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末大地主-第1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虽然多次表明支持变法,但是每当变法触及到她的权利时,马上就翻脸了。

    活在深宫中的她,虽然手握大权,但是身边却没几个可以信任的。她不敢将权利交出去,就算是给光绪这个皇帝,她也不敢完全放手。

    刚开始,林安松确实有动过念头,要延续大清。

    可惜,几年过去,林安松早已不是当年的他。

    林安松不主动将大清推向深渊,已经是算他念情了。

    “谭先生,还是留在我的学校教书育人,变法是不可能成功的。”林安松道。

    “变法一定可以成功,只要我们得到皇上的支持,就一定可以成功,对于变法,我们早已相好一切,只要面见皇上,新法就可以推行下来。”谭嗣同道。

    “你们想的太天真了。古来,变法者有,身后无一不是站着皇上,而成功者寥寥无几。不是你说了,皇上停了,变法就可以成功。除了开国皇帝,后面的继任者有几个是可以说一不二的?皇上同意变法,下面的大臣会同意吗?”

    谭嗣同不以为然道:“皇上都同意了,他们还敢反抗不成?”

    在他们这群政治小白心中,皇上就是最大的,皇上至高无上,说什么,下面的人都要听。

    “为什么不能反抗?古往今来以下犯上的乱臣贼子还少吗?”林安松嗤笑道。

    “就算他们明着不敢反抗,不敢违背皇上的命令,但阳奉阴违的事情还做得少?你确定你的变法在这些人的阻挠下,可以贯彻实施?”

    “变法是好,但是也要看时机,看环境。”

    谭嗣同被林安松说得哑口无言,他们之前一直觉得自己不得志,如果可以上达天听,他们可以改变中国。

    但是现在听林安松一说,才明白,他们想的太简单了。

    他们想的变法条例确实都对大清有好处,可以让大清变得更强大,但是谁能保证这些新法可以得到实施?

    虽然,心中觉得林安松说的很对,但谭嗣同嘴上却不会这样轻易认输。

    “若是得到皇上的认可,就算下面的大臣不同意,也可以一个一个把他们惩办,难不成他们还敢造反?”

    “他们为什么不敢造反?”

    “他们哪里来的胆子?”

    “他们的胆子大得很,天都可以一口吞下。”

    “你自己看看这滚滚历史中,变法的有几人成?又有几人可以善终?”

    战国时期诸多变法者,大多都失败了,商鞅是最成功的,但最后也难逃一死。

    变法,就代表了要得罪现有的士族。

    “再说,你们的变法太不成熟,即使现在还没开始实行,我已经看到失败的下场。”林安松道。

    谭嗣同道:“这不可能,我们一定会成功的,现在还没开始变法,你怎么就知道我们不成熟?”

    “那你说说,你们是要如何变法?”

    “首先取消旗人特权,其次废除八股文,然后在撤销闲置衙门,罢免多余官吏,裁减绿营军队。”谭嗣同道。

    不可否认,谭嗣同说出来的这些改革,确实都是好的,如果真的实行开来,能很大的加强大清的国力。

    但是,每一个实行起来都是困难重重,就凭借他们这些手中一点权利都没,仅仅靠一张嘴的书生,是绝对不可能成功的。

    取消旗人特权,旗人入关养尊处优三百年,这特权说取消就取消?旗人是绝对不可能答应的,而朝中手握大权的人又多是旗人。

    废除八股文,整个满清有多少文人是要靠着八股文晋身的?学了大半辈子,然后回过头来说一声,抱歉,你们都白学了?有几人能接受。

    罢免混吃混喝多余的官吏,这事情在道光的时候,就已经提过了,当时大清开始实行海运,内陆的漕运体系有名无实。

    当时就提出要取消漕运,但是最后还是没能实行。

    不是罢免几个官吏那么简单,漕运下面可是有无数的百姓靠着这个吃饭的。

    没了漕运,这数十万的百姓也就没了收入来源,会活活饿死。

    最后,道光皇帝也只能妥协,让成本远远高于海运的漕运体系继续半死不活的活着。

    裁军?数十万的绿营士兵就靠着饷银,把他们裁减掉,一不小心,又是一个太平天国。

    谭嗣同说的几个改革,全是好的,但是凭借他们,没有一个能够真的实行。

    就是李鸿章来,成功的希望都非常渺茫。

第299章 拒绝() 
“不可否认,你们想的非常好。但也仅仅于此了,只能算是一场空想。”林安松嘲笑道。

    谭嗣同当然不愿意自己的变法思想被人否认,道:“怎么会是空想,只有经过变法,大清朝就能强盛起来。”

    “你有想过怎么实现这些?难道只是夸夸其谈就成,你知道要实现你这些有多困难吗?我就问你一个问题,你到底要怎样实现这些?”林安松道。

    谭嗣同被林安松问得哑口无言,他们提出了改革的方向,但是具体如何行动?他们从来没有想过,他们想的只是清朝都有哪些地方不足,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八股文要改,旗人的特权要改,官僚结构要改,军队要改,但是怎么改?他们从来没想过。

    这是一群理想主义者,似乎一切只要提出来,就等于完成了。

    在他们的意识中,只要他们提出改革的方案,然后在交给皇上,皇上直接颁布指令就可以了。

    “皇上乃明君,只要我们陈述厉害,皇上直接下令,这不就成了。”谭嗣同道。

    “要知道,我们这位皇上,可不是一言九鼎,上面有老佛爷,下面有群臣。虽然现在说是亲政,但是又有多少事情是他可以做主的?”

    “你不要太天真了。”林安松最后喝道。

    日本可以维新,清朝却只能借鉴,不能照搬。

    两个国家完全不同,日本弹丸之地,清朝的国土是他的几十倍,人口是他的几百倍。

    而且,明治维新,也是一扫之前的幕府,在战后重新建立起来的。

    清朝,想要不动刀兵,直接改革成功,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谭嗣同还是有一句话没有说错的,那就是各国变法没有不流血的。

    “那我们应该怎么做?”谭嗣同心中其实已经同意林安松的说法,这下终于开口问道。

    林安松道:“不破不立!”

    “不破不立?如何破?如何立?”谭嗣同道。

    “你说呢?一颗树如果腐朽枯萎了,我们可以将之砍倒,在重新重上一颗。你说是救一颗已经腐朽的树来得容易,还是重新种上一颗新的来的容易。”

    “你……”

    林安松没有明说,但谭嗣同已然明白林安松的意思。

    这个,谭嗣同从来没有想过,他们的改革更多的是为了朝廷,让朝廷变得更加强大,他们心中效忠的也是皇上,虽然相对其他百姓,他们的思想要开放很多的,但也还是有很大的局限性,还是固守着皇权,对于推翻清朝更是从来没有动过的念头,想都不敢想。

    现在林安松说了出来,谭嗣同大惊失色。

    “这可是要掉脑袋的,你怎么能说得出口。”

    “春夏秋冬,轮回交替,世界本就如此,有什么不能说的,五千年中华,数十个王朝不就是建了一个灭了一个。”

    虽说如此,但一直在清朝统治下的谭嗣同,而且一直被教导要忠君报国的他,还是难以接受。

    造反,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接受的。

    想造反的人,要么就是脑残,要么就是绝代枭雄。一般人脑子正常,不敢去想,更没有胆子去做。

    “我知道你要忠君报国,但是这个国家你觉得还需要我们去报吗?”林安松越说越明显。

    “朝廷现在是什么状况,你知道吗?那些大臣相互倾轧,中饱私囊,只为谋求自己的利益,全然不顾国家的命运,更是不管百姓死活。”

    “你要知道,国家不是一人的国家,不是一个家族的国家,皇帝更不应该是世袭的。”

    “国家是人民的,现在这只能算是一个王朝,还是一个没落的王朝,王朝可以覆灭,但是国家不能灭。”

    “别说了,别说了。”谭嗣同叫道。

    林安松给他的冲击太大了,大到他无法接受。

    王朝?国家?这不是一样的吗?

    什么国家是人民的,国家不就是爱新觉罗家的吗?不就是皇上的吗?所有人不是都应该听皇上的话吗?

    “为什么会有国家,是因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无数人民,有了他们才有国家。”

    “你看到洋人的国家强大,但是知道他们为什么强大吗?”

    “有哪一个国家是家天下的,就算他们的总统杀了人,也是要坐牢的,而且总统也都是人民选出来的。”

    “你说日本的天皇?日本现在也只能算是一个王朝,在过几十年,他们的天皇也只是一个象征,手中没有权利。”

    “我想要的是一个民主的社会,是一个人民可以当家做主的国家,而不是私有的,独裁的,专制的。”

    “你说,你们的变法可以吗?你们的变法就算成功了,也只是让大清暂时变强,百年之后,他照样还会腐败。”

    “每个王朝的开国之初,都是强盛的,但是几百年后,他们的后代养尊处优,大臣徇私枉法,弄得国不像国,人民活在水深火热中,然后有人揭竿而起,取而代之,建立新的王朝。”

    “五千年来,中华大地就这样不断轮回。想要改变,就只能推翻君主专政,让人民自己当家作主。”

    谭嗣同已经忘记去打断林安松了。林安松的话彻底改变他的观感。

    他本来是要来邀请林安松,一起去京都的,但是现在……

    “或许,他说的是对的。”谭嗣同内心已经彻底动摇。

    “只是……”

    谭嗣同无法想象,要是没有皇上的国家,会是个什么样子。

    “谭先生,清朝已经不行了,就像之前的明朝,在前面的宋朝。先生何不先在我这学校教书育人,等到清朝最后一点火焰熄灭后,在出山,重新建立更加强大的国家。”

    谭嗣同摇了摇头,道:“我承认你说的有道理,但是我不想放弃。”

    林安松有些失望,本以为说了这么多,谭嗣同对清朝应该彻底失望了,没想到还是不放弃。

    不过也对,这位宁愿被杀,也不愿意逃走的侠士,如果真的这么容易被说服,那么他也不会留下了。

    “我希望先生,日后如果变法失败了,不要放弃生命,留下有用之躯,继续为国家奉献。”

    这次,谭嗣同没有在拒绝,点了点头道:“我答应你,如果变法真的失败了,我会来找你的。”

    得到谭嗣同的回答,林安松比较满意,至少,他可以活下来。

第300章 义和团() 
谭嗣同走了,林安松虽然失望,但也能接受这个结果,他心中只是不想看到谭嗣同变法失败后,落得一个被杀的下场。

    在学校边上,林安松又建起了一座印刷厂,准备办一个自己的校报。

    至于报纸上刊登的内容,林安松想让学校的学生自己去写。

    自己在提点一下,一份风行的报纸,是很容易改变众多人的思想的。

    中国现在也有好几份报纸,上海的申报,京都的,还有谭嗣同他们搞出来的。

    几乎一些大的城市,都有自己的报纸。

    不过,每一份报纸刊登的内容都不大一样。有官办的,也有民办的。

    现在还是大清统治的天下,报纸是很敏感的,大多报纸都不敢刊登清朝政治信息,还不能宣传思想。

    ***现在也才十几岁,现在的报纸,几乎看不到有反清言论,每一份报纸的内容都控制得很好,让清廷抓不到把柄。

    林安松现在办的校报,也没想刊登反清的文章。主要还是知识为主,也是学生的一个活动,对于报纸,这些学生还是很有兴趣的,每个人都努力写文章,希望报纸上能刊登他们的文章,然后在把报纸带回家,给亲朋好友观看。

    ……

    “校长,山东来电报了。”

    林安松有种不好的预感,王紫欣除了每月定时给自己发电报外,平时从来没有发过其他电报,现在时间还不到,怎么就发来了?

    “拿来我看看。”

    看过电报内容,林安松脸色沉了下来。

    山东的义和团还是出现了,已经有了很大的规模。

    有很多人都受到义和团的攻击。好在山东那边有陈林这个高手坐镇,义和团的人暂时还没敢动棉花厂。

    义和团虽然起自山东,但其实在众多身份中,山东算是被祸害的较轻的一个。

    已经就认山东巡抚的袁世凯对对义和团的态度非常明确,明令禁止义和团成员聚众闹事,严打严抓。

    带着他回国后练的新军,义和团也就只是一群装神弄鬼的人,哪里是袁世凯新军的对手。

    在山东越来越难混,只能转入河南河北等地。

    但是,现在袁世凯可还没到山东,山东的义和团现在根本没有官府镇压。

    他们打着扶清灭洋的口号,朝廷也是模棱两可,地方官府根本不知道要不要镇压他们。

    镇压他们,他们的的口号又是扶清灭洋,岂不是打自己人?、

    不镇压他们,他们又到处为乱,弄得整座城鸡犬不宁。

    义和团和太平天国有很大的相似之处,都是装神弄鬼,太平天国搞的是基督教,洪秀全自称是上帝的小儿子,是耶稣的弟弟,杨秀清更是上帝附身。

    而义和团则是华夏自己的神话人物,以及历史名人,什么玉皇大帝,太上老君,还有关羽张飞秦琼附身。

    弄的都是封建迷信的那一套,太平天国还好一点,弄了一堆似是而非的教条。

    义和团则是全完乱糟糟的,什么刀枪不入,做个法事请来天兵天将。完全是就是一群神棍组成的。

    就是做法的人,明明自己没有被神灵附身,他们脑子也会以为自己的被附身了,真的刀枪不入。

    就是做法的人,都感觉一切都是真的。

    如果仅仅只是这样,也不算什么,但是义和团打着扶清灭洋的口号,到处损坏和洋人有关的东西,看见洋人就杀。

    洋人就算是躲在家中,也难以幸免。他们如果知道哪里住着洋人,会直接破门而入,不分青红皂白,直接打杀洋人。

    和洋人有关的百姓,也难以幸免。

    林安松在山东的棉花厂,也是和洋人有联系,会从南美那边进棉花。

    因此也是义和团的目标之一,好在陈林的武馆在当地已经有了很大的影响。

    义和团本叫义和拳,也是从乡间发展起来的,一群农民没有务农的时候,会聚在一起,由村里会武功的人带领练拳的。

    本来是好好的,大家也是打发时间,同时强身健体,如果和邻村发生冲突,大家也一起上。

    这几乎是乡间的一种传统了。

    但是,这些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传教士来到华夏,他们不仅是在大城市传教,也有很多来到各个村庄。

    因为清朝签订的条约,这些洋人可以随意进入华夏大地,畅通无阻。

    但是华夏的子民对于基督教完全没有信仰,更不像道教佛教,道教佛教能够昌盛,都是因为成为国教的,有朝廷的大力推行。

    这些传教士能感受到传教的难度,于是开始利诱。

    逼迫官府,减少信奉基督教的教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