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帮爹当军阀-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个名叫李邯的狱吏看来,自己的差事是李严替他谋来的,如今族叔有难,就算豁出去自己的身家性命,也要保证李严的安全。毕竟,读书出身的李严才是李氏一族的希望,只要救下了他,就等于救下了丹水李氏的未来。

    李邯想到只要今日放走了李严,事情就无法善了,于是索性把心一横,将狱中关押的新旧人犯一并释放。如此一来,也就等于彻底断绝了手下十来个狱卒暗中向袁胤通风报信的念头,只得跟着他这个牢头一起逃走。

    至于那些被释放的囚犯,当听说带大伙一起逃走的是本城有名的李户曹时,更是二话不说便加入到李严的队伍中来,根本不用动员。

    如此一来,上一刻还是阶下囚的李严摇身一变就成了数十人的头领,这其中还包括十来个吃官家饭的“公务人员”!

    其实,在汉代这样一个信息传递极其不发达的年代,某人登高一呼便能忽悠一大群人跟随的事情并不鲜见,靠得主要就是个人平时积累起来的声望和家族背景等隐性的资源。

    刘备最初不过是织席贩履的小商贩,为何能够与涿郡贵族出身的张飞搭上关系,不就是靠他中山靖王之后的金字招牌么?

    有道是“鼠有鼠道,猫有猫路”,别看李邯只是个小小狱吏,可因为职务之便,私下里却结识了不少的“城狐社鼠”,在这些人的帮助之下,已经换上平民服饰的李严,带着大伙从丹水城西南角的一处暗河偷偷下水,然后轻松脱离了县城。

    这丹水城之所以得名,便因其紧临着由北向南流淌的丹水。丹水从蓝田谷发源,流经崇山峻岭中的武关,然后来到三户亭,再从坐落在河岸东侧的丹水城擦肩而过,流经商密乡和南乡之后汇入沔(念勉)水,而沔水一路向东蜿蜒数百里之后,便是荆州的治所襄阳。

    因为丹水城的西边临水,所以修建城池时并未在西边筑门,只是在西南角上留下了一条排洪的暗河,如今却正好方便了李严等人的脱逃。

    当李严带着数十人从暗河中离开时,正是雷薄和陈兰二人在北门和东门外对请愿乡民大开杀戒的时候,袁胤的注意力都在城下,自然不会想到原本该在大牢中等死的李严已经是蛟龙入水,溜之大吉。

    涉过丹水之后,李严带着大伙先是朝着西部的山丘进发,等到进入山林之中,于是对众人说道:“如今我们已经脱离袁胤的视线,以丹水城的形势,袁胤短时间内无力派兵出城捉拿我们,今后何去何从,还要大家做个决定!”

    李邯是李严的死忠,毫不犹豫地站出来说道:“族叔一向足智多谋,又善待乡里和百姓,如今吾等已经背上了私自逃脱的罪名,丹水城是回不去了,只求你带着大伙寻一处安身立命的地脚!”

    “李户曹切莫谦让,吾等戴罪之身,愿意誓死追随左右!”

    “李户曹莫要嫌弃吾等腌臜,千万收留则个!”

    李严见人心可用,也不推辞,于是说道:“既然大家愿意追随于我,我便将接下来的打算告诉你们。”

    “如今整个南阳皆为袁术所据,而袁胤此人心胸狭窄,却是袁术从弟,深得袁术的信任,我们得罪了袁胤,就算逃到南阳其他各县,只怕也难以安生。以我之见,不如前往百里之外的丰乡城躲避一段时日,待到袁术被其他势力驱逐出南阳之后,我们再出来谋事!”

    “李户曹,你如何肯定袁术在南阳不会待得太久?”某个还算有头脑的家伙提出了疑问。

    “袁术入主南阳以来,不修法度,以抄掠为资,贪得无厌,主政不过数年,已惹得民心沸腾,怨声载道。反观南阳周边的刘景升和曹孟德等人,却是与民生息,薄赋轻徭,甚得人心。等到曹、刘等人稳定了局面,岂能坐视袁术坐拥南阳这样一个人丁超过两百多万的膏腴腹心之地?”

    众人听李严这么一说,顿时觉得很有道理。不过,还是有人提出了质疑和担心:“李户曹,听说丰乡城那里有大伙的强人盘踞,我们这点人手去了,能寻到落脚之地么?”

    李严一脸自信地告诉大家:“如今告诉大家也无妨,那丰乡城的大当家昔年曾经带着幼子前来丹水求医,恰好被本人发现,于是暗中照顾了一番,直到其子病愈之后才安然离开,是以我与那熊大当家的有一段旧谊在,此去投靠,当不会为难我们。”

    听完李严这话,大伙儿再无异议,于是一致同意前往丰乡城落脚。

    李严那边心惶惶地带着一群“越狱犯”赶路,刘和这边也终于睡醒了,不再哼哼唧唧地喊头疼脚疼,而是一脸严肃地看着哨探刚刚从丹水送回来的急报。

    “这个袁胤,真是该死!竟然命令官兵出城屠戮请愿的乡民,骂了隔壁的,麾下有五千兵马,只要安然呆在丹水城内,谁能拿他怎样?”

    刘和狠狠地将手掌拍在书案之上,脸色发青,十分的难看。

    屈蒙看着刘和,嘴角动了动,想要安慰刘和几句,可是话到嘴边还是咽了回去。屈蒙明白,刘和这是觉得丹阳城外上千百姓死的冤枉,良心上过意不去。

    问题是,当初给刘和提建议的正是屈蒙,如今刘和没有出语责怪屈蒙,已经属于难得。屈蒙此时无论说什么安慰的话语,只怕都会适得其反,反而会令刘和更加的纠结和难受。

    不过刘和宁愿自己憋闷,也不拿屈蒙撒气,倒能说明他是一个不会推责诿过的人。毕竟,最终做决定的人是他,屈蒙只是提出一个建议而已。

    以刘和目前的处境和实力,根本无法与袁胤正面抗衡,所以在他拿下昭家和景家之后,便担心动静闹的太大,引得袁胤派兵前来,阻碍了自己离开南阳的计划。

    袁胤手下可是有着整整五千训练有素的士兵,这些士兵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来看,都不是屈家的家兵和刚刚草创的申息军可以对付,就算丰乡城那两千多人前来支援刘和,同样也不是袁胤的对手。

    更何况,刘和目前还没有这么大的号召力,可以令丰乡城大当家熊钺带着全部手下兄弟前来助战。

    就在刘和头疼之际,屈蒙献上计策,建议刘和鼓动丹水各地百姓效仿三户亭的租户联合起来抗租减租,彻底搞乱丹水的局面。

    刘和虽然有些担心百姓的安危,可是一想到自己如今尚且是泥菩萨过河,也就默许了屈蒙的提议,于是放手让属下去暗中cāo作此事,而他本人则是好吃好睡,不闻不问地过了两天清闲日子。

    实际上,这几天刘和是在逃避和不安中度过的。他隐约预感到了当地百姓的凄惨下场,似乎看到了造反百姓被手拿刀枪的官兵们剿杀时血腥残酷的一幕一幕,看到了许多家庭因为这次的风波而支离破碎,看到了年迈的老人失去了子女、年幼的孩子失去了父母……

    如今,丹水城外发生的血腥一幕传回坞堡,刘和再也无法装出轻松无事的样子,他的心情变得非常烦躁,感觉胸口有一块大石压着,堵得慌!

    不论刘和是否承认,这一次为了自己和申息军的安全,他实际上是利用了许多不知情的普通人,甚至等于是用他们的鲜血和生命换来了自己的平安。

    这便是令刘和心绪难宁的原因。

    刘和在内心深处嘲笑着自己的悲天悯人,这个时空之中的人跟自己有什么关系?就算他们成片成片的倒地死去,又管自己屁事?

    能够在三国时代留名青史的霸主或者枭雄,哪一个不是手上沾满人血?为了自己能够活下去,总得有人去死吧?

    这些百姓就算这次没有死,以后还不是会死在连年不断的兵祸之中,他们如今为了自己的利益起来抗争,死得至少还有些价值和意义吧?

    心情纠结的刘和,试图找出各种理由来安慰自己,可是直到最后他依然无法平静下来。

    正当刘和一肚子火气无法发泄,在堡内到处乱转的时候,史阿忽然来报:“公子,昭家堡方向抓到一群人,疑似袁胤派来侦查的jiān细!”

    “nǎinǎi滴个熊,这次谁也不要拦着本公子杀人!”

    刘和二话不说,骑上大黑马就冲出了景家堡。

    ; 

第三十八章 相遇() 
刘和这几天一直猫在景家堡内,当他听说昭家那边抓获了一群形迹可疑的探子之后,第一个想法就是赶过去好好地出口恶气。

    虽然还未谋面,但毫无疑问丹水城内的袁胤大人已经惹得刘公子很不高兴了。若是昭家堡抓到的这些人真是袁胤派来的探子,那么刘和不介意再借王越的长剑一用,亲手斩下几颗脑袋来。

    自从上次刘和拿王越的剑当众刺死一人之后,他没事就缠着王越教自己防身的剑术,结果却被王越笑眯眯地拒绝了。

    王越说了,想学剑术可以,但需要刘和的父亲刘虞点头答应才行,否则他可不敢轻易就教太傅之子学武。

    刘和知道王越打得是什么算盘,这家伙是想借自己父亲刘虞的名头来造势。如果王越就这么不明不白地教导刘和剑术,哪里有当着幽州牧刘虞的面,让刘和当众拜师来的风光?

    王越不教刘和剑术,刘和便去纠缠史阿和丁况。这两个家伙倒是手痒痒的想要显摆几招,可是在师傅的吹胡子瞪眼之下,只好能找出各种借口躲了出去,生怕夹在刘和与师傅之间受夹板气。

    刘和没辙,于是缠着王越非要借他腰间的佩剑耍一耍,王越心里自然是非常舍不得,可又见不得刘和整天哭丧个脸,只好心疼万分地将上古名剑借给刘和这个剑道白痴摆弄。

    为了防止刘和胡乱出手,只要刘和持剑在手时,王越就必然守在他的身旁,生怕万一有个闪失,刘和伤了自己。

    七星龙渊剑可不仅仅是看上去威风这么简单,它可是一柄吹发可断的绝世凶器,只要被其剑刃碰着,轻则血流如注,重则断手断脚,万一刘和不小心来个挥剑“自宫”,把裆下的鸟儿斩了,那乐子可就大了!

    刘和骑着大黑马急冲冲地朝着昭家堡赶路,背上还负着王越的剑。王越则是紧紧跟随在他身侧,生怕刘和有个什么闪失。前来报讯的史阿自然也是跟随而行,后面还跟着二十骑刘和的近身护卫。

    一路上,刘和发现沿途的行人很少,更没有汇聚闹事的迹象,道路也很是通畅。等到刘和赶到昭家堡时,负责堡中事务的田畴和屈永等人已经迎了出来,看他俩脸上露出的轻松表情,似乎已经完全控制了昭家坞堡。

    自从昭家和景家与当地的租户签订了减租的契约之后,三户亭一带的百姓便安生了下来,虽然相隔不到四十里外的丹水城外已经血流成河,可这里却难得的平静了下来。

    只要佃农和租户们不闹事,昭家堡来自外部的压力就小了很多,而田畴和屈永也就可以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整顿内部事务上来,所以等到刘和赶到时,他俩才能好整以暇地出堡迎接。

    “那些形迹可疑之人如今被关押在何处?本公子要亲自审问!”甫一见面,刘和便急吼吼地冲堡内冲去,一边走还一边大声询问着田畴。

    田畴见刘和如此焦急,心里有些吃惊,跟在刘和身后赶紧回答说道:“人都关在西边第三处院落中,以我看来,这些人不似探子,倒像是着急赶路的行人。”

    “赶紧前面带路,是不是袁胤派来的探子,要审问过后才能确定!”

    田畴来不及多做解释,只好带着刘和一行人来到一处有士兵看守的院落门口,然后推开了院门。

    王越不动声色地抢先一步进了院子,然后才将刘和让了进来。

    当刘和看清院中的情形之后,脸色顿时变得难看起来。他转头看着田畴,有些生气地说道:“子泰,这些家伙的来路尚未摸清,你就这么有吃有喝地招呼他们?”

    原来,刘和入院看到的是一群汉子正端着饭碗在囫囵大吃的场景,这些吃货哪里有半点被抓之后的觉悟和待遇?

    紧跟而来的屈永急忙附耳对刘和低声说道:“公子,这些人可能真的不是探子和jiān细!领头的那个书生模样的年轻人自称是丹水县城内的户曹,姓李名严,家就在丹水西南四十里外。他们这些人是从这里路过,准备前往丰乡城办事。”

    “擦,我管他是李炎还是赵炎,既然被抓住了,不仔细盘问一番怎么行!来人啊,给我……咦,你说领头的那人叫什么来着?”

    “启禀公子,领头那人叫李严!”屈永急忙重复说道。

    “我擦!该不是跟诸葛亮争夺蜀汉大权的那位牛人吧?”刘和的心头忽然划过一道闪电。

    在短暂的吃惊过后,只见刘和原本黑着的脸忽然变得比三月天的阳光还要和煦,他满脸堆笑说道:“来人啊!赶紧给我把堡内最好的酒肉端上来,幸好本公子及时赶到,不然你们今日岂不是要怠慢了贵客!”

    田畴当时就楞了,其余几人看着刘和翻脸比翻书还快的表情,心里一阵腻歪。

    刘和也顾不上那么多了,他现在迫切地想要证实今日昭家堡中出现的这个李严到底是不是历史上那个李严,于是拱手对着一群捧着碗发愣的汉子客气说道:“敢问哪位是李严?”

    李严人在屋里,听到院外忽然人声嘈杂,还有人不太礼貌地直呼自己的名字,急忙跑了出来。

    汉代时,有身份地位的成年男子不仅有名字,而且还有表字。平时相互之间称呼,皆称表字,不会直呼名字。刘和情急之下,忘记了这个基本的礼仪要求,所以直呼李严之名。

    虽然心中不喜,但是李严看着院门口公子打扮一脸微笑的刘和之后,还是客气地说道:“在下南阳李正方,敢问公子如何称呼?”

    听对方自称“正方”,刘和的心跳开始加速,因为他记得历史上的李严表字便是正方。

    “此处人多嘴杂,不便叙话,还请正方兄随我来!”

    刘和说完这话,潇洒转身,大摇大摆地离开。

    这次刘和的称呼终于对了,而且简单一句话也说的颇为得体大方,不再像个乡下土鳖。

    不等李严抬脚,李邯急忙抢上前来低声说道:“族叔莫去!此堡怪异之处颇多,隐约之间还散发着血腥之气,你单身前去只怕有危险!”

    “此间形势已非我们可以左右,你留在这里约束住大家,我且随这位公子去问个明白!”李严强压心中诸多疑惑,面不改色地走出了院门。

    今日从他踏进昭家坞堡之后,便觉得堡内气氛十分诡异,不仅没有见到昭家几个重要的人物,而且还被人客客气气地软禁了起来,如今出现在院中的这位气度不凡的年轻公子,更是从未见过,这让李严心中十分不安。

    不安归不安,此时的形势正如李严对李邯所说的那样,已经不是他们可以控制和左右,所以李严索性放开胆子跟刘和来到了昭家家主所住的院落。

    昨日李严带着几十人从丹水县城逃出来之后,便匆忙往丰乡城方向赶路。因为当时逃的匆忙,大伙身上并未携带多少干粮和盘缠,是以到了今日午时,众人饥渴难耐,于是想到前往就近的昭家堡讨要一些吃的。

    李严是丹水户曹,对于丹水各乡的情况很熟悉,自认为凭着以前的面子,昭家应该不会将自己拒之门外。毕竟他昨日才从官吏变成越狱犯,昭家怎么也不可能这么快就知道自己的处境。

    李严带着人登门拜访,却不知道昭家已经被彻底颠覆,如今把持堡内的实际是屈家和刘和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