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过去,贾诩提议邀请李儒去醉仙楼吃了一顿晚饭,随后三人告别之时,王绪突然开口说道:“文优可愿做我军中参谋,为我瀛州军出谋划策?”
贾诩眼中闪过一丝高兴,他不愿自己的好友就此沉沦,所以今日才拉王绪过来。参谋,其实根本没有这个职位,但是王绪既然给了,那就代表以后有了。听王绪的说法,是要李儒参谋军事,因为军师祭酒一职给了郭嘉,所以李儒只能屈当一名参谋了。
李儒眼中闪过一丝犹豫,虽然他也是第一次听说参谋这个职位,不过还是明白了王绪要自己做什么。这只是一个考验,没有给李儒实职,只是让他出谋划策,其实很轻松,如果以后能立功,自然会受到大用。
是否答应,李儒难以做决定,王绪没有急切的劝说,只是笑着看向李儒,而贾诩也没有露出什么表情,似乎一切与他无关。
“属下李儒见过主公!”李儒最后还是选择接受,经过这么久的交谈,李儒知道王绪也是一个明主,瀛州的文治武功也算不错。再加上有李儒的好友贾诩在这里为官,他们两人都是毒士,朋友不多,特别是现在李儒名声不好,跟没有人愿意和他成朋友了。
王绪心中大喜,董卓帐下王绪就看好李儒、徐荣和华雄三人,没想到今日能够全部得到。虽然这三人都还没得到重用,但是王绪相信以他们的才能是可以大放异彩的。
……
古代女子十五岁及笄,这是出自的“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及笄就是把女子的头发用簪子束起来,而笄就是这种簪子的名称。不过东汉末年的经学大师对做了注译:“谓应年许嫁者。女子许嫁,笄而字之,其未许嫁,二十则笄。”
意思就是,如果女子在十五岁的时候已经订婚了,就可以及笄并且可以有了自己的字,如果一直没有许配人家,则到二十岁才及笄。
蔡琰此时早就已经许配了人家,就是王绪这家伙,所以她年满十五后就改及笄。正好现在蔡邕来到了瀛州,可以为她举办及笄之礼。
及笄之礼,由女子的家长做主持人,然后邀请宾客参加,然后请观礼女宾为女子加笄。蔡邕到了瀛州后,王绪送了一座宅子给他,然后蔡琰也搬了过去,毕竟她现在还没出嫁,当然要住在娘家。
蔡琰的及笄之礼在蔡邕到了瀛州后没几天就举办了,蔡邕在瀛州没什么朋友,所以一切从简。但是蔡邕毕竟是儒学大师,他到瀛州这段时间,程昱、陈栩、郭嘉还有贾诩这些人都有去拜访。所以到后来蔡邕干脆也把这些人邀请来了,当然蔡邕还邀请了李儒,他在船上就见到了李儒,两人毕竟同朝为臣过,也算是认识。
等到众嘉宾来齐后,蔡邕主持开始了礼仪。女子及笄的礼仪并不算复杂,比男子及冠要简单许多。蔡邕邀请老夫人为蔡琰及笄,而后赐下字,昭姬(文姬是之后避讳司马昭才改的)。
王绪见到蔡琰盘起头发,严肃端庄,似乎这一刻她已经长大,和以前那个小女孩判若两人。王绪也不由得感慨时间过得好快。
蔡琰及笄完后,蔡邕也订下了两人的婚期,是六月末的一天,距离现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各方面的准备开始忙碌起来,瀛州牧大婚,这可是整个瀛州的大事。
老夫人做为王绪的家长,当然全部将事情包揽了下来,王绪只得任她摆布,毕竟对于古代的婚礼王绪虽然学历史时有涉及过,但还是完全不知道该做什么。
先是三书六礼,书是聘书、礼书和迎亲书。六礼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和安床。
虽然王绪和蔡琰早就订有婚约,但那只是口头上的。现在这些事情都得一一做好,多年代表王绪去吴郡提亲的是陈栩,现在是正式的,所以专门请了一个媒人。那媒人听说是为州牧大人做媒,连钱都不要,高高兴兴的就来了。
纳采就是提亲,自然很顺利。问名是合生辰八字,王绪的生辰八字是按照他穿越来的那天再往前推十二年。请算命先生一算,两人乃是天作之合。王绪得到这个消息却撇了撇嘴,算命先生敢说不是吗,都是瞎说。
纳吉纳征都是送礼什么的,不用多提。请期当然就是定结婚日期,蔡邕早就定好了日期,然后让算命先生算了算,是一个良辰吉日,皆大欢喜!
诸事安定,便是四处派发请柬,蔡邕的朋友多在中原,不过王绪还是吩咐了徐州的手下帮忙派发。不仅给蔡邕的好友,王绪给曹操、袁绍、公孙瓒还有刘备等人都送去了帖子。现在就等婚期到来了。
第八十一章 婚前忙碌()
(求原谅,今天还是只有一章!昨天也说了,毕竟不是职业写手,生活上总有些事情要做,或许过段时间更新会稳定下来吧!不过肯定会完本的,谢谢大家的支持!)
“王绪大婚?”曹操从手下那接过帖子,粗略的看了一眼:“他竟然是蔡大师的徒弟,现在还要娶蔡琰为妻,真是好福气啊。蔡大师在长安失踪,不少人都在寻找,没想到竟然是瀛州给救出去了。”
曹操现在依旧是东郡太守,原本兖州牧刘岱今年就会死在青州黄巾手上,然后让曹操成功入驻兖州并收服青州黄巾。只是现在青州黄巾跟王绪跑了,也不知道曹操怎么能当上兖州牧,如果他当不上,还有之后打徐州,以及对付袁绍的情况吗?
“王绪此人日后必是一大劲敌啊。”戏志才得知帖子的内容后,突然这么说到。
曹操却也点了点头,王绪本来毫无根基,就算是瀛州牧也没有多少士子会搭理他。但是现在却不同了,蔡邕可谓是天下士子之首,成为他的女婿和徒弟,名声绝对大涨。想了一会,曹操开口说道:“来人,去请曹洪将军。”
虽然曹操知道王绪以后肯定会成为敌人,但是现在必要的礼节还是需要做的,曹操当然不可能亲自去瀛州祝贺,派曹洪去也代表是对瀛州的重视的。毕竟曹洪是曹操的从弟,也是曹家的人,身份不算低。
不仅是曹操,天下诸侯听闻王绪大婚,新娘子是蔡邕之女蔡琰后,就算有些没拿到请柬的也派出了使者去送贺礼。不是看王绪的面子,而是看在蔡邕的面子上,一代儒学大师的名声之大可想而知。
而刘备此时拿到帖子还很奇怪,自己和王绪也就讨董的时候有过交流,当时自己三人毫无建树。虽然刘备自诩皇室后裔,但是现在没被皇室承认,只是自己在说而已,别的诸侯也不把自己当一回事。
能拿到请柬刘备还是很高兴,只是他想不出该派谁去瀛州祝贺,手下简雍等人都忙着管理治下,而关羽张飞等人也忙着练兵。
不过刘备还是把手下招来商议,没想到张飞听到后却说道:“王绪?这小子很不错嘛,大哥,不如让我去如何?”
张飞上次见过王绪后,对他印象很好。张飞这人就是,只要你对他的脾气,他就对你好,或者说愿意跟你做朋友。
刘备看了一眼张飞,有些迟疑,确实张飞去是不错的选择,练兵交给关羽一个人也不是不可以的。只是张飞那个性格让刘备有些不放心,不过最后刘备还是决定了:“三弟,你此去切莫喝酒闹事,恶了别人。”
“大哥放心,王绪那小子对我的胃口,我怎么会坏了他的婚礼呢。”张飞并不是笨人,只是脾气有些大而已。
但张飞分得清时候,在诸侯联军时发怒只是一种想要引起别人注意的表现,如果当时真有人出来和他打一场,也可以成就一番名声,让人记住。这一次是参加别人的婚礼,就不需要乱来引起人注意了。
刘备最后也点点头,和张飞相处这么久,他也是知道自己这个义弟的品性的,此次前去应该没问题。定了去的人后,刘备又和手下商议礼品。第二日,张飞就带着礼品和一些随从向徐州出发了。
与此同时,不少诸侯的使臣,一些蔡邕曾经的朋友都启程前往徐州。在徐州,专门有瀛州的人员接待,也有不少大船在岸边等候,等人来后就送到瀛州去。
……
王绪大婚,对于他的身份来说,这已经不是他的私事了,而是他手下势力所有人的事情。虽然想太史慈这些人文武官员因为需要驻守地方无法前来,但是都派人送来不少贺礼。
而且王绪婚礼的意义不仅如此,等他婚后,就会有嫡子出现,也就是王绪的继承人。如果一个势力没有继承人,那些手下也会觉得没有奋斗的目标。
还有一点就是势力之间的联姻,王绪是要迎娶蔡邕的女儿,这对王绪手下来说都是大好的消息。成为蔡邕的女婿也是一种变相的增加势力的实力,这也是为什么当年陈栩从老夫人那听到消息后,连忙丢下公务,也不向王绪报告就去蔡邕那提亲的原因。
为了让王绪大婚能够圆满,瀛州的官员们都卯足了力气处理手上的政务,城卫军们也加强的巡视力度,防止任何可能出现的坏事。
原本王绪还想去处理政务的,但是陈栩等人却大包大揽,就连一直无所事事的李儒也自告奋勇的去帮忙处理了不少政事,他们都让王绪回去好好准备婚礼。可是婚礼现在有老夫人操持,就连典韦都跑到老夫人那帮忙跑腿。
现在的王绪反而成了最清闲的一人,蔡琰现在在学习各种礼仪,而且按照规矩,也不能婚前见到王绪。而水芸水菲两姐妹也说,要让王绪养精蓄锐,所以也不准王绪去找她们俩。
于是王绪无聊之下干脆就在绪安城里闲逛,绪安城中的人大部分都认识王绪,知道他大婚的消息,纷纷上来祝贺送些礼物。这些平民百姓虽然不懂得大是大非,但是他们知道王绪是个好官,所以都尽他们最大的努力来表达自己对王绪的敬意。
就这么一圈下来,王绪身后的侍卫们身上都挂满了东西,虽然都不算值钱的东西,但王绪知道都是百姓们最真挚的祝福。
“百姓果然是最可爱的人啊,谁对他们好,他们就加倍的报答。”王绪看到这个画面也有些感动,他却是经常作秀般的去民间慰问疾苦,下田躬耕什么的,所以在民众那也得到了一个好的名声。“一定要努力,不能让这些百姓们失望啊……”
“州牧大人!”忽然一个声音打断了王绪的思考,王绪抬头一看,发现是蔡邕家的下人,却不知道这时候来找他何事。
“州牧大人,我家老爷请你去醉仙楼。”这人不等王绪问话,直接把内容告诉了王绪。
王绪不知道为什么蔡邕这时候找自己,而且还要去醉仙楼,不过还是点头说到:“在前面带路吧。”
“是!”
很快,王绪就带着侍卫们来到了醉仙楼,他让侍卫们自己找桌子吃东西,王绪不想惊扰到那些吃饭的人。不过王绪进门后还是引起了骚动,他只得把醉仙楼掌柜叫来,吩咐了几句,然后朗声说道:“诸位,今日我只是过来吃饭,大家不比多礼,都请坐下吧。今天就算我请客了,大家随意啊!”
王绪这番话让这些食客们都激动了,但是也没人再去烦扰王绪,而是让他能够上楼了,能得到州牧大人请客就算不错了,没有人会那么没眼力还凑上去。
在蔡邕下人的引导下,王绪来到了一间包房,推门进去看见蔡邕和另外一名老者坐在一起。王绪一下子就明白了,蔡邕应该是要让自己认识这位老者。王绪向蔡邕行礼喊了一声:“师父。”
蔡邕看到王绪,笑着说:“绪儿来了啊!过来,为师向你介绍下这位经学大师,郑玄!康成兄,这就是老夫的徒儿,以后也将是老夫的女婿,王绪,王继安!”
经学大师郑玄,王绪没想到他竟然来到了瀛州。郑玄乃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大师,他遍注儒家经典,以毕生的精力去整理了大量书籍。他祖上乃是孔子的徒弟,而他自己更是成为了著名大儒马融的徒弟。
在马融那学成归来后,郑玄几经努力也成为了一代大儒,名扬海内。初时,因为党锢之祸,郑玄选择了隐居,专注的整理经学。解除*后,当朝者多次想要辟他为官,但是他都谢绝了,只是专心注经授徒。
郑玄不止遍注经学厉害,教徒弟的能力也不错,他的徒弟中出了不少名人,如国渊、崔琰、郗虑、孙乾等等,都是闻名后世的名人。
而后天下大乱,郑玄到徐州避祸,得到蔡邕的请柬后,立刻就收拾行装从徐州上船来到了瀛州岛。
“晚辈王绪拜见郑大师。”王绪脑中闪过郑玄的资料,没有迟疑,立刻恭恭敬敬的行了一个大礼。对于大儒,王绪都是十分佩服和崇敬的。
“贤侄请起!”郑玄受了王绪一礼,然后开口说道:“果然是一表人才,伯喈却是好福气啊。”
王绪得了蔡邕允许后,在席间坐下。之后主要是郑玄和蔡邕两人谈论事情,从经学,到书法,再到时政。王绪只是偶尔插言,不过他总是能说的恰当好处,让郑玄不住赞叹,蔡邕也抚须看着王绪露出微笑。
宴后,郑玄对王绪已经是喜爱非常了,差点就想开口将王绪从蔡邕那抢过来当徒弟。不过王绪也是背后冒汗,如果不是后世大量信息的累积和支持,自己早就黔驴技穷了。历史上的大师果然没有一个是简单的。
礼貌的将蔡邕和郑玄送回了蔡邕的府邸,然后王绪才告辞离开,因为礼仪,此时他是不能进蔡邕府邸的。
时间就这么慢慢过去,不少来祝贺婚礼的人陆续来到了绪安城,不过这些都交给了吴幕这个外交官处理,所以依旧没有王绪什么事。只是偶尔向郑玄请教一下经学,静待婚礼的日子到来。
第八十二章 王绪大婚()
婚礼的日子如期而至,这是一个大晴天,万里无云,果然是个好兆头。绪安城内张灯结彩,都在庆祝这一个大喜的日子。
跟上次王绪得了两个女儿一样,他又在绪安城的中心广场摆了流水席,只要来就有得吃。锦衣卫旗下的醉仙楼,不仅仅是情报工具,也是王绪手下的吸金工具,王绪现在完全不差钱,办点流水席也不心疼。
百姓听闻消息,都从家里拿些礼品过来,王绪都叫人收下了,但是都记上了名字。就像之前收过的礼一样,王绪决定等婚礼结束后回送一些东西给这些百姓,毕竟他们家里不富裕,现在收礼只是对他们的一种尊重。
来吃流水席的人不少,他们都只是过来喝上一杯酒说几句祝福的话就走了,就像一名老翁说的:“州牧大人对咱们已经很好了,咱不能浪费大人的钱财。”
不过王绪现在是没机会听到这句话了,从一大早被人从床上叫起来,然后就被老夫人指挥着丫环们开始各种打扮。
迎亲的队伍一早就出发了,当然不是直接去蔡府,而是绕着绪安城转了一圈才到蔡府,所以一直到下午迎亲的队伍才返回了州牧府。
最初主婚人本来是定的陈栩,但是后来郑玄到了之后,蔡邕请郑玄为主婚人,郑玄也答应了。陈栩完全没有什么不喜的情绪,反而十分高兴,他一开始就觉得自己的身份给王绪当主婚人完全是辱没了王绪,现在郑玄这样的大儒来当主婚人才算对得起王绪的身份。
郑玄是傍晚来的,送上贺礼之后等了一会就到了良辰吉时。于是婚礼立刻进入了正题,在郑玄的主持下,王绪和蔡琰两人开始了拜堂。老夫人当然是作为王绪这面的家长,她和蔡邕坐在高堂之位接受了王绪和蔡琰两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