’。第5课负责俄、德、法、意;第6课负责美、英;第7课负责中国;第4班主要负责宣传、谋略、破译密码及其他特殊机密情报。)

    当天近午,李鸿章才接到燕京回电,然后被电报委员王崇厚翻译出来。

    “阅所开停战各款,要挟过甚。前三条万难允许;必不得已,或姑允停战期内认给军费。但恐只此一事仍难就范。昨令奕劻等与各公使面商,均以先索和改条款为要。可告以中朝既允议和,无不推诚相与,可允必允,无须质当。其停战期内认给军费一节,可以允许,若彼仍执前说,则以难允各条暂置勿论,而向索和议中之条款。务将朝廷诚心议和之意,切实讲论,婉与磋磨,总以先得议款为要。”

    “太后不糊涂啊!”

    看到这封电报,李鸿章猛然轻松了很多,之前他就怕国内死逮着东洋的停战条件不放,那么这场和谈的前景就‘堪忧’了。

    现在太后的目光绕开东洋故意设置的这些障碍,不去纠缠那些枝节乱麻,直接看到最本质的东西,本身就是一种大智慧。

    只要拿到了东洋的‘议和条款’,先不谈‘停战’,而是全力‘谈条款’。

    一旦清日两国间的议和条款达成共识,签订合约,这停战自然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12号下午3时,清日全权大臣举行第三次谈判,双方出席人员同于第二次谈判。

    李鸿章提出宣读对日方之复文,即取汉文正本交给伊藤博文,将英文译本交罗丰禄,令其读之。

    复文表示对日方“所复停战节略内要款情形,万难照办”,并谓:“本大臣尽心议和之始愿,从未稍减。以期两国和局之早底于成也。”

    李鸿章既将停战之议搁起,便要日方出示和款。

    伊藤博文早已知道了清国皇室的电意,答应第二天交阅回复。

    随后伊藤博文和李鸿章,进行了一席关于台湾的对话。

    伊藤博文首先恬不知耻的说道:“我国之兵已向台湾行进,但尚未接来自南方之消息,情况难明。不知台湾之民如何?”

    李鸿章突闻‘台湾’二字,面讹惊愕之色,故作镇静的说道:

    “诚如贵大臣所知,台湾居民有客民与土人两种。客氏多来自广东,占十分之四,最为强悍。土人居十分之六。几日前议及停战,贵大臣不肯轻许,盖为出兵台湾之故欤?”

    ‘盖为出兵台湾之故欤?’

    至此,老李和伊藤开始了打哑谜似的媾和,而台湾则成为了清国乞和投降东洋的弃子。

    听到李鸿章的反问,伊藤博文的脸上露出蒙娜丽莎似的微笑,断然说道:“绝非如此!”

    李鸿章当然不信伊藤博文额鬼话,试探的问道:“贵国倘占台湾,英国将不甘心,奈何?”

    伊藤博文似乎很就事论事的反驳李鸿章道:“英国乃守局外中立,无任何置喙之理由。”

    此时,伊藤博文的意思,就已经是非常的明明白白了。

    李鸿章还想拿英国压一压东洋:“英国固守局外中立,然此事与其利害攸关耳。”

    伊藤博文听了李鸿章拿鸡毛当令箭的话儿,大眼乜斜着李鸿章‘打趣’道:“利害攸关者非英园也,岂非贵国乎?”

    李鸿章被伊藤博文看得心儿发颤,连忙开口否认到:“否。以台湾近香港。”

    伊藤博文的身体猛然前趴,瞪着李鸿章说道:“近香港又何妨?我只进攻敌对之国。”

    李鸿章吓得脸色发白,胆怯的蠕诺道:“除我国之外,英国不欲他国盘踞台湾。”

    一个‘盘踞’二字,就已经完全表明了李鸿章的态度:台湾对大清来说,也不过只是盘踞于此地而已。

    “哈哈——”

    伊藤博文在这个时候,已经完全得到了他想要的áàn,放声大笑着狂妄说道:“岂止台湾而已!不论贵国版图内之何地,我倘欲割取之,何国能出面拒绝?”

    李鸿章面红耳赤,唯唯诺诺的不敢言语。

    4时15分,清日第三轮谈判,随即结束。

    虽然大清没有要到‘停战’,也没有要到‘议和条款’,然而东洋却是已经到手了台湾!

    从3月9号至12号,清日全权大臣共举行了三次谈判。

    是为马关议和的第一阶段。

    在此阶段中,伊藤博文蛮横无理,耍尽刁滑无耻手段,而李鸿章则是一味委曲求全,惟恐和议中梗。

    而且东洋终于以酷苛的条件,使得大清方面自动撤回了停战的提议,达得了不停战而和谈的目的。

    并且也已经把台湾的底牌,给东洋看了个干净。

    下午4时30分,李鸿章结束谈判后乘轿返回,途经外滨町邮便电信局前,被东洋浪人小山丰太郎举枪行刺。

    子弹击中李鸿章的左眼下脸颊,顿时血流如注。

    当天,这个消息震惊了整个大清和东洋,吓傻了明治天皇,吓尿了伊藤博文和陆奥宗光这些东洋清醒的重臣。

    英美两国清日使节,都是狼狈不堪,一个个电报发向东洋马关,东京,以表达心中的愤怒。

    大清朝野也是一片高兴。

    老百姓们纷纷痛快的大笑着唾骂:“活该!让你老不知羞的舔你东洋主子的腚,也照样被倭狗当猪宰。”

    大清的清流们,北洋的对立面,也全都是浑身都是劲儿。——老李,爷就看你的笑话,怎么滴,你丫的咬我?

    慈禧,光绪,大清的重臣们,则是一脸的兴奋。

    ——这么一来,理亏的东洋,总得退几步吧?可惜没把老李干掉,不然既除了一个惹人头疼的‘老麻烦’,还能给大清挣得的优势!

    而整个东洋的少壮军人,激进派,浪人和黑社团,也都是一脸的振奋,认为既然刺杀了大清的李鸿章,那么这场清日之战就一定会继续打下去。

    “攻陷燕京,活捉大清的皇帝和慈禧!”

    “打到长江,划江而治!”

    “打到广东,占领全大清!”

    一时间,整个东洋国内一片喧嚣,都是群情激奋的叫嚷着,要和清国继续死战下去,彻底打倒大清。

第七百五十八章 直隶最后一战一() 
整个清日和谈,随着李鸿章遇刺,进程陡然加速。

    在12号当日,东洋首相伊藤博文暴怒指出,小山之所以行刺,是因为“以和为非”,妄想破坏东亚和平。

    声明道,机智的西洋,大清国,绝对不会中了这些战争分子的诡计,让东亚和平毁于一旦。

    当晚,伊藤博文,陆奥宗光到李鸿章暂歇的引接寺探望,‘慰问’。

    之后,两人在伊藤博文下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