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海兰珠从崇祯皇帝紧紧握着的手中,能够感觉到皇帝的决心。
大明朝野之间对于女真人的那种愤恨,之前她并不是很明了,不过来到了大明,并且入宫成为了皇帝的妃子之后,她却一天天地见识到了这一点。
不管是道听途说来的也罢,还是皇帝本人以及太监宫女们的言谈举止之间,都将辽东的女真人看成了忘恩负义罪大恶极的禽兽,说起建虏来,都是喊打喊杀切齿痛恨的样子。
这个情况,既让她见识到了女真与大明之间化解不开的仇恨,也让她感受到了一种紧迫。
作为一个出身于科尔沁左翼蒙古首领家族的女子,对于科尔沁诸部的命运,她不可能不关心。
若是她不关心自己家族和族人的命运,那么她当初就不会被胁迫着同意以自己为代价换取家族和族人的生存。
这也是海兰珠在崇祯皇帝得胜归来之后,趁着皇帝恩宠乌兰图雅的机会,让哈斯干等人给自己的父亲带去口信的原因。
如今的大明朝,可不是过去她从父辈口中所听说的大明朝了,或许如今各地仍有叛乱,或许天灾**仍旧不断,但是眼前的大明皇帝,这个与自己已经相处了快两年的丈夫,是一个怎么样的人,自己还是很清楚的,既然说要灭亡女真,那就一定会灭亡女真。
至少,女真人抢占大明土地建立的后金国,是注定要被灭亡的。
相处了快两年之后,海兰珠发自内心地就对眼前的皇帝充满了信心甚至是崇拜之情。
此时听了崇祯皇帝的问话,海兰珠很快就说道:“妾身是大明朝的贵妃,妍儿更是妾身与陛下的至亲骨肉!
“于私而言,妾身从此,生是大明朝的人,死也是大明朝的鬼,而妾身之父辈族人却屈膝事女真,常令妾身羞愧难当!
“于公而言,科尔沁诸部是妾身的家乡,是妾身的族人,自妾身入宫之日起,即无时无刻不梦想着有朝一日,科尔沁与大明朝能够恩怨化解。
“到那时,妾身也可以带着陛下,带着妍儿,带着与陛下的子孙,策马奔驰在科尔沁的辽阔草原之上!在那里看蓝天,看日月,看繁星,看草原上繁花一片!”
说到这里,海兰珠已经是眼中含泪,握着皇帝的手,凝望着崇祯皇帝,继续说道:
“陛下!这是妾身自从有了妍儿之后常常做的梦,妾身的这个梦,会实现吗?”
“当然会!朕向你保证!”
崇祯皇帝听了海兰珠的这一番话,心中也是感动,在这样的一个时代之中,一个女子能够说出这样的话,足见其平常心思忧虑之深重。
若是科尔沁的问题不解决,长此以往下去,海兰珠心情郁郁,怕是终究还是会重蹈历史上的覆辙。
即便是为了化解掉她内心深处的这个心病,自己也应该开始着手解决科尔沁的问题了。
因此,说完了保证的话以后,崇祯皇帝看着她,对她说道:“朕可以让内务府派出一个商队,让哈斯干与苏日娜的兄长与弟弟跟着,一起北上查干浩特!
“你和满珠习礼两个也可以写下两封书信,代朕向你们的父亲作出承诺。
“只要他决心归附大明,与大明携手在塞北共击建虏,朕决不吝公侯之赐!
“若其能够说服科尔沁四部一起归附,朕愿意比照卜失兔与布尔哈图之先例,封其为王,并许其科尔沁诸部大汗之位!”
第九三一章 铜铁之禁()
对于崇祯皇帝所说的这一番话,海兰珠没有任何意见,完全同意。
如果这一切都能够成为现实,那么对海兰珠来说,再也没有比这个更好的结果了。
她已经成为崇祯皇帝的妃子快两年了,如今更是成为了紫禁城里除了周皇后和懿安皇后之外最尊贵的两位贵妃之一了,而且给崇祯皇帝生了女儿。
她的心早已在大明朝的这一边了,眼下她所盼望的,正是自己的家乡和族人,也能够站到大明朝的这一边来。
因为这样的选择,对于科尔沁来说,对于她自己来说,包括对于大明朝来说,都是一件有利的事情。
从此之后,她再也不需要总是为科尔沁的族人忧虑,为自己在崇祯皇帝心的中的地位,以及自己在皇宫大内的地位忧虑了。
很快的,就在崇祯皇帝来到储秀宫看望兰贵妃以及新生的坤仪公主之后的第三天,出身于科尔沁左翼蒙古部落,一直担任满珠习礼科尔沁扈从的蒙古汉子哈斯干,就跟着御前侍从武官杨振、邓天河两人,前往张家口去了。
他们带着兰贵妃海兰珠的书信与礼物,也带着海兰珠弟弟满珠习礼的书信与信物,以及理藩院和内务府的公文。
他们将在那里停留即日,然后带着内务府设在张家口的四大恒之一,即恒兴公司的一支商队出塞,前往查干浩特以北科尔沁左翼蒙古的驻牧之地去。
至于这支商队带去的货物,崇祯皇帝给了杨振和邓天河两人口谕,让他们从张家口处出发的时候,只带绸缎、布匹、砖茶、瓷器、陶器,以及有着皇家入股的河西务罗戈公司的玻璃制品,比如杯子,镜子之类的小玩意儿。
与此同时,崇祯皇帝也让杨振和邓天河两人,途径张家口、独石口等地的时候,向独石口恒通公司执事太监李继善、张家口恒兴公司执事太监王家栋等人传谕:
“凡往来塞北之商旅,上至皇亲国戚,下至贩夫走卒,敢犯铜铁输出之禁者,必诛无赦!”
别说铁制的盔甲兵器了,就是连一口铁锅,崇祯皇帝也决不允许在这个时候输出到关外的科尔沁诸部。
至少在科尔沁诸部确定归附大明之前,崇祯皇帝可不想因为自己让张家口派了商队北上科尔沁,而给沿边各口的商贩释放出什么错误的信号。
好不容易才杀了卖国的晋商,断了科尔沁诸部以及建虏后金国的贸易之路,断了他们的铁器、粮食等等战略物资的外部来源,若是再因为这个行为而开了个口子,那么对后金国的封锁,恐怕就又要出问题了。
其他的东西比如绫罗绸缎茶叶陶瓷玻璃制品之类的东西,都还好说一点,至于铜铁之物是可以重新熔了之后用来铸造枪炮的。
如今,建虏后金国里编建汉军旗,并以汉军旗为主招募工匠,督造重炮的事情,已经被锦衣卫和东厂的探子们侦知了消息。
沈阳城内建虏八旗包衣之中的铁匠不少,但是可惜的是,可以供给这些铁匠们打造枪炮的铜铁之物,却并不富余。
这个时代的女真人,并没有开采铜铁矿炼制铜铁的成熟技术,有限的冶铁能力,也只能勉强可以供给制造冷兵器之用。
如果历史上,没有晋商向后金国输出的大量生铁,那么女真人的铁匠锻造水平再高超,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根本装备不起大批的军队,也支撑不起连绵不断的战争。
从这一点上说,那些通虏商人们特别是通虏晋商们的罪行,怎么说都不过分。
如今斩断了通虏晋商这条往后金国输出粮食与铁器的路子,只要大明朝这边再卡住了东江镇五路总兵府的走私贸易,数年之后,甚至不需要数年,建虏后金国的战争潜力就会自行萎缩掉了。
眼下,蓟镇边外的商贸,热河巡抚衙门下设的榷政所签发的许可,向北最远,也只是到达重建的营州城(三座塔,后世的辽宁朝阳),前来营州城的库伦部、喀喇沁诸部贸易。
有敢私自离开营州北上与科尔沁诸部贸易的,一律格杀勿论。
至于独石口、张家口、得胜口、杀胡口的贸易,如今更是被内务府直管的“四大恒”所主导。
除了四大恒,从独石口、张家口出关北上的关内商人,如今最远只能去到多伦诺尔、乌兰哈达,从得胜口、杀胡口出关北上的关内商人,最远可以去到归化、集宁、武川、九原。
其中四大恒的贸易商队自然不受这个限制,除了科尔沁诸部只能奉旨贸易以外,其他的漠北蒙古也好,漠西蒙古也好,都可以通行无阻。
不过,就有一条,那就是敢犯铜铁输出之禁者,杀无赦!
这样的禁令,早在四大恒成立之初,就已经在宣大沿边开放通商贸易的四个关口,即独石口、张家口、得胜口、杀胡口张贴得到处都是了。
这一次,崇祯皇帝接着杨振、邓天河等人带队北上科尔沁的机会,再次重提了这道禁令,就是担心掌管着四大恒的那些中官内臣们,会错了意,为了迎合上意或者讨好得宠的兰贵妃,在这个问题上出了岔子。
毕竟科尔沁的心意,现在还很难捉摸。
因为在历史上,这个科尔沁人是蒙古人中出了名的叛徒和内奸,即便是到了几百年之后的后世,科尔沁蒙古人也被其他的蒙古人,比如说察哈尔蒙古人、鄂尔多斯蒙古人所敌视。
原因就是科尔沁人最先背叛了蒙古大汗林丹汗,最先投靠了女真人,然后作为带路党和帮凶走狗,领着女真人征服了整个蒙古高原。
这一点,直到几百年后,其他部落的蒙古人,都没有原谅科尔沁人。
而这也说明,想从女真人那里把科尔沁人挖过来,恐怕也并没有那么容易。
也因此,从经济上封锁科尔沁人与女真人的做法,还将持续下去,直到崇祯皇帝可以确认科尔沁人背叛了女真人的时候,才会考虑放开粮食与铜铁之禁。
当然,后金国的西线封锁只是一个方面,除了西线,也就是科尔沁蒙古这条线之外,从辽东与朝鲜方向对后金国的封锁,也得加强。
之前崇祯皇帝已经严令辽东督师府不准关内商人或者宁锦商人北出锦州,北出义州贸易了。
原本与库伦部在义州城外的贸易,也因此改在了更西边重建之后的营州城。
宁远、锦州和义州、营州城内的几大商行,比如洪记商行、陈记商行、王记、祖记商行,基本垄断了南来北往的贸易。
从山海关内北上的商人,在抵达宁远之后,与宁远城内的这些商行交易完成,就必须返回。
洪记等商行从南来的商贩手中收购各种南货,绸缎、布匹、粮食、烈酒、陶瓷、药材等等,然后将自己从蒙古各部收购的马匹、牛羊、毛皮以及其他土特产等物,卖给南来的商贩。
许多南来的商贩连出关接触蒙古部落的机会都没有。
而洪记商行就不用说了,如今仍然控制在东厂的手里,是东厂在辽东的地下情报站。
其他几家商行也都是官商的背景,比如陈国威家族的陈记、王振远家族的王记、祖大寿家族的祖记。
在原本的历史上,陈家、王家一直是与蒙古人贸易,主要是喀喇沁诸部,而祖家的就不好说,属于两头通吃,吃着大明朝的饭,还砸大明朝的锅,基本上垄断了辽西宁锦这一带与建虏代理人的贸易。
这也是为什么山西商人走不了辽西走廊这条道,而要走张家口出关,北上科尔沁,然后再转往后金国的原因。
因为祖家,或者说以祖家为首的辽西将门世家,垄断了这个方向的贸易。
不过,这一世里,崇祯皇帝早在两年多前就调走了祖大寿。
虽然祖家仍然还有祖大乐、祖大弼、祖宽等人在辽东做着军中的将领,但是却没有一个有祖大寿的影响力,而且如今也没有一个人是独当一面的一方之主。
第九三二章 防微杜渐()
辽镇改编为五路之后,没有一路的统制使是祖家人。
在辽西走廊上的几座坚城之中,宁远城原是祖家的基业所在,但是如今却在鹿善继这个辽东督师的直接控制之下
而坐镇义州城的,是辽镇监军御史陈仁锡与左路统制使林茂春
坐镇锦州城的,则是如今官任辽东按察使的郭广,以及辽镇前路统制使何可刚。
坐镇右路觉华岛上镇海城的大将,则是如今转隶了海军都督府之后仍然兼任着辽东镇右路统制使的金冠,以及朝廷派设在觉华岛上镇海城的辽镇督饷郎中。
而辽镇后路的统制使,则是坐镇宁远与山海关之间所谓中后所后世辽宁绥中的杜贵。
至于坐镇塔山统揽全局的大帅满桂,就更不可能是宁锦的祖家人所能够冒犯或者收买的了。
因此,调走了当初独镇锦州一线的祖大寿之后,祖家人在辽东军中虽然最大的一个将领,就是锦州副将祖大乐了。
而没有了祖大寿这颗参天大树的保护,祖氏家族在宁远、锦州的商行货栈,也就不可能如同历史上那样手眼通天、横行辽东了。
历史上,在祖大寿归降满清之前,祖家人已经有许多子弟在数年之前,就成为了后金国的座上宾。
这其中,就有祖大寿自己的儿子与侄子辈,他们与后金国通商多年,早就在后金国内有了人脉。
而这些人的存在以及他们做下的事情,也为祖大寿后来的归降满清,埋下了伏笔。
不过这一世,辽东的情况不同了,祖家人的情况也不同了。
自从祖大寿在大同站稳脚跟之后,祖家人就开始将经营的重点往大同以及西边的蒙古地区转移了。
特别是祖大寿被封为了武川伯世爵,出关坐镇归化城之后,宁远、锦州两地的祖家人,更是将归化城和重修的武川堡,作为老祖家的另外一块重点经营的地方,纷纷携家带口前往依附。
除了属于内务府的四大恒之外,如今在归化城、武川堡最强势的商行,就是祖氏家族的祖记商行了。
这个情况,崇祯皇帝都知道。
他虽然整日里安坐于皇宫大内之中,但却也时不时地能从锦衣卫和东厂以及辽东督师府的各种报告之中,掌握这些最细微的情况。
不管怎么说,宁锦这个方向,经过了辽东督师鹿善继的潜心耕耘两三年之后,已经基本上掌握在了鹿善继的手里。
对此,崇祯皇帝还是比较放心的。
而他唯一不放心的地方,就是朝鲜方向,因为历史上的东江镇,从毛文龙开始,到毛文龙麾下那几个独当一面的大将,都有过与建虏贸易的情节。
在原本的历史上,大明朝廷给予东江镇将士的钱粮支援,一直十分有限。
特别是在朝鲜被建虏后金国征服之后,也不再向东江镇供给粮草军需,穷困已极的毛文龙及其将领们,不得不自谋生路,自己给自己的士卒筹措粮草军需。
这其中就难免发生许多与建虏后金国的汉奸们进行走私贸易的事情。
原本的历史上,早在天启年间就有许多朝臣上书弹劾毛文龙与建虏贸易,而毛文龙也一再上书给自己辩护,他的理由是派了商队过去,不过是乔装打扮侦察后金国的军情而已。
毛文龙甚至与黄台吉还有一些书信往来,不过对于朝中的弹劾,毛文龙一概用兵不厌诈来为自己辩护。
但是不管怎么说,毛文龙终究是有功之人,而且在历史上终究也没有投靠满清。
这一世,不仅朝廷的财政情况有所好转,对于东江镇的支援可以说很到位了,而且朝鲜国回到了大明朝的怀抱之中,继续承担着东江镇数万兵马的三成粮草军需。
特别是崇祯皇帝从朝鲜强割过来的安东镇守府、图们镇守府以及平壤元山一线以西的广大土地,都成了东江镇五路总兵府开展军屯、民屯的地方。
如今的东江镇各路总兵府,粮草自给早已经绰绰有余。
再加上崇祯皇帝每季度按照三万六千人的饷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