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过官家,若是官家愿意,臣想求官家的一副墨宝,亲自为这酒题写名字。”
众人一听只求一个名字,顿时放松起来,赵佶更高兴了,大笑道:“是了,这酒这么好喝,朕都不知道这酒什么名字?”
林冲忙道:“回官家,因为这酒是用五种粮食发酵酿制而成故名五粮液,五粮液是这种酒里面最好的一种;还有一种比这稍差一些的名为五粮春,臣想求官家为这两种酒御笔提名。”
“这有何难,笔墨伺候!”
赵佶高兴极了,当即就写了两幅字赐给林冲,林冲接过谢恩,赵佶又哈哈大笑道:“林爱卿,这酒这么好喝,朕心甚喜,以后五粮液就做皇家御酒吧,价钱必不会亏待你!”
宋朝这点倒是好,皇家要贡品都不是白拿的,而是和买(当然花石纲除外,但朝廷其实也是出了钱的,只是被朱勔贪了)。
林冲赶忙谢恩,然后乘着赵佶高兴向赵佶求了五粮春的特许经营权,赵佶自然是想也没想就答应了。
林冲再次表示,既然五粮春用了官家的墨宝,自己愿意将五粮春的三成利润进献内库;还有其他海外的好东西,自己也要一起经营,同样愿意进献三成利润给官家的内库,还请官家恩准。
然后微醉的赵佶自然又答应了,这一下所有的大臣和宗室一下都震撼了,卧槽,幸臣啊!林冲这厮是要成为朱勔第二么?
第六十七章 四海百货店开业()
七夕夜宴,五粮液、五粮春一炮打响。
一夜之间,几乎所有汴京顶级权贵阶层都知道了这两种顶级白酒;也知道了林冲准备和阳武县伯刘国舅,还有一帮汴梁禁军将门世家合伙经营这两种顶级白酒和其他海外新奇货物。
更知道了这些生意里面还有官家的三成的利润,其他的人不要来乱打主意!
而且这个消息还在夜宴之后,以惊人的速度一下传播得整个汴梁几乎无人不知。
林冲,还有他们通过各种渠道打听到的,这家即将开业的四海百货店一下就成了所有人关注的焦点和议论的对象。
要说这个林冲也是端的了得,竟然在宴会上当着那么多大臣和宗室贵戚的面,向官家提出这个请求,而官家竟然还当众答应了,还一个劲的夸林冲会做事。
这妥妥的就是朱勔第二啊。
想那朱勔在东南经营供奉局,大兴花石纲,搞得东南百姓怨声载道,可朱勔却就是屹立不倒圣眷优渥,原因就是朱勔不但能投官家所好,更能与官家通财,能给官家私库送钱!
可朱勔再怎么样,那也是偷偷的给官家送钱,可是林冲这厮却是当着这么多大臣的面给官家送钱,而且众大臣还没办法劝诫!
分出三成的利润进献内库,看上去是很多,可实际林冲这厮却占了大便宜。
就拿酒水来说,大宋的酒水实行的是专卖制度,四京为酒曲专卖,即官府垄断酒曲的生产,民间想要酿酒就只能向官府购买酒曲;若是酿了酒还想卖酒,则还要再向官府申请并交纳一笔不低的费用,方可出售。
除四京以外,大宋其他地方则一律实行官府专卖制度,即只有官府可以酿酒,然后再由官监酒务直接卖酒;或者用买扑(相当于竞标)的方式出售酒引,包给民间酒商卖酒。
可是不管哪种专卖制度,民间想要经营酒水售卖,要交的酒税都至少是七八成,还要给各级官吏送各种好处,可这货送给官家的利润却只有三成,有了官家做后台,谁还敢再向他收酒税,就算收也不敢多收!
更别说有了官家做后台,其他官员权贵就不敢去找麻烦觊觎这些产业,少了多少麻烦。
几天之后,在汴京所有官员权贵、各大商家、普通百姓的好奇关注和热切议论中,内城外城各两家的四海百货店总算是开业了。
只一开业,生意就一下火爆得不行。从早上开业一直到深夜关门歇业,四家四海百货店进进出出的人群就络绎不绝,占地上十亩的三层店铺里,总是挤挤挨挨的全是前来购物的汴梁百姓。
究其原因倒也简单,一是那日夜宴五粮液美酒大出风头,官家御笔题字的事实在是传播的太广了;加之林冲事先做的营销工作,人们实在很想看看这些海外奇货到底有多好。
再有就是四海商社说售的货物确实足够新足够好,而且价钱有高有低,大多数汴梁百姓也都能够接受。
比如买不起十贯一块的香皂,可以买两贯一块肥皂,一样的好用,而且块头还更大更经用;比如买不起十五贯一支牙膏,可以买两百文一把的牙刷蘸点盐一样刷牙,却不会刷出血来。
再比如名为“三国杀”和“扑克”的卡牌游戏,也实在是有趣,比大家以前玩的叶子牌,双陆游戏可好玩多了,不但可以用来玩耍,用来赌·钱,更是再好不过。
而且,就算不买东西,去看看店里的新鲜玩意也好啊,比如挂在每家店里二楼墙壁上那面明亮至极,能把人照得纤毫毕现的琉璃宝镜。
据说这些宝镜,每面售价都至少在万贯以上,而且有钱都买不到,可是四海百货店竟然把他拿来展览,这热闹这新鲜当然得去瞧。
可惜的就是没能看到,没能闻到那无上美酒五粮液,五粮春到底有多好有多香。
因为据说这两种美酒本来有很多的,可偏偏装这两种美酒的那艘船触礁沉了,最后运到大宋来的就只有其他船上船员自己喝的十五瓶五粮液和二十瓶五粮春。
十五瓶五粮液自然得进贡给官家,二十瓶五粮春也一下被各位大臣和权贵以每瓶一千多贯的高价瞬间瓜分了,普通人连闻一下的福气都没有。
总之,自四海百货店开业以来,关于四海百货店还有林冲,以及林冲那位神秘的出海经商的朋友,就一下成了数十万上百万汴梁百姓最关心的话题,四海百货店生意的火爆,也成了几乎所有汴梁人的眼热的对象。
只是让一些生活在汴京的真正的“大食海商”觉得奇怪和纳闷的是,没听说我们巴格达城,哈里发皇宫里有这些好东西啊?
难道是我们离开大食太久了,或者是林副指挥使那个海外的朋友,当真如他在辛伯达航海旅行的故事所讲的那样,在某个岛上发现了这些宝藏?
纳闷的不止这些大食人,蔡攸、高俅、王黼、梁师成、李邦彦等人同样纳闷极了。
自从林冲骗走他们五十万后,他们就时时关注着林冲,四海百货店开业他们更是密切关注,心里想着要开业就得备货,他那个海外的朋友就得给他送货。
可是他们费尽了人力和精力,却完全发现不了四海商社的货源是哪里来的?
只知道四家四海百货店是每天由曹松麾下的捧日军禁军护送着拉货的马车,从南熏门外曹家庄园拉的货;
那曹家庄园的货又是怎么来的?是四海商社开业前上百辆马车源源不断送来的;
可是这上百辆马车的货又是哪里来的呢?却是查无头绪!
“真是见了鬼了!”
王黼皱着眉道:“这厮说他的货都是那位海商朋友从海外运来,可是提举市舶司却半点找不到他这位海商的记录,沿途也不知道他这些货是怎么运到汴京的,这不是见鬼了么!”
“许是走的私商的路呢,这个既然查不到,却也不必过分追究。”
高俅也满是疑惑,不过想到在大宋的官员对基层毫无掌控力,大宋的小吏与地方上的富户豪族互相勾结,整个大宋底层私商横行泛滥成灾也就释然了。
“倒是四海百货店每日顾客盈门,店里挤满了人,每日日进斗金,实在让人眼热,没理由我们只能干看着啊。”高俅眼红的道。
蔡攸气愤道:“那能怎么办?林冲这厮每日陪着官家练什么太极拳,陪着官家打牌,教官家画素描,都快赶上我们受宠了,而且他还主动献上三成利润给官家。
你们没听到他昨日对官家说单单这几日就足足进账五十多万贯,刨去成本净赚二十万贯,还说若是经营的好,至少一年能给官家内库进献二百五十万贯,官家那个龙颜大悦!
我们如何还敢去打这四海百货店的主意?”
梁师成的声音再次阴恻恻响起来:“咱家在想,林冲这厮现在这么得宠,风头正劲,我们是不是应该改变一下策略……”
“咱们老百姓呀,今儿个真高兴……”
蔡攸、高俅、梁师成等人谋划着怎么对付林冲的时候,林冲却一边走着一边在嘴里哼着奇怪的调子,心里算着这几天赚到的钱,高兴的眉飞色舞的。
PS:不好意思,今天有点事,更新晚了,抱歉,抱歉!
第六十八章 花和尚鲁智深()
“师父,你怎么高兴啊?”
林冲在前面哼着奇怪的歌,十岁的郭十三在后面亦步亦趋的跟着。
十三早就不是之前那个乞丐的小可怜样了。
此时他身上穿着一件织锦的新衣服,小脸洗得干干净净,头发梳得整整齐齐,手上拿着一块曹婆婆肉饼店买的炙焦金花饼边走边吃,完全一副小衙内的派头。
以前的时候,别说曹婆婆肉饼了,就是一块普通的米糕,也只能在做梦的时候才敢想一想……
有师父真是好,小十三心里非常感恩,感激的同时更多的是崇拜,所以他对林冲的一言一行就特别关注。
长大以后,我也要成为师父这样的人!
郭十三在心里暗下决心。
“赚钱了啊,现在四家四海百货店每天都能赚几万贯钱,以后赚的还会更多,能不高兴么?”
林冲当然高兴了,四海百货店每天赚这么多钱,虽说按照账面来算,除去各种成本场地人工等各种费用外,赚来的利润要先分出三成进献给赵佶,然后剩下的利润再按之前约定的股份来分,自己只能分到四分之一。
这样算起来自己能分到的利润连20%都没有,可这只是账面算法,实际情形却是自己赚了最大的大头。
原因无他,因为货源在自己手上,四海百货店所有商品的进价成本全都是自己一人说了算。
就算卖的最好的肥皂吧,自己告诉他们说进价是一贯一块,售价两贯一块,卖出一块就能赚一贯钱,再减去各种运营成本,算起来林冲能分到差不多一百五十多文。
可实际系统里面肥皂的价钱却是六十文一块,等于林冲悄无声息就多赚了940文,卖出去一块林冲就能赚一贯零九十文钱,这当然是大头。
就更别说香皂,卖出去一块自己能赚五贯多钱,利润更大。
“哦,我当然也高兴了。”
郭十三下意识点点头,他其实对钱没什么概念,于是又问:“那师父,我们现在去哪里啊?”
“你曹师兄不是被我安排到四海百货店做管事了么,现在我身边又没有虞侯了,所以师父准备去找两个人来给我做虞侯。”
“是这样啊。”
郭十三好奇道:“可是师父我们来大相国寺这里做什么,这里有师父要找的人么?”
“应该有吧。”
林冲笑道,心想虽然历史已经改变了许多,可历史大的惯性却没有变,既然有牛二,没道理没有张三李四啊。
林冲的家所住的第二甜水巷本来就离大相国寺不远,要不贞娘也不会到酸枣门外的东岳庙烧香还愿,两人没走多久,就绕过大相国寺,来到酸枣门外那片大菜园。
郭十三觉得好奇极了,不知道师父来这片大菜园做什么,而且也不进去,只带着自己在菜园外面瞎转悠。
没多久两人就走到大菜园围墙的一处残垣断壁墙缺处,就见前面不远围墙后面大门外边,一群二三十个泼皮,手里拿着些果盒、酒礼,在那里猫着个腰里探头探脑的王菜园子里不停的张望。
林冲连忙止住脚步,带着郭十三两人悄悄隐身在一株杨柳树后,虽然相隔七八步几人说话声音又小,不过林冲六识敏锐,倒是能大致听得清楚。
“怎么样,好像不在啊?”
“你小声点,在了在了,出来了。”
见到这情形,林冲心中顿时就乐了,暗道这是我那位好师兄好基友要来了么?
果然,这时就见那个手上提着一小坛酒,看上去像是领头的泼皮转过了身子,弯着个腰用手招呼了一下其他泼皮,小声道:“过来,都听好了。
待会儿,趁我给他送礼的时候,我去抱他的左脚,李四就去抱他的右脚,你们就赶紧冲上去,一起把他往粪窖里推。
只要把他掀翻到粪窖里,再好好戏耍他一番,包管这厮以后见了我们匾匾的伏。”
众泼皮忙一起点头说好,商议既定,众泼皮便一齐猫着腰走过这段墙缺,转过大门进了菜园子。
林冲连拉着郭十三到了墙缺外面站定,小十三个子矮看不到,林冲又把他一把提起放在自己肩膀上,两人一起探头往里看去。
只见一个和林冲差不多高,腰围却有林冲两个那么粗,腮边一副络腮胡须的胖大和尚,正站在菜园子里面,有些茫然的东张西望。
而那二十多个泼皮则手上提着几样果盒酒礼,笑嘻嘻的走过去拱手作贺,说着一些恭喜的话。
郭十三一脸好奇,问道:“师父,他们要做什么啊?”
林冲笑道:“看到这些泼皮前面那个粪坑了么,他们啊,准备趁着给和尚参拜作贺的时候,拜在地上引和尚来扶起他们,然后一个抢左脚一个抢右脚,其他人再一拥而上,把这和尚推到粪坑里去。”
郭十三一下瞪圆了眼睛,他是开封城小乞丐出身,自然之道开封城里泼皮无赖的手段,心说这伙泼皮可狗真歹毒的。
果然,林冲话刚说完,就见带头的那两泼皮果然大礼参拜在地上,不肯起来,那胖大和尚犹豫了一下,果然就大步向前走了几步,身子来到那粪坑边上两三步远。
郭十三一下急了,就想大叫一声为胖和尚提个醒,不想话还开口就听林冲道;“别出声,我们看戏便是。”
郭十三虽然心里很为胖和尚担心,但师父的话总是没错的,生生的把话咽了回去。
就在这时,果然那两个跪在参拜的泼皮果然一下从地上跃出,一个抢和尚的左脚,一个抢和尚的右脚。
小十三的心一下就提了起来,他实在不忍心看这个和尚被一群泼皮推倒粪坑里的样子。
只是奇怪的是,师父为何不让自己出声提醒?
难道师父怕麻烦?
不会啊,以师父的身手,再来三十个这样的泼皮也不是对手啊?
正胡思乱想之际,只见说时迟那时快,胖和尚右脚早已飞起,一脚就把一个泼皮踢下粪坑里去;另一个泼皮见势不妙想跑,又被和尚一记左脚也一下踢进了粪坑。
两个泼皮在粪坑里挣扎,后面二三十个泼皮一下吓的目瞪口呆,想要逃跑,又被胖和尚喝了一声吓得不敢动弹,在那里不停求饶。
郭十三眼睛一下亮了,好奇的看着林冲道:“师父,你怎么知道的?这和尚好厉害啊,可是师父你是怎么知道的啊!”
林冲再次把他提起放在地上,然后笑了笑,一副高人高深莫测模样。
“我就是知道。”
也不等郭十三再问,林冲转身就径直往家的方向走了,“走吧,我们回去。”
郭十三愣了一下,连忙追了上来,问道:“师父,你不是要找人给自己做虞侯么?”
“我想了想,还是等傍晚时到曹拱卫那,让他给我推荐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