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天夜里,接替杨麒出任定虏镇署理总兵官的周遇吉,率领原本属于固原镇的大批马步军队,护着三边总督袁崇焕及其左右幕僚一干人等,押运着大量粮草辎重,也来到了固原城外。
驻军城中的“革里眼”贺一龙,以及原本属于固原镇边军游击的木速蛮将领颇希牧,得到城外逃回的乱军报告,知道官军进攻在即,一边派人南下平凉报信,一边商议战守事宜。
当天夜里,时辰已过子时,也就是俗称的三更鼓罢,固原城内的前三边总督衙门之中,仍旧一片通明。
衙门内一根根火把烧得噼里啪啦作响,来来往往的巡哨卫兵脸上,都是一副六神无主、紧张慌乱的神色。
此时固原城中的几大头领,贺一龙、贺锦、颇希牧等人,听了一拨拨探马汇报,脸色阴郁地坐在大堂之中的交椅上,各自想着心事。
“北面的官军来了!而且势头不小,怕是不拿下固原城,不会收兵收手!两位贺头领,咱这固原城到底是战是守,是进是退,还得尽快拿个主意才是啊!”
说话之人年约四十多岁,高鼻深目、满脸络腮胡子,身披甲胄但却头戴一顶小白帽。
此人正是颇希牧。
固原兵变的木速蛮乱军头领颇希牧占据了固原之后不久,迫于北方官军云集的压力,果断改旗易帜,归附了闯王高迎祥。
固原地位重要,是平凉等地的北面门户,固原一旦丢了,平凉将直面云集花马池的大明官军。
所以,熟悉西北地理的闯王高迎祥不敢有一点疏忽,先是派了自己麾下的心腹悍将革里眼贺一龙率军前来坐镇,后来因为贺一龙到了固原城中之后,根本招不到多少人马,所以只好又派了贺锦再带一营进驻固原。
高迎祥这样做,当然由他的充分理由。
一方面,是让他们两人来这里防着原本是固原镇官军游击的颇希牧出现反复。
另一方面,也是让这两个一支跟随自己的老兄弟来到北面,扩大地盘的同时,赶紧招降纳叛,尽快发展壮大起来,免得自己麾下新入伙的张献忠部、罗汝才部过于壮大而失去控制。
在高迎祥等人的眼中,只要有了地盘,那就等于有了一切,比如充足的兵员和粮饷等等。
贺一龙、贺锦两人一开始也是这个想法,所以两人对于闯王高迎祥放心放手地让他们率军外出扩张人马,也是心存感激。
不过,令贺一龙、贺锦两个人始料未及的是,等他们打着闯王高迎祥的旗号,率部来到固原城中之后,他们方才发现,想在这里招兵买马壮大队伍的算盘,注定要落空了。
因为等到他们来到固原城中的时候,固原城内原本就不多的人口,已是所剩无几,而且剩下的人口,几乎清一色全都是固原城本地以及固原周边地区涌入城中的白帽木速蛮。
面对这样的情况,即便是他们这些流窜多地“见多识广”的大贼头也有点目瞪口呆了。
因为固原兵变和木速蛮暴乱之后,当初没有跟着三边总督衙门和固原镇总兵府前往花马池去的那点汉人军户和百姓,早被作乱的白帽木速蛮们杀了个干干净净。
等到贺一龙、贺锦满怀期待、兴致冲冲地带着麾下东拼西凑的数千“义军”来到固原城的时候,他们大失所望地发现,这座城中已经没有了可以供他们裹挟的汉人百姓。
之前在陕北、山西等地屡试不爽的招数,竟然失去了作用。
他们原本以为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口,竟然一下子没有了,这让他们莫名其妙地感到一种不安。
与此同时,对于城中那些鸠占鹊巢霸占了汉人房屋财产的木速蛮,不管是贺一龙,还是贺锦,都没有想要招揽或者纳入麾下的打算。
首先,贺一龙也好,贺锦也好,都是实打实的汉人出身。
要让他学着高迎祥的做法给自己找一个党项羌人的祖先,或者其他什么族的祖先,他们还真是有点害臊,拉不下那个脸来。
他们之所以跟着高迎祥走上造反道路,是因为在当时流民遍地的陕北,他们这种豪杰人物不造反实在是活得不畅快。
然而他们造反的目的,可不是为了抛开自己真正的祖先,给自己这老贺家再找一个八竿子都打不着的异族祖宗啊!
尤其是贺一龙这样的人,并不是一般的草莽人物出身。
他的本家,正是之前延绥镇榆林卫的贺家,说到底与贺时雨、贺人龙父子,以战死辽东的总兵官大将贺世贤,可是一个祖宗。
第七九七章 固原城中()
原本历史上,贺人龙作为官军大将,在率军追剿流贼的过程中,曾经私自放走过革里眼贺一龙一次,而背后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有着同宗之义。
贺人龙后来因为剿贼之功,先后跟着洪承畴、陈奇瑜、孙传庭等人作战,一路晋升为总兵官,但是在最后,却被孙传庭抓捕斩首。
给他定的罪名有很多,其中有一条,就是他曾私自放走了革里眼贺一龙。
这个情况说明什么?
说明贺一龙与榆林卫将门世家贺家之间,的确是有着某种联系,应该是贺家的支系子弟。
贺一龙既然有着这样的一个出身,你让他伪称自己不是汉人,而是党项人,或者其他种类的西北杂胡,就是打死他,他也做不出这种事来。
别的不说,就单说满清入关之后,出身西北流贼的那些团团伙伙,绝大部分都一直在与满清作战,也说明,他们虽然造反作乱,但却并非汉奸。
与后来大规模降清的读书人相比,这类贩夫走卒出身的贼头子,反而在汉人亡天下之际显得有骨气得多。
当然,也正这个脾性,贺一龙和贺锦两个人在进了固原城之后,不仅麾下的队伍没有壮大,而且曾经跟着他们东奔西跑的许多老兄弟,也对两人颇有怨言。
这些曾经杀起自己的同胞来一点也不比异族手软的大小贼头们,眼见固原城中只有满城的木速蛮,而汉人却被杀绝,心中人人不忿。
原本并没有什么家国民族观念的山贼马贼流贼们,到了这个时候,反倒有了点民族意识的觉醒。
这个道理看起来倒像是,满天下的汉人,我们杀可以,但是你们杀就不行。
好像是说,这个老朱家的朝廷,我们反叛可以,你们木速蛮反叛就他娘的不行。
包括一向杀人不眨眼、后来号称左金王的贺锦,自从进了固原城之后,心里也时不时地冒出这样的想法。
他自己也说不清楚,这种想法到底是因何而起,但是这种想法就是出现在了心里,并且挥之不去。
因为他和贺一龙,以及他们麾下的汉人流贼,在进了固原城之后不久就发现,他们与颇希牧会洗的白帽木速蛮兵不一样。
那些人不吃猪肉,而且每到了一定的时刻,都要听从阿訇老人家的招呼,前往城中遍布的礼拜寺做礼拜。
这样的人,与他们麾下大口喝酒大口吃肉而且从来没什么禁忌和信仰的流贼们比起来,显然不是一类人啊!
虽然贺锦与贺一龙这两个流贼头子,还没有什么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觉悟,但是这两人对于自己麾下的弟兄,与颇希牧麾下的木速蛮士卒之间相互充满敌意的情形,还是很清楚的。
若不是贺一龙与贺锦这两个人,牢记着闯王高迎祥的嘱托,为了顾全大局,显得“深明大义”,一直铁腕高压,严格约束着自己的麾下,那么恐怕等不到北方的官军大举南下,固原城中的两股人马就已经自己打起来了。
四月十七日的夜里,固原城中这几个面和心不和的人物,因为花马池的官军大举南下,而坐到了一起。
颇希牧询问贺一龙与贺锦两人,到底是战是守,是进是退,然后满脸急切地看着深沉不语的两个贼头。
过了一会儿,贺一龙将嘴里一直嚼着的粗茶根“噗”地一声吐在铺着方砖的地上,然后转头看着自己的老兄弟贺锦,说道:
“贺锦兄弟!恁说说看,恁是怎样想的?这固原城咱兄弟伙儿到底是要还是不要了好?”
贺锦看了看问他话的贺一龙,再看看盯着他看的颇希牧,深吸一口气,然后说道:
“闯王派咱兄弟前来固原,就为着防备花马池那个袁蛮子突然率军南下!
“今天袁蛮子果然来了,咱兄弟伙儿要是就这么拍拍屁股走了,怕是回到了平凉,闯王那里交代不过去啊!”
说到这里,贺锦想了想,看着贺一龙,继续说道:“上半夜,贺大哥既然已经派了送信的回去平凉,那么咱倒不如在这固原城里等上一天两天,一来看看袁蛮子的风头,二来等一等闯王的军令!
“若是袁蛮子围而不攻,那咱们不妨守上一守,若是闯王下令撤兵,咱们当然遵令而行!”
贺一龙听完贺锦所说的话,面无表情,不置一词,只是看着颇希牧说道:“贺锦兄弟这一番计较,颇指挥你意下如何?”
颇希牧是固原木速蛮土官世家出身,与眼前这两个流贼头子从来也没有什么共同语言。
当初自己造了三边总督袁崇焕的反,原本的打算是,等着朝廷撤换了袁崇焕之后,他就主动向新来的三边总督提个条件然后率部请降的。
但是等来等去,袁崇焕竟然稳如泰山,这让他深感恐慌。
他颇希牧虽然身在西北,但是当年朝廷对辽东镇宁远兵变的处置,他却是有所耳闻的。
当初参加兵变的那些营头全部被撤销取缔,作乱的乱兵十一抽杀,参与兵变的营官将领更是没有一个有好下场。
这个结果,可不是他想要的。
因此,闯王高迎祥一入平凉,颇希牧见招安无望,立刻选择了投靠高迎祥。
但是在他的心中,对于流贼,始终抱有一种偏见,总觉得这伙子人成不了什么大气候。
也因此,他尽管选择了归附闯王高迎祥,可是内心深处,却仍然期待着有朝一日,他和他的家族能够被朝廷赦免,然后重新做回自己家族的世袭土官。
同样是因为这个心理,对于先后前来固原城中坐镇的贺一龙与贺锦两人,颇希牧始终保持了一种不即不离不远不近的一个距离。
在他心里,自己乃是本地世家出身,原本官拜朝廷官军游击,与这两个马贼出身的流寇头子,又有什么可结交的呢?!
就是单纯维持自己在固原城木速蛮乱军之中的威望和地位,自己也不能与这两个汉人流贼走得太近啊!
就这样,颇希牧虽然同意了高迎祥派人前来坐镇协防,但是自从贺一龙、贺锦带着四千流贼队伍,进驻了固原城之后,各有打算或者说各怀鬼胎的两股人马,一直处在相互之间充满了隐藏的敌意,但却又尽量井水不犯河水的状态之中。
这一次官军大举南下,一个艰难的选择,摆在了颇希牧的眼前,原本还可以模糊处理的事情,现在到了必须要作出决定的时候了。
袁蛮子的脾气虽然出了名的又臭又硬,但是不试试自己又怎能甘心跟着流贼走?
当天夜里,面对贺一龙的问话,颇希牧思前想后,最后对贺一龙与贺锦说道:
“当初固原兵变,颇某人被推为首,此时早已没有退路!颇某既投闯王,必当全力报效!此次袁蛮子率军前来,颇某自当以两位头领为主,与两位头领同生共死,同进同退!”
颇希牧这番话说得慷慨激昂,让本来对他颇为不满的贺一龙与贺锦两人不由得刮目相看,倒是突然生出了几分好感来。
而固原城中汉人惨遭屠杀的实情,让贺一龙与贺锦对颇希牧等木速蛮将校心存不满的同时,却也让两人对颇希牧及其麾下十分放心。
四月十七日夜里,贺一龙、贺锦最后敲定了守城待援的方案,他们决意先坚守固原城,等待闯王高迎祥派来援兵,或者送来明确的命令。
第七九八章 前车之辙()
贺一龙与贺锦两人的主意也很明确,那就是以颇希牧麾下的木速蛮乱军,以及云集城中的大量白帽木速蛮为主力坚守北城。
而自己两个则率领麾下营头的汉人流贼队伍,前后来了两拨,累计四千余人,坚守固原城的另外一座城门,也就是南门。
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让颇希牧及其麾下先去跟攻城的官军拼命,尽量消耗掉城中的木速蛮人口。
另一方,也亲自能堵住城中人南下撤退的道路,预防着这个前官军游击颇希牧突然弃城而逃。
贺一龙和贺锦两人,原本以为颇希牧一定会与他们说说讲讲,讨价还价、计较一番。
但是让他们两个人没想到的是,颇希牧听了两个人的安排,十分痛快而且豪爽地一口答应了下来。
第二天,三边总督袁崇焕带着左膀右臂一干人马,来到固原城北门三里外,站在一片高岗之上,拿着河西务出品的望远镜,向固原城头和城内观望。
与此同时,周遇吉指挥着麾下的人马,在附近的山头上砍伐大树,制作抛石机和攻城车。
袁崇焕知道火炮对于官军的极端重要性,当然也没有忘了从花马池一线的边墙上拆卸火炮,然后长途运来。
可惜的是,三边之地到现在为止,尚没有能够装备上当年宁远城头装备的那种射程可达十里的红夷大炮。
要不然的话,袁崇焕是一定会把它们运来攻城的。
不过,虽然没有红夷大炮,但是袁崇焕以及跟随袁崇焕前来固原的曹文诏、周遇吉等人也都坚信,打下固原城,不过是一个时间问题。
因为李邦华在石门关的战例、洪承畴在宁乡的战例,都给袁崇焕提供了用火器攻城的前车之辙。
特别是洪承畴利用十分原始的投石机,向守城一方大量抛射猛火油弹的战例,就可以直接套用在眼前的固原城上。
四月十九日清晨,太阳刚刚升起来,将明亮温暖的光线照射在固原城上,袁崇焕就率领着大军,从官军营地之中浩荡而出,在固原城的北门外摆开了阵势。
皇明忠义讲武堂第一期炮科毕业的原固原镇守备黄廷弼,指挥着辛苦转运而来的二十门大将军炮,居于最前。
火炮阵地之后,紧接着则是周遇吉亲自指挥的十架高大的投石车阵地。
投石车阵地的两翼,分布着曹文诏及其麾下的武烈营及其蒙古仆从军的骑兵们。
袁崇焕带着毛羽健、程本直、王予等谋士,在周遇吉指挥的投石车阵地之后督战压阵。
袁崇焕的督标将领贺人龙,则率领着三边总督府的大批步卒,护卫在袁崇焕的中军大旗左右。
一面巨大的龙飞凤舞军旗和一面表明袁崇焕身份的三边总督部院袁的帅旗,在固原城北的一处高地上迎风招展、猎猎作响,向固原城中的木速蛮乱军叛将,宣示着大明官军的赫赫军威!
站立在固原城头的层层巨盾后面亲眼目睹了这一切的颇希牧,知道城外官军的进攻即将开始,而且进攻的意志也异常坚决。
他本人就是官军出身,是正儿八经的前固原镇营兵游击,城外领兵的许多人,都曾是他的旧相识。
一看他们摆出的阵势,颇希牧就知道,他即将迎来异常硬仗。
当日上午巳时左右,固原城外的官军阵地上,一切安排妥当,袁崇焕一声令下,周遇吉指挥着的投石车阵地上开始响起了一阵阵吱吱呀呀的声响。
这是一架架投石车被周遇吉麾下的官军强力拉起发出的声响。
紧接着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