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帮爹当军阀-第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州方面得到补充之后,来年再度攻略青州。

    北上冀州的青州黄巾军遭遇了惨重失败,而同时起兵进攻泰山郡的黄巾军也是频频失利,没有获得什么进展。

    同样是初平二年十一月,青州黄巾军三十万人进入泰山郡境内,泰山太守应劭亲率文武与黄巾军数次交锋,前后斩首数千级,获老弱人口万余人,辎重银两二千车。黄巾军数战不利,于是退出泰山境内,向东继续进攻兖州。

    进入十二月间,一路向东的黄巾军人数激增至五十多万,他们攻下了任城,杀掉任城相郑遂。接着,又在东平一带大破前来镇压的官军,斩杀了兖州刺史刘岱和随行的别驾。这个刘岱,同刘虞一样,出身皇室,曾经参加过十八路诸侯讨董,后来还杀了东郡太守乔瑁,给曹黑子腾出了一个职位。老曹正是接手了乔瑁的位置,这才在东郡寻得一块立足之地,现在渐渐发展起来。

    闯入兖州的黄巾军杀了刘岱之后,士气大振,于是继续向东进攻,渐渐来到了紧邻东郡和济yin郡的寿张一带。青州黄巾在兖州的顺利发展,使兖州的官吏士人极为恐慌,加上刺史刘岱被杀,州中无人主事,于是兖州上下一片慌乱。

    当此危机之时,曹cāo部下陈宫亲往州中劝说兖州治中等官吏,言明此时唯有曹孟德可以破黄巾、救兖州,而与曹cāo一直私交甚密的济北相鲍信也在州中极力的推荐曹cāo出任州牧之职。一番游说下来,兖州治中万潜与鲍信亲至东郡,迎接曹cāo出任兖州牧。

    曹黑子在东郡低调发展,等得就是如今这个出头之日,他在一番假惺惺的推让之后,同意了万潜和鲍信的请求,同意出任兖州牧,率领麾下兵马抗击青州黄巾。

    谋士荀攸对曹cāo建言:“黄巾乱民如今势大,犹如山洪过境,其势汹汹,若是迎头硬抗,恐怕十分危险。不如据坚城而守,安抚各县百姓,待乱民的暴乱势头渐渐衰弱之后,主公再率领大军出城对分布在各地的乱军各个击破,一定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荀攸的建议就是先巩固己方势力,采取以空间换时间的策略,避过黄巾大军的锋头,然后再慢慢收服和攻打被黄巾乱民祸乱或者占据的各县。

    曹cāo为人善于纳言,觉得荀攸此策比较稳妥,于是全盘采纳,命令骑都尉夏侯惇率领八千兵马进驻寿张以西两百里外的甄城,命令步兵都尉曹仁率领六千兵马进驻山阳郡治所昌邑,命令讨逆都尉夏侯渊率领五千兵马进驻巨野泽以东五十里的成阳城,命令属下曹仁、曹洪、曹真、曹钝等将领前往后方各县募兵,抓紧时间cāo练士卒,以待时机成熟之后发起反击。

    刚刚得到任命的兖州别驾荀彧,利用自己出身颍川荀氏的便利,四处为曹cāo搜罗人才,没过多久便请来了名士程昱(字仲德)和智者戏忠(字志才)。

    曹黑子与这两人一番畅谈下来,便觉得程昱和戏忠的谋略不在荀攸之下,于是诚心相邀,拜程昱为兵曹从事,拜戏忠为功曹从事。

    至于那位人称鬼才的郭嘉童鞋,因为刚过弱冠之年,尚无声望,所以还未进入王佐荀彧的视野之中,目前还在颍川一带风流快活,等着有眼光的明主某日抛出橄榄枝来,他才会惊采绝艳地横空出世。

    这年岁尾,青州黄巾军在冀州、青州、兖州一番折腾,结果成就了公孙瓒和曹cāo两人,让原本威望不如袁绍的公孙瓒拔得头筹,如今隐隐竟然有超过袁绍的势头,而曹cāo就更加幸福了,本来还在东郡小心发展,忽然之间竟然成了一州之主。

    要说刘岱还真就是做好事不求回报的“活雷锋”,他先是借口杀了自己看不顺眼的乔瑁,无形之中帮助曹cāo寻到一块地盘,接着又将自己的脑袋送给黄巾军,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地将兖州牧的位置让给了老曹。

    曹cāo出任兖州牧的消息传到邺城之后,曹黑子的发小袁绍坐不住了,觉得要是这么搞下去,自己的小兄弟曹cāo就要跑到前面去了,而公孙瓒也要变成更加难缠的对手,于是急令休整完毕的颜良和高干率领两万兵马攻打壶口关,在付出了数千人员伤亡之后,夺下了被张杨部下杨丑把守的关隘,终于打开了西进并州的门户。

    颜良和高干一击得手之后,便马不停蹄地冲进了并州,先是占据了上党郡的潞县、屯留和襄垣等地,接着挥师北上,进入太原郡的境内,一举夺下了大城晋阳。

    此时并州北方数郡正在遭受南下鲜卑步度根率领的数万兵马侵掠,形势一片混乱,颜良和高干于是以守待援,暂时停止了在并州的动作。

    公孙瓒、曹cāo、袁绍三家在这短短数月之间,不仅地盘迅速扩大,而且兵力也是越来越多,这与返回幽州还在忙活着帮助老爹刘虞抵抗轲比能入寇的刘和而言,差距实在太大。

    这日下午,刘和正在西院之中接受“爱儿姐姐”针扎后腚的“温柔治疗”,忽然接到马城方向传回的急报,惊得他差点不顾疼痛就从榻上跳起来。

    刘和摇着脑袋感慨说道:“真是好险啊!若非子龙及时赶到,这次不仅运粮队伍将会遭受灭顶之灾,老爹在马城也是凶多吉少!”

    进来呈送消息的刘放,看着刘和趴在那里,后背和屁股上插满了明晃晃的银针,还不时的摇头摆尾,觉得实在有些不雅,更让他头大的是,负责为刘和扎针的赵爱儿此时还未离开,只是坐到了书案旁边,脸上还带着好笑的表情。

    “咳……咳,公子,不知今日的治疗何时结束?在下有些话想说。”刘放斟酌着用词,既要提醒刘和,同时不至于恼了赵别驾的姐姐。

    赵爱儿乃冰雪聪明之人,一听这话,起身说道:“我先去东院与两位夫人说说话,顺便替小公子诊个脉,看看这个小家伙近来的身体生长如何。”

    刘和趴着点头。“快去快回啊,我感觉后面火烧火燎的,实在太难受了!”

    赵爱儿掩口笑着离去,留下刘放在屋内。

    “公子,从前方传回的战报来看,轲比能虽然被阎柔逼退,但主力并未大损,两军今后恐怕还要对峙一段时间。”

    “马城守军获得了第一批粮草,应该能够支撑一段时间,现在我担心的是鲜于辅护送的第二批粮草能否顺利送达。”

    “只要阎柔不再反水,轲比能就不敢再来偷袭,鲜于都尉护送的第二批粮草应该不会遇到问题。”

    刘和若有所思地说道:“唉,这个阎柔还真是让人头痛!”

    “公子,以在下之见,阎柔暂时还有利用价值,不妨暂且拉拢一番,等到幽州内部完全稳定之后,就可以拿他练手了。”

    “道理是不错,可问题是时不我待呀!我们在幽州苦苦支撑,公孙瓒和袁绍之流却忙着抢占膏腴之地,扩充地盘,此消彼长之下,将来我们将会更加的难过!”

    “公子,唯今之计,不妨派人前往襄平一趟,与公孙度取得联络,说服他派兵西进,做出攻打公孙瓒老巢令支的举动,这样一来,我们面临的内部压力就会减轻不少。”

    “嗯,此计不错,不过从蓟城前往襄平的路途有近两千里之遥,不仅来回费时甚多,而且还要穿越公孙瓒控制的地盘,一般人恐怕是难以完成这项重任啊!”

    “公子,在下认识一人,或许可以担此重任。”

    “哦,此人是谁?”

    “代郡高柳人氏韩珩。”

    “咦,高柳不就是如今魏攸驻守的地方么?”

    “正是那里。”

    “好,那就赶快派人去高柳将韩珩请来!”

    “公子不必着急,这韩珩如今便在蓟城。”

    ps:南道恭祝各位书友2014年平安快乐,万事如意!求推荐票啦!

    ; 

第一一零章 搁得慌,麻痹() 
刘放向大公子推荐的这人,名曰韩珩(珩念恒),字子佩,乃幽州代郡人。韩珩少年时,父母便已亡故,他在家中奉养兄姊,因此以孝悌而闻名乡里。

    历史上,袁绍占据河北之后,曾任命韩珩为幽州别驾。袁绍败亡,张南、焦触等部属投靠曹cāo,韩珩却说:“吾受袁公父子厚恩,今其破亡,智不能救,勇不能死,于义阙矣;若乃北面于曹氏,所弗能为也”以辞官归家。后来曹cāo闻其忠诚,屡屡招他做官,韩珩都推辞不出,后来死于家中。

    别驾,乃是一州官员中仅次于州牧的大员,韩珩能担此任,说明他还是有些本事的。

    当然了,如今的韩珩同刘放一样,还是埋没在人堆中的无名之士,所以刘和想不起来他是谁,也就很正常了。别说是韩珩,就连历史上曾经担任过魏国中书监加给事中,亲自替皇帝起草发布各项诏令密命,权倾一时的刘放,在刘和的脑海之中同样也没什么印象。

    不能怪刘和前世当学生时没有好好学习,将这些人物的生平和简介都记个清清楚楚,实在是三国时代名人辈出,光是记住那些赫赫有名的人物,就让刘和感觉头大了。

    不过,虽然记忆之中没有出现韩珩的名字,但刘和求才若渴的心思却是不掺假的,他在听了刘放的简单介绍之后,便点头同意见韩珩一面。

    刘和愿意亲自见那韩珩一面,可是给足了推荐人刘放面子。

    已经贴出去好些时候了,至今大公子也就亲自见过本家刘放和本城大族公子徐邈,至于那些打着“应聘”旗号前来蓟城混吃混合的庸碌之辈,刘和都让“组织部长”李严代替自己前去面试,他可没有这么多的闲工夫磨嘴皮子。

    韩珩高兴地离开了,刘和面朝下继续趴在榻上想着事情。

    没过多久,赵爱儿就飘然返回,轻轻地坐在了刘和的身边,探出上身仔细检查刘和后背和臀部附近被银针刺入的穴位。

    “公子,你最近喝酒太多,需要克制了,不然会影响到调理的效果!”赵爱儿的声音轻柔之中带着关切,让人听起来十分熨帖和舒服。

    “咦,爱儿姐回来了?走路声音这么轻,我都没听见。”刘和抬头,看了看赵爱儿,目光所及之处,正好是赵爱儿胸部隆起的位置。

    赵爱儿继续帮着刘和扎针,没有理睬某个家伙很不老实的眼光。

    “我也不想喝那么多酒,实在是有些场合避不开,若不饮酒,就显得我高高在上、不近人情。本来以为这次回了幽州,就能过上三饱两倒的幸福日子,谁知道轲比能个**青年这时候在北边不停闹事,把父亲大人羁绊在马城,以往这些饮宴应酬的事情可都是由他亲自主持的。”

    刘和心情放松,将赵爱儿当成了“知心姐姐”,自顾自地说些用词奇怪的话语,赵爱儿则耐心地听着刘和絮叨,不时插嘴问上一句,尽量将室内的氛围营造的不那么过于暧昧。

    “公子,‘三宝两道’是什么意思?”知心姐姐开始发问。

    “无良”弟弟耐心解释:“呃,就是吃过早饭算第一饱,吃过午饭算第二饱,下午小睡一个时辰算第一次‘倒’,吃过晚饭算第三饱,夜里躺下睡觉算第二次‘倒’。三顿饭加上两个觉,就是三饱两倒啦!是不是想一想就觉得幸福?”

    赵爱儿白了刘和一眼,嗔笑着说道:“乱讲!说的都是些什么乱七八糟的。人若是只为三饱两倒而活着,跟那养在圈内的豚豨有什么两样?”

    所谓豚豨者,猪也!

    赵爱儿还以为刘和提到的“三宝”、“两道”是类似于“日月星,天之三宝”,“精气神,人之三宝”,“王道与霸道”等等高深的话题,岂料刘和口中的“三宝两道”其实是“三饱两倒”!

    刘和不顾“知心姐姐”的微弱抗议,继续胡扯:“有个留着大胡子的老家伙曾经说过一句话,他说‘我从来不把安逸和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对于那些成天想着三饱两倒的人们,我叫它猪栏的理想!’”

    “可我却觉得猪栏的理想是难能可贵的,甚至是千千万万草根百姓们梦寐以求而难以实现的最高目标!就现在这个年景,一天能吃上两顿饱饭的人家就算不错了吧?听府上下人说,父亲大人每顿吃的饭菜,绝对不会超过四个,其中带着荤腥的只有一个,而且一天也就两顿饭。”

    赵爱儿点点头,说:“州牧大人在幽州以生活简朴著称,我曾亲眼见过他的帽子旧了也不换,打上补丁之后继续戴,这也正是幽州百姓尊敬拥戴大人的原因。”

    刘和听到赵爱儿都在称赞自己的老爹,忽然想起前世看到的一些有关刘虞是否真正节俭的争论。

    这个争论说的是刘虞遇害之后,公孙瓒派兵搜他的家,却发现他的妻妾都穿着很高档的服饰,当时的百姓因此而怀疑刘虞简朴的品质其实是伪装出来的,刘虞本人是个假道学。

    “看来老爹并非假道学啊,估计是被公孙瓒泼了脏水。这货自知杀了老爹负面影响太坏,为了混淆视听,所以就让人安排下这些事情,然后再让不知情的老百姓看见,反正当时老爹已经被砍了头,府中亲眷下人都被公孙瓒控制了,想抹黑还不容易么?”

    刘和在心里恨恨地想着,反倒是忘记继续跟知心姐姐胡侃了。

    赵爱儿见刘和不语,还以为他是受了自己父亲简朴行为的触动,于是继续说道:“公子方才提到的那个大胡子老者,倒是一位令人尊敬的贤人,不知道姓甚名谁?”

    “这个老者是我在南阳山中遇到的一位云游方士,具体名姓并未打听,所以我也说不上来。”刘和毫不犹豫地将爱因斯坦大人化妆成了山中方士。

    “哦,是这样子啊?”赵爱儿撇撇嘴,“这位云游老者的话很有见地,人活着岂能只为了安逸和享乐!孟子有言,‘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赵爱儿一张嘴,全是之乎者也,把刘和听得有些无语。幸好赵爱儿说的老孟的这段话,在后世是作为文言文的范文出现在语文课本中的,刘和好歹也算明白其中的意思,不然他现在一定会更加的头疼。

    赵爱儿对刘和说这些话,却是有自己的用心在内的。或者,她从这些天刘和在蓟城的作为中看出了新的希望吧,总之她觉得刘和就是那个天将降大任的人,所以抓住机会就要向刘和灌输君子之道,防止刘和变成为了“三饱两倒”而活的纨绔公子。

    刘和觉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话题过于沉重,于是露出了他一贯“猥琐”的本色,低声说道:“爱儿姐,后面扎好了没有?我这么趴着,搁得慌!”

    “哪里搁得慌?”赵爱儿急忙问道。

    刘和抬抬厚臀,“下面硬了,搁得慌!”

    “啪!”

    赵爱儿飞速收回刘和臀部附近扎的银针,然后狠狠地打了刘和一下。“一肚子坏水的臭小子!”

    “哎呦,还真下得了手哇!”刘和大声抗议起来。

    屋外轮值的卫兵急忙问道:“公子,有事么?”

    “没事!保持精惕!”屋内刘和翻着白眼开始起身。

    赵爱儿拿起针包走后不久,刘放领着韩珩进入府中。

    为了表示郑重,刘和选择在州牧府的议事大厅内与韩珩见了面。

    “白丁韩珩,见过公子!”韩珩双手交掺,弓腰低头,向刘和先行一礼。

    “韩先生多礼了,请入座!”刘和严格按照礼仪流程走,不复方才在西院内调戏“知心姐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