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堂堂皇子,竟因脸上起了麻疹,不能亲自迎娶新娘,只得让兄弟代行。
第十八章 生情暮想离飘摇()
那件事情一直是慕天佑心里的疤,没有人敢在他面前提,现在张宛和慕天佑站在一条船上,姚琴儿也是故意提起这件事情来刺激她。
但是张宛可完全不会因为这件事情而生气,她笑眯眯的应承着,“也是,要是姐姐不说,我都忘了这件事了。也是,多亏了他们兄弟,要不然啊,欧阳大人一定会来找本宫的。”
欧阳家虽然不是九州朝堂上最有名的家族,但是欧阳青在朝堂上的地位也不容小觑,一面是张太师的帮衬,一面是岳丈欧阳青,再加上太傅徐昭,慕天佑在朝堂上的地位可谓是如日中天。就算是慕君浩近日来在朝堂上备受瞩目,他也比不上慕天佑这么多年的积累。
姚琴儿知道这件事打击不到她,不过总算是把话题转过去了,她现在只是想着,这北边的祸事什么时候能结束,这样耶律真才能真正的嫁给远儿,要不然他们现在这个关系,说不清道不明的。
即便是皇上下了旨,有这么个意思,但是也没个准头,要是日后有什么变故,那不就是得不偿失了吗?
慕文远看着北方传来的飞鸽传书,蹙起了眉头,他只当慕君浩是看龙殷离了洛州,着急的到处去找,却不想,他去了北匈奴。
捏紧了那张纸,眉头深深的皱着,心中忧愁一片。
‘吾兄亲见,弟今在北匈奴战场,边关告急,此来一见,战况确实紧急。兄但可放心,达崇王一切暗号,弟必事事亲为,赢得大胜。’如此便结束了。
这是八百里加急的信件,信中所言都是好信儿,可是慕文远明白,要是北边的战况不紧急,慕君浩是不会亲自去的,他去了自己就不能去了。
这朝中的事情,总要有人看着,不然这慕天佑不知道会翻出多大的风lang来,他不能走。
听着里面耶律真的箫音,清幽中带着萧瑟之音,他明白她是担心北匈奴的事情,要不是因为战况又起,他们的婚事也不会一搁再搁。
叹口气,把那信收起来,往屋里走去了,看见小丫头送来了羹汤,随口问道,“这是谁做的?”闻着味道倒是不错,自从北边的战乱起了,耶律真就日日不暮饮食,吃什么都不香,本就不再家中,吃食上也不那么顺心。家愁在前,然而他这个做夫君的却不能安抚她,心中也不知所措了。
“回王爷话,不是咱们府上厨房做的,是前日里大皇子妃遣人送来的,耶律公主喜欢,厨房就给热了送来了。”
听到她这么说,慕文远一下就急了,“她送来的?什么时候的事,怎么没人和我说?”他那日不在府上,也没听人提起这件事,欧阳静若是什么身份的人,怎么会突然送吃食来。
他心中纳闷,近日的事儿愈发的让他心急了,当下嘴里的话也就难听了些。
屋里的箫音即刻就停了,慕文远的声音格外的亮了,耶律真放下箫,打开门,盈盈身姿绰约,依靠着门边,柔弱的气度尽显,nǎ里还有刚从草原来时候的那种跳脱。
“怎么了?”她疲惫的神色中露着思乡的愁情。北边的消息也一直堵着,传不到九州来,她多想赶到北匈奴去,帮父王一把。
可是她不能走,她也走不了。
“欧阳静若来了,都说什么了?你怎么都不跟我说?”他看着女人的眸子,开口问着。
耶律真眼里露出一种疑惑,红唇泛着苍白,“欧阳静若?是谁?”她记忆中没有这个女子。
一旁小丫头见王爷居然真的火了,连忙小声提醒道,“公主,是前日里来的大皇子妃,在院里和您聊音律的那位贵人。”在慕文远面前,她也不敢把欧阳静若吹捧的太高,不过欧阳家的分位摆在那里,宫里有娘娘不说,在宫外也是极其的受宠。
那欧阳静若也是洛州城内出了名的美人,得罪哪边都得罪不起。
她小声的提醒,终于让耶律真想了起来,唇角微微上扬,哑声道,“我记得了,是那个人,她来了,陪我说说话,就走了,我想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没跟你提。”她声音浅淡,丝丝传入慕文远的耳中,却激起了轩然大波。
她这话是什么意思,她怎么能这么没有戒心!
“以后不要再和她来往,大皇子妃再来,就立刻告诉我,把公主送回去。”说完,他就转身要走,他要找人去查查,最近欧阳家有什么动向,不能让这条鱼漏了网,如今三弟不在,朝中的局势,得靠他来盯着。
虽说他最不喜欢宫里那些人的弯弯绕,但是也没有办法。
看着男人的背影,耶律真的眼眸燃起了熊熊火焰,抽出腰间的皮鞭,“慕文远,你给我站住,你这话什么意思?难道我和人说说话还不成了?”在这定远王府,她每日都是自己一个人,他怎么就不能体谅一下自己!
慕文远蹙眉,回过头来,“你这是说什么,我何时说你不能和别人说话了?”
耶律真气恼的蹙着眉头,“你就是这个意思,我不管,这九州我呆不下去了,我要走,我要会匈奴!”她这话不是气话,她已经想了很久了,她必须要回去,在这个时候陪在父王身边,她才能放心。要是北匈奴真的败了,她也要为她的族人一战,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去死。
只有那漫漫大漠才是她永远的家。
眼前的男人,虽然是她心中所爱,但是她不能弃族人于不顾。
慕文远蹙着眉头,不知道应该如何是好了,这朝中的事,不能缺了人,三弟已经去北漠了,他必须留下,可是这话,他又不能直接跟耶律真说,兄弟和女人,他难以两全。
紧握着拳头,不知道该如何说了,门外管家来报,“王爷,三皇子府来了个丫头,说是有事儿和王爷说。”
慕文远蹙眉,扬手道,“请。”
白芷提着包袱进门的时候,就看到男女两人怒气冲冲的样子,心中稳了稳,笑道,“给王爷,公主请安。”
第十九章 朝平静水心幽幽()
“可收到北方的捷报了?”从萧盛出征到现在也有一段日子了,不知道北方的战火能不能消除,建光帝高座在大殿之上,眸子精明的看着殿上的每一个人,他们脸上的每一个表情都尽数落在他的眼中,不管怎么样,朝中的人都要紧紧的把握在手中。
众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却都没有说话,现在局势紧张,谁敢妄言。
一时间,大殿上寂静无声,群臣都把目光放在了萧霸天身上,毕竟这领兵的将军是他的人,萧霸天眉头一竖,对建光帝还是恭敬的,他弓着手,“回皇上,如今和北方的消息已经阻断了,臣也没有收到消息。”他心中对萧盛是信任的,他临走的时候,还给了他调兵的虎符,和龙殷给他留下的三个锦囊。
这一战一定不会输。
他这么说,建光帝只是微微点了点头,“那便再等吧。”他原本以为这件事有助于宣扬九州的国威,却不想现在战事居然如此紧张。
不仅两国的通讯被封阻,军备粮草都运不过去。时日一长,如何能叫人不担忧。
慕天佑看了看张太师,抬步往前走了两步说道,“父皇,儿臣愿意为父皇分忧,亲自领兵去平息祸乱。”
建光帝没想到慕天佑会突然提出这样的请旨,“你这是为何?”本就是北匈奴的家事,九州出兵已经耗费了极大的心神,若是再这么耽搁下去,难免军心动荡。
慕天佑弓着手,“如今北边战火一起,难免伤及我九州子民,儿臣实在不忍看到父皇为战事而忧心,为我九州黎民,儿臣愿贡献一份力量。”
他说的感人至深,建光帝也难免感动,直道,“你若有如此心思,朕心中也算是欣慰了,不过北方已经失去了联系,你此时去,朕心中实属不安,萧爱卿已然去了北匈奴,就等等再说吧。”
慕天佑还要说什么,却被建光帝止住了,“此事不要再议了。”
走出大殿,慕天佑跟张太师一并往外走着,男人深远的目光落在远处的宫门上,“你今日还是急了些。”张太师幽幽的开口。
慕天佑蹙眉,“可如今我不能不急,老三去向不明,老二被那匈奴公主缠身,我此时建功立业,正是好时机。”
张太师摇头,这建光帝的心思他还是能猜出几分的,“就算皇上再担忧北方的战事,顾及着萧霸天的面子,也不会同意你出征的。”
慕天佑低声的叹了口气,“也许是我太着急了。”他如何能不急,现在正是他储备自己势力的时候,他不能再等了。
“可是,我要如何才能得到父王的重视!我不能眼睁睁的看着老三爬到我头上去,不能坐以待毙。”
张太师看着慕天佑,这个皇子的脾气秉性虽然是好的,只是性子急了些,有些事情,是急不得的。
眼角含笑,劝说着,“其实大皇子完全可以从定远王入手,三皇子行踪飘忽不定,可是定远王如今在洛州有宅院,有妻室,是如何也跑不走的。”他的话,只能点到这儿,要怎么做,还是要看慕天佑自己的,这江山他可以帮他夺,这皇位以后还要他自己坐。
慕天佑点头直称知道了。
建光帝捂着头疼非常的头,蹙眉,“李德福,你说朕是不是有些偏心了?”他的声音缓缓回荡在大殿上,李德福不明所以的抬起头,哈哈一笑,“奴才不知道皇上这话是从何说起啊。”
这主子的心思,可不是他们这些下人能猜的出来的。
建光帝怎么会突然冒出这么一句来,他那不准,自然也不敢随便答话。
“唉,真这三个儿子,真是让朕操碎了心,一刻也不让朕清闲。”今天老大的话,也算是点醒了他,这北匈奴的战事不能再等了,要是这样拖下去,那九州的军心也会受到很大的冲击,这个险他不能再冒了。
突的,他脑子里想起了一个女人,要是她在,这里的事情一定能解决,可是听老三说,那女子已经失踪很久了,这事可如何是好。
眼眸一眯,“秘密传召萧霸天入宫,不要让任何人知道。”
“喳。”李德福就得了令就连忙去办了,剩下建光帝一个人坐在清冷的大殿中,看不清表情。
他的眸子盯着大殿上的烛火,晦涩不明。
“报,将军,前方又擂起了战鼓,南匈奴的人又在叫嚣了。”小兵跪在地上,冲着萧盛和萧明说道。
萧盛怒哼道,“这帮匈奴蛮子竟然这么上赶着送死,看爷爷出去杀他个片甲不留!”说着,拎着长枪就要出去,他行军打仗多年,可还没有过这么窝囊的时候,莫不是说怕了他们,只是这是慕君浩的命令,他也不敢违抗。
然而这天天看着人家在外面耀武扬威,自己只能在这军营中做一只缩头乌龟,这感觉着实不好受。
他气恼的就要往外冲,一边的萧明看着他如此,满心的热血也被他调动起来,“不错,咱们就杀出去,让他们看看颜色!”
以前萧盛没来的时候,正值北漠大旱,九州的士兵受不了这里的气候,才会一败再败,可如今萧盛带着援兵都都到了,为何还是不出兵迎战,他实在是想不通。
总是感觉,这萧盛虽然挂着主帅的名头,这暗暗的却有另外一个人在管着他,看他的神色不同以往,明显是受制于人的样子,到底是谁,能让萧盛如此惧怕!
他看着萧盛,琢磨着。
萧盛恼怒的闷哼,这事是慕君浩多次跟他强调的,不管敌军如何叫嚣,都不能出兵迎战,可是!
这不是活活要憋死他吗,也不能让别人知道他在这里。
他萧盛什么时候这么憋屈过。
“我忍!”说完,就一推大帐门,走了出去。剩下萧明一个人站在大帐中走也不是,留也不是。
萧盛身后的小兵抬了抬帽子说道,“将军如此恼怒,这行军布阵之事如何急的来。”
萧明蹙眉,回头看去,连忙跪在地上喊道,“三皇子。”
第二十章 漠北荒战火漫漫()
萧明如何都不会想到,当今九州的三皇子居然出现在北漠军营,和他一贯的流言不符,并没有那股子孱弱的书生病气。他眼神盯着地面,琢磨着这件事的来龙去脉。
想来,他来的事情,萧盛是知道的。两人带着援兵上月来时,两国的边境还可畅通无阻,然而如今,却被封锁严实,都是南匈奴的人在作怪。
他低着头,一句话都不敢说,生怕会惹怒了面前的人。
慕君浩看着他,站在桌旁,背着手,眯着眸子,“如今前方战事如此紧张,我倒是也一时没了主意,父皇这才派我前来秘密探查,其中的厉害关系,萧将军应该明白吧?”
萧明忙道,“此事事关重大,臣谨记于心,绝不敢透露半分。”这皇子出兵,为何一点音信都无,是朝中秘密指派,还是三皇子自己有所图谋。
只是这匈奴和三皇子可是半点关系都搭不上,和那匈奴公主定亲的不是二皇子定远王吗?一时间,萧明没了主意,他对行军打仗比较在行,这人心的弯弯绕,他可看不明白。
“萧将军若是真的明白,那我也就放心了,”他看着桌上的地图,叹了口气,“如今前方战事紧张,我有一事想拜托将军,不知将军可否同意?”
萧明一听他这话,就知道他今天在自己面前摆明身份,是有事要说,“三皇子有吩咐,臣必当全力以赴。”
他如何能说出一个不字,萧明是萧家不是很受宠的一个儿子,对于他,还是很好拿捏的。
“萧将军也不必惊慌,此时,虽说有些冒险,不过要是做好了,就是大功一件!”他眼眸中露着一丝精光,看着萧明,缓缓说道,“我要你伪装成逃难百姓,回朝禀告,就说南匈奴已有投降之意,要大皇子亲兵出征,以示诚心!”
茫茫夜色浩瀚无边,笼罩着人的身子,四处都是那么的静谧,在这大漠之上,人显得格外渺小。
不管怎么说好在,现在一切事情都按着计划发展着,龙殷看着自己手中的地图,那跳动的烛火映衬着她柔美的面容,现在匈奴人中都在盛传,南匈奴受到天神眷顾,得到天上的神仙相助,才会士气大涨。
其实无非是一出大家做好准备的戏码罢了。
看起来是南匈奴日日出兵叫阵,所有的将士在北匈奴的军队前耀武扬威,可是北匈奴的人却如同怯懦的小猫一般,躲在里面不敢出来,要说是南匈奴赢了,可是两军已经长达一月没有正面交锋了,胜负几乎以分。
然而这只是一出戏,给足了胄成王面子,这样才好收场。
不知道慕君浩能不能摆平达崇王,要知道,让一个王低下头,是很难做到的事情,如果他不能安抚住北匈奴的皇室,那这事情还是会走上一条无法挽回的死路。
若是那样的话,现在一切的安排都白费了。
她清淡的眸子里淬着深沉的光芒,看着那地图,却好似能看到两国的未来一样,她看透的不仅是这张纸,更是这片土地的兴衰。
早晚有一天,南北匈奴会被九州吞并,这场战役虽然是两国之间的内战,然而一旦九州插手,事情就要顺着向九州有利的方向发展。
要不然,她岂不是白来一趟,将九州的军威扬名四海,不如把人心笼络。
她的脸颊冻得通红,这些天,虽然大帐中烧着火炉,她仍然觉得冷,想着要是能喝到一碗白芷做的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