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纳砩希蜓埂�
张角又轻咳了几声,“没有用的,除非你有万钧之力,否则休想逃出来。”
吕布却是仿若未闻,依然死命的挣扎。
“兄长,和这汉狗说废话什么,直接杀了吧!”张梁对吕布不是一般的不爽,或者说,是对吕布的武力记忆深刻,他自问绝不是吕布的对手。
张角摆了摆手,“如今我黄巾军需要大量的有志之士,你可愿加入我黄巾军。”
“呸,某誓死不会从贼的!”吕布啐了一口,不屑的看着张角。
“既然不从,那就杀了。”张梁杀意更胜。
“要杀便杀,某绝不皱一下眉头,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吕布冷冷的盯着张角等人,放弃了挣扎。
张角摇了摇头,“我不杀你!”
张角此话一出,众人都吃了一惊,包括吕布。
“世间英雄死一个少一个,你这样的英雄人物若是就这样死在这里实在是太可惜了。”
张角竟然在此时起了爱才之心,吕布也睁圆了双眼,难以置信的看着张角,心中某处柔软的位置被触动。
“我绝不会从贼!”吕布铿锵而言,既是说给张角听,也是说给自己听。
“罢了罢了,强扭的瓜不甜!你走吧!”张角一挥手,笼罩吕布的光柱消失,一众黄巾军武将大骇,纷纷后退,戒备的看着吕布,吕布却没有丝毫动作,还有些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下一次,你再落在我的手中,希望你能认真考虑一下,为我做事。”张角真诚的说道。
吕布沉默,看着张角的目光有所不同,不过在看到一众黄巾军武将的戒备,眼中闪现出了厌恶之感,不过再看向张角,还是忍耐不住,“你赶快限制我的是什么能力?”
“只是命星的粗浅运用。”张角大方的进行解答,只是说的话半真半假,“就像帝王有对应的紫微帝星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对应的星辰,这是我的命星。当你的实力再进一步,你或许可以尝试灵魂出窍,遨游九天,沟通星辰,为自己所用。”
“多谢告知!”吕布行了一礼,“你这个臭道士虽然是叛贼,不过倒很有意思,日后在战场上遇到你这些不成器的徒子徒孙,我会手下留情的。”
说完话,吕布转身而去。
“希望下次相遇,你会愿意加入我黄巾军,一起共图大业。”张角笑的一脸慈祥,犹如领家和蔼的老爷爷。
“没做梦了!”吕布说着抓住一匹从战场逃跑出来,失去主人的战马,翻身而上,策马离开了战场。
吕布的离开,黄巾军竟然无人敢阻拦,都眼睁睁的看着吕布跑远。
“兄长,为何不杀了此人,此人终究是汉将,留着是大患啊。将来也不知道会有多少弟兄会死在此人手中。”张梁不甘,明明张角都已经控制住吕布了,为什么还要放任他离开,不说别的,吕布已经杀了三百多黄巾力士,这可是张角亲自训练的亲卫啊。
张梁并没有得到张角的答复,转头却看到张角的面庞诡异的潮红。
“兄长,兄长!”张梁惊慌。
“噗!”张角仰面喷出了一口鲜血,整个人如被抽去了骨架一般软倒,张梁连忙扶助。
“兄长,你没事吧!”张梁彻底慌神了。
“快护送师尊回城,找医师救治。”刘铉在一旁提醒道。
“对对,快,回城!”张梁连忙招呼黄巾军,亲自护送着张角回城。
刘铉却在此时挡在了张梁的面前,“人公将军,如今我军大胜,正应该乘胜追击,战场需要您主持,由我护送师尊回城即可。”
在这紧要关头,张梁又如何会离开张角,让刘铉跟在张角身边,万一刘铉假传圣旨,宣布自己为下一任黄巾军领袖怎么办?万一张角将剩下的半部天卷天书交给刘铉怎么办?于是立时就下达了命令,“闭嘴,你,这场战斗由你继续指挥,其他人跟我一起护送天公将军回城。”
“诺!”刘铉接令。
张梁的态度如此明显,刘铉又如何会不清楚,看来自己暂时是不可能集齐三卷天书了,虽然有些可惜,但随着修为的提升,刘铉也并没有张梁所认为的那么重视剩下的半卷天书。相比于半卷天书,刘铉认为,自己或许应该多带些士兵回去比较实在。而获得战场的指挥权,无疑会让刘铉行事更方便一些。
第148章 乱(迷茫啊~)()
张角的情况恶化之迅速,让人猝不及防,他天公将军的身份并没有让他的生命比他人更顽强。大战之前,张角本就患病,在大战开始之时,更是消耗了大量的功力,甚至透支生命力,这才降下海量的星光雷电,摧毁了汉军的斗志。再之后,又硬是拖着重伤透支的身体压制吕布。
虽然看起来张角全面压制吕布,其实不然,首先当时张角已经是强弩之末,其次,张角使用星光囚禁吕布和普通的囚禁不同,是不分敌我的,简单的说,想要抓捕或者诛杀吕布他需要破开他的星光,而这么做不过是将吕布放出来,猛虎出笼。最后,哪怕张角全盛时期,也不可能无伤拿下吕布。所以在装逼成功后,张角选择放走吕布。
张角奄奄一息昏迷了一天一夜之后,忽然醒了过来,整个人的气血好像都恢复了正常,这突兀的变化没有人能高兴的起来,这是回光返照。张角召集了所有弟子和军中的主要人员。为了黄巾军继续奋斗下去,他需要传位,而张梁无疑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就在张角传位,刘铉怂恿了张白骑等人一齐带队离开广宗,到别的地方寻求发展的时候,黄县山寨之中,智弦的试炼也结束了,这么长时间的试炼是前所未见的,所有人都担心智弦会陨落,不过很显然,智弦挺了过来。
试炼也结束,智弦也明悟了自己所经历的试炼,是乾卦,最为神秘,最难觉醒的乾卦。智弦可以说是一步到位,觉醒、卦符、符灵都有了,只是他所拥有的符灵与众不同,因为他获得的是一颗蛋,不是以往一样的龙。至于说这是不是龙蛋智弦就不清楚了,他并没有见过龙蛋。不过这个蛋很有意思。
蛋通体银白,犹如镀上了一层银一样,在这个蛋的上下两个尖端有一黑一白两个玉石一般的东西,蛋身围绕镶嵌着五颗拳头大的五色宝石,蛋壳上布满了古怪、神秘的纹路,智弦怎么都不认识。虽然不清楚这是什么蛋,甚至都不能确定这是一个蛋,但种种诡异的现象都说明它非同一般。
还有一点让智弦对这颗蛋很重视,符灵有着符灵的空间,可是这颗蛋却是出现在他紫府中的神秘空间里。自从这颗蛋出现,空间中的土地扩增速度开始变快。唯一的小树苗生长速度也变快了不少。
试炼之中的时间太长了,所以结束试炼之后,智弦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对众人的记忆都有些模糊了,所以结束试炼之后,他并没有马上掌权,插手管理,而是先行适应。
智弦才休息、适应了三天时间,就无法再这么悠闲了。首先是刘铉传回消息,张角病死,自己将带领五千黄巾军脱离张梁的队伍,回返山寨,请山寨做好收编、安置这五千黄巾军的准备。其次,沈奕真方面也传回消息,沈奕真准备于今日,集结四县三万余人的兵力前来攻打智弦所部。
乱世,修身、求存。智弦叹了口气,并没有立时做出决定。
天空繁星璀璨,不像前世那样,根本看不到几颗星星,明月高悬,看着星空有种被吸入其中的深邃,而这便于他思考。
在这古代,在这乱世之中,自己怎么才能保证自己活下去?路径智弦早已选好,那就是成为强大的地方势力,让当权者不敢轻易动自己,但这条路怎么走却需要好好琢磨琢磨。经历了漫长的乾卦试炼之后,智弦心思成熟了不少,也失去了锐气,这一切他认为自己应该好好想想。
在这乱世之中,自己的优势是什么?
聪明才智?智弦摇了摇头,他承认自己绝对不是一个普通人的智商,甚至可以说是天才,按照现在的智商评测,他的智商差不多有一百四、一百五,这是天才之列,但绝对不是最顶尖的那批,比他聪明的也大有人在,和别人比聪明?比阴谋诡计?智弦相信最后倒下的会是自己,搞不好别人把自己卖了自己还为他数钱。
绝世武力?智弦摇了摇头,自己实力的提升速度之快,在童渊等人的眼中可以说是骇人听闻,但是什么样的高度就有什么样的圈子,自己这样的武力根本就无法做到横行无忌,至少他就不是吕布、王越、史阿等人的对手,而且个人的武力终究有限,否则他也就不会费尽心血的组建这个势力了。
忠诚强大的班底?智弦依然摇了摇头,人心善变,自己都控制不了自己的心,有何必强求他人。哪怕恨不得天天腻歪在一起如胶似漆,生死相许的恋人,都会遇到七年之痒,更何况这些人只是自己的属下。
什么东西才能让自己足以凭恃?想来想去,答案是没有。
智弦不是没有想过制度,前世的制度比如今的封建制自然要进步,但世上并非先进的就一定是适合的。步子迈的太大容易扯到蛋,王莽就是前车之鉴。更重要的是,哪怕制度再完善,其执行者也不是人,是人就必然难以做到绝对公平,若是人不执行,欺上瞒下,那制度再好,法律在完善也不过是一纸空文。君不见文明社会的M国,也是大老虎到处都是,政治不见得就有多美好。
制度执法者的忧患是忧,而对国民也存在着忧。世上从不缺乏野心家,不管是那个政权,都存在妄图颠覆的人,而且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前世各种各样其他的人和案例,智弦实在是见过太多太多了。
想来想去,想到了半夜,智弦发现,自己迷茫了。
万物有始就有终,智弦放弃了保证自己的势力长治久安,绵延千年的想法,至少目前他想这个还太早了。于是决定换一个思路,怎么让自己的势力逐步强大,并且稳固。使自己在这大浪淘沙的时代活下来,并更好的活下去。转换了思路,换了个小目标,智弦发现,是自己假、大、空才把事情弄复杂了,其实这件事情很简单。
第149章 乱(迷茫…1)()
时移世易、时过境迁,无一不在说明,事物是会演变的,人的追求也在不断的转变。在国弱人不如狗的年代,大家所追求的是国富民强,在国强无明显外患的时候,大家所追求的是自身的生活品质。贫穷的人想要温饱,温饱的人想要小康,衣食无忧的人追求精神享受,追求自我。
时不同,世不同。自己根本没有必要迈什么大脚步,扯到蛋。只要根据现实的情况,向前迈步就可以了。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自己何必心急。更何况,在这乱世,自己的安全都没有保证,就去考虑组织的未来,实在是太可笑了。
想通了,智弦忽然发现,自己还是有不少优势的,比如眼界,比如看问题的角度。比如自己跳出了怎么让自己的势力永世流传的怪圈。仔细想想,智弦发现,好像每朝每代的开国君主总喜欢给自己的后代留下不可更易的规矩,那是他们奋战一生总结的宝贵经验,要求后代一定要按照他们说的做,这样才能保证他们的朝代永世流传。结果他们的后代往往就被坑了。世上何来千秋万世之法,时移世易,应时事而变罢了。
为了自己势力的生存,当前自己需要的是什么?答案并不困难,只有三样,名分、军队、粮食。
如今大汉余威犹在,想想袁术自立为帝的悲催后果,目前造反是没有前途的,所以为了保证自己的地盘,他需要名分,需要朝廷的支持。不过如今黄巾之乱闹的如火如荼,此事不急在一时。而且朝中不是有十常侍在么,只要走通关系,这一切都不是问题。等到张角三兄弟被灭,是一个获得名分的好机会。
军队,智弦目前已经进行军队的改革,并坚定了继续推行下去的决心。不管在什么时代,军队的重要性都不言而喻,失去军队,那就什么都不要说了,他必须牢牢的把军权抓在手中,同时也要让自己的军队能经受住这乱世大浪的冲刷。
粮食,这才是目前一切的根基,平民百姓就是因为没有土地,吃不饱穿不暖,受人欺压剥削这才起兵造反的。民以食为天,没有粮食,连人都养不活,谁会跟随你。
除此之外,比如人才、金钱、名望等等也都是比较重要的东西,想要成就大事,缺一不可。但相对而言,这些要容易获得一些。智弦原本驱赶、引导沈奕真一个县城一个县城的屠杀士族,就是为了方便自己接手管理,同时也是为了获得大量的金钱、物资,以供自己使用,同时空出大片土地,便于自己安置难民,便于自己成事。如今整个郡的士族,除了黄县的外,几乎都被屠戮一空,而智弦也认为暂时够了。
一口吃不成胖子,智弦麾下就那么些人才,管理整个郡已经非常吃力了,想要吞下更大的地盘,只会消化不良。而且随着士族的大量死亡,智弦无奈的发现,自己几乎招不到什么合用的人才。而且没有土著势力的配合,他管理起来也非常的麻烦,造成了不少混乱。所以综合考虑,智弦发现,他应该顺应大流,使用士族。
士族的问题其实非常的严重,直到唐朝也是皇帝头疼不已的问题。这只能靠时间消磨,不可一蹴而就。
一边做着接应、安置刘铉带回的五千黄巾兵的准备,智弦也一边积极备战,准备和沈奕真一决高下。打天下和统治天下是两码事,智弦决定不再驱赶沈奕真,而是先夺取整个东莱郡,休养生息,经营地盘、势力。
就在智弦积极备战的时候,沈奕真要攻打智弦的事情因为海盗、山贼、黄巾溃军来投等各种各样的事情却是一拖再拖,让做好了准备智弦的军队一而再的没能奔扑战场,全军上下都憋着一股气,想狠狠的干一下沈奕真部。
沈奕真因为时间拖延,结果却是对智弦有利的,因为刘铉终于和他会师。刘铉当时只是带着五千黄巾军出发,不过因为刘铉自身强大的武力,以及他麾下军队越来越正规化,变的越来越强大,一路上消灭了几股不开眼的汉军队伍,加上刘铉还是张角弟子的身份,于是越来越多的黄巾溃兵来投,刘铉也都接纳到了队伍里。所以等回到山寨的时候,沈奕真的军队足足两万之巨。
黄巾军终究是农民军,所以在抵达山寨,面临是继续从军还是重新当农民的选择时,很多黄巾军都选择了当农民,他们见识到了战争的残酷,失去了胆气,不敢再上战场了,最后愿意继续从军的不过三千人。
如果说刘铉带回两万人是意外之喜,那么刘铉探索的新的练兵之法更是让智弦喜上加喜。智弦原本最担心的就是自己等人都没有什么带兵的经验,带出的军队不伦不类,在大规模的战场上回失控,所以一直以来,智弦同时投入战斗的士兵数量就没有超过五千人的。哪怕和东方咸的战斗,他的军队参战的虽然超过了五千人,但却是分批次投入战场的。
就统兵能力而言,自己发现,自己简直就是菜鸟,军中的武将也都是弱鸡。历史上的刘邦也被各种看不起,但韩信的评价也是刘邦能将兵十万,再对比一下自己,好吧,革命尚未完成,同志仍需努力。
刘铉带回来的练兵之法并不见得如何高明,但智弦却奉若至宝,在军中试点训练。他所要做的不是一步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