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夜没睡的吕楚见主帅亲自到场,忙带领两班倒的众工匠跪倒行礼。王龁跳下战马让众人平身,顺便做个战前动员。并且严重表示,此次成功渡河便直接给工匠们报功!
所谓的报功,随之而来的是爵位封赏!
听着这个消息的众工匠更是欢喜雀跃,使得全身的疲惫都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于是一起拜谢左庶长大人,表示此次必竭尽全力保证大军过河!
。。。。。。
深知成败在此一举的王龁自然也不敢马虎大意,命令所有参与真正攻击掩护的几位将军过来汇报情况。得到早已准备就绪的消息,这才感觉心底稍稍有些安稳。
为保护此次架桥行动顺利进行,设立在丹水河岸附近的箭阵成员几乎囊括全军最优秀的弩弓手。并且还安排专人往来运送箭支,以确保箭阵连续发射直到浮桥架设工作完成。
随着公鸡报晓声传来,东部的天空随即出现一道白光。就在此时此刻,天地之间突然全都安静下来,甚至连河水的流淌都不再发出一点声响。
重新跳上战马的王龁眯着眼睛看看河东岸,朝后面的树林里点头示意。奋进的战鼓随即发出隆隆的轰鸣声,并开始沿着丹水河岸朝两侧不断延伸出去。成排的箭矢伴着鼓声一下跃上天空,然后划出一道漂亮的弧线纷纷扎向地面。
鼓声就是进攻的号角!
早已准备就绪的秦军纷纷举起木筏涌出树林,朝前方不到三十米的河滩冲去。但只需有心人稍微地一打量,便会发现他们的步伐并不着急。因为主帅有令,只要给对岸的赵军形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即可。
吕楚听到鼓声后,知道架桥的工作可以开始了。朝主帅躬身施礼,朝大伙儿一挥手。“开始!”
随着一段段滚木放在由工匠们连夜赶制出来的架桥楼船前,这座高大的木排随即发出一阵轰隆声快速滑入河床之中。之所以称之为架桥楼船,是因为这是一座可以浮在水面上的双层楼船。底层装有大量的木头用以架设木桥,二层露天设有防守人员保护楼船。自身没有动力,全依仗后面架设好的桥基支撑。
因为是连夜赶制出来的,所以外观显得粗枝大叶有失观瞻。但其实战作用仍然保留大半,皮糙肉厚的原木组合能够轻松抵御对岸射来的箭矢。
设计的船身宽阔,足可以保护后面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早已准备好的木筏被陆续放在水中,提前安排好的几名兵卒随即跳上木筏。将放在这些简易船上的大石块推入水中,等捆住这些石头的绳索不再下沉,然后把余下的绳索绑在船身上加以固定。完成这一道工序后,这几名步卒就会蹲下来留守。同时竖起方盾,以防止被赵军的箭矢所伤。
后面扛着木头的兵卒和工匠们相互帮忙,将一截截木头担在木筏之上。在高大的平底楼船的掩护下,用绳索将这些木头与水中的木筏捆绑在一起以防止散落水中。等这一工作完成以后,楼船就会前移再次释放出木筏或者是保护后面的人员将木筏抬过来。
这么听着好象是又慢又繁琐的样子,其实不然。参与人员按部就班,各负其责就会很快。而所谓的慢,那是因为没有一个完善的运转机制来运行。一旦有合理的运作机制,整个工程进度就会进入一个良性循环。各人知道自己需要做什么,然后做好自己的工作就行。
随着平底楼船慢慢靠近丹水河中间,所有人不约而同地抬头看看碧蓝的天空。
第242章 秦军战鼓()
当秦军的楼船蹒跚地进入河中心时,作为防守渡口的军事主官赵凤并不清楚只有他这个位置在架设桥梁。但防御的目的不就是为防止秦军过河嘛!你管他们是坐船还是架桥呢!大声命令军卒朝浮桥射箭的同时,让人去找些火油筒过来。
赵军的霹雳车部队确实有自己的射击诸元,考虑自身的安全问题是尽量往后撤。假如投石车的射程超过一里地,他们就会将阵地设在距离前线一里地的位置上。由此带来的,就是他们无法射击河对岸三十米内树林。
秦军考虑到安全隐蔽问题,距离河岸三十米到一百米的树林都未砍伐。这就是说,树林里有大量的秦军部队。
作为投石车的眼睛,半山腰上的旗兵自然知道山下的霹雳车射程。他们需要等秦军到达河中心以后,才会通知准备就绪的投石车进行实弹射击。
而设立在丹水河东岸的赵军防御阵地距离河岸约五十米,他们的有效攻击是临近河东岸或者是登岸的秦军。这也就造成处在丹水河中间位置偏西的秦军渡河部队是相对安全的。
数日前连续的渡河作战,所有的秦卒都知道这个要命的五十米是跨过河中心以后。原本在浮桥上大大咧咧的运输部队也开始变得小心翼翼起来,生怕漫天飞舞的大石头再次临近。这些石头疙瘩的抛射力之强,完全无视平底楼船装在正前方坚固的防御板。
不明就里的工匠们并不知道这个危险所在,发现工程进度突然变得缓慢下来,犹自在那大声催促后面的运输人员加快速度。
拼了!早死早托生!
彻底想明白的秦卒算是豁出去了,纷纷脚下使劲。再度恢复速度的运输队直接穿越河中心,将浮桥前部和楼船置于赵军的射程之内。
始终不见后方的投石车发威,躲在防御阵地的赵军忍不住开始骂娘。与此同时,是偶尔从观察哨位传来的示警声。秦军前进五米!距离我方河岸还有三十米!
观察哨上的旗兵们,难道吃坏了肚子吗?赵凤看看手里的面石头,恨恨地骂了一句。眯着眼睛看看半山腰,竟然一个人没有。
“秦军距离我方河岸二十。。。!”观察哨的兵卒没有喊完,便从岗位上翻身跌落下去。
躲在木墙后面的赵卒纷纷伸头朝下看看,只见一支弩箭直接将这位的头骨射穿。这种场面看多了,赵凤感觉一点都不新鲜。抬头看看呼啸而至的箭雨,使劲朝地上吐口唾沫。
不能再等了!既然你们修桥,那就用火攻得了!
在百夫长的命令下,众弩弓手纷纷将裹有麻布的箭头粘满火油。搭建的防御墙上都留有垛口,目的就是让墙上的兵卒可以射箭。但现在这些缺口好象几乎都是人家秦军的,谁稍不留神一冒头随即就会被射中。
秦军箭阵显然也知道楼船已经进入紧要关头,虽然目前无法攻击到后方的投石车却可以封住对岸的赵军防御阵地。于是将仿佛不要钱的弩箭铺天盖地射向对岸,只求能提供给修桥队以最大的掩护。
赵凤几次想冒头射击都没成功,便提醒兵卒们注意射击河里的楼船。不过不是用普通的箭支,而是用火箭!只要能引燃那座船,后面的桥也就会付之一炬。那么,剩下的就不用再担心了!
其实这事儿即便是他不提醒,众兵卒也都清楚的很。让人无奈的是,秦军的压制火力太猛。不时会有不怕死的兄弟冒头打算射箭,然后果然就死了!
就在此时,不知谁喊了一嗓子。“秦军距离河岸不到十五米!”
听到示警声,躲在防御阵地里的众人顿时满头大汗,原本快要冻僵的双手也瞬间变得湿漉漉起来。赵凤将捆在箭矢上的麻布放在火把上点燃,猛地从垛口探头朝秦军的楼船射去。就在耳边听到手里的弩弓弓弦发出嗡的一声的同时急忙抽身躲闪,右腮上仍然被秦国的三棱箭头给划出一道血线。伸手试试擦伤,疼得也是一咧嘴。
刚才冒险的一箭,也让他看清楚秦军高大的船楼已经快要靠岸。“目标距离六十米!兄弟们!跟他们拼了!”
这个距离代表着什么,此时已经不言而喻。一旦让秦军完成这座桥,赵军的防线将被撕开一道口子。果真到那时,曾经的天险也就不复存在了!
深知其中利害的赵卒不再躲躲闪闪,纷纷将各自粘满火油的弩箭点燃从垛口露出身形确认目标。。。
蒙武见平底楼船快要修到对岸,也发现赵军营地不时飞出火箭。能修这么长的距离实属不易,万一被赵军的火箭点燃楼船就会前功尽弃。此时的桥头距离河对岸不过十米远,就算跳进水里游也能游过去!于是命令骑兵全体下马,身先士卒带领兵卒步行上桥沿着桥朝前猛跑。
准备利用桥过河的部队里面还剩下不少木筏,看到桥头的楼船此时安然无恙便知令人最头疼的投石车阵地出状况了!偏巧主帅王龁正好也在渡口附近,于是纷纷请命利用木筏强渡。
王龁开始还在担心这是赵军在诱敌深入,不攻击楼船只是想引诱秦军大部队下河。再说一个小小的楼船才能够载多少人马!?对于赵军而言还是人多比较实在一点,起码打着也过瘾!正犹豫不决,突然看到蒙武亲率步卒冲上桥去。
对啊!吕子他们不是在执行秘密任务嘛!肯定是他们控制住了赵国的霹雳车阵地!想通这一点以后,王龁不再继续犹豫下去。战机往往会稍纵即逝,那就打吧!
“强渡丹水!务必拿下对岸的那座赵军防御阵地!命令箭阵封住垛口!不能让赵军发射火箭!”
随着将军令下达,唯独一处安静的丹水河西岸突然沸腾起来。从树林里冲出大批军卒,提着各队的木排木筏拼命朝河水猛跑。
“轰轰轰!轰轰轰!轰。。。”
藏于树林中沉寂太久的秦军战鼓突然开始发威,惊鸿之音顿时将树杈上的积雪全都震落下来。
当振奋人心的鼓声从身后响起,发起冲锋的兵卒们的热血同时被点燃。“杀啊!冲啊!”
第243章 最后屏障()
“将军!你看河岸!”
随着在观察哨上旗兵常羽大声喊叫,众人纷纷从哨所内涌出来眺望远处的丹水河。只见河西岸到处都是人头攒动,最近一处渡口却只有个方形木城楼在水里移动。随着城楼不断前移,随后便出现一溜的浮桥。
王翦朝吕子点头示意,是吕楚等人赶到了!
据传说,这种造桥设备还是楚国的工匠琢磨出来的。因为当地河流居多,直接投入大笔资金建桥没有实际意义。兴许今年还没完工,来年一场大水便给冲的无影无踪。
来回摆渡的船肯定有,但其运载力极差。考虑到运营成本,往来的船只不多船况也一般。遇上恶劣天气,就容易导致两岸聚集大量的人员马队等无法过河。由此带来的,就是人们迫切需要一种既快捷又省钱的渡水工具。
按理说,修桥铺路都应该是官府的事情。老百姓只需把每年的赋税交足,剩下的社会公共福利方面的修缮就是官家买单。事实恰恰相反,众多石桥和木桥都是由各乡镇的大户人家集资修建的。
官府也不是从头到尾不出面,剪彩的时候还是可以参加的嘛!到时一点份子不用拿不说,吃饱喝足以后还能顺便捎点土特产回家。如此好事,何乐不为!?
这都是指一般性的小河小桥说的,但凡动土运石头请工匠都要用钱。指望家家户户凑起来的份子钱才多少,顶多就是小打小闹的。面对需要造桥技术的大河流,那就非官府出面跟国家申请资金不可。可是等经过层层盘剥的造桥资金转送到地方官府手里时,剩下的钱也就能打几个桥墩。
好歹修起来,资金不足也就导致偷工减料的事情频有发生。于是百年不遇的洪涝年年遇,大水过后也就没证据可言。而那些想要过河的百姓,照样还指望着乘坐渡船往来两岸。
凡事就怕有人琢磨,不知道那个村子还是乡里的乡长懂木匠手艺。发动村里的年轻人积极搞发明创造,最终研究出这种可以在不发大水的情况下铺设浮桥的办法。这种既省钱又省事的技术问世,浮桥的好处显而易见。官府经过考察,便当场认可并采购下来。就算大水过后把桥梁冲垮都没事,等洪峰流量降下来以后便可马上再修一座出来。
老百姓不管你修得是什么桥,只要能让我们过河就行。就算少交点过路过桥费都认,毕竟大伙儿都方便不是。再说桥梁保养修缮都要花钱,相关管理人员也要吃饭。于是在双方皆大欢喜的情况下,专门架设浮桥用的楼船最终由民间产业一跃变成官办产业并且划归省府直属的收费项目。
吕楚毕竟从小就喜欢木匠手艺,在楚国期间对这种用于铺桥的大船也是极感兴趣。在去碰到吕子等人的那座驿站酒店打工以前,在楼船上也是干过将近一年的临时工。若不是因为后来国家公职人员裁员,也就没机会遇到从此改变她人生命运的时刻。
人们都说艺多不压身,吕楚恰恰就证明了这一点。指挥工匠连夜完成平底楼船以后,考虑到这是战争需要便将楼船的正面进行多层加固处理。普通的箭矢根本无法伤到躲在船内干活的众人,也就起到保护作用。至于说对面的赵军使用火攻的问题,其实很好解决的。
当楼船完工以后,吕楚命人架锅煮雪。然后用大量的水把船头浇湿,随之一层层的冰出现,整个面向东岸的船头就是一个厚厚亮晶晶的冰坨。面对纷飞而至的火箭,最多钉在船头冰层上燃烧一阵子也就消停下来。由于火油的燃点低,化开薄薄的一层冰还没流到河水里便又凝结起来。
楼船的上层并未预留防守和观察人员,他们全都守在顶层的几只大木桶旁边,里面装得是满满的热水。偷空朝船头倒上一小桶水,不一会儿便把火箭造成的烧燎给修复完毕。
此时的低温再低,也无法低过防御阵地里的赵卒的心里。投石车阵地已经瘫痪!彻底不给力了!我们最强的防御不复存在了!
倚在木墙后面的赵国将军赵凤眯着眼睛,正注视着远处半山腰上观察哨位。就在此时,他突然明白一个关键问题。数日前,偷渡丹水河的秦军小队根本就不是兵卒们传说的斥候小组。他们的目标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赵军的投石车观察哨所!
现在想明白也已经晚了!那支该死的秦军!那个该死的楼船,竟然完全无视火箭的射击!
就在此时,天空中呼啸的箭雨突然停歇下来,让早已适应这个声音的耳朵顿时感觉有点不适应。赵凤看看身边剩下的几十名兵卒,丢掉手里的弩弓。
“兄弟们!我们最后的时刻到了!你们怕不怕!?”话音未落,耳边传来从河岸方向响起的秦军喊杀声。
几乎个个带伤的兵卒们相互看看,目光中透射出无比的坚毅。纷纷丢掉手里的弩弓,跳下木墙寻找散落在雪地上还能使用的矛戈和青铜佩剑。最后一次在将军面前完成整队,齐声喊道:“将军!让我们一起上路吧!”
赵凤使劲地点点头,扶住悬于腰间的剑鞘转身瞪视着安静的木墙上的寨门。分列在将军左右的众兵卒纷纷举起手中的武器,一起怒视着前面不远处的木门。
时间仿佛突然停止流动,就在凝固住的刹那间。高大的木门发出轰隆的一声巨响,剧烈的震动使得大门缝隙中的积雪四散飞溅。赵凤抬头仰望着万里无云的蓝天,在心底轻叹一声。
随着大门再次发出一声巨响,坚持着挺直腰杆却在晃动中轰然倒塌。当最后的一道屏障消失后,无数身穿秦军甲胄的士卒顿时显露出来。
赵凤回头看看半山腰上,看到那个位置上的旗兵再次举起红色的信号旗。苦笑着摇摇头,猛地伸手抓住佩剑拽了出去。
“为了赵国!为了赵王!杀啊!”
“杀啊!”仅存的几十名赵卒挥舞着手里的兵器,紧跟着将军的身后朝汹涌而至的秦军猛扑过去。