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有山有水有点田-第2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让盛爷知道了也无妨,毕竟是要一同出海,总要知根知底方才放弃才对。”筱雨点头道:“我们此去是为了寻解药的,同盛爷也不涉及什么利益之争。船费什么的,我们都会打点妥当,你同盛爷说,我们绝对不会赖账的。”

    这话说得曹钩子笑了起来,他爽朗笑道:“那我这就去,也不知道盛爷打算几时起身。”

    “没关系,在南湾可以不一同走,我主要是想着,盛爷到底是海国人,他若是回海国,我们能借着他的船出海,这样比较安心。若他同意我们搭乘他的船,你问个大致的出发时间就行。我们赶在那个时候和他汇合。”

    筱雨一边说着,一边又回屋刷刷刷地写了满满两张方子,装在信封里递给曹钩子,道:“这是盛爷可以服用之药的药方,对他的身体有好处。就算是我贿赂他的。”

    曹钩子含笑接了,道:“你们先往定好的路线走,我办完事一定赶得上来。”

    曹钩子也不耽误,立刻就出王宫寻盛爷去了。

    筱雨目送他走远,目光微微暗了暗。

    虽说心里觉得有些对不住曹钩子,但比起这件事情来,阻止海国援助曾家方才是最重要的。事有轻重缓急,容她以后再给曹叔赔罪吧。

    秦晨风直将人送到王宫门口,瞧着他们一行人坐了马车逐渐走远,再瞧不见影子了,他方才掉头慢慢往回走,默默地回想着筱雨上马车前同他说的话。

    “不管我怎么样,大哥一定要记得你是秦家长子,肩负着壮大秦家的责任。爹娘还等着你回去。你一定要注意身体,若我还能回来,到时你要带着嫂子来接我回家。”

    秦晨风不由又驻足片刻,忽然,他飞快地朝着王宫高地上跑去,不时回头,希望还能看得见筱雨的马车。

    然他目力虽好,却仍旧抵不过距离的阻隔,再怎么看也是徒劳。

    “筱雨,你要好好地回来……”秦晨风低喃。

    马车上,筱雨抱着双膝蜷缩在一角,怔怔得,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鸣翠轻声问她道:“姑娘,你哪儿不舒服吗?”

    筱雨摇了摇头,她想说点儿什么,却觉得说不出口。

    她不想让关心她的人担心,心里因为她而背上包袱。

    她只是消极地想,会不会刚才同大哥说的话,便是她此生最后同大哥说的最后一句话?

    她几乎都有些不敢想下去……

    楚带的人不多,除了楚尽一个贴身侍卫,便只有四个隐卫跟着他们,途中保护。

    而筱雨这一边,也只有鸣翠、曹钩子和三弯三人,正是陪同她前来南湾的原有人马。

    到如今这样的境况,筱雨已把仇暴杀和宝晶公主都给忘在了脑后。

    她得先恢复到原来的健康才能谈其他。

    车轮子在地上滚动的声音有些吵,筱雨掀开车帘,挨着她这边马车骑马的正是楚。

    他闻声朝筱雨望了过去,回头看了一眼,微微一笑,道:“放心,你的雪骊好好地跟在雪狼后边儿。”

    筱雨也是一笑,从车内探手支了过去想摸一摸楚胯下雪狼的马鬃,楚忙驱马让雪狼,离得更近了些。

    筱雨心满意足地收回手,问楚道,“你说雪狼还认不认得我?好像只你走的那天我见过它,摸过它。血龙马这么有灵性,不过都已经过去两三年了,它大概是记不得我了。”

    筱雨微微眯着眼,趴在车窗边,阳光暖暖地照在她脸上,银盘般的脸散发着柔和的暖光。

    楚凝神看了她片刻,方才笑道:“记不得也没关系,从今天起重新认识便好了。”

    他一边说着,一边又扭头看向乖乖跟在雪狼后面的雪骊,心里一动,玩笑道:“让你家雪骊给我家雪狼做媳妇儿好不好啊?”

    筱雨微讶,笑着道:“那得看雪骊喜不喜欢雪狼了。”

    “大晋中血龙马本就少,雪骊这般好的母马,若是随便找条普通公马,岂不是糟蹋、可惜了?还是我的雪狼好。”

    楚微微弯下腰,抚了抚雪狼的马鬃,对筱雨道:“你瞧,雪骊也喜欢雪狼的。”

    楚往后一指,筱雨顺着它的手看去,当真见雪骊不用人牵着便跟在雪狼后面,雪狼的尾巴时不时扫到雪骊的脸上,雪骊也只是微微晃了晃头,没有任何发狂、发怒的迹象。

    这倒是少见。

    只是说到这儿,筱雨倒是有些哭笑不得。

    一匹马儿而已,哪懂得什么情爱喜欢……

    筱雨轻哧一声,不搭理楚。

    不过,这样的楚让她有了些熟悉的感觉,仿佛……当时的余初,回来了。

    按照原定的计划,他们要在一间驿站处用午饭,顺便歇个午觉。

    筱雨如今每日是必定要歇午觉,泡水澡的。

    曹钩子及时赶到,同筱雨说了盛爷的回复。

    “盛哥答应了。”曹钩子顿了顿,道:“他说觉得你们俩不容易,也不希望筱雨你年纪轻轻就香消玉殒。只要年末的时候你们能赶到临海港就行,他最多明年年初到那儿。到时候我们就可以跟他一起去海国。”

    曹钩子又道:“他还说谢谢你的药方。”

    筱雨点点头,暗地里同楚对视了一眼,几不可见地点了点头。

第459章 大海() 
比起从京城到南湾的路途来,行走在南湾土地上的路程更来得乏味。

    越往南走,尽管气候已经日趋进入冬季,但气温却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厚衣裳始终也没有披上身。

    筱雨的病痛也时断时续,一路上总共发作了四次,每一次尝到那种如蛆附骨的疼痛时,她都恨不得拿刀将后背一片给刮断下来。

    然后每次她疼过了醒来,就会看到趴伏在她床边,沉沉睡着的楚。

    看着他那张不掩憔悴的脸,筱雨的脑海里便会浮现出当她毒发时的情景。

    他会紧紧地搂抱住她,手不断地在她后背上来回擦抹,想要以这样的方式减轻一些她的痛苦。他会在看她咬唇时情急之下将自己的手臂凑到她嘴前,以防她伤着自己的唇舌。他也会细心地伸手替她拭去额头的细汗,在她精疲力尽时在她耳边低声说着要她坚持,要她挺住这类的话。

    然后,她的心里便会生出一些柔软的心思。

    楚对她的情,她懂。

    从重逢之日起,她便读懂了他眼中的情思。

    只是在她还没想好要不要回应时,灾厄突至。

    她如今不确定的是,她是否能回应得起他的感情。

    毕竟她已经想好了最坏的打算。

    离年末还有半个月的时间,筱雨一行已在临海港处逗留了五日。

    曹钩子每日都会去盛爷交代的地方等上一两个时辰,但盛爷仍旧没有消息。

    不过毕竟还有半个月的时间,他们并没有迟到,所以也都不算着急。

    临海港是整个南湾最大的海港,因是海国渡海而来,进入南湾的最便利的通道,是以临海港还算繁荣,各种海产水产都能吃到。

    筱雨久居大晋内陆,很多海产品都没吃过,来了临海港倒是有了口福。到此处五日,每日她都要吃上两口海鲜,祭祭五脏庙。

    楚见她吃得高兴,心里也快活。

    这晚天气略寒,起了风,渔民早早就收网回家了,各家各户也都赶早歇了。筱雨却是被海浪声弄得睡不着,她披了衣裳端了小凳子坐在屋檐下。

    她想要让鸣翠给她准备洗澡水泡进水里去,但又觉得大晚上弄这些太麻烦,而且她白日已经泡过澡了,提这样的要求显得她矫情。

    筱雨捂了捂耳朵,鼓着腮帮子吐了口气。

    三两月下来她倒也已经习惯了听音敏感,没那么难受了。只是海浪拍打堤岸的声音委实太大,一下下似冲击着她的耳膜一样,让她心里平静不下来。

    略坐了会儿,她便听到隔壁屋里有了响动。

    楚披着一件天青色的长衫走了出来,见到筱雨坐在屋檐下,微微一愣。

    他朝筱雨走了过去,轻声问道:“这个时候怎么还不睡?”

    说着他便朝院子外望了望,顿时明白,筱雨是被海浪声吵得睡不着。

    “……今晚风浪的确有些大。”楚轻叹了一声,问筱雨道:“是不是难受得受不住?”

    筱雨微微摇头:“受还是受得住,就是觉得这海浪声汹涌澎湃的,听在耳里,我心里平静不下来。”

    楚点头笑道:“大海就是这样的……”

    筱雨叹了一声:“在海岸边我就这样,想起还要在海上行驶一段时间……我有些发憷。”

    “海上,除非下暴风雨,否则不会有这样大的声浪。”楚微微一笑,安慰筱雨道:“你放心好了,在海上也行不了多久的。熬一熬就过去了。”

    筱雨的手肘抵在双膝上,喃喃地道:“是啊,熬一熬就过去了……”

    说着她便有些发呆,楚便也端了条小凳坐在她旁边,伸手替她拢了拢外裳,顺势摸了摸她脖颈的温度。

    筱雨已经习以为常,待楚收回手,她淡淡地说道:“还是老样子,说不上是冷冰冰,但也是凉丝丝的。”

    楚默然地收回手,叹息一声:“可有觉得其他地方不适?”

    筱雨摇头。

    “除了发作的时候后背疼痛难忍,全身也跟着隐隐作痛之外,就是平常略觉得冷。”

    这是筱雨的实话,发作的时候她痛得死去活来,但痛过之后只要休息好了,她便会跟往常一般无二。

    且每发作一次,发作的持续时间都会短上一些。也不知道这是因为她够能忍还是有其他的原因。

    但总体说来,她的身体还是朝好的方面走的。

    筱雨觉得,或许她真的能活过詹嘉所说的一年半的光阴。

    两人并肩坐着望着海湾的地方,虽隔着院墙,院墙过去还隔着无数院墙,但这些仿佛都并不存在,在他们面前的,就是一片汪洋大海。

    筱雨忽然笑了,偏头对楚道:“风浪太大,这周遭的人都早早就睡了,没什么动静。我耳里就只有海浪之声,虽然大了些,但总算不杂乱。听久了,倒是蛮好听的。”

    筱雨一边说着,一边鼻里轻轻哼了调子。

    楚听了片刻笑问道:“这调子倒是新颖,可谱了词?”

    筱雨停下,微微点头,侧头问他:“想要我唱给你听吗?”

    楚做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

    筱雨闷笑两声,清了清嗓子,柔声地唱了起来。

    小调轻柔,筱雨的嗓音空灵,配合着若有似无的海浪声,倒还真有一番意境。

    楚听着听着便入了迷,忽然起身从院中的树上摘了片薄叶下来,凑在嘴边附和着筱雨的歌声吹了起来。

    一曲罢,筱雨长叹一声,夸楚道:“吹得好听,我就唱过一遍,你就能把调子记住了。真不简单。”

    楚笑道:“调子好听,自然好记。”

    他顿了顿,却言道:“不过……这词中略有些萧索之意。尤其是那句,‘海风吹,海浪涌,随我漂流四方’,听着让人不大痛快。”

    筱雨笑笑道:“只是觉得这歌应景,我没想借歌表达什么。”

    筱雨轻轻叹了一声,瞧了瞧天色,对楚道:“很晚了,你回屋睡吧。我也回屋了,外面风吹着,着实有些凉。”

    楚点了点头,目送着筱雨进了房间阖上了门,他方才也回了自己的屋子。想了想,却又拿了件东西出来,就站在方才摘叶子的那棵树下。

    躺在床上凝听者巨大的海浪声的筱雨忽然听到了悠扬的笛声,那曲调……分明是之前自己唱的那首《大海啊故乡》。

第460章 传言() 
等待的日子是枯燥的,然后正因为这日子单调,反而多了一些平淡的味道。

    筱雨习惯了迎着晨光早起,唤上鸣翠同她到海集市上走走看看。

    临海港中早起的多半是原住在临海港附近的渔民,赶早来卖卖新鲜的海鱼和蔬菜。

    集市虽然喧嚣,听着热闹,筱雨却并不觉得吵闹。

    南湾沿海的一代,也就只有几个贸易繁荣的港口能听得到这样的声音了。

    有时鸣翠也会同筱雨嘀咕,说从丽都出发由南向北一路走来,本是越发荒凉偏僻,地广人稀的,到了临海港却又好了起来,倒是奇怪。

    其实说奇怪,倒不如说南湾的发展受了它本身土地类型的限制。再加上地广人稀,形成不了一个统一的国度,也就没有一个发展的平台。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咸宁帝发兵前往南湾意欲开疆辟土,一统整个南湾地带,就整个历史的发展而言,也着实称得上是一项壮举了。

    虽然就目前而言,这样的举动还并没有引起所有势力的注意。

    想起皇城之中那个年轻而心机深沉的皇帝,筱雨心里就觉得微微憋闷。

    说这皇帝胸怀大志,野心勃勃吧,他却有为难她一个女子的前科;说他不是个好皇帝,不值得人为他鞠躬尽瘁吧,楚却又甘心为他做事。

    倒也真是矛盾。

    筱雨从集市上逛了一圈,慢悠悠地又回了驿站。

    她身上还挟带了海风带来的咸腥气味,筱雨并不喜欢这样的味道,每次回来都要洗浴一番。

    鸣翠也早已习以为常,回到驿站便去伙房让人给筱雨抬了两桶热水,再兑上些凉井水,温度调得合适了,才伺候筱雨沐浴。

    早膳已经准备好了,筱雨换上干净的衣裳,到了驿站大堂与楚一同吃早膳。

    他们一行共十人,也就楚和她算得上是主子。曹钩子和三弯虽然不算奴仆,但他们俩自动将自己的存在感降到最低,平时筱雨若是无事,都几乎见不着他们。

    南湾食材多,但会做的不多,南湾百姓因为穷苦,很少花心思在烧制菜肴上。自来了南湾,尤其是越往南,菜品越发单调。

    好在筱雨也都已经习以为常再如何,也比当初吃了上顿怕没下顿的日子好得多了。

    筱雨吃完了一碗米粥便搁了勺子,楚瞧了她一眼,低叹一声:“又吃这么点儿?”

    筱雨摇摇头笑道:“真吃饱了。”

    “再这样下去你可真要瘦成一根竹竿了。”

    楚不赞同地摇了摇头,吩咐鸣翠道:“再给你家姑娘盛小半碗粥。”

    鸣翠赶紧拿了碗给筱雨盛,楚对无奈的筱雨道:“你就当喝点儿水。米粥温温润润的,也不占肚子,暖暖胃也是好的。”

    筱雨勉强把小半碗粥喝了,擦了嘴。

    此时楚也吃完了他的那份,对筱雨的配合满意地笑了笑。

    “撤下去吧。”

    楚发了话,驿站小二赶紧撤了碗碟,收拾干净了桌子。

    两人腾了地方,回了后面的小院。筱雨瞧着天气尚可,同往常一样让鸣翠搬了躺椅出来晒太阳。

    楚坐在一边,擦拭着他手中的玉笛。

    这根玉笛筱雨认识,那不仅是文雅公子惯常的装饰,对楚来说,这更是他随身携带的武器。

    只是若是装饰,倒是没怎么听他吹过。

    筱雨望着楚擦拭玉笛的动作,渐渐地有些发呆。

    楚的手修长而有力,骨节分明,抚摸玉笛时动作轻缓,当中仿佛蕴藏着无数的柔情。

    筱雨不禁问道:“这根笛子跟了你不少年月了吧?以前在北县的时候,我见过的。”

    楚擦拭玉笛的手顿了一下,朝她笑望了过来,道:“嗯,我还小的时候就有这根笛子了。”

    “瞧着如此圆润光洁,便知道是常被人抚摸的。”筱雨轻轻笑了起来:“听说玉这种东西,待在人身边越久,越有灵气。前三年人养玉,后三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