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暴君颜良-第3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路都督区,共掌外军十三万,另有七八左右的兵马,驻扎于成都、宛城、襄阳、合肥、武关、白水关、剑阁等诸战略重镇,以及险要关口。

    三大都督区,从西到东,拱卫着北部边境,同时对北方的曹操和刘备形成了威胁态势。

    随着军制的改革,兵力的扩张,以及士卒休养恢复完毕,沉寂了半年之后,北伐中原的呼声,开始渐渐的响亮起来。

    铜雀台的温柔乡,灯红酒绿的奢华生活,并没有消磨掉颜良的斗志。

    享乐后的颜良,很快就从女人中抽身出来,开始着手准备北伐。

    这一日,王府之中,颜良召集楚国重臣,商议北伐之事。

    众臣们有人建议先取关陇,扫灭曹操,然后再从西南两路同时进兵,夹攻中原,再灭刘备的燕国。

    当然,也有人建议从许都和寿春两路进兵,先灭了刘备,然后再西进关中,扫灭曹操。

    无论是先灭曹操,还是先灭刘备,颜良麾下的这些重臣,基本都是主战的,这让颜良感到很欣慰。

    因为颜良深知,自古以来,南方政权北伐中原,面临的最大一个问题,不仅仅是北方军事的强大,更是内部的不统一。

    因为,总有那么一些人,只求偏安一方,不愿意兴兵北上,一统天下。

    眼见自己麾下人心思战,颜良如何能不欣慰。

    “不管先灭曹还是先灭刘,诸位有没有想过,中原之地一马平川,在中原作战,已与南方大不相同,曹刘二敌都拥有着强大的骑兵,我军若不能克制北敌之骑兵,那北伐就只是一场空谈。”

    阶下,须发花白的贾诩,一语打乱了热烈的争论。

    “不愧是西凉出身,一眼就看出了曹操和刘备的优势。”颜良心中暗赞。

    自古以来,克制骑兵的利器,就只有骑兵,而颜良的楚国恰处南方,并没有产马区。

    没有产马区,就没有足够数量的战马,没有战马,就无法组建强大的骑兵,更谈不上克制曹齐两家的强大骑兵。

    这也正是颜良一直以来,所在琢磨之事。

    眼见贾诩微微而笑,颜良便知道,贾诩既然是开了口,就必定有解决之策。

    心中微微一动,颜良便道:“文和既然看出了问题所在,那也就别藏着腋着了,快说你的解决之道吧。”

    贾诩微微捋须,高声道:“其实也很简单,大王所做的,只是用一招远交近攻之计而已。”()

第六百二十二章 想要复仇,来吧!() 
远交近攻?

    颜良眉头微微一动,心中隐约已猜到了七八分。

    “说下去。”颜良摆手道。

    贾诩抬手遥指北面,缓缓道:“今刘备虽得幽州,但却有辽东孙公康地处极东,难以平定。公孙康与刘备接壤,必然对其心有忌惮,暗中将刘备视为敌人,既是如此,那大王何不将其引为己用。”

    颜良微微点头,贾诩的计策,与他心中所想已基本相符。

    “公孙康虽对刘备构不成多大威胁,但毕竟也能牵制一部分刘备的兵力。且辽东兵少而马多,我楚国兵多而马少,大王便可从海路往辽东大批购买战马,如此,所得战马虽不及刘备和曹操,但想来也能极大的增强骑兵。而我军又有元戎连弩和弩车等利器,再辅以相当数量的骑兵,相信必可克制曹刘两家的骑兵。”

    贾诩洋洋洒洒一番话,道出了他所谓“远交近攻”的计策。

    此计一出,殿中是一片的热闹,众谋士们尽皆惊喜,纷纷的附合贾诩之计。

    颜良的嘴角,亦掠起了一丝冷笑。

    贾诩之计,正合他心意。

    他依稀记得,曾经的历史中,孙权就曾试图结连公孙康的儿子公孙渊,从辽东购买良马。

    只可惜,那个时候,魏强而吴蜀弱已成定局,公孙渊忌于魏国之势,再加上其人反复无信,使得孙权的构想落空。

    颜良不得不承认,孙权这小子虽然讨人厌,但他的很多想法却是很有开创性的,比如发兵去取夷州,再比如去辽东买马。

    几番权衡,颜良决意遂定。

    “文和之计甚妙。孤已决定结连公孙康,从辽东购取良马,但不知诸位爱卿,谁原为本王出使一趟辽东。”颜良扫视阶下群臣,欣然问道。

    话音方落,却见伊籍旋即出列,拱手道:“臣愿出使辽东,为大王结连公孙康。”

    伊籍颇有外交经验,以他出使辽东。实是最佳不过的人选。

    颜良大为欣喜,当即将伊籍赞许了一番,又交待了一番结连公孙康的底线与方略。

    到最后,颜良忽又想起一件事,便又道:“细作不是曾报说。袁谭和袁熙两兄弟,逃奔到辽东,投奔了公孙康,机伯此番出使,若是能将这二袁给本王带回来,亦是功劳一件。”

    伊籍不知颜良要袁氏兄弟有何用,却也不敢多问。当即应命。

    二袁,当年名符其实的高富帅出身,如今却落得如丧家犬一般,颜良当然想欣赏一下。出身高贵的袁氏兄弟,拜倒在自己脚下会是什么样子。

    何况,颜良的铜雀台中,还藏着一位绝世美人。颜良之所以多年以来,一直忍着没有动她。就是要让她屈服到心服口服。

    计议已定,几天之后,伊籍遂率领着二十余艘海船,近两千名水手,由应天而发,先沿江东下,再折往北上,由海路前往辽东。

    颜良虽有海船,但由江东往辽东,毕竟有数千里之遥,就算一路顺风,来回也得一两个月,颜良的北伐战略,自不能全寄托在结连公孙康上面。

    故是,在伊籍的使团出发之后,颜良就继续紧锣密鼓的进行着北伐的准备事宜。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大批大批的粮草,率先由水路开始运往北方。

    诸路兵马也开始修补兵器,准备辎重,只等春水大涨,北方诸条河流水势上涨之际,随着颜良一声号令,就可以由水路北上中原。

    楚国境内的诸般动向,自也瞒不过曹刘二人,散布于江南的细作。

    当伊籍的船队,由应天出发后未久,细作的情报,便送到了数千里外的邺城。

    ……

    燕王宫,已是日上三竿,寝宫之内,燕王刘备尚在高卧不起。

    大殿之中,诸葛亮来回踱步,手中羽扇也摇得不再那么潇洒,俊朗的脸上带着几分焦虑。

    久不见刘备出来处置公务,诸葛亮便有些不安了。

    “叔至,大王连数日都来之甚晚,莫非大王身有不适吗?”诸葛亮忍不住问道。

    陈到摇了摇头:“大王身体健朗的紧,没有半点不适的征兆。”

    “既是没有不适,为何这都日上三竿了,还不来处置奏章?”诸葛亮奇道。

    陈到扫了一眼四周,见是耳目甚远,便小声道:“军师有所不知,大王近日以来,与新夫人相处甚欢,故才会每日早上都起得有些晚。”

    新夫人?相处甚欢?

    诸葛亮愣怔了一下,旋即明白,眉头不禁微微一皱。

    陈到口中的新夫人,正是刘备新纳的夫人刘氏,而这个刘氏,又恰恰正是袁绍的后妻。

    刘备自攻取邺城后,便将自己的统治重心,从徐州迁往了邺城,自称燕王后,更以邺城为其国都。

    很显然,以刘备的见识,自然深知,地处河北的大州冀州,无论是富庶程度,还是政治上的影响力,都远非地处中原之东的徐州可比。

    刘备想在河北占稳脚根,势必要争取河北士人的支持,而刘氏既为袁绍后妻,又为河北大族出身。

    于是,未久之前,在司马懿的建议下,刘备便纳了刘氏为夫人,一来是联姻于河北士人,二来也有安抚袁绍旧部之心。

    那刘氏虽乃二婚,但年龄只三十出头,相貌颇有姿色,而且最有狐媚之术,当年就曾把个袁绍勾得宠爱万分。

    刘备岂又禁得起这般诱惑,很快便对刘氏甚是宠爱,几乎夜夜临幸,却对原先那位陈夫人,渐渐有所冷落。

    身为徐州人氏的诸葛亮,今听得刘备如此宠爱新人,冷落旧人,自然有所不悦。

    “大王驾到——”宦官的唱声中,身着华服的刘备,扬长而入。

    诸葛亮收敛了神思,忙是上前拜。

    “军师免礼吧。”刘备上得高阶,徐徐坐下,方始问道:“听闻军师有急事求见,不知是什么要紧事?”

    诸葛亮只得将心事暂且放心,拱手道:“启禀大王,近日以来,我们南面的细作不断报来,称颜良此贼正大批的往北面运集粮草,更是派出船队,由水路去往辽东结连那公孙康。诸般迹象表面,那颜贼正准备大举北侵,事关重大,大王不可不早作准备呀。”

    听得诸葛亮这一番话,刘备原本有些慵懒的表情,顿时浮现出几分异色。

    “今本王已据五州之地,带甲之士二十余万,武骑千群,更有曹操为援手,本王没有南伐颜贼,那颜贼竟然还敢主动北犯吗?”

    自信的刘备,似乎不敢相信,颜良竟然有此等魄力,敢主动的北上挑衅。

    显然,许久未和颜良交手,刘备是有些忘了,颜良最擅长的就是啃硬骨头。

    “证据确凿,绝对没有错,而且曹操有秦岭之险,颜贼多半不会去进攻关中,此贼若是挥师北上,我燕国必首当其冲是其入侵的目标。”诸葛亮很断然的下了判断。

    接着,诸葛亮将整理过后,诸般详细的情报,呈与了刘备。

    刘备细细审阅后,眉头愈凝愈重,灰白的脸上,阴冷的杀气正迅速的聚集。

    啪!

    猛然拍案,刘备怒道:“颜良狗贼,竟还敢主动来犯,实在是不把本王放在眼里,此番本王定叫他有来无回,将前番数败之仇,一并洗雪。”

    刘备怒了,当年为颜良所逼,被逼写下休书的耻辱场面,再度浮现于脑海中。

    如果说那时的刘备,尚且弱小,能够忍受这羞辱,但现如今身为燕王的刘备,已然傲视天下,这口恶气,岂能再忍。

    见得刘备动怒,诸葛亮当即道:“臣以为,大王与颜良一战,再所难免,与其被动的等着颜良来攻,何来联手曹操,抢先对颜良发起合击,到时以大王之雄威,必可一举荡平颜贼。”

    “军师所言极是,但不知本王当如何用兵?”刘备问道。

    诸葛亮的脸上,立时流露出了运筹帷幄,指点江山的豪迈之色。

    “淮南一地,虽与我徐州接壤,但该地水网密布,我军没有水军之利,暂时不当考虑。唯有梁国、颖川一线,与我兖州相接,插入我中原腹地,深以为患,臣以为,主公若挥军南下,首先当夺取此地,将颜贼的势力逐出中原。”

    诸葛亮口若悬河,大谈着他的战略,便拟定,由刘备率燕军主力南下,从正面攻取睢阳、许都重镇。

    曹操方面,则让其攻打武关,威胁南阳,牵制许都一线的侧后。

    必要时,还可令曹操由关陇攻打汉中,直接威胁颜良楚国的西境。

    刘备耳听着诸葛亮的战略,目光审视着中原河山,灰白的脸上愈显兴奋。

    听罢诸葛亮的战略,刘备腾的起身,奋然道:“军师此战略,当真是大妙,好,本王这就派人去联络曹操,不日就发兵南下,叫那颜贼血债血偿。”

    刘备杀气腾腾,志在必得,仿佛只要联手曹操,杀败颜良当不在话下。

    而诸葛亮的脸上,亦是万般自信,眼眸之中,还闪烁着几分阴冷的笑意。

    “颜良啊颜良,你夺我心爱的女人,掳我姐姐,羞辱我大哥,我诸葛亮与你的不共戴天之仇,终于是到了让你偿还的时候了,这一次,我诸葛亮发誓,必为天下人除掉你这暴君!”()

第六百二十四章 气急败坏的孔明() 
与王同床!

    诸葛铃心头一震,猛然间有种受宠若惊的错觉。

    但惊诧的她,很快就看到了颜良那邪火涌动的目光,看到了那不怀好意的笑容,经历过人事的她,已不再是天真的少女,她岂能不知颜良那眼神是意味着什么。

    绯红的潮色,霎时间从心底涌起,只转眼间,诸葛铃便已羞得面红耳赤。

    心中惊羞的她,不禁低下了头,一时间犹犹豫豫不肯动弹。

    颜良见她不肯顺从,剑眉微凝,愠道:“怎么,难道本王说出去的话,不管用吗?”

    只微微一怒,诸葛铃便已吓得娇躯颤栗,彻骨的寒意由袭遍全身。

    “不不,民妇岂敢。”惊惧之下,诸葛铃只得强压下羞意,低着头,不情愿的挪步过去,坐在了颜良的身旁。

    未等她屁股坐定,颜良顺势一揽,便将她那丰腴的身子,紧紧是的贴向了自己。

    诸葛铃惊臆一声,本能的就想挣扎,但当她瞥到颜良那刀锋似的目光中,畏惧之下,便不敢乱动。

    又怕又羞的诸葛铃,只能低眉羞脸,紧咬着红唇,任由颜良的虎掌在她的身上肆意游走。

    几番抚弄,颜良手端起了诸葛玲的尖下巴,冷冷的欣赏着那张羞怯惶恐的脸。

    “哼,诸葛亮,你不是死缠烂打的要跟本王作对吗,很好,本王就蹂躏你的姐姐,看你能怎样。”

    心中。一股复仇的恨意,油然而生。

    血脉贲张,烈火渐焚。

    颜良的虎躯猛然一动,便将诸葛铃按倒在了御床上。

    “大王,不要啊,不要——”此时的诸葛铃,眼见颜良要占有她的身子,一时间忘了畏惧,本能的就挣扎哀求。

    颜良并没有粗鲁的对待。只冷冷道:“顺从本王者死,逆本王者死,诸葛铃,是生是死,你可要想清楚。”

    生与死……

    诸葛铃欲待挣扎的意志。瞬时间就土崩瓦解了。

    她不想死,她怕死,她想活下去,在生存面前,什么名声尊严,都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愣怔了片刻,诸葛铃放下了抗拒的双臂。紧紧闭上眼睛,满脸含羞的打算接受了这残酷的事实。

    眼见诸葛铃顺从屈服,颜良心中那个痛快啊,他放声狂笑。如虎狼一般扑向猎物,肆意的征伐。

    曾经的汉宫中,春色满屋,云雨再起。

    淋漓的春雨中。渐渐的响起了女人靡靡的哼吟之声。

    ……

    三天后,封丘城南。燕军大营。

    军帐之中的诸葛亮,正轻摇着羽扇,凝视着地图,琢磨着南下的战略。

    这时,亲军入内,言是楚军信使,将一封诸葛铃的家书,还有颜良的亲笔信送到。

    听得姐姐的名字,诸葛亮神色一震,手中羽扇也不禁停了下来。

    他也不及多想,忙将两封书信拿来,先将自己姐姐的书信拆了开来。

    看不得几眼,诸葛亮的脸色便阴沉了下来,眉宇之中,开始浮现出阴怒之色。

    那哪里是一封家书,根本就是一封劝降之书。

    书信中,诸葛铃大赞了颜良的英名神武,痛斥了刘备的虚伪无能,劝说诸葛亮以大局为重,以诸葛家的前途为重,不要再助纣为虐,当尽快弃暗投明,归顺楚王殿下。

    啪!

    诸葛亮狠狠的将那一封姐姐的“家书”摔在了案上,俊朗的脸上,已皆是怒色。

    诸葛亮当然知道,自己的姐姐不可能主动写这样,有辱诸葛家门风的书信,此定是为颜良所胁迫,不得已而书之。

    诸葛亮更清楚,颜良逼诸葛铃写这道劝降书,目的就是要警告诸葛亮:再敢跟老子我做对,你姐姐的性命便将难保。

    “可恨颜良,竟然手段如此卑鄙——”诸葛亮咬牙切齿怒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